登陆注册
898400000040

第40章 在朗润园静静的一隅

记陈贻锨先生

那时他总是骑着自行车到我这里来,他一般不进屋,只在园子外面喊我的名字。每当这时,我就知道他一定是做了一首自己满意的诗,或者是写了一幅自己得意的字,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没有忘了喊我——我相信在很多时候,我是他的得意之作的第一读者他——总没有忘了让我分享他的创作的喜悦。这时我请他进屋,我们一道喝茶品诗,或者欣赏他的书法,往往到了灯火阑珊的时节。也有的时候他并不进屋,留下他要我看的,又匆匆地骑车走了。他的行止使我想起《世说新语》中的“王子猷居山阴”,颇有“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神韵。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位真名士。我们的这种交往在他的《梅棣庵诗词集》里留有痕迹,其中《访谢冕谈诗不遇》:“新诗改罢待评论,相访高楼子应门。道是阿爹忙教学,昨朝冒雨下黄村”,记的就是许多这类交往中的一次。

我们习惯了都喊他“大师兄”。其实我们当学生时,他已是教师身份,给我们讲过课,也辅导过我们,是名副其实的老师。只不过是北大中文系有个特点,大多数同事都毕业于本系,都是先后的师生、同学的关系,在称谓上老师辈均称先生,同学辈则直呼其名,这是惯例。这样就出现了“标准”的问题,陈贻掀先生于是就成了“师生”还是“同学”的“分界线”。在他以前是年纪较长的,即自冯钟芸、吴小如先生以上直至游国恩、王力先生等,是师辈;陈贻掀先生往下是同辈。“大师兄”就这样叫开了。

其实“大师兄”的地位是很特殊的,我们这样称呼他除了有同辈的亲切之外,还含有对师辈的尊敬在内。陈先生对于我个人来说,始终是让我敬重的师长,又是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就这样,他以亦师亦友的身份走进了我漫长的北大生涯。他比我年长,毕业也比我早好多年,叫他大师兄,我总觉得有些欠他。但他本人显然并不以为意,甚至还有点喜欢这称呼。不论怎么说,他是我在北大、也是我这一生中无可替代的、终生难忘的良师益友。

他也经常邀我去他那里喝茶。那时他住镜春园。一座清雅的小园,门前是一道垂花门,进屋穿过一条不长的游廊,直抵他的书房。我们被围在四厢的书中,享受着周遭的寂静。竹影婆娑、花香盈室,品茗临窗,考古论今,不觉日斜西山,蛙声起于四野。像我这样能够经常流连于陈先生的书房的人,恐怕不会很多。我诚何幸,能够有此殊荣!

陈先生的专业是古典文学,而我的专业则是现当代文学。常言说“隔行如隔山”,何况我们中间隔着长长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这些古典文学的辉煌!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们几乎无话不谈,当然谈得最多的、经常性的话则题是诗和文学,也时常论说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人物故事,知人论世,总以格调和气节为品评的标准。奇怪的是,我们的见解竟是这样的一致!真用得上是“心气相投”这样的形容。

他是古典文学的专家,又是诗人。他写的是旧诗,各体都写,而且各体都写得顺手娴熟。有一段时间他痴心于写五言排律,他在这种智慧的文字运作中得到满足。陈先生一面教学做研究,一面又创作。他是性情中人,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他没有一般做学问人的那种“愁苦”,他总是充满了乐趣——探知的乐趣,理解的乐趣,创造的乐趣。

他的诗颇得唐人神韵。也许是我的偏爱,我以为在古今各体中,他的七绝不仅写得清丽,而且韵味深长。陈先生知道我不会写诗,但他认为我懂诗。所以他有了新的创作总没有忘了找我,听取我的意见。他的这种信任感,很让我感动。我通常也不辜负他的这种信任。我总是能在他的新作中,找出那些最闪光的、也是他自己暗暗得意的句子。每当此时,我们都有一种“知音”的欣喜。这种对于诗的寻觅和理解,无形中使我们的心更加靠近了。

在我认识的古典文学的研究者中,多数人并不关心也不了解中国当代文学。陈先生是少数的例外,他关心和谙熟中国当代文学,在古典文学研究界是很突出的。他不仅关心、而且相当了解中国当今创作的实况。更为让人惊喜的是,除了写旧体诗之外,他还写小说。早在上个世纪中叶,我在当时的《北京文学》上读过他的历史题材小说《曲江踏青》。作为古典文学的研究者,陈先生是有点与众不同,他不仅在史料中研究他的对象,而且在这种研究中进入了古人生活的时空,感知他们的品性与情感,把他所了解的历史人物以形象化的方式再现出来。他是始终生活在他的研究对象中的,杜甫的入世,李白的潇洒,王维的淡泊,李商隐的瑰丽,都融进了他的人生。他做的是活学问。

