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1200000025

第25章 只要有钱,不问政策 (1)

·1·

大军拔营起寨,悄悄离开江西瑞金,东进福建。

为了阻击国民党追兵,指挥部决定留下战斗力较强的周士第二十五师殿后,与主力部队保持一天左右的行军距离,递次退守。幸运的是,洛口的国民党军探知叶贺主力已经进入福建西部,并未派兵追赶,因此一路并无大战。

到达闽西的第一个重镇——汀州的时候,前委看了上海《申报》登载的一条消息:蒋介石下野了!南昌暴动,彻底打乱了武汉政府“东征讨蒋”的计划,等于给蒋介石一个喘息的机会。但蒋介石仍然没有摆脱下野的命运,他虽然没有败于唐生智之手,却败于北方的奉鲁军阀之手。孙传芳的反攻,使得南京政府控制的苏、皖大部分地区得而复失,长江边的重镇浦口处在奉鲁军阀的大炮威胁之下,南京震动,国民党党内军内,反对声音一片,蒋介石只好宣布引咎下野。

这个消息可以说是好坏参半。蒋介石下野固然为共产党解了气,但蒋介石下野之后,国民党各派却能暂时联合起来,这对共产党未必是什么好消息。果然,不久之后,武汉、南京两派与上海的西山会议派代表,在南京举行了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临时联席会议,成立了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实现了国民党内部暂时的统一。

国民党三派联合对共产党虽然不利,但其影响毕竟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发挥出来。对于南下的暴动大军而言,钱、粮、子弹缺乏的问题是更加现实的问题,不能不尽快解决。

到达福建汀州的第二天,前委书记周恩来向中共中央写信求援。

在这封求援信中,周恩来实事求是地反映了部队的现状:“我军伤亡官兵,约近千数,子弹消耗亦多,本来沿途行军,因山路崎岖,给养困难,落伍逃亡重病之士兵,为数较多,经此两战(指壬田和会昌之战),我虽胜敌,但兵员与子弹之缺乏,实成为入潮(州)梅(县)后必生之最大困难。”

信中提出请共产国际帮忙,尽快准备好武器装备和经费:“子弹及机关枪缺乏,请电知(共产)国际能于外埠装好货物,一俟汕头攻下,在十日内即能运至汕头方好。”“兵员之补充,需大量募费,请向(共产)国际商借香港票或沪票四十万,此款如借得,请先集中于上海为要。”

由谁来送这封十万火急的信呢?周恩来派出的信使名叫陈宝符,此人曾任北京大学党支部书记,人长得白白胖胖,会讲各省方言,化装成走南闯北的商人最合适。周恩来的求援密信是用药水写在草纸上的,药水晾干后字迹消失,装在口袋里,与解手用的草纸混在一起,不容易被沿途盘查的国民党军发现。

临行前,周恩来亲手交给陈宝符两百块中国交通银行的钞票,作路费和购置化装衣服之用,并仔细交代了去上海的接头地点和方法。

陈宝符费尽周折,辗转来到上海,按照周恩来教的办法找到了中共中央交通员,转交了这封密信。但中共中央是否采纳了周恩来的意见,不得而知,共产国际的武器和金钱始终没有运到汕头。上海《申报》和《时事新报》曾报道了一条消息,说曾经有人看到两艘不明国籍的船只装着沉重的货物,驶向汕头,不知是否是共产国际运载物资的货船。这两只船并没有靠岸,又驶回公海,去向不明。

实际上即使真有这两艘船,周恩来也不可能收到这批货物和钱财了。他的信中以十天为限,而叶贺大军从进入到撤离潮汕地区,前后也没有超过七天,这两艘船上的武器不可能送到部队手中。退一步说,即使能把物资送到汕头,仍然是望梅止渴,因为部队刚刚到达汀州,就已经揭不开锅了,必须尽快解决钱粮的问题。

在汀州,谭平山主张沿用过去的旧政策,每到一座城镇,即把筹款任务包给当地商会,实行提款、派款、借款。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不同意谭平山的做法,认为这是“只要有钱,不问政策”。利用土豪劣绅来筹款,负担只会转嫁到工农和小商人身上,大商人反而会从中渔利。革命政府在南昌就已经废除了厘金及其他苛捐杂税,为的就是将财政负担从贫苦工农身上转到富有阶级身上。

