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9400000009

第9章 格林童话的童话故事 (4)

菲曼太太在售卖她农产品的地方结识了拉穆斯一家(Ramus),这一家子就住在附近,拉穆斯是卡塞尔上新城法语区第二任传道士,拉穆斯一家本身就给格林兄弟提供了不少的童话故事,拉穆斯的两个女儿夏洛特(Charlotte, 1793—1858)和于丽雅(Julia, 1792—1862)将菲曼太太介绍给了格林兄弟俩。

从此,因为这种偶然,格林兄弟开始了从这位童话婆婆那里挖掘童话故事的黄金时期。从1813年4月7日开始,搜集到第一个童话故事《三个手艺人》,紧接着5月29日是童话《懒惰的纺纱女》,6月13日《万能博士》,6月19日《魔鬼的兄弟》和《鹪鹩和熊》,6月23日《穷磨工和小猫》,6月29日《汉斯,我的刺猬》以及《训练有素的猎人》,7月7日《明亮的太阳照在脸上》以及《铁炉子》,8月27日的《没有手的女孩》,10月23日《长鼻子》,还有来年1814年9月5日的《魔鬼和他的祖母》(据威廉·格林手稿的笔记)。

对得到菲曼太太这样的童话讲述人,格林兄弟是相当欣喜的,1813年,雅各布和威廉一起写信给他们远在慕尼黑的弟弟福尔迪兰德(ferdinand)时,就专门讲述了菲曼太太的情况:“我们现在有了一个故事非常丰富的来源,是拉穆斯介绍的,一位来自兹韦恩的农妇。你不知道,她脑袋里装有多少故事啊,而且还很会讲,一张聪颖的脸,与很多农民相比,她是一位聪慧、有教养的人。她几乎每周都来,来了后就开始给我们讲故事,一讲往往就是3到4个小时,我俩轮换着记,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多故事,也许可以考虑出版童话第二卷的事情了。不过战争让这一切停滞不前,老妇人每次来都有咖啡、一杯葡萄酒喝,当然还有酬金……”A

第三节 (2)

菲曼太太对格林兄弟的童话搜集工作贡献卓越,而反过来,格林兄弟俩对这个当时生活举步维艰的“童话婆婆”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双方之间因为童话而生出家人般的情感,这有一封1814年12月5日威廉写给雅各布的信为证,当时的雅各布·格林正在维也纳做公使馆文书:“你不知道,我们的童话婆婆病得很厉害,来的时候脸色苍白,浑身发抖。而她的女儿带着6个失去了父亲的孩子投奔她来了,这事又给了她沉重的一击,看来这些痛苦已经把她打垮了。我看看能不能帮忙将其中的两个送到孤儿院,我自己是很想能给予她【ABernhard Lauer, Sonderdruck aus der Chronik der Stadt Baunatal. Kassel: Bruder Grimm Gesell-schaft e.V., 1997. p.346.】 更多的帮助。”威廉的这封信写完不到一年,1815年11月17日,多罗特娅·菲曼太太于重病半年后在兹韦恩村去世,而她的丈夫则于1825年4月28日过世。

据卡塞尔格林童话博物馆馆长劳尔博士统计,从1813年至1815年,菲曼太太给格林兄弟讲述了40多个童话故事,以及不少于36个与后来出版的格林童话内容相似的故事。1815年出版的第二卷里面有很大部分的故事都来源于菲曼太太,后来保存于卡塞尔格林兄弟博物馆的《格林童话》第一、第二卷手稿里,留下了很多表明故事是菲曼讲述的记录,她讲述的故事还对1819年版两卷本有很大的影响,格林童话里好几个最美丽动听和最脍炙人口故事的最原初模样同样可追溯到菲曼太太讲的故事。依据资料,1813年4月7日,兄弟俩开始记录菲曼太太讲的故事,可不得不于两年后,即1815年11月17日,面对这位让他俩如此推崇的“童话婆婆”的死讯,那么计划中的格林童话第三卷也因此而夭折。

菲曼太太对童话第二卷做出了斐然的成绩,她提供了最美丽动听和数量最多的童话故事。要说她在格林兄弟那里受到多么大的尊重,她本身又是个多么有才华的童话讲述者,还有她那迅捷的理解能力以及非同凡响的记忆力,这一切都被威廉·格林撰写在童话第二卷(1814年11月30日出版)的前言里,他写道:“那个时期最美妙的一个偶然事件就是我们认识了卡塞尔近郊兹韦恩村的一位农妇,全得归功于她,我们才能在这里给大家讲述这些既数量可观而又美丽动听的故事。这些故事是真正来自于黑森州的童话故事,就像第一卷里的一些故事一样。这个叫菲曼的农妇身板硬朗,就50出头样子,有一张坚定但让人感觉舒适的脸,眼睛炯炯有神,年轻时候一定是位漂亮女子。这些个古老的故事深深地印在她的脑海里,这种才能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

