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200000029

第29章 三河坝留下的本钱 (1)

·1·

南昌暴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共产党手中的本钱还没有蚀光。

这点老本就是留守在三河坝的第二十五师。只要有石头在,火种是不会灭绝的。

按照刘伯承向共产国际的汇报,南昌暴动的主力部队一共有四支,即贺龙的二十军、**的第二十四师、周士第的第二十五师以及蔡廷锴的第十师。蔡廷锴中途就跑了,**和贺龙在潮汕地区被击溃了,但留守三河坝的第二十五师尚在。只是他们不仅跟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而且也跟叶贺主力失去了联系,中共中央也不知道他们的具体情况,因此在善后工作的指示中也几乎遗忘了这一支生力军。

自从留隍圩被薛岳占领的那一刻,留守在三河坝的第二十五师命运,几乎就已经决定了。三河坝与潮汕之间关系至此断绝,已经成了一块孤棋,只能用“株守”这个词来形容这支机动能力很强的铁军。

叶贺主力部队在汤坑失败以及潮汕失守的消息,留守三河坝第二十五师根本无从知晓。不仅如此,他们还先后受到国民党军三个师的牵制性进攻。经过顽强抵抗,三天三夜之后,敌人退走了。

但统辖这支部队的周士第和朱德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用不了多久,部队携带的军粮就会吃完,两千多人的给养无法取得,损失的弹药也无法得到补充。三河坝附近的农会形同虚设,无法为部队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因为他们没有力量镇压当地的地主老财,给他们枪都不敢要。也没人参军,农民的乡土观念严重,害怕被调往其他地方作战。

周士第、朱德决定主动从三河坝撤退,向东南方向的潮汕方向进军,打算主动与叶贺主力汇合。行军到饶平之后,才知道叶贺主力部队已经被打垮了,部队只好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重新向大埔方向退却,寻机开赴闽西。

三河坝退兵的过程,复杂而漫长。

1927年11月4日,前敌军委书记聂荣臻写给中央军委报告中的描述,大致是这样的:按照预定的“以闽西为战略依托”计划,第二十五师向福建西部撤退。退到福建武平之后,遭到国民党军第十八师的追击,被迫在该地应战。第二十五师本来占有优势,但师长周士第却下令退却。在撤退过程中,各团行动不一致,损失颇大。经过此役,第二十五师尚存实力约有一千五百人左右,步枪还不到一千支,机枪仅剩两挺。

闽西是待不住了。10月6日,由朱德主持,第二十五师在茂芝前举行军事会议,决定“穿山西进,直奔湖南”,到湘粤赣边区国民党统治薄弱之处寻找立足之地。

四天之后,部队转移到江西境内信丰县天心村时,战士们疲倦已极。由于得不到叶贺主力的消息,周士第派一位名叫赵自选的去与上级联系,也没有音讯。

这时第二十五师高层领导发生了重大变化: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陶(即李硕勋)以及三个团长,均先后离队而去,部队交由朱德率领。聂荣臻给军委的报告中说:“闻系该军党部决定的。”就是说得到了师里党组织的批准。他们是去上海、香港找党组织,汇报部队当前处境,请示下一步行动计划的。

走的人固然有走的道理,但艰难时刻留下来控制部队的人更伟大。周士第走了,将历史的机遇留给了另外一个人,此人过去与铁军并无渊源,甚至曾经被总书记陈独秀拒之于党的大门之外。

此人就是滇军名将朱德。

当命运女神敲门的时候,朱德恰好是醒着的。

他要带领这些彷徨无计、生活窘迫的弟兄们走出低谷,生存下去,为共产党组织的第一次大暴动留下血脉。

·2·

朱德能挑起这副沉重的担子吗?

不仅第二十五师指战员们的一双双眼睛盯着其貌不扬的老同志朱德,他的四川老乡、前敌军委书记聂荣臻更是为这位面相憨厚的老哥担心。

天时、地利、人和,此时的朱德几乎一样也不占。

天时,潮汕失败大势已去,革命正处于低潮,与上级组织失去联系,叫天天不应。

地利,粤北、闽西、赣南,没有一处是朱德所熟悉的,当地的党组织几乎崩溃,连个向导都不提供,叫地地不语。

人和,朱德出身滇军,而第二十五师的兵员大多来自湖南和广东,连个老乡也攀不上。且朱德出身云南讲武堂,不是黄埔系,跟第二十五师中下级军官素无渊源。眼下叶贺主力失败,人心沮丧,士气低落,兵更不好带了。

