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700000008

第8章 感悟自然 悯怀人生 (7)

人们对竹的喜爱由审美延伸至宗教崇拜。竹,具有了送子与延寿的幻化力量。从北魏时起,在今浙江、山东等省的部分山区开始盛行“夏种树,冬种竹”的诞辰礼俗;南北朝时,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及珠江流域有了“竹迷日”(又称“竹醉日”)这一既有栽竹生产习俗又有竹崇拜和以竹求子等内容的节日。这是民间由“如竹苞矣”的旺盛生命力引发的竹崇拜。早期道教天师道也把竹作为一种崇拜对象,陈寅恪先生指出:“天师道对于竹之为物,极称赏其功用。”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竹被视为本民族源出的植物加以祭祀。晋人常璩所撰《华阳国志?南中志》云:“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氏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竹被视为与本民族有“血缘”关系,因而是一种“图腾”。 〔节选自何明《中国竹文化小史》,《寻根》1999年第2期)

更多链接:

1.杨宇明《竹崇拜探秘》,《竹子研究汇刊》2002年第3期

2.褚斌杰《白居易的人生观》,《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

3. http://scjs. iok. cn/zhishi/zatan/zatan0024. htm(竹与中国文化)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出身寒微,刻苦自励,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曾任谏官、主考官、按察使及知州等职,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军政要职。早年主张革新政治。因直言敢谏,屡遭贬谪。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批评。

欧阳修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长等大家皆出其门下。他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均成就卓著,是北宋诗文革新的倡导者。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传世。

杂说

夏六月,暑雨既止,欧阳子坐于树间,仰视天与月星行度,见星有殒者[1]。夜既久,露下,闻草间蚯蚓之声益急。其感于耳目者,有动乎其中,作《杂说》。

蚯蚓,食土而饮泉。其为生也,简而易足。然仰其穴而鸣,若号若呼,若啸若歌,其亦有所求邪?抑其求易足而自鸣其乐邪[2]?苦其生之陋而自悲其不幸邪?将自喜其生而鸣其类邪?岂其时至气作,不自知其所以然而不能自止者邪?何其聒然而不止也[3]!吾于是乎有感。

星殒于地,腥矿顽丑,化为恶石。其昭然在上而万物仰之者,精气之聚尔;及其毙也,瓦砾之不若也。

人之死,骨肉臭腐,蝼蚁之食尔[4]。其贵乎万物者,亦精气也。其精气不夺于物,则蕴而为思虑,发而为事业,著而为文章,昭乎百世之上而仰乎百世之下,非如星之精气随其毙而灭也。可不贵哉!而生也利欲以昏耗之[5],死也臭腐而弃之,而惑者方曰[6]:足乎利欲所以厚我身。吾于是乎有感。

天西行,日月五星皆东行[7]。日一岁而一周;月疾于日,一月而一周;天又疾于月,一日而一周;星有迟有速,有逆有顺。是四者,各自行而若不相为谋,其动而不劳,运而不已,自古以来,未尝一刻息也。是何为哉?夫四者,所以相须而成昼夜、四时、寒暑者也[8]。一刻而息,则四时不得其平,万物不得其生,盖其所任者重矣。

人之有君子也,其任亦重矣。万世之所治,万物之所利,故曰“自强不息”[9],又曰“死而后已”者[10],其知所任矣。然则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吾于是乎有感。

[1] 殒:通“陨”,坠落。

[2] 抑:表转折,相当于“或者”、“还是”。

[3] 聒噪(guo)然:喧嚷的样子。

[4] 蝼蚁:蝼蛄和蚂蚁。此泛指昆虫。

[5] 昏耗之:指污染损耗精气。

[6] 惑者:糊涂的人。

[7]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

[8] 相须而成:犹言相辅相成。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9] 自强不息:语出《易·乾》:“《象》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0] 死而后已:语出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解读

古人往往上观于天,俯察于地,启发心智,感悟人生。本文便是欧阳修于雨后之夏夜坐于树间,眼观天有星陨,耳闻草间有蚯蚓之声,于是感悟生发,悯怀人生而作。文前小序,简要说明写作缘由。“杂说”三章,其一由蚯蚓之声(实为古人错觉)引发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的思索。其二由星之陨落感悟人之死亡,说明人生的意义唯在事业、文章之不朽。其三由天地日月五星之运行不息,感悟人生理想实现的途径,应当“自强不息”,“死而后已”。文章由感悟自然到悯怀人生,皆缘物起兴,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言浅意深。

话题

1.作者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什么?