周恩来等人主张采用征发地主的粮食、没收土豪劣绅的财产和罚款的方式来取得所需要的粮食和经费。这种意见虽然在政治上正确,但却缺乏可执行条件,因为没有农民配合,根本没有办法弄清谁是地主和土豪劣绅。

尝试使用谭平山的旧筹款方法,在汀州引起了轩然大波。

汀州商会拿到派款的令箭,立即将负担转到中小商户身上,规定财产在十万以上的大商户只出三五百元,而十亩以内的自耕农和小杂货店却要派八到十元。这个派款计划立即遭到了市民和中小商户的抵制,原打算三天之内缴款六万元,结果到期只收到两万余元,并且闹得满城风雨,怨声载道。

谭平山受到前委的严厉批评,只得发还了工农和小商户的派款,改为从地主和大商人处没收田地和罚款。这条措施比较奏效,两天就得款四万余元。

大军由赣南入闽,传说中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依然不见踪影。只在广昌以北零星见过几个规模很小的农运组织,提供了为数不多的几个挑夫。部队在瑞金、汀州一带时,当地共产党负责人张鼎丞、邓子恢曾要求留下一些枪支和骨干在闽西打游击,也没有得到同意。

·2·

越过梅岭关进入广东境内,一些在两湖一带入伍的起义战士大开眼界。

一些市镇店铺门前悬挂着“谈话处”的大牌子,战士们不明所以,谈话还要用专门的店铺?后来闻到里边飘出来的怪异香味才知道,这里就是鸦片烟馆,因为政府禁烟,烟馆才改成谈话处继续营业。市镇和赶墟(集市)的地方都有赌场,烟馆和赌场都是政府收税的好财源。

此外,战士们看到每个村都建有一种特殊建筑物“碉楼”,那是村民防备土匪所用。

进入粤境虽然并无战事发生,但刘伯承心里并不踏实。

部队一离开南昌,参谋团就派出几位侦察人员前往广东,此时他们应该返回报告广东敌情,接应部队。但不知何故,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侦察员回来。行军到赣南的时候,刘伯承又派了几个人前去,不料这些人领了钱却没有去,也不说明理由。刘伯承打算严加处罚这几个人,最后也不了了之。对此,刘伯承感慨地说:“党的纪律不严,谍报亦等于零。”

一直到部队打到汕头,早先派出去的侦察人员还是没有一个人回来汇报,这些人是死是活,全然不知。侦察情报是指挥官的耳目,南下途中的高级指挥员始终处在一种近似盲目的状态,这些为日后的军事失败埋下了伏笔。

大军顺利到达广东境内的大埔县三河坝,此时溽热已经过去,晚秋的天气渐凉,离开南昌时的单薄军装,已经抵御不住粤北山区的寒冷了。

三河坝是来自西北方的汀江、来自西南方的梅潭河(梅江)的交汇处,两水交汇后称“韩江”,向南流经丰顺县、潮州市,在澄海的北港注入南海。三河坝是连接闽赣和潮汕的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此处的少数守敌已经于前夜退去,贺龙顺势占领三河坝。不久从潮州方向来了四五只国民党的小轮船侦察,见三河坝已被占领,不知虚实,便又退走了。

此时又面临着选择,大部队何去何从?

贺龙、刘伯承、苏联顾问纪功主张分兵一部守住三河坝,以防止从西面梅县方向来的国民党追兵,主力则直向东南,顺韩江而下取潮州和汕头,取得潮汕之后,站稳脚跟再去东江。周恩来和**则主张最多以两个团攻取潮汕,而以主力挥师向西南,拿下梅县、惠州,直接到达东江地区。

讨论的结果,仍然是少数服从多数,周恩来和**的主张被否决了。主力先取潮汕不仅是决策层占多数的想法,也是部队大部分官兵的想法。潮汕地区经济繁华,居民富庶,既可以使部队得到休养生息,还可以筹到足够的款项,还可以取得海港,便于得到苏联从海上运来的物资和钱。如果顺利的话,在潮汕可以铺开摊子,组织政府,使声势浩大起来。