因此聂荣臻在给中央军委的报告中,明确表示出担忧:“周士第走后,二十五师的军事及党部方面,均无重心,恐怕朱德不能指挥。”

聂荣臻对朱德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朱德不仅比聂荣臻想象的坚强,而且方法得当。

这时朱德站了出来,首先实事求是地说明了情况。他没有埋怨离开患难兄弟的周士第和李陶,而是说明他们是被师里的党组织派出去(朱德是师党部的负责人),向中共中央请示工作的。只要他们能与中央取得联系,得到中央的指示,部队就有救了。朱德还对剩下的人表示:“如你们不愿继续奋斗,也可以走。我虽有十支八支枪,还是要革命的。”

兵不可一日无将,趁着第二十五师中高级军官大量离队的机会,朱德自下而上地提拔了一批军官,七十三团由一位姓肖的营长负责,七十四、七十五两团由参谋长代理。

关于下一步的行动方向,聂荣臻主张既不留在广东,也不在闽西,而是经赣南闯进湘南去,与湘南的农民运动结合。对于朱德而言,去湖南的主要危险,似乎并不在于国民党军的强大,而在于朱德掌控部队的能力——第二十五师的湖南籍战士居多,进入湖南境内,恐怕部队更难维持了。当时就有人不服朱德。原七十五团的参谋长张启图就是一个,他与七十三团参谋长相商,意欲脱离他而去。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朱德此时最需要的是有人真心帮他。

有一个人公开站出来,明确表示支持朱德。

此人名叫陈毅,是七十三团的指导员,朱德的四川老乡。

与朱德一样,对于第二十五师而言,陈毅也是个外来户。他原本是要随武汉军校一起去南昌参加暴动的,由于接到通知较晚,武汉军校的学生于8月4日才到达九江。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陈毅并没有参加南昌暴动,他是在临川、宜黄地区才赶上南下部队的。

与其他武汉军校的学生一样,陈毅也被张发奎扣了起来。

但张发奎并没有为难这些军校学生,只是暂时缴了他们的械。在集中训话的时候,张发奎甚至还诉起苦来:“**、贺龙在南昌暴动了,我们和共产党分家了。他们事前不告诉我,不相信我,不同我合作。我张发奎是革命的,和共产党分道扬镳是暂时的,不久的将来,还要合作,我们是殊途同归。”

随后,张发奎进行了简单的甄别:“凡是CP(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同志,就站出来,或者到总指挥部去报名,我发给路费、衣服,派专车送别南昌,保证安全。不是CP同志就安心留下,跟我革命。”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不会有一个人站出来,也没有一个到总指挥部去报名公开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张发奎并未深究,也未关押他们。学员内的党团组织决定,凡中共党员身份已经暴露的迅速秘密撤离,未暴露的则留下来以待时机。

结果剩下两三千人,编入了张发奎的队伍。南昌暴动得到了同情,基层军官中好多都是学兄学弟,他们私下表示:“我们今后是要合作的,我们一定不要自相残杀,只要上面没命令,我们决不怎么样你;上面要是有命令,我们芝麻大的小官也保护不了你,再走也不迟。”

大部分人走了,有的去追赶南昌暴动南下的部队,有的回家乡继续闹革命,有人不久之后参加了秋收暴动。陈毅就属于追赶部队的那批人。

前委书记周恩来跟陈毅在旅欧时就认识,于是分配他到**的七十三团当指导员,并开玩笑请他不要嫌官小,陈毅回答说当连指导员也干,只要拿武装就行。当时政工干部地位没有军事干部的地位高,被戏称为“卖狗皮膏药的”,说话不大有人听。

陈毅并不计较。三河坝退兵之后,部队到了江西大庾,二十五师团以上政工干部就只剩下陈毅了,李陶留下的空缺就由陈毅填补。大家看到陈毅还没有走,觉得他这个人还不错,他才开始有了发言权,讲话也有人听了。

·3·

有陈毅的相帮,朱德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在部队人员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整编是必须的。根据陈毅后来的说法,“这时候朱德才成为这个部队的领袖。朱德在南昌暴动的时候,地位并不重要,也没有人听他的话,大家只不过尊重他是个老同志罢了。”陈毅这话并没有贬低朱德的意思,相反,他认为:“如果没有朱总司令的领导,这个部队肯定地说,是会垮光的。个别同志,也许会上井冈山,但部队是很难保持的。”

维持一支军队不散,军饷和纪律都是不可缺少的。

艰苦的转战过程中,部队带的钱花得差不多了。由于一直走的都是荒山野岭偏僻小路,没法补充,有的战士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今后没人发饷了。”朱德说:“我们干革命有饭吃就行了,要什么饷啊!”又有人说:“不发饷没钱买米。”朱德说:“可以到土豪家里去挑谷。”接着有人又提出:“没钱买菜呀。”朱德笑着说:“那更好办,到土豪劣绅家里杀猪宰羊。”

