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0000420

第415章 张夫人

天上的雪花纷纷洒洒,落在屋顶上,堆积成厚厚一层,屋檐已经露出小小的冰棱,赵子赟知道,这冰棱会越来越长,最终形成晶莹透亮的冰柱。“娇儿,第几场雪了?”

“应该是第四场,二哥,看样子今年冬天的雪小不了。”

二人说着话,嘴里哈出的阵阵白汽在面前一团一团的,随着火车汽笛声,从大同过来的客车抵达了张家口火车站。

夫妻二人并没有动,一直等到旅客大部分下车出了车站,他们才一同朝最后一节车厢走去。

在车厢里,一位三十多岁的贵妇人身着毛皮大衣出神的看着窗外,这一路她算是大开眼界,进入山西就感觉和河北、山东那些地方有很大不同,从大同出来,更是像到了另外一个国度,繁华是一方面,不过妇人更喜欢那一份安详,有种安居乐业世外桃源的感觉。

“夫人,赵主席他们过来了。”边上一个男子出声提醒。

“哦?谭海,那我们赶快下去。”

[ 二人刚从车厢探出头,赵子赟和陈娇儿已经到了:“张夫人,欢迎您来到察哈尔。”

“夫人一路辛苦了。”陈娇儿边说,边很自然的上去扶住她的胳膊。

“赵主席、赵夫人亲自来接,让我很惶恐。”于凤至一边说,一边打量着赵子赟,陈娇儿她在西安接触过,这赵子赟却是除了照片,从未见过。

两边寒暄着,等赵振帮谭海将行李拿下来,轿车也到了站台上,众人上车,出了车站直奔大清河铁桥旁的察哈尔饭店。

这饭店是察哈尔最好的饭店,冯少山几人总觉得察哈尔在这方面有些差,反正赵子赟又没说不得从事酒店业,几人一合计,便盖了这察哈尔最高标准的察哈尔饭店,只是高度被限制,只有四层,赵子赟可不想弄个高楼成为日军飞机的目标。

进了饭店,于凤至就吩咐谭海去付房费,并制止了赵子赟:“我知道你们察哈尔规定接待是个人的事,我来不能让你们夫妻破费。”

“夫人是客人,这怎么能行?”陈娇儿急了。

“我和汉卿除了还有点钱,还剩下什么?东三省没了,兵没了,家没了,赵夫人,就让我还有些当家的感觉吧。”于凤至话语中带着一丝哀伤。

赵子赟和陈娇儿对望一眼,不再和她争,一行人上到四楼,在一个大套房里坐定,还没等赵子赟和陈娇儿开口,于凤至便打开随身的小包,从中拿出一张纸,轻轻推到二人面前:“这是汉卿和我唯一能做的事。”

见她居然推过来一张支票,赵子赟慌忙推了回去:“夫人,这如何使得?”

于凤至将支票推了回来,淡淡一笑:“如何使不得?汉卿让我带句话给赵主席,他希望赵夫人答应他的事一定要做到。”

“娇儿,你答应汉卿兄什么事?”赵子赟有些疑惑。

略一想,陈娇儿道:“二哥,我答应汉卿大哥,他能够看到东北光复。”

赵子赟动容,他知道张学良将收复东北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他身上,“夫人,这件事我一定做到,可这……”

“汉卿时常和我说,他这一辈子最后悔的就是当年没能和你大哥联手抗击日本人,还让你大哥……,他不能原谅自己,如果你连他这点心意都不肯收下,他还有何脸面活着?”

“夫人!”

“赵主席,就让我们为光复东北尽一份力吧,这样我们才有脸去见东北的父老乡亲,才有脸去大帅坟前上一炷香。”

赵子赟不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将支票收起,陈娇儿见气氛压抑,急忙转移话题:“夫人,汉卿大哥可好?”