2.作者眼中的“君子”应该其有怎样的品性?

3.这三章杂说有何内在逻辑联系?

相关资料索引

欧阳修散文的语言美

一、委婉含蓄,一唱三叹,具有情韵美

读欧阳修的散文,往往会被他那精湛的语言艺术所吸引,使人好似桃源探胜,乐而忘返;如吸香茗,口齿生津。究其原因,他的散文语言所具有的这种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擅长于运用一唱三叹、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以烘托渲染出特定的氛围,透露和引发出自己美好的情怀,从而使他的散文语言呈现出情韵动人的特色。

二、质朴生动,纯真自然,具有朴素美

欧公的散文语言,朴而不俗,淡而见巧;振自然之声响,传天籁之清音;往往造语平常,却能光彩照人。如脍炙人口的名作 《泷冈阡表》,就是以情深意切、描写细腻、语言朴素纯真而见长。作者生动地写出了自己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依靠母亲辛勤抚育成人,以及他父亲为官处世、宅心仁厚、表里如一的态度;并真切地说明了自己为官做宰能不苟合于世,完全有赖父亲的遗训和母亲的教诲。文章读来情味醇浓,生动感人,没有华丽的词藻,却是朴素挚情的文字。

三、句式多样,灵活变化,具有错综美

注重语言形式的灵活多变,是欧阳修散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艺术特色。他善于通过多样化的句式,把叙事、写景、议论和抒情熔于一炉,从而使文章活泼多姿、神采飞扬,显示出一种错综、参差的美。他的这种错综有致的美体现在:讲究句式的散整交替,长短结合,奇偶相配;不呆板、不凝滞,富有变化。

四、探索人生,倾吐诗情,具有哲理美

当我们漫步于欧阳修散文语言的百花园中,尽情观赏,采花逐蝶时,最引人珍爱,最撩人情趣的大概要算那散发着浓郁的哲理芳香的“鲜花”了。的确,欧阳修散文语言,往往闪烁着哲理的光辉,在哲理光辉的折射下,我们看到:既有对历史教训的总结,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时而探索人生的意义,时而设计未来的事业。 (缪向勇《论欧阳修散文的语言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更多链接:

1.《欧阳修散文全集》,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

2.刘若愚《欧阳修研究》,商务印书馆,1989年

3.刘德清《欧阳修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4. http://www. bookhome. net/lishi/zhuanji/zglddr/014. html(卫道巨擘韩愈)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嘉礼二年(1057)进士。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外放杭州、密州、涂州、湖州为地方官。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被政敌以讪谤新政罪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后被贬谪到黄州为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执政,被召入京,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等职,并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绍圣元年(1094),新党再起,又被贬到夏州(今属广东)、儋州(今属海南)。建中靖国元年(1101)徽宗即位后赦还。病故于常州。

苏轼是北宋天才卓绝的文学家、艺术家,其诗、文、词、书法、绘画者都成就卓著,光耀后世。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彪炳文学丈册。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传世。

丈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1],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2],以至于剑拔十寻者[3],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4],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5],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6],少纵则逝矣[7]。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8]而临事忽焉丧之[9],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10],以遗与可曰[11]:“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12];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13]。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14],足相蹑于其[15],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16]。及与可自洋州还[17],而余为徐州[18],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19]。”书尾复写一诗,其略曰:“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20]。”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21]。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22],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23]”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24],斤斧何曾赦箨龙[25]。料得清贫馋太守[26],渭滨千亩在胸中[27]。”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28],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29],曝书画[30],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31]。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32],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1] 萌:苗芽。