话虽如此,但急切之间哪有土豪好打?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打了败仗军纪最难维持。

第二十五师在向西转移的一路上,破坏群众纪律,甚至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的事件时有发生。党组织在部队中的作用几乎看不到,军官看到士兵违纪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怕乱兵从背后打黑枪。陈毅看到部队战士破坏纪律,乱拿老百姓的东西,立即就上去指责,那个犯纪律的战士不但不听,反而扭转枪口放了一枪。

陈毅气极了向朱德告状,朱德笑着安慰陈毅说:“打了败仗退下来,战士肚子里饿,犯了纪律,这时你批评他,他是不会听的,只有让他吃好、休息好,到第二天集合起来,提出批评才有用处。”陈毅十分佩服朱德不愧是老行伍出身,带兵有道。

朱德做了大量的工作,经常找战士谈话,凝聚人心。他父兄般的稳重,成了战士们的主心骨。由于朱德善于带兵,一般作战失利士气低落的部队经他带一段时间后,很快就会把士气提起来。

为了维持军纪,朱德和陈毅有时不得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到达江西信丰的时候,军纪几乎维持不住了。信丰城里有商店、酒楼、当铺和钱庄,比较繁华。部队刚一进城,少数士兵便钻进酒楼饭馆里去大吃大喝,吃完把嘴一抹就走,根本不付钱。有的士兵还闯进当铺,把手榴弹往柜台上一放,故意把导火索拉出来说:“老板,称称有多重,当上个钱零花。”这些人的恶劣行径,简直和军阀队伍一样,影响极坏。

陈毅一见,这还了得!跟朱德一商量,立即下令号兵吹紧急集合号,假说发现敌情,命令部队立即转移出发,把队伍拉出城去,一口气跑出二十多里到一个山坳里才停止下来。

陈毅也顾不上被打黑枪的危险,在全体军人大会上训话,严厉斥责了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害群之马:“你们哪里像革命军队?简直就像土匪一样!”然后又责令拿了商家东西的士兵把东西交出来,还对为首的三个人执行了纪律。陈毅在士兵中的威信立刻高了起来,因为这支部队毕竟铁军的老底子,事后很多士兵为自己的堕落感到羞愧。

到达江西信丰之后,部队何去何从仍然是彷徨无计。

同类推荐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于是,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更何况,历史不忍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因此,光洁圆润全然不见,读史时,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
  • 隋走危机(下)

    隋走危机(下)

    内忧外患,君病臣叛——揭秘隋朝走向灭亡的历史之路。隋是承前启后的一个朝代,文帝与炀帝共在位三十八年。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两世而亡的朝代。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摊上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别人都在忙着坑爹,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帮爹成为三国最大军阀!
  • 混在民国

    混在民国

    胆小。怕死,贪财。他,没有宏图大志,更没有改变世界的雄心。他,穿越百年,却不知历史,只想吃喝玩乐。他,遇到危险,第一个念头便是自己逃命,什么国家、民族,远远没有自己小命重要。在这个乱世,种种巧合之下,他竟然飞黄腾达,实现很多英雄志士没有实现的梦想。
  • 大明帝国的黄昏

    大明帝国的黄昏

    明朝开始衰败从万历皇帝始,以崇祯皇帝终,又以南明四帝为余音。在近八十年的黄昏期里,明帝国像是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巨人一样,疯狂地向悬崖边冲去。如果在帝国的黄昏期,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做对了那么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效,明帝国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历史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是对 “事在人为”老话的一再咀嚼! 想要知道明帝国是如何“发疯”的,是如何走向悬崖、走上不归路的,大明帝国的黄昏期是如何度过的,本书将带您解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玉枝

    重生之玉枝

    陈骋,女,具有过目不忘和预测危险的能力。出生时有严重的心脏病,11岁因病离世。死后重生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深山中一位叫玉枝的同龄女孩儿身上。而且,她必须在山中至少生活六年。六年后,陈骋回到家乡,迎接她的又会是怎样的纠葛?
  • 第二眼幸福(全本)

    第二眼幸福(全本)