“还好,多亏你夫妇说情,去南京后,委员长也没有为难他,蒋夫人也经常来看我们,本来有不少声音,说要严惩汉卿,我和汉卿也商量过,大不了杀头坐牢,后来委员长亲自来了,让我们放心,说不管怎样,他和汉卿都是结拜兄弟,哪有大哥杀弟弟的,等缓和一段时间,还要他出来做事。”

  赵子赟和陈娇儿相视一笑,老蒋不会杀张学良,这老师说过的,看来这张学良的命运也改变了,做事恐怕不容易,不过这软禁恐怕是不会了。

“南京恐怕保不住,要不夫人就留下来,我和委员长说说,让汉卿兄来察哈尔。”赵子赟建议。

于凤至摇摇头:“多谢了,汉卿现在也是身份尴尬,还是暂时听委员长的安排吧,你这里很紧要,不要惹出什么不必要的麻烦,我来的时候,侍从室已经安排我们前往重庆。”

三人说了会闲话,赵子赟事情多,便告辞先走,陈娇儿则陪同她四处转转,如今张家口街头东北人不少,于凤至有些恍惚,她有种置身沈阳城的感觉。

晚饭还是赵子赟夫妻二人陪同,他发现这陈娇儿居然和于凤至姐妹相称了,看来这夫人外交也真是不错的法子,吃饭期间,于凤至转告了张学良的托付的事情,她提出谭海将留在察哈尔,希望他能够为赵子赟和原东北军建立一个桥梁,在黄显声出乎意料的成为二十五集团军的主力战将后,张学良有了想法,他希望有更多的前东北军能够成为二十五集团军的成员或助力。

“谭副官是什么想法?”赵子赟问道。

“不如你问问他?”于凤至笑道。

将在边上另外房间吃饭的谭海叫来,赵子赟直截了当问他想不想在察哈尔,谭海显得有些犹豫,火车上夫人也没提,他对此有些奇怪,为何这少帅不亲自和他说?

“谭海,汉卿曾经和委员长提及你,希望委员长能够有所安排,委员长也答应了,后来从报纸上看到黄显声的事,汉卿才有了想法,这关系到你的前程,因此汉卿想等你到了察哈尔,和赵主席认识后再和你说此事。”于凤至应该是看出他的疑惑,轻声解释着。

“不知赵主席想如何安排我?”想了想,谭海问道。

“如果你愿意留下来,我想让你当我的副官,负责和东北以及在华北各地的东北军联系。”

“是让我替赵主席拉人么?”

赵子赟摇头,“不,我一直主张军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二十五集团军不需要拉人,我只想让你能够建立一个桥梁,让我们和东北军在共同作战中有些信任。”

“这有用么?”谭海不解,这种事没他也行。

“当然有用,如果我和傅宜生之间没有信任,他怎么可能让三十五军参加怀来战役?谭海,信任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还有对人的了解,黄警钟和我就是相互了解,才能配合作战这么多年。”赵子赟解释道。

“我懂了,这事我愿意做,只要能为光复东北尽一份力,让总司令能够看到那一天,我替你卖命!”

赵子赟哈哈笑了起来:“卖命一说不要提了,二十五集团军里没人卖命,他们都是有信念的人,你记住,东北不是你谭海的东北,也不是汉卿兄的东北,而是我们中国人的东北!”

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谭海很不会波动的心居然也急速的跳动着,他啪的一个立正,“是!司令!我愿留下来!”

于凤至静静看着,赵子赟确实不一样,和她见过的将领和高官完全不一样,难怪张学良对他推崇备至,难怪黄显声会加入二十五集团军,只要赵子赟在,这东北光复当真指日可待。

“谭海,当着赵主席的面,我不隐瞒汉卿的想法,他觉得对不起东北军的将士,让他们漂流在外,因此,如果有机会,你要让他们加入二十五集团军!这是汉卿的希望,只有在这里,他们才有真正的家。”

赵子赟非常惊讶,他都没想到张学良居然打的是这个主意,刚想说什么,于凤至道:“我托大叫声你子赟,三一年后,真正帮咱们东北人的只有察哈尔,你不但替汉卿赎罪,还替不战离开东北的将士赎罪,如果真的有一天,东北光复,我希望管理东北的人是你。”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不管是谭海还是赵子赟都明白张学良打算用自己还残留的影响你助察哈尔一臂之力,谭海突然感觉自己有了目标,有了方向,他提出想先在察哈尔看看,尤其是了解东北逃难来的人的情况,这一点于凤至也很感兴趣,双方说好由陈娇儿作陪,在察省走走。

