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00001118

第1104章 一鼓作气(二)

有直升机,这清理工作进展相当神速,当日,近卫集团军就在上拉松斯基到巴列伊洒出一个纵深一百公里,宽一百三十公里的大扇形,坦克装甲车大大方方的前进了一百公里,而如此大的动静,也让罗科索夫斯基接到让他难以决断的消息,这是要做什么?

强行攻击赤塔?这有些不自量力,五十三集团军前锋乘坐火车已经抵达坦加,距离赤塔不到二百公里,近卫第五坦克军从满洲里过来虽然慢些,但也到了博尔赉,哪怕近卫集团军兵临赤塔,短时间也不可能攻下来,等两路大军抵达,岂不自投罗网?

不过近卫集团军的这一举动,让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都没了话说,丢失赤塔的后果不亚于失去恰克图,罗科索夫斯基至少可以放下心来,不用去考虑近卫集团军逃离追不追的问题。

只是这一日的轰炸让赤塔损失惨重,尤其是城防,从未考虑战争的赤塔城防非常薄弱,这段时间召集市民抢修的攻势在轰炸中荡然无存,还得连夜抢修才行!罗科索夫斯基叹气,空军的十二集团军依然挡不住从克鲁伦出动的中国战机,让轰炸机可以肆意妄为。

一夜过后,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里又一次慌乱,新消息传来,中国近卫集团军突然出现在乌里亚图伊一带,距离博尔赉不到一百公里!

罗科索夫斯基不知道他调动近卫第五坦克军的电报已经被对方破译,他不明白这是巧合还是对方就是准备从满洲里方向逃回去,亦或是还有其他意图,总之,近卫集团军出现的位置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如果是在满洲里迎战近卫集团军,罗科索夫斯基并不担心,首先近卫集团军需要长途跋涉,这个时间,也足够他调兵从赤塔压下去,但在博尔赉,就有些问题了,这里只有近卫第五坦克军,为快速北上,没有重火炮和防空力量,也缺少足够的步兵支援,在对方两个装甲师和一个空中师的攻击下,恐怕会损失惨重,一旦近卫第五坦克军损失过大,近卫集团军南下满洲里,加上那里的********装甲师,近卫第九机械化军将无力支撑。

怎么办?怎么办?罗科索夫斯基在屋中来回踱步,思考良久,这个险不能冒,他立刻下令萨韦利耶夫全速回撤满洲里,并命令阿富宁中将指挥的近卫第十八步兵军抵达赤塔后,不做停留,立刻南下满洲里,既然敌军想从这里突破,就让满洲里成为他们的坟墓!

火车呼啸着冲过赤塔车站,时间是第一位的,不是和近卫集团军比速度,而是和中国人的飞机比速度,否则轰炸机一来,铁路又要断了,趁着敌方飞机还未抵达,能将近卫十八步兵军送多远算多远,毕竟后面的路要他们用脚走。

当日傍晚,消息传来,敌军出现在博尔赉外围,不过没有进攻,这倒是正常,坦克夜里进攻并不占便宜,也许敌军还要等白天空中支援,罗科索夫斯基当然不知道,陈离可不敢打博尔赉,他不知道近卫第五坦克军已经离开,自己就一个团,哪怕有直升机支援,上去也是个死!

钓鱼效果如何,不清楚,陈离到了博尔赉附近,打开大功率电台,开始胡乱发信息,其目的,就是要让苏军确认近卫集团军总部到了这里,这种手段,在抗日战争中常用。

单从大功率电台信号判断对方主力位置,是不靠谱的,罗科索夫斯基不会仅凭这个就上当,只是他面对的中国人太狡猾了,首先的扇形清扫行动,就让他掉到坑里,攻击赤塔,这么做是没意义的,时间才重要,后来快速突击群的出现,让他已经有了七八成的判断,对方意图满洲里,而陈离是到了博尔赉才开大功率电台,可不是一路就折腾,这反而让罗科索夫斯基更加断定主力在博尔赉。

天亮以后,陈离看着博尔赉方向,到此,诱敌的任务已经完成,昨天一天,集团军主力又推进了八十公里,距离赤塔只有不到一百公里,已经可以发动快速进攻,至于自己,恐怕拿近卫第五坦克军没什么办法。

要么赶紧走,要么就在这里待着,看苏军有何动向,陈麟有些按耐不住,建议不妨直升机先去试探一下,让对方以为是侦察,好歹也算是来此一游。建议还算说得过去,陈离同意了,不过很快传来侦察消息,博尔赉没守军!

这个消息让陈离晕了下,近卫第五坦克军呢?北上了?南下了?总部怎么没消息?

他那里知道,博尔赉距离赤塔不算远,罗科索夫斯基是用专线电话直接给萨韦利耶夫下达了命令,并未通过近卫第六集团军司令部传达,联合军司令部从那里得知?