    文艺版简介:爱情,有时候倾其所有也修不来一个满分,默默的付出,痴痴的等候,换来的却是遍体鳞伤,然而,上帝是公平的,总会将另一个人送到你身边,一点一滴的渗进来,一点一滴的将原来的那个人挤出去,他或许不是最早,但一定是最好……对章依安来说,她一生的幸福,就来自于那第二眼的爱情雷人版简介:她是个痴心又胆小的女人,总以为她会一辈子傻傻地躲在背后注视着他的身影,默默地暗恋着他,守着自己的秘密,孤单地走过风雨……他是个很花心的男人,原以为,他会一直这样游戏人间、流连花丛,可自从在电梯里被好友最喜欢的妹妹撞上之后,一切似乎都变了……他是天之骄子,先天的聪颖再加上后天的幸运,令他在情场所向披糜,如鱼得水;在尔虞我诈的商场里更是从容自若,游刃有余……她之于他是青梅竹马,是可以聊天谈心的知己,亦是足可托以重负的好友,更是愿意倾心呵护的邻家小妹……只是有一天,当他发现他的好友正狂热地追求着她的时候,心,却似乎隐隐的痛了……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
  • 重生之又呆又悍的女汉纸

    重生之又呆又悍的女汉纸

    【碎碎念:还是一篇温馨的宠文…】果尔是个圆溜溜的萌妹子。研究生导师评价:这个同学,是这个浮华是世界里一个难得的实心眼的孩子!果尔自我介绍:大智若愚!就是这样一个外表软乎、内力有点小自恋的妹子有着“伟大”的梦想:一:民族团结!二:国家统一!!三:世界和平!!!四:顿顿有肉!!!!重生在五年后,果尔仍以此为方针,过着平淡但不平庸的小日子。在务实之风吹向大地后,果尔终在意识到此四项基本方针的遥远,于是脚踏实地地重新制备了八项基本原则。一:顿顿有肉,多吃菜!二:民族团结从家庭团结做起!!…N年以后:书房:某“冷男”对“面瘫儿”传授追女秘诀:相中了,那就拽着不放,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地把人给拨拉到身边时刻看着,距离产生美什么的——都是扯淡!
  • 盛世贵妻

    盛世贵妻

    传闻她痴笨如傻,泼如无赖;传闻他才华横溢,俊朗无双。一朝圣旨,奉命成婚,大婚当日,她出尽洋相,未拜堂便被直接撵走。明里她粗鄙不堪,是右相痴傻长女,冀王府的痴笨王妃。暗里她是神医妙手,也是柳州第一‘公子’,一心想摆脱与皇家的牵扯,却和离不成,反与自己的丈夫‘结拜’。知她真实身份,他震惊,愤怒,满心欢喜,却痛苦不堪。“你明知我一直在找你,你明明就在我身边,是我锗天予的妻子,却要骗我写下休书。司如影,你好狠的心!”“可我不想做你的妻子。”后来,她只知,她是他烙在心上的人,逃不掉,也躲不开。
  • 邪魅总裁请滚开

    邪魅总裁请滚开

    一场契约的婚姻,两代人的恩怨情仇。本是黑社会老大的千金小姐,却因父亲的沦陷,遭尽白眼奚落。“待宰的羔羊?我才不要!逼婚?对不起了,请您先把那些花花草草除干净再说!”征服邪魅总裁,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她誓要纵横商界,做一个娇媚与霸气并存的女纸!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重新长大:迷你小皇妃

    穿越之重新长大:迷你小皇妃

    被暗恋男友的女同学推一把,她跌到山下臭水沟华丽丽的穿越了……太子失踪了,五岁她变成楚国的假大王,亲了蓝将军的脸,牵了小尚书的小手,搅得七皇子休妾休妻,全皇宫鸡飞狗跳……
  • 跟科特勒学营销

    跟科特勒学营销

    最实用、最全面的科特勒营销理念。本书总结了科特勒几十年的营销经验,并对他的营销精髓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结合具体的营销经典案例,教给大家全面、具体的营销实战操作方法和技巧,就如同“营销界的爱因斯坦”亲身传授你营销知识一样亲切、自然,能让你迅速领悟它的精髓。
  • 爱情到处流传

    爱情到处流传

    “母亲”和“四婶子”围绕“父亲”有了一场较量,这场较量,表面不动声色,暗里波涛汹涌,这是一种太沉重的平和,作为悲哀的胜利者,“母亲”耗尽一生的力气。“父亲”的文化和“四婶子”的风姿是很协调的,是很靠谱的一种互相吸引。“母亲”“危”中不用费尽心思寻“机”,需要做的只是在游离着的爱情逼迫自己时告知:我们都是被绑缚的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母亲”和“四婶子”都是刚强,隐忍的,“母亲”继续苦心经营着这份爱情,“四婶子”用终生逃离的方式也在远远守卫着自己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