同类推荐
  •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再回首:中国共产党历史新探

    本书是一部中共党史的通俗类读物,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教授们的最新力作。本书稿共11篇文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自建党以来中共历史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实事求是地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使读者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揭开误读的面纱,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褐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新生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空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空间吧!
  •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人物封藏在字里行间,经过岁月的淘洗,历史是一场戏剧,用人和事件串联起来,生旦净末丑,轮番上场,关键时刻的风云人物总能在剧情的拐点上奏出最强音。他们振臂呼喊,竭诚尽忠,冲锋陷阵,鞠躬尽瘁。
  •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

    重生汉末,赤菟画戟吕奉先;一统三国,霸绝天下唯战神!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热门推荐
  • 一朝为后

    一朝为后

    所有都知道她很柔弱,只是一个眷顾自己幸福的小女子。可是当她披上战衣撕杀战场的时候。当她披上凤袍指点江山的时候。谁还敢说她柔弱?!他,是她的夫君,位高权重,却不爱她。当他爱上她的时候,她的心却摇摆…他,是她的表哥,盖世英才,纵使有感情也只能掩埋。可是当一份揪心的遗嘱,一颗春药的药力,他们又会怎样?!他,飘然世外的琴师,却也是她曾经要以身相许的人。当他以医师的身份介入他们之间,局势又会怎样的变化?他,最不起眼的他,永远不离不弃的守着她,难道才是她的良人吗?________推荐自己的文文<倾城>不会让你失望的喔~~~已经完结啦``VIP文。。《邪君妖妃》应该也是不错的文`嘿嘿——————推荐好朋友糖糖宝贝:十六岁,我被迫嫁入豪门
  • 腹黑暗帝逆天妃

    腹黑暗帝逆天妃

    他是强大恐怖的黑暗之王,她是囧囧穿越的盗墓强者。当两个极品相撞,整个大陆注定风起云涌,囧事连连。“女人,嫁我,娶我,二选一!”她坏笑连连,满眼算计,“我只喜欢躺着不会说话的……尸体。”男人闻言,邪魅一笑,倏然搂着她跳入棺中,“这样更好,我们连拜堂都省了!”【本书原名嫡女风华:腹黑暗帝盗墓妃】
  • 商业经理学习辅导

    商业经理学习辅导

    本书编写方法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原理与方法结合,传统管理与新的经验结合,目的是帮助商业经理掌握较深厚的基础知识,打下较扎实的功底。因此,本书不仅辅导应试,还是商业经理和其他商业干部的日常工具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包括各种业余大学)商业专业学生的辅助读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娱乐女皇:重生别惹废材

    娱乐女皇:重生别惹废材

    不小心穿进一本娱乐圈文,成为悲催的美貌炮灰。除了标配的无敌美貌,就是各种圣母被人欺负。还要忍气吞声么?绝不!干翻绿茶女主没商量!高富帅、王牌经纪、大明星什么的,嗯...挺养眼滴;星光属于炮灰,巨星万万岁!
  • 恶魔王爷的吻痕:替身王妃

    恶魔王爷的吻痕:替身王妃

    她想挣扎喊叫,却连半点声音都喊不出来。谁对她下了药,要她不明不白就上了花轿?一封居心叵测的圣旨,一碗宛如毒药的羹汤,让她代替不贞的继母女儿,远嫁京城王府。
  • 洪荒之娘娘本纪

    洪荒之娘娘本纪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烟。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洪荒娲皇传——我是女娲我最牛!
  •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

    《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是杜书瀛先生关于李渔最新最全的一部专著。他借鉴中国古典文论中特有的“评点”的形式,研究李渔30余年,对清代戏曲家、理论家李渔两部重要著作《闲情偶寄》和《窥词管见》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校勘、注释和评点。他对李渔研究的理论内涵的发现和阐述,多有超群出众处,自1982年推出《论李渔的戏剧美学》开始,《评点李渔:<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研究》作者杜书瀛,陆续出版了一系列李渔研究的专著,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李渔研究专家、行家、大家
  • 聪明人从小就爱玩的500个思维游戏

    聪明人从小就爱玩的500个思维游戏

    在游戏中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无疑是提高智力的极好方式。《聪明人从小就爱玩的500个思维游戏》精选全世界优秀的人们都爱玩的思维游戏供青少年朋友阅读,思考,一起进入思维游戏的奇妙世界。通过这些游戏,读者不但能够掌握全世界优等生都在用的思维方法和人类思维宝库中最有用的黄金思维,而且可以逐步提升解决问题、辨别真伪、开拓创新的思维体系。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