[2] 蜩(tiao)腹蛇蚹(fu) :蜘:蝉。蜡:蛇腹下横鳞。此用以形容竹初生时形状。

[3]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4] 成竹:指完整的竹子形象。

[5] 振笔直遂:挥笔一气呵成。振:挥动。遂:完成。

[6] 兔起鹊落:兔子跃起,鹰隼(sun)俯冲而下,喻动作敏捷。鹘(hu):猛禽,又名集。

[7] 少纵则逝:稍有放任,(灵感)就消失了。

[8] 平居:平时。自视了然:自以为明白。

[9] 忽焉丧之:忽然丧失。

[10] 子由: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

[11] 遗(wei):赠送。

[12] “庖丁”句:参见前《庖丁解牛》。

[13] “轮扁”句:典出《庄子?天道》。斫(zhuo,砍削)轮的工匠名扁,一次在堂下斫轮,说读书堂上的齐桓公所读为古人之糟粕,并以斫轮技艺为喻,说明真正精妙的技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连儿子也不能传授。

[14] 缣(jian)素:白色细绢,古人用来作画。

[15] 足相蹑(nie):犹言脚跟脚。

[16] 口实:话柄。

[17] 洋州:今陕西洋县。文与可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出知洋州,十年(1077)冬回京师。

[18] 余为徐州:苏轼曾于熙宁十年(1077)至元丰二年(1079)任徐州知州。

[19] 萃:聚集。

[20] 鹅溪:在四川盐亭县北,以产绢著名,列为贡品。扫取:指挥笔作画。寒梢:指竹。竹耐寒,故称。

[21] 匹:古一匹合四十尺,万尺则合二百五十匹。

[22] 实:坐实,指为之辩说。

(23〕许:这样。

(24〕汉川:汉水,流经洋县。蓬:蓬草。

(25〕斤:斧子一类工具。赦:放过。箨(tuo)龙:竹笋。箨:竹笋一层一层的外皮。

(26) 馋太守:戏指时任知州(相当于汉代太守)的文与可。

(27〕在胸中:既言其吃竹笋,又谓其作画胸有成竹,一语双关。

[28] 元丰:宋神宗年号。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陈州:今河南淮阳。

[29] 湖州:今属浙江。苏轼于元丰二年四月到湖州任知州。

[30] 曝(pu):晾晒。

[31] 废卷:放下画卷。

[32] “车过腹痛”之语:参见前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

解读

文与可即文同,字与可,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为苏轼表亲。历任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洋州、湖州。工诗文绘画,擅墨竹,人称“湖州竹派”。著有《丹渊集》。筼筜[yun dang)谷,地名,在洋州,因盛产筼筜(竿粗节长的大竹)而得名。偃竹:呈仰斜之势的竹子。

本文既是一篇绘画题记,又是一篇悼亡之作。它记叙了文与可的画论、画技和人品,并在抒发对亡友的怀念之情中,表达了作者的文艺观点。文章以“画竹”为线索贯串始终,时而议论,时而叙事,无拘无束,信笔挥洒。由“画竹”的叙写,引出对画竹人的怀念,渗透了作者的深挚伤悼之情。这是一篇写法新颖、打破常规的散文名作。文章既有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对亡友的怀念,对已故艺术家的痛惜,也有对艺术规律的揭示。汹涌着情感的波涛,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话题

1.作者认为进行艺术创作应有怎样的准备?

2.文与可的人品与他的画技及所画之物有何内在联系?

3.此文是怎样将绘画题记和悼亡文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相关资料索引

1.《苏轼散文全集》,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

2.李福顺《苏轼论书画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3.崔承运《论苏轼的艺术哲学——以文学散文为中心》《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6期

4.杨胜宽《试论苏轼的艺术追求与人格境界的统一》,《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2期

郑燮

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家贫,性落拓不羁。产颖悟,有奇才,常放言高谈,褒贬人物,因而得狂名。“康熙秀才,雍正壬子(1732)举人,乾隆丙辰(1736)进士”(《板桥自叙》)。初为山东范县令,继调潍县,勤修吏治,被视为循史(奉职守法的官吏)。后因赈济灾民得罪豪绅去职。为官十二年,颇有政声。晚年归居扬州,以卖书画可为生。

郑燮善诗文,工书画,为“扬州八怪”之一。尤擅长给兰、竹、石,精妙不凡。其书法自成一格,号 “六分半书”,人争宝之。著有《郑板桥全集》。

画竹题记二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1],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2],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3]。独画云乎哉!