想不明白就先放放!既然肉在嘴边,陈离毫不客气,下令占领博尔赉,不管怎样,先切断苏军外贝加尔方面大动脉再说!

博尔赉陷落的消息自然也到了罗科索夫斯基那里,这回可以断定,近卫集团军确实南下了,考虑近卫十八步兵军的装甲力量薄弱,他将赤塔的第四十四、二零六坦克旅和第五十五坦克歼击旅派出,加强近卫十八步兵军的攻击力量。

然而这一天,注定是他和华西列夫斯基的灾难日,他这一边调兵遣将,准备围歼近卫集团军,那边,华西列夫斯基遭遇开战以来最猛烈的进攻。

上午七点多,天刚蒙蒙亮,孙仲华就派出了他在库伦一线的所有战机,三个战斗机联队,三个轰炸机联队,一个战术联队,近千架飞机密密麻麻朝买卖城而去,在买卖城,叶启杰也看着表,外面茫茫旷野中,无数黑洞洞的炮口齐齐指向北方,所有攻击部队都已经到位,就等着他一声令下。

上午九点,战机抵达,叶启杰大喝一声:“所有炮兵!开炮!”

北方军区四个装甲师,四个步兵师的师属炮兵团,以及库伦北调的四个牵引式独立炮兵团集合了上千门火炮和火箭炮爆发出强大威力,还没有炮兵编制的戴安澜望着这壮观的景象,胸口剧烈起伏,从军长降为师长,是他主动要求的,起义后的十七军按照原定计划,是要前往张垣进行重新整编,戴安澜的名气并不小,在远征军中也战功卓著,赵子赟和杨杰商议是打算安排他到总部任职,以后看新军区建立情况,让其出任参谋长或副司令。

率领一干将领先期抵达的戴安澜听到赵子赟有此想法,立刻表达了他完全不同意的意思,说十七军上下,起义的目的,是为了参加轰轰烈烈的抗击苏联的战争,如果联合军司令部不考虑他们这种迫切的心情,他宁愿率十七军以义勇军,或者民间武装的身份,北上蒙北参战,他只请求赵子赟能够给予物资上的支持。

话到此,赵子赟和杨杰已经无话可说,感叹这位抗日名将不求名利,一心为国的情操,既然如此,杨杰提出十七军进行精简,保留精锐,组建一个两师组成的军,由戴安澜率领,北上蒙北。

起义之前,戴安澜就已经知道联合军的编制非常特殊,没有军这一级的设置,既然加入了联合军,他并不愿意有什么特殊的照顾,再说于学忠以集团军司令身份,都甘愿出任师长,他可不想让别人说闲话,为此,他提出精简为两个师可以,但他不当什么军长,由他和刘漫天各领一师,完全按照原蒙疆的编制来,当然,他也希望能够换装蒙疆的装备。

就这样五十一、五十二步兵师出现了,在集宁接收装备时,让戴安澜和刘漫天纠结了好久,已经不奢望成为联合军的装甲师,但作为机械化步兵师,二人依然没有合适的人员操控全部的装甲车和坦克,尤其是自行火炮和火箭炮,不得已,二人放弃了部分装备,北上库伦。

从太原一路行来,戴安澜和刘漫天还未真正见过蒙疆的装甲师和机械化步兵师,直到库伦,他们才看到了真容,当时在库伦留守的四十三师师长刘刚以非常羡慕的眼神看着他们抵达库伦。

和刘刚一番交流,再看了四十三师的训练,戴安澜发现自己不过只是接收了装备,有个皮毛而已,单兵素质或许差距不大,但协调能力就差多了,人家一个连的兵力,可以打出他至少两个营的气势,好在刘刚也很爽快和支持,主动提出可以借一些参谋和基层将领给他,让其从库伦北上买卖城时抓紧时间训练,算是临阵磨枪。

能够赶上买卖城反击战是幸运的,戴安澜此时不相信苏军还能挡住这次猛烈的攻击,他扭头望向西面,在他左翼,是刚刚赶到才两天的第十、一零三装甲师和十一机械化步兵师,六天,两千多公里,虽然不带重装备,直接接收从兴和运抵库伦的装备,但这速度,已经让他和刘漫天吃惊,联合军如此强大的机动力,足矣弥补兵力上的不足,这样的军队,已经超越了他们所知道的美军和英军,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军队。

“师长,叶司令电话!”

戴安澜返回帐篷,拿起桌上电话,听筒里传来叶启杰的声音:“海鸥兄,我命令!五十一师,十分钟后出击,为了新中华,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前进!”

啪一声,戴安澜脚后跟重重碰在一起,大声回应道:“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五十一师,奋勇向前,绝不退缩!”

放下电话,戴安澜拿起步话机,喊通了快速突击团团长罗芳珪:“芳珪,此战是我们加入北方第一战,叶司令命令我们,为了新中华,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前进!…..我命令!只要还有一口气,还剩下一个人!五十一师,就绝不放弃进攻!”