她讲起故事来从容不迫,用的是自己觉得舒适的方式,内容确定而又不乏生动活泼。刚开始讲故事的时候,她非常轻松自由,然而遇上我们要求想把故事记录下来,她就放慢速度,重新再讲一遍。用这种方式,有些故事我们竟能逐字逐句记录下来,内容前后还不出错。谁要是认为,按常规这根本不可能,因为这么长时间里的反复讲述是很容易出错的,因为任何人的记忆都会出现问题,那么他一定得听听,菲曼太太是如何讲述同一个童话故事的,那内容真是分毫不差,每一次的重复,她的内容都不会有丁点的改变或修饰,她一旦发现有误,会立刻中断讲述,纠正错误……”A【ABruder Grimm, Kinder-und Haus-Marchen. Gesammelt durch die Bruder Grimm. Zweiter Band. Berlin:Realschulbuchhandlung, 1815, PIV f.】

正如赫尔德在1778年至1779年出版的《民歌》(Volkslieder)前言里写的 :“毋庸置疑,诗歌,尤其是民歌,最初都是具有民间特质的,它们回响在人民大众的耳中,传唱于他们的唇齿间,跳跃于民间歌手竖琴的音符间:歌曲唱的是历史事件、神秘奇迹和征兆,它是一枝表达一个民族特征、民族语言的花,……还有这个民族的音乐和灵魂。”A这位来自黑森州的农妇菲曼太太是被格林兄弟当成了理想中的完美童话讲述人的形象,她就代表着、象征着格林兄弟对格林童话本质的理解——童话故事真正来自于民间大众、表达着民间大众。路德维希·埃米尔·格林给菲曼太太作的画像从1819年起出现在《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版本序言页里,尽管菲曼太太实则是一位受过教育、眼界开阔的女士,不仅谙熟德语文化,还与法语文化有渊源,但她的画像给人们留下的“年老”、“简单质朴”、“贫穷”形象足以建立与维持格林童话是纯正民间文学的这个概念。格林兄弟必定也想借菲曼太太的形象表达他们对这些来自民间的童话讲述人的尊敬与纪念,以及他们对民间文学本身的挚爱之情。

对菲曼太太——这位格林童话讲述人的“典型代表”,我们不可能忘记她对格林兄弟童话搜集工作作出的无可估量的贡献,而她那双深邃的双眼眺望着远方的画像也注定将在整个欧洲、乃至全人类的民间文学史册上定格下来。菲曼太太讲述的故事列入《格林童话集》的举例如下B:

故事名称③序号故事名称序号

《牧鹅姑娘》(Die Gansemagd)KHM 89

《聪明的农家女》(Die kluge Bauerntochter)KHM 94

《万能博士》(Doctor Allwissend)KHM 98

《魔鬼的兄弟》(Des Teufels rubiger Bruder)KHM 100

《国王与熊》(Der Zaunkonig und der Bar)KHM 102

《穷磨工和小猫》(Der arme Mullerbursch und das Katzchen)KHM 106

《汉斯,我的刺猬》(Hans mein Igel) KHM 108

《训练有素的猎人》(Der gelernte Jager)KHM 111

【AJohann Gottfried Herder, Volkslieder. Erster Theil. Leipzig:Weygand, 1778, pp.3-4.B依据卡塞尔格林童话博物馆馆长劳尔博士的研究结果,这几个故事出现在了格林童话1815年第二卷本里,此外,在其他版本出版发行的故事,其详细的统计表参见Bernhard Lauer, Sonderdruck aus der Chronik der Stadt Baunatal. Ibid. pp.349-350.③ 童话故事的中文译名参照杨武能《格林童话全集》译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本。】

