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巧谋,刘季双破关;
入咸阳,沛公再约法。
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十月,沛公刘季率军开始攻击开封。
开封是一座古城、名城,历史悠久。城池高大坚固,城中驻有重兵,兵精粮足,以刘季的区区几万人马,要想早日拿下开封,谈何容易?
刘季见自己高估了自己的实力,拿下开封那是痴人说梦,很后悔自己来冒这个险,担心自己攻击开封难下,久拖生变,特别是如果救援开封的秦军援兵一到,自己就会陷于腹背受敌的危险。于是,刘季改变战略,率领人马迅速地脱离开封,向北进击。
在黄河边上的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刘季的军队果然和来救援开封的秦军遭遇了。刘季暗自捏了一把汗,心里直为自己迅速离开了开封叫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闻讯赶来解救开封的是秦将杨熊率领的秦军。双方在黄河边上遭遇上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白马展开了。
刘季的军队十分骁勇,沛公军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进则生,退则死。何况,谁知道哪里还会突然冒出秦军来呢?因此勇猛异常,人人以性命相搏,杨熊军被打得大败。秦将杨熊立足不住,溃败而走,败走曲遇(今河南中牟县)。
刘季率军猛追,追至曲遇。在曲遇,双方再次大战十余天。杨熊军大败,只好退守荥阳(今河南荥阳县)。
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三月。
杨熊兵败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咸阳宫中,二世胡亥也终于听说了杨熊一败再败的事。
二世大怒,他认为杨熊一败再败,有失大秦的军威。为了以敬效尤,二世就派使臣到荥阳,将杨熊处死。
刘季的军队到达了荥阳,刘季犯难了,怎么办?
荥阳城是秦军在函谷关外设立的军事重镇,兵精粮足,城高池深,有重兵把守。
由于当年吴广的教训历历在目,沛公刘季和萧何商议后,都认为眼下沛公军是没有能力攻取荥阳的。
虽然沛公军做好了准备,但为了万无一失,不至于让自己的军队冒覆灭的危险,刘季毅然决定,避开荥阳这块硬骨头,先去吃好吃的肉。
四月,刘季率军突然南下,攻击颖阳(今河南许昌)。
颖阳此时是张良活动的根据地。有人可就有些不明白了,张良不是在沛公的身边吗?怎么又会在颖阳活动呢?
这事情还得从张良心中怀着的梦想说起。
前面说过,张良的祖辈、父辈几任韩国的相国,忠于韩王,忠于韩国,乃是张良家的家风。张良的梦想就是要复国,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复立韩国之社稷。过去,韩国不再,韩王无踪,张良的复国梦就很渺茫,他组织义军抗秦,也是在继续他的复国梦。好梦难圆,自己又无力成其大事,暂时寄居于刘季麾下,谋求长远之计当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久后,事情却有了变化,原韩国的王族韩成在韩地拉起了队伍,打起了复国的大旗,在韩地与秦军抗衡。
韩王成的出现,张良再次看到了复立韩国社稷的希望,他就向沛公告辞,一心要回到韩王的身边去,帮助韩王完成大业,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张良的告辞叫刘季很心痛,但是,强扭的瓜不甜,沛公原本就是个又大度、又仗义的人,他就是再舍不得张良离去,道义告诉他,也得放张良去韩王的身边。
分别的时候,沛公置酒,隆重地招待好友,洒泪惜别。
张良辞别了沛公,就到了韩王的身边。韩王现在正派遣张良在颖阳一带活动。
因为有了张良在颖阳活动的基础,颖阳的百姓、豪强,甚至许多秦军士卒都心向义军,心向韩国,他们当然也就拥护沛公的到来。因此,沛公这次攻击颖阳,得到了许许多多的帮助,军事进展很顺利。