画竹之法,不贵拘泥成局,要在会心人得神[4],所以梅道人能超最上乘也[5]。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6]。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7],是其品也。竹其有知,必能谓余为解人;石也有灵,亦当为余首肯。

甲申秋杪[8],归自邗江[9],居杏花楼。对雨独酌,醉后研墨拈管,挥此一幅,留赠主人。

[1] 倏(su):迅速,忽然。

[2] 意在笔先:指创作的艺术构思在下笔之前。

[3] 化机:自然的机运。

[4] 得神:领悟其精神。

[5] 梅道人:即元代画家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人。工诗,善画山水竹石。著有《梅花道人遗墨》。

[6] 生:即性,指生性。

[7] 色相:佛教用语,谓事物的外貌形象。

[8] 甲申:乾隆二十九年(1764)。杪(miao):末。

[9] 邗(han)江:江苏江都的古称。

解读

这二则画竹题记选自《郑板桥集》的《题画》及《补遗》。文章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对艺术规律的思索。其一总结了眼中之竹与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在创作中的关系,阐述了由外界自然物触发内心感悟,经艺术构思而成胸中之竹,但落笔成画之竹又非胸中之竹,而表现了法则之外的意趣。其二说明画竹之要“品”,体现画家的创作个性。在作者笔下,竹不独是物,而且是被赋予人格、显示人文精神的一种诗意存在。

话题

1.自然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之间有何区别?

2.文章是怎样将枯燥的创作法则与生动的创作意趣结合在一起的?

3.文章第二部分的排比句在表达上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相关资料索引

郑板桥的文艺创作观

“胸有成竹”可以说是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云:“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晁补之《鸡肋集·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胸有成竹”指在下笔前,艺术家头脑中必须形成作品的大致轮廓,要求作者必须对所写之物进行审美过滤,形成渗透了作者主观情感、思想的艺术形象,“胸有成竹”突出强调构思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郑板桥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意在笔先,定则也”,定则即是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普遍规律。然后,他又进一步指出了“胸中之竹”与“眼中之竹”、“手中之竹”的不同。“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板桥题画?竹》),“眼中之竹”是未经作者思想评价、感情过滤的自然景物在头脑中的映象。“手中之竹”是通过作者艺术实践物化了的自然美、社会美的形象。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形象地概括了一切艺术创作全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

可贵的是,郑板桥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 “胸无成竹”的命题。他在《板桥题画?竹》(之一)中云:“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胸有成竹”强调艺术构思,强调“意在笔先”,而“胸无成竹”除此之外,更强调平时的“生活积累”,强调艺术创作中的“意”外之“趣”和“法”外之“趣”。“胸无成竹”是创作的至高境界,并非一般人都能企及。郑板桥为什么能在“胸无成竹”的情况下做到“随手写去,自尔成局”,且“神理具足”呢?这正是他“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来夜间思”,对所画之物象烂熟于心的结果。

(钱荣贵《郑板桥创作思想论略》,《南通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更多链接:

1.《郑板桥全集》,齐鲁书社,1985年

2.周积寅《郑板桥书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3.降大任,高有奎《板桥画竹与典型化规律》,《晋阳学刊》1994年第6期

4. http: //www. loweb. com/mingrl/bq/shcj. htm(扬州名人录·郑板桥)

同类推荐
  •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本书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将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贯注其中,重点突出萨特的人道主义情怀及高昂的人生态度:对抗任何可能压制我们生命本身的外部力量,实现我们自由的选择并承担。本书在保留原作思想深刻的同时,力求行文浅显易懂,与读者的现实人生紧密联系。
  • 虚构(中篇)

    虚构(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一杯清茶,三两知己。不妨坐下来读一读《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哲理,化解你所面临的人生难题。本书共分为七篇:第一篇:心态是成功的关键;第二篇:性格是成功的主要因素;第三篇:选择是成功的前提;第四篇:态度是成功的原动力;第五篇:社交是成功的基础;第六篇:学习是成功的助推器;第七篇:口才是成功必备的能力。
  • 重生前妻买一送一

    重生前妻买一送一

    离婚前夕,她伤心欲绝;努力了三年,依然换不回自己丈夫的心。她自导自演了一场意外的车祸。当再次醒来的时候,站在窗边的男人,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完全陌生的男人。一朝重生,她进入了一个二十二岁女人的身体,醒来时却被迫结婚。当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死讯的同时,也看到自己深爱了八年的男人,此时正向媒体宣布着他的婚讯。她的心里充满的恨意,爱得越深。恨得也便越深,他对她不仁,那么也别怪她不义。她同意跟陌生男人结婚,但是要他帮她毁了她那个所谓的前夫。从此,他们俩人之间的关系,多了一份的契约。
  • 红楼之倾尽天下