《明亮的太阳照在脸上》(Die klare Sonne bringt′s an den Tag)KHM 115

《三根羽毛》(Die drei Feldscherer)KHM 118

《魔鬼和他的祖母》(Der Teufel und seine Grobmutter)KHM 125

《铁炉子》(Der Eisen-Ofen)KHM 127

《懒惰的纺纱女》(Die faule Spinnerin)KHM 128

第四节

格林童话中的“继母”形象

“格林童话产生于19世纪初的德国,具体讲‘几乎就在黑森、莱茵河、金齐希河一带’靠北部的地区,自然便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时代色彩。”A除开故事经常发生在黑黝黝的大森林和茫茫的原野上,还有故事里那唾手可得的英俊王子、美丽公主外,在很多经典的故事里常常会出现这么一位典型人物——心肠歹毒的继母。拥有一面魔镜,运用魔力三番五次想置可爱的白雪公主于死地的王后娘娘让人不寒而栗;一个原本活泼可爱的美丽姑娘,现在变成灰头土脸的受气包,受到继母和继母女儿们欺负的灰姑娘令人心疼不已……

在格林童话中,像这样美丽、善良、温顺的女孩受尽继母的摧残、凌辱,甚至迫害的情节屡见不鲜。一方面这些童话故事来自于民间,肯定抹上了童话故事流传地区的民风民俗,另一方面它们经过格林兄弟的加工、编写,也一定反映了格林兄弟当时所处时代的背景和社会状况。童话中之所以有这么多继母形象产生,这跟当时的现实生活情况有着必然的联系,具体说,或与当时人类的医学有必然的关联。就是在格林兄弟生活的年代,人类对医学的认知也没有可能达到现在社会的水平,人类的医疗手段也没有现在的先进与发达。比如,女性生育从现在的医学角度看来不算什么难事,可在当时,不仅女性因生育而死亡的概率相当高,而且生下来的孩子很容易夭折。

格林兄弟俩不仅自己原来的大家庭,而且后来威廉的小家庭都曾经历遭受【A(德)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格林童话全集》,杨武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610页。续表:】过这种人生的不幸与痛苦。我们从雅各布的自传知道,雅各布其实不是家里的老大,而是老二,他父母亲的头生子出生后仅几个月便夭折了。威廉的头生子跟大伯同名,也叫雅各布,可以想象,这个孩子的诞生不仅给威廉的小家庭带来了极大的欢愉,而且对终身未娶的雅各布也意义重大。然而这个孩子与兄弟俩最挚爱的妹妹洛特的头生子一样,都只存活了几个月便相继夭折了。1833年,妹妹洛特再次生产,兄弟俩时任哥廷根大学正教授,整天忙于教学与研究活动,很快洛特病重去世,雅各布不无悲伤地写道:“我唯一最亲爱的妹妹,我们兄弟姐妹中最年轻的一个,在产褥期得病,眼看已脱离危险,病又气势汹汹卷土重来,最终夺去了她的生命。”A

洛特比格林兄弟年轻许多,却因生产而早逝。那么在当时的社会,一旦这种司空见惯的事发生了,即一名男子如果因此而丧妻,一般情况下,他就得急着替他的孩子们、替他的整个家庭新娶进一名妻子,这位“新”女主人就能继续操持家务,抚育孩子,家庭因而能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除了亲生父母与孩子之间才有的人之“舐犊之情”,才有的世上最为亲密最难割舍的关系,就产生了继父母与继子女这种全新的、因为种种原因显得颇为尴尬的亲属关系。

对于继母、继父这两个概念中的“继”(Stief),雅各布与威廉编写的德语词典是这样定义的:“……亲属关系不是嫡亲的、血缘的,而是通过父母中的一方再婚而产生的。”现代的普通德语词典对“继”是这样解释的:“不是通过出生同某个人有亲属关系,而是父亲或母亲中的一方去世或两人离婚后,在世的另外一方或离婚后的一方再婚,这样产生的亲属关系称为继。”B

同类推荐
  •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本书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将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贯注其中,重点突出萨特的人道主义情怀及高昂的人生态度:对抗任何可能压制我们生命本身的外部力量,实现我们自由的选择并承担。本书在保留原作思想深刻的同时,力求行文浅显易懂,与读者的现实人生紧密联系。
  •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石家庄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名家名作精选:老舍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老舍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
  •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互动、重读《红旗歌谣》:试看“全民合一文化”、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双单向道: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势态、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好一双“中国式眼睛等。
  •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相遇、分离、等待、回忆,最终释然。本书是一本温暖人心的青春文字,书写了当下年轻人感情的各个横切面,与《匆匆那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青春书籍,一起掀起“怀念青春,回味温暖”的热潮。四十八篇独具个人风格的温暖爱情故事,是作者的故事,也倒映着每一个用力爱过的人的影子。值得纪念的时光,与幸福有染,与憾恨无关。
热门推荐
  • 腹黑萌帝擒傻后