这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有了方方面面的协助和支持,刘季军很快就拿下了颖阳城。破城之后,韩王成愿意与刘季合作,共同抗秦。刘季也就在颖阳与张良会师了,沛公的队伍又壮大了。
张良又能回到沛公的身边,刘季又能与张良戮力同心,并肩战斗了,这是沛公最开心的事。
刘季遂与张良计议下一步的进军策略。
张良建议刘季,目前要攻击荥阳不现实,也不是明智的举动,上策乃是绕过荥阳,移军西北,迅速攻占战略要地轘辕关(今河南偃师),然后再从轘辕关突入关中。
沛公听了,击掌叫好,一计点醒梦中人,他认为张良谋划得太对了,于是立即麾兵向西北疾进,在秦军发现之前,迅速进攻轘辕关。
战事的结果,证实了张良的谋略很正确。由于沛公军行动迅疾,守关的秦军毫无防备,刘季军在夜里偷关成功,很快就攻占了轘辕关。
轘辕关拿下了,沛公打心眼里叹服张良:张子房就是高人,我刘季怎么就没有想到这着棋呢?现在,刘季的军队逼近函谷关了。
关中的大门就在洛阳的那边,已经很近了,沛公很高兴。
可是,一个消息传来,沛公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哨探此时从黄河北面飞马传来一个消息:赵王歇遣将军司马卯准备渡过黄河,向西进击,看样子,也有进击关中之意。
沛公刘季听得此报,立即担心赵王和司马卯如果抢先进入关中的话,就会抢了自己的头功,那自己多年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沛公当机立断,决定要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赵军的行动。
决心一下,沛公立即部署一部分人马,迅疾攻占了平阴津(今河南孟津)一带的渡口,守住黄河南岸,不让赵军渡过黄河。同时,沛公下令加快西进关中的军事行动。
从轘辕关向西进入关中,需要攻克的一个重镇就是千年古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刘季于是率领大军,马不停蹄地扑向洛阳。
刘季心急,一接近洛阳,就立即麾军与把守洛阳的秦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沛公是多么想早日拿下洛阳城啊。可是,洛阳守军却是秦军的精锐之军。沛公军在洛阳东面与秦军激战了一个多月,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却依然难以取胜,相反,自己却折却了许多兄弟。
沛公的洛阳之战陷入不利的局面。
沛公刘季于是召集诸将和谋士张良商议下一步的策略,听取众人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张良向沛公献策道:“函谷关乃关中之重要关口,秦军必有重兵把守,若我们进攻函谷关,必定是不能迅速拿下。如果我军不能速战速决,那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为我军孤军逼关,如若不能取胜,就会面临着前有关口阻碍,后有荥阳、洛阳强敌威胁的境地。如果守关的秦军和荥阳、洛阳的秦军联合行动,前后夹击我军,那我军就危险了。依在下之见,不如改道攻取秦军防守薄弱的武关(今河南西峡县西),由武关进入关中,或许是上策。”
沛公听了张良之言,觉得张良说的太有道理了,就立即下令改变西进的路线,从洛阳东郊向南进击阳城(今河南方城县)。
阳城原为韩国的故地,沛公助韩王成与张良攻取十余城后,即由韩王成留守阳翟(今河南禹县),在阳城牵制秦军,稳定沛公军的后方。
现在,沛公麾师回到阳城,韩王成就留下一部分人马,继续在韩地活动,自己则率领大军随同沛公和张良一起麾师西征。
到了这时,沛公麾下能征善战的将领已经颇多了,有周勃、曹参、夏侯婴、樊哙、卢绾、郦商、灌婴、陈豨、王吸、薛欧等一百多人,但善谋的谋臣却很少,现在,沛公幸而有张良,有郦食其,沛公感觉自己是如虎添翼。
沛公每日里与张良形影相随,寸步不离。张良就是沛公的姜子牙。
张良对兵法多有研究,每次所献的计谋符合沛公之意,又很有远见,实在是与沛公合拍得很。
这张良的雄才大略从何而来?