离三河坝不远的松口,有国民党军驻扎。为了防止主力南下潮汕之后这部敌人尾追,前委决定将第二十五师留下来扼守三河坝。留下第二十五师是有道理的,除了战斗力强,能够独当一面之外,这个师从会昌折返瑞金经闽西南下时,一直担任断后的任务。

此时第二十五师还在从长汀到上杭的路上,与在三河坝的主力部队有相当远的距离。为了加强对二十五师的领导,朱德也留了下来。

9月23日,叶贺主力占领潮安,直扑汕头。

潮汕地区本来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自古以来用兵没有人肯死守潮汕的。当叶贺部进至三河坝时,守备潮汕的国民党军潮汕警备司令王俊部约三个团即分路退却,一部由留隍退至汤坑,一部由海道退出。

留隍距离潮州约六十里,叶贺并没有派兵追击,而是直接进驻潮汕。

顺利占领潮州和汕头,全军上下都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情绪。革命委员会忙于在汕头成立政府,准备在潮汕地区铺开摊子大干一场。计划中,甚至打算成立一所由刘伯承任校长的军事学校。

中共中央也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就连领导机构都配备好了——早在8月11日就成立了由周恩来、张太雷、彭湃、陈权、恽代英、黄平、张国焘组成的中共南方局,内定张国焘为书记,周恩来为军事委员会主任,负责管理广东、广西、闽南及南洋一带的共产党组织。由于通知当时还无法送达到周恩来手里,南方局临时由张太雷负责,南昌暴动的前委与南方局相遇后即行取消,归南方局领导。

·3·

《圣经》中有个著名的典故,叫做“为了一碗红豆汤,失去长子继承权”,说的是古希伯来人以赛因为是家中的长子,因此获得了继承权,后来被他的双胞胎弟弟雅各以一碗红豆汤,赚去了长子继承权。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一书中,还专门引用过这个典故,用这个典故来比喻因小失大。

吸引叶贺主力滞留潮汕的“红豆汤”,是组建政府和筹取钱款的诱惑,而即将失去的“长子继承权”则是在广东地区的战略主动权。

如果按照预定计划,叶贺主力在潮州不停留,一齐掉头向西,只需一天的时间便可越过距离潮安七十里的揭阳、汤坑,赶在从广州来的国民党军之前,打通去往东江的通路,与东江农军取得联系,然后回师梅江,与驻守三河坝的第二十五师联袂作战,前后夹击拿下梅关。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占领东江的目标,甚至拿下广州也是有可能的,解放军的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但叶贺部并未立即行动,而是在繁华的潮汕地区滞留了三天。宝贵的三天就这样过去了,无数战士将用鲜血和生命为这失去的七十二小时付出代价。

在等待的第三天头上,前委终于等来了专程赶到潮汕的张太雷。他是从上海经香港这条交通线抵达潮州的,除了发动潮汕铁路工人罢工、组织农民自卫军武装暴动,配合南昌暴动队伍攻克潮州、汕头外,张太雷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发动广东地区的秋收暴动。

起初张太雷并不知道叶贺的确切位置,一路上暗中打听,到了香港才从外国报纸上看到南下部队并没有从会昌到寻邬入粤,而是转道福建进入广东,从韩江顺流而下到了潮汕,所以又马不停蹄赶到潮汕来。

与张太雷同来的是一个名叫纽曼·诺伊曼·海英茨的德国人。他是罗明纳兹的好朋友,并随他一起来中国的。人们记不住他那一长串名字,就只叫他纽曼,或干脆叫他“小洋人”,因为他长得十分瘦小。