    腹黑萌帝擒傻后

    【正剧版】一朝穿成傻妞,父王不疼,母后不爱,姐妹陷害,兄弟痛恨,所谓夫君欲杀之而后快!更要命的是这挺着的肚子,分明是已近临盆之态!深吸一口气,莫伊霸气冲天:“没关系,傻妞就傻妞呗!不就气气皇后,斗斗公主,戏戏皇子,顺便再生个娃儿玩转这异世大陆嘛!何难之有?”只是,这只比妖孽还妖孽的“呆萌”黑面神是从哪冒出来的?不但有事没事就和她对着干,而且还想拐带她的娃!丫丫滴,真真是活腻歪了!【小白版】以前我是傻公主,现在我是傻孕妇,未来我还是傻娘亲呜呜呜呜…为什么大家都不相信人捏?我不就是气死了个皇后、吓傻了几个公主、报废了一个王爷…外加不小心造出了个不知道谁的娃嘛再说了,这也是你们逼我的啊!凭什么就认定人家不是傻妞,还要被一群人追的亡命天涯捏?哎呀呀!别追了,姑奶奶我跑不动了!来来来,有冤伸冤,有仇报仇,啊呸,是有话好说!你说我是护国长公主,必须回宫去帮助你这个病太子?靠!就你丫追我追的最快,还病太子?去死!你说我见死不救的那娃是你唯一的孩子,要我回去再给你生一个?切,妞儿我才十六岁,未成年!你说我伤了你最重要的宝贝?证据捏?这个!某人粉无耻的脱了裤裤…你说我肚子里的崽是你的?呃…满头黑线,捂紧肚子,撒丫子狂奔:我是傻妞,我才不要管捏!*【本文一对一,简介白,内容不白。开场有点点复杂,爱情有点点阴谋,情节有点点小虐,不过结局绝对完美。】【扮猪吃老虎的女主+有点呆有点萌没事就喜欢被虐的男主+萌宠腹黑的宝宝=无与伦比的的无良一家人。】
  • 先婚后爱,总裁你好!

    先婚后爱,总裁你好!

    (已结局)见面三次,她就稀里糊涂的嫁给了他,司绵觉得不妥,新婚夜不小心踹了他那儿,然后他就开始记仇,一连串的报复她的那脚。婚后,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不过她见招拆招。"司绵,他是谁啊?"同事问。"我舅舅"她脱口而出,说完她就后悔了。当天晚上,她就睡了沙发。这个男人真的很小心眼呢!
  • 命中有朵白莲花

    命中有朵白莲花

    纠结女配与白莲花女主在修仙路上你要杀死我我要杀死你的故事。此作品写作过程中多有波折,望读者见谅。随意看看,只当一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瞬间读懂人心

    瞬间读懂人心

    恋爱中的男孩如果不懂女孩,最后只能分道扬镳;婚姻中的男女如果不能了解对方,结果只能会误解重重;交际应酬中如果不了解对方,就与之建立很好的关系,最后只会被其伤害…让我们跟随本书,通过心理游戏带你走进奇妙的内心世界,让你全面了解男人和女人的心理,从而将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中。
  • 三分制度,七分执行

    三分制度,七分执行

    用创新的理论、经典的案例以及全新的视角,诠释制度与执行的关系,点击执行的现实意义,探寻执行不力的根源,揭示“三分制度,七分执行”这一工作理念。执行能力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星巴克、麦当劳全世界开花,其经营手段和管理制度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却没有哪一家企业能与之争锋。分析发现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它们的员工拥有超强的执行力。好的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员工没有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个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正如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所说,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强于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公务员,企业员工需要遵守的工作理念。
  • 爱情的三部曲

    爱情的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作者所写的主要是人,是性格。他主要想用恋爱来表现一些人的性格。就如佩珠,她比前面的两个人进步多了。不过,《电》和《雨》不同,和《雾》更有差别。《电》的头绪很多,适合这个标题,的确像几股电光接连地在空中闪耀。短篇小说《雷》只是一个不小的插曲。故事发生的时间在《雨》和《电》之间。因为《电》里面的几个人物如慧、敏、明、碧、影都曾在《雷》里出现过,我现在就把《雷》放在《电》的前面。
  • 男儿行

    男儿行

    这是一本以元末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群原本庸庸碌碌的汉子奋起反抗,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华夏民族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为了追究指摘哪个民族过去的是非,而是为了记录当年华夏百姓为了不受奴役而进行的抗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房与局

    房与局

    江烁和秦一恒是一对神秘搭档,每一次都能大赚一笔,生意出奇地好!不料,这对黄金搭档却被不明来路的人盯上。一场巨大阴谋悄悄在他们身边酝酿。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巨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