其实在开始时,我和陈先生的交往只是一般的,说不上深交。我们的来往多了,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学校里的秩序开始变得不正常起来以后。这种“不正常”,简而言之,即是不让学生正常地学习,不让教师正常地研究和教学。不间断地、变着花样地驱赶着师生从事各种各样与学习不相干的“运动”。我和陈贻掀那时都置身于这样非正常的环境中。仿佛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接连不断的学术批判运动,反而使我们的心更加靠近了。即使是“文化大革命”那样急风暴雨式的非常时期,也没能中断联结我们心灵的纽带。

那时我们的处境大抵相似:头上有悬剑,以“带罪之身”做事。我们一方面要承受着不断变着花样的“阶级斗争”的压力,一方面又要按照各式各样的指令干活。我常叹当日的我们,甚至比一边挨着鞭子、一边耕作的牲口都不如,因为牲口没有精神奴役之苦。但不论环境如何恶劣,我们都没有忘了我们的教师身份,不论处境如何,只要是事关教书育人的,我们总尽心地、甚至是忍着屈辱地去做。记得当年,工农兵学员进校了,要进行“开门办学”,这事轮到了我和陈先生的头上。我们都做了,我去了云南,他去了山西。在鲤鱼洲“五七干校”,我放牛,他用牛。我们的友谊是在非正常的年代里结下的。

动乱的岁月结束了,我和陈先生都回到了各自的学术研究中来。日子开始变得正常起来了,我们都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我们的日子过得紧张而充实。社会大动荡一结束,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坐到 了书桌前,摈弃一切的应酬,以惊人的意志与毅力,开始了《杜甫评传》的写作。自1979年至1984年,历时五个寒暑,终于完成了百余万字的煌煌巨著。尽管有李庆粤先生的全力支持,他还是为此而丧失了大部分的视力。

我们都在忙各商的事。但不论多么忙碌,我们来往依旧,谈诗和欣赏书法依旧。他从镜春园迁家朗润园,朗润园的书斋依然有香茗在等我。我原以为我们之间这种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历时四十余载的既是淡淡的、又是深深的交往,会无限地继续下去。但风云不测,人事无常,终于有一天,人们告诉我:大师兄病了!陈先生身材魁梧,体魄强健,声如洪钟,乐观放达,充满了生活情趣,不论从生理的还是心理的角度看,他都是非常健康的。我想不到他会有病,而且病得不轻。

我是不会安慰人的,对于至亲至敬的人尤其如此。因而我很少去看望他。但我无时无刻不想着他、念着他、在心的深处默默地祝祷着他。我盼着他的康复,盼着有一天,我们重新坐在朗润园他那竹影摇弋的窗前品诗论文,而且面前有一杯他倒给我的飘着香气的茶!我一直这么幻想着。直至有一天在未名湖边遇到他——他坐着轮椅由人推着——可是,陈先生已经认不出我了!这是一次让我绝望的打击。也许是我自私,我想,药物既不能唤醒陈先生对以往一切的记忆,我去看他,除了徒增我的伤感又能有甚么?大师兄,以你的超然物外的洒脱,你该不会责怪我对你的“忘却”的吧!

那时,陈先生还在他的静静的湖边的一隅,过着他静静的病中的日子。那时,恰好我接受了一个任务,为纪念中国文学五十年的发展而选编一本诗集。为了表达我对他的怀念和敬意,在这本有意义的书中,我选进了他的诗。这一切,也许大师兄病中并不知情,但只有这样,我的心才能稍安。我能为他做的,也只能是这样的一件小事,我的悲哀是深重的!

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令人哀痛的告别大厅!大师兄躺在鲜花之中,他已经无知无觉、不悲不喜。而在我,却是永远地失去了我所敬重的老师和朋友!我多么惭愧,我和他神交数十载,谈诗无数,终究不能从他那里学到做诗的本领。在这篇纪念文章的最后,我想起了葛晓音写的悼诗,她说:“慈训何时敢忘之,终惭驽钝不能诗。”然而,她毕竟写出了她的悲情,而我终究未能!