    红楼之倾尽天下

    本书共分为两个版本:水溶版和胤禛版。水溶版是续写前八十回,而胤禛版则是从黛玉出生时的一个完整的故事。水溶版——这是一个由女子所开创的盛世王朝,然而在这个女子死后,却未曾留下只言片语,只是怀抱着一卷帛画,静静地躺在冰冷的墓室之中,神态安详,风华绝代。但是鲜少有人知道这个女子是当年出身江南的一代才女——林黛玉。他,玉晚楼,是天翎王朝的年轻君王,自幼孤单,少有知己,却在见到她的第一眼便怦然心动:“不论你要什么,朕都可以给你,哪怕是这如画江山,只求你待在朕的身边。”他,水溶,是富贵双全的一代闲王,却从不相信真心真情,更视女子为敝屦,但在见到她的时候输了他的一颗心:“我可以为你做尽任何事,但只求你将那最真实的笑颜保留给我。”他,诸葛瑾瑜,智计无双,通晓万物,却一生淡泊,不求名利,但是为了她他却违背初衷,扶危天下:“别人不关我的事,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你!”还有他,他,他,无数优秀男子无不为她竞相折腰,但究竟是谁才能博得红颜一笑?注:此版男主未定,结局未定,就看亲们的支持啦。胤禛版——他是当今尊贵的四阿哥胤禛,但从他自养母佟佳皇后去世后便再没有感受过亲情,便是连他的十三弟也不是很懂他。他就像是草原上的野狼,总是孤单的舔着自己的伤口。但是当他见到襁褓之中的她时,他便知道她是他一生的心之所系。可是,正当她长成之际,他的皇阿玛却要将她另嫁他人。因此,一怒为红颜,从此便倾尽天下!————————————————断崖书友群悠然居125346354(已开通,可容纳200人)————————————————推荐好友风初落精彩美文《强上龙颜》推荐好友霓儿的精彩美文《总裁霸上弓》推荐好友漂浮尘埃的文文《太狂野》推荐好友跳舞的狐狸的文《破月王妃》★脂砚斋出品红楼美文★(绝不抄袭,绝对完文)心随碧草《红楼一梦之千古情痴》泪语忧潭《红楼之凰求玉》长河晨日《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瑾瑜《禛情玉切指纤柔》玉人何处《红楼之玉落谁家》断崖《红楼之倾尽天下》推荐断崖自己的旧文,已完结,番外更新中~~~断崖《红楼之绛珠泪》不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以免被他人冒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厉王的嗜宠王妃

    厉王的嗜宠王妃

    楚悠然,二十一世纪的孤儿,一次意外,穿越到异世时空和她同名的楚悠然身上,醒来时,却身陷崖底,崖底奇遇,十年后,成了各国家喻户晓蝴蝶神医,凭着儿时记忆,找到家人,只为了解当年坠崖…的实情……他,龙玄国的三王爷,龙御天,冷酷无情,性格阴晴不定,让人难以捉摸,一朝相识,他深深的爱上了她,他宠她,爱她,只为捂热她那颗冷淡而善良的心。彼此相爱的他们并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为了完成使命,为救出母亲她决然的给他喝下了忘情药剂,
  • 健康午餐

    健康午餐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农家仙田

    农家仙田

    神秘空间,偏僻山村。从繁华都市回归的小农民,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荒野庙宇,武林宗派,让平静的山林渐变喧嚣。李青云说,其实我只是个农二代……闲时进山打猎三五日,左牵黄,右擎苍,不胜逍遥。忙时捕鱼摘瓜种果树,挥汗若雨,换得金银堆满屋。此有仙田一片,任尔施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天之角,收获界无疆。——新书《神农别闹》,已经上传,请多支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天嫁

    天嫁

    现实告诉我们:擅于装傻、扮无辜的美公子是不靠谱的。世人都以为彪悍无比的监国公主,遇上腹黑全角度隐藏无耻的顾三公子,也只能傻傻的为他卖命养家,终于发现真相后——你给我起来,哼,卖萌也没用!其实就是公主重生被坑爹的悲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