同类推荐
  •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重生三国之我是郭嘉

    八月,钱塘潮起,曹操在邺城问身旁的郭嘉道:奉孝,我想去江东看潮,你说该怎么办? 郭嘉歪着脑袋想了想,答曰:灭掉孙权便是! 曹操点了点头,又问:可是,我突然又想吃火锅了,这又该怎么办? 郭嘉又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答曰:灭掉刘备便是! 曹操低下头,暗自纠结了起来:那我究竟是先吃火锅呢,还是先去看潮呢? 郭嘉顿时一个踉跄,他看着曹操那张无辜的脸,小心翼翼地问:要不咱们猜丁壳? ———————————————————————————————— 本简介由[重生之郭嘉书友群87763108]提供
  •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揭开误读的面纱,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褐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新生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空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空间吧!
  •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长江传

    长江传

    融地理、历史、人物、文化于一炉,直面历史和现实,在大地的背景上所作的饱含忧患的刻画,从徘徊流水的序曲到奔流入海的尾声,于仪态万方中教人沉思冥想。书中既有长江百年水患的详尽钩沉,又有绿色中国的蓝图创意,一部关于长江的美丽凄楚、动人心弦的传记。一如徐刚以往的风格,时而大开大合、大起大落;时而细致入微、鞭辟入里。作者远溯亿万年前由东向西流出的古长江的初始形态,独特的语境洋溢在字里行间,大地完整性的思考给出了作者铭心刻骨的警醒之言:我们正走在一条离开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离开江河大地越来越远的不归路上
热门推荐
  •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官商大鳄:桑弘羊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著名的理财家。他出身于洛阳一个商人家庭,13岁时就受汉武帝赏识,提拔为侍中,后做到大司农。池先后协助汉武帝处理政务几十年,从财政经济等具体措施和理论上支持并捍卫了汉武帝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时桑弘羊是参与改革政策制定、执行和实施的重要人物之一。汉昭帝时他做了八年的御史大夫。是一位杰出的理财专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商大鳄:桑弘羊》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商大鳄桑弘羊传奇的一生。
  •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套装上下册)》从理论到实际,从生活到职场,从办公室到大小宴会,展开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力图为读者展示细节决定人生的详细脉络,以便让读者汲取成功经验,规避风险。使自己的人生和事业都达到辉煌的顶峰。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非常重视细节的作用,他们会自我要求从点滴做起,看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为自己做大事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人脉储备。
  •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上)

    本书讲述了二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珍珠港事变后,为彻底打败美国海军,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阴差阳错,由于指挥失误,遭到惨败,从而使太平洋战场遭到逆转的过程。本书对海战原因、经过及最终结局均作了细致描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嗜血佣兵女神:邪王太腹黑

    嗜血佣兵女神:邪王太腹黑

    人人都说她是废材,遭受人的唾弃与鄙视。世人鄙视也就算了,偏偏自家的姐妹也欺她辱她。当她做了陪葬,三年后重生,也不知道是哪些人厚颜无耻的向她谄媚献好。皇帝又如何还不是听从她的提议,最后还被傻帽的算计,让百姓所耻笑。名震天下的邪王还不是整天跟在她的身后瞎转悠?无孔不入的情报楼还不是她随手而创?且看她如何废材逆袭,锋芒展露,斗智斗勇,涅槃重生!
  • 恶魔的女佣王妃

    恶魔的女佣王妃

    文弱的少女欣欣误入古堡,却意外唤醒了漂亮绝伦的恶魔王子,不小心撞入爱情怀抱的她,面对前世今生的重重阻碍,将怎样与一支吸血鬼承欢执恋?
  • 妻不善夫不正:纨绔少夫

    妻不善夫不正:纨绔少夫

    指腹为婚,他纨绔不羁游手好闲,她绝顶聪明德才出众。入门半月他害她失忆,入门一月,他另娶新欢,入门半年,她恢复记忆。男人啊瞎了你的狗眼,长得漂亮不定会过日子,不攻心机不定是善主。你不仁我不义,妻妾不两立,选一个吧。
  • 重生之富贵闲人

    重生之富贵闲人

    前世,穿越女乔珍是尊贵无比的国公府世子夫人。投身宅斗事业,功成名就之时却心力交瘁而亡。这一世重生她再也不想尔虞我诈,斗来斗去。只想做个富贵闲人。可是重生了,准备向着新的人生目标全速前进时,却是满头黑线,鸭梨山大。这要怎么说?她真的不好意思说,没胆量说……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