2001年4月30日,为陈贻锨先生百日祭而作

同类推荐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 刈麦集

    刈麦集

    四年前,我应某旅行社征稿写了第一篇游记,这第一次小小的尝试,使我感到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和抒发情怀不仅很奏效,而且也很有意义,然后又写了关于离开北京十年的游子生活的回忆文章,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写作中我发现,自己不但表达能力还可以,而且记忆力也比较强,尤其是看到作家麦家的一句话:“作家就是和记忆打交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既然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加之多年来在人生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我决心从六十岁关键的收获季节开始收割自己人生这块土地上的庄稼,这也是书名《刈麦集》的来历。
  •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热门推荐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青春、人生与理想的篇章,其中包括胡适对年青人在思想修养、能力提升、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建议和引导。主题是关于青年人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这是胡适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今年轻人在求学做人方面面临困惑时的最好引导,对当下的年轻人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名人演讲词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名人演讲词大全集(优秀青少年必读)

    演讲是时代的音符,是历史的记录,是才情的展示,是艺术的杰作。出色的演讲犹如滔滔江河,震撼人心,也如涓涓细流,滋润心田;能让现场欢声雷动,也让现场鸦雀无声;能让人笑声不断,也让人泪流满面。古往今来,各个时代、各个领域的名人们,以他们杰出的演讲口才,点燃了人们的激情,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征服了历史的狂澜,推动了文明的前进,留下了一代人的传奇,书写了一代人的辉煌。本书精选世界政坛领袖、思想先哲、科学巨匠、文艺泰斗、商界精英、社会名流等各类名人的演讲佳作。这些经典之作,有的高屋建瓴、气势逼人;有的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有的慷慨激昂、奔放热烈;有的低回舒缓、委婉哀怨;有的汪洋恣肆、游刃有余,各领风骚。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经典精装系列:羊皮卷

    本书是一部人生“圣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丛书,它所蕴藏的力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命运,它所记载的震铄古今的财富秘密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人。
  •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优秀员工不找借口的24堂课

    “不找借口”是每个优秀员工的职业精神与生存智慧。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功的人都是那些不找借口的人;而遇到问题或困难总是找借口推脱者,必定是失败者。本书围绕“不找借口”展开论述,利用24堂课的承载方式,为读者详细阐述了“不找借口”的理念。
  • 踏破诸天

    踏破诸天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杀一是为罪,屠万即为雄。屠得九百万,方为雄中雄。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人。放眼世界五万年,何处英雄不杀人?一雄功成万骨枯,世上几人得正果?小凡为登天,纵死亦无悔。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天才阴阳师驾到:妖孽王爷请淡定

    天才阴阳师驾到:妖孽王爷请淡定

    这是个与21世纪完全挂不上钩的修玄大陆。她是21世纪有名的天才阴阳师,虽无父无母但起码有个老头照着。而她却是这星夜大陆中有名的废材小姐兼丑八怪,虽然受尽冷眼但她还有爹疼有哥爱。只因某个契机下两人既一朝结合,其影响可谓惊天动地~【大概】话说,修玄大陆什么的不应该是强者为尊才对的吗?为嘛那妖孽随便卖个萌就把本天才给拿下了呢?为嘛人家的宠兽什么的都是一副威风凛凛、气势十足的样子,而我的宠兽却一个比一个可爱呢?虽然是上古魔兽和千年难得一遇的神兽,但你们这么萌看上去是木有杀伤力的呀!!难道是我穿过来的方式不对?!某妖孽:娘子夜深了,过来为夫陪你就寝吧~本天才:卖你妹的萌啊!!看来这脱节时代强者还是次要、卖萌才是王道!!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真正的人生,不是你继承的那部分而是你创造的那部分,它是你不断选择和努力的结果。不论你有个富爸爸还是穷爸爸,幸与不幸都可能在你的手中转换。你的一生,由你自己打造。一部彻底改变你人生、工作、交际、财富观的心灵成长之书。
  • 黑色主教的杀人事件

    黑色主教的杀人事件

    第一位死者被人用箭射穿心脏,第二位死者被枪射穿头部,第三位死者从高墙上摔死……署名“主教”的残酷凶手不断地刻意提供线索,一连串令人不寒而栗的离奇命案,竟然与一首家喻户晓的古老童谣完全吻合!——是谁杀了小知更鸟?“是我。”麻雀回答。“我用弓和箭射死了小知更鸟!”阴暗、幽沉的童谣宛如恶魔谱下的追魂曲一般,预示着一幕幕血腥的惨剧,死亡的阴影霎时笼罩了整个纽约……谁是藏在幕后的黑色主教?他为什么制造谋杀又提供线索,如幽灵般若隐若现?一切究竟隐藏着什么天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