“师长,放心吧!弟兄们早就憋不住了,就让老毛子尝尝我们的厉害!”步话机那头,罗芳珪的声音显得兴奋异常。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朝代更替,是偶然还是必然!皇室兴衰,是天意还是人为!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袁常,四世三公汝南袁家第六子,据一地称霸,引四方云动!王朝更替,皇室兴衰竟早有定论,且看袁常如何破解束缚千年之宿命!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得谋士,铁血三国,娶美人,颖川陈玉,一揽众美在三国,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建至强骑兵,战骑无双,铁骑所向,收猛将,扬威无敌!,生于世家
  • 祸害大清

    祸害大清

    卢一峰是我大清第一祸害!不杀此贼,朕誓不为人!——某个自称在一天之中射死三百一十八只兔子而被誉为兔子终结者的小麻子如是说。卢一峰是个大祸害!这个祸害不除,我们大清永无宁日。——包衣奴才和铁杆汉奸们都如是说。卢一峰就是祸国殃民的千古奸臣典范,吃着我大清的禄米,拿着我大清的薪俸,可是每干一件事,都是为了挖我们大清王朝的墙根,掘我们大清王朝的屋基,祸害我们大清王朝的每一位良善臣民,忠心奴才!强烈建议当局给这个奸臣贼子铸一座跪像,跪到我大清太祖太宗陵前,让我们大清子民鞭笞唾骂!——某个无比吹捧大清酋长的清史砖家痛哭流涕的这么说。卢胖子是好人。——普通老百姓这么说。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每天学一点管理常识

    每天学一点管理常识

    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常识蕴涵着真正的智慧。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 做“财”女有“钱”途:女人一定要知道的理财知识

    做“财”女有“钱”途:女人一定要知道的理财知识

    本书共分六篇,前五篇分别从管钱、赚钱、省钱、生钱、花钱几个方面为你做"财女"指明了"钱"途;第六篇辑录了世界各地财富女性找到"钱"途的成功事例,为你走向财富之路树立了成功的典范。与传统妇女把钱放在银行里的理财方法相比。当今的“财女”已经不满足于只“吃”利息。关注投资领域,关注时尚潮流,关注自己的生活品质,已成为“财女”们营造美丽人生的三大法宝。不管是炒股票、买基金、做房地产,还是投资书画、古董,她们都没问题。“财女”们相信,只要认准投资目标并聪明理财,就能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 创意大师的习惯

    创意大师的习惯

    在问及创意从何处来时,许多著名的创新者都表示,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想法自己就冒了出来,不过他们都明白,要是自己不采取行动,也会有别人这么做。这些创意大师并非人云亦云,他们说的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意思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表示,在产生创意的过程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切莫骄傲自满。我们很有理由相信,伟大的创意就隐含在常识中,如果有人能将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精神调齐,他们就能看到这些好主意,进而起到枢纽的作用,把这些想法应用于现实。
  • 深度迷失

    深度迷失

    白领李冰红被莫名其妙卷入一桩凶杀案,为了洗清冤屈查明真相,李冰红在自由作家蓝一方的帮助下展开了调查,但与她接触过的证人一一离奇死去,李冰红发现事情更加复杂,自己的过去竟然全部是虚构的,实际上她只存在1年的真实记忆。是谁抹去了她的真实记忆又给她伪装了虚假的过去?除了警方还有两路神秘人在追捕她,他们究竟为了什么?一直像猎犬一样对李冰红紧追不舍的警察沈阳身上隐藏了什么秘密?尽全力帮助李冰红的蓝一方来历也扑朔迷离,最终一切都指向了荒山中的一座废弃已久的研究所,真相在那里大白……
  • 说吧,生活

    说吧,生活

    邬荔从表面上看小日子过得非常幸福,她的丈夫是一个小官员,前景光明,但作者关心的是她的内心情感所遮蔽和压抑的部分。她与小学同学岳不唯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他们在清醒的意识中也只是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处理成友好关系,但在她内心的某个角落,还藏着她对这种友好关系的另一种念想。这就是邬荔偶尔感觉到的“心里有个地方一软”,“心里有个地方细细地疼了一下”。
  • 骄阳似我(上)

    骄阳似我(上)

    再没有像顾漫这般的小说,让我们看完之后觉得幸福!从《微微一笑很倾城》《何以笙箫默》《杉杉来吃》到连载七年的《骄阳似我》,千万粉丝捧心期待,绝对不可错过的经典珍藏!“比爱还要多一点?对我来说,就是你。”以后,我们可能再不相见。以后,我们即使相见,也只能匆匆一聚,然后又要离别。也许那时候我们已不会像现在一样悲伤,因为我们彼此不再如此重要或者因为我们已经坚强。然而此时此刻,你要走了,我只能在月台上边走边哭。再见了,我们最后的青春。我们再不能像个小孩一样活着。我们毕业了。
  • 一双泥靴的婚礼

    一双泥靴的婚礼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