诸位知道,张良的韬略全得益于一个隐逸于下邳的高人黄石公。
话说当年张良由于在博浪沙棰击秦始皇,遭到秦王的通缉后,就隐居在下邳。
一天黄昏,下邳桥上行人渐少,古朴的石桥,如一位沧桑的老人在淡烟薄霭中静卧。
张良在下邳桥头闲步而行,独自在那里欣赏着夕阳斜照,古堡炊烟,任那晚风浮动着自己的纶巾,胸中涌动着浩然之气。
当张良将自己的眼光从苍山白屋间收回时,却发现桥上多了一位老者。
那老人坐在桥上,却将双脚悬在了桥边,兀自在那里自言自语的,时而颔首微笑,时而仰视苍穹。
张良很奇怪,就走近了去看那老人,张良一见那老者,心中就一惊:道骨仙风,好飘逸的神采!
他从何而来?过去怎么就没有见他来过?
“小子,下桥去帮我把鞋捡上来!”张良正在自思自量的时候,突然被那老者一声召唤惊醒了。
张良仔细一看,见那老人的脚上却只有一只鞋,另一只鞋掉到了桥下。老者正在召唤张良下桥去,帮他把那只鞋子捡上来。
张良见那老者年高,就顺从地下桥去将鞋子拾了上来。当张良将鞋子交到老者的手中,转身走开时,却听到那老人又在呼唤他:“小子,还得麻烦你帮我拾起那一只鞋!”
张良回头一看,见那老人的另一只鞋子不知何故,也掉到了桥下。老人正在那里呼唤张良再为他捡上鞋子来呢!
再次听老者的呼唤时,张良的胸中一股怒火忽地腾起,张良心中的贵族意识让他觉得自己是受到了侮辱。
一次偶然,掉下了鞋子,是有可能的,怎么会两次掉下鞋子?张良感觉到这老人是在刻意地羞辱自己。
但是,多年的人间沧桑、飘泊磨难,大智大勇、包天容地的情怀,让张良拥有了非同一般的胸襟。
于是,张良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再次下得桥去,将那老者的鞋子拾了上来,并且屈下身来,为老者穿上了鞋子。
那老人笑眯眯的看着张良为自己穿完鞋子,乃大笑着飘然而去,只留下张良在那桥上愣神。
且说张良正在桥上愣神时,却见那飘然而去的老者又飘然回来了。
老人看着张良,赞扬他说:“孺子可教也!孩子,五日后的凌晨,你到这桥上来,我有话对你说!”
五日后的凌晨,张良起了个大早,当他来到下邳桥上时,却发现老人早已来到了桥上。
老人责备张良说:“与老者相约,怎可误期?五日后你再来吧!”
五日后,张良干脆在午夜时就等候在下邳桥上。老人来了,见到张良后,很高兴,他对张良说:“孩子,实话告诉你吧,老朽叫黄石公,人称我‘上圮老人’,现在隐身于巖穴。老朽有一部祖传的《太公兵法》,却是无以传承。老朽寻访了十多年,没有找到一个中意的传人。孩子,老朽今天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传人了,你,就是最好的人选。现在老朽将这部兵法交给你,老朽的心愿就了了,孩子,望你认真研读,将来必定用得着,老朽也就可以瞑目了!”老者说完,乃大笑着再次飘然而去。
从此,张良日夜研读这部兵法。
张良的悟性哪是一般人可比的!因此,数年后,张良对《太公兵法》就已经烂熟于心了。
今天,张良的本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中间插说了张良的轶事,现在我们回头再叙沛公率军欲进入关中的事情。
秦时,想进入关中,如果是想从关东(今河南、山东一带)一带进入关中平原的话,那就必须得经过函谷关或者是武关才能够进入关中。
如果从函谷关而入关中,不仅路程近,而且多为易行之路,自古是入关的主要通道。
也是基于这个缘故,秦军在函谷关设有重兵防守,所以从函谷关入关也是很难很难的事情。
当初,陈胜举事之时,曾经派吴广亲率大军西征,想从函谷关攻入关中。但吴广最终兵败荥阳,没有攻进函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