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000000071

第71章 大搬迁

山南省藩台柴绍江、臬台潘兴贵、右参议孔胜林很快赶到巡抚衙门。就是如此,为了淮扬郡的发展,也需要百万两银子。

“柴大人、潘大人、孔大人,朝廷官吏调整时,如今,安全离开山南省,依你们看,就是到朝廷里谋取一个闲职,这样的事情,也比现在强,可如今麻烦找上门来了。孔大人,你是淮扬郡前任知州,蒋义宏恨不得再次从州衙调人,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孔胜林没有想到巡抚大人居然先点到自己,州衙只剩20多人,自从离开淮扬郡,同样忙得不可开交。

见到众人都不开口,没有提及收购耕地、山地、山林的事宜,匡思铭只好自己先说了。匡思铭太清楚欧阳健与周家的恩怨了,这样的事情躲都来不及,至于找不到主人的土地,谁愿意掺和。更恼火的是,更简单,柴绍江和潘兴贵的不对付,知会征边军,潘兴贵是抱紧了欧阳大人的腿,想着早日离开山南省,后请求知州大人,柴绍江和自己一样,加上两县的全部吏员,遭遇排挤,任务艰巨,对吏部很是不满意,还要维持正常运转,两人都对吏部不感冒。至于百姓的搬迁,不过,若是今后凡事都打着为了地方发展的旗号,一律视为通敌,而不顾皇上的旨意和朝廷的意见,土地没收,先斩后奏,关进大牢。

匡思铭很是恼火,永江、万顺两县的土地,这周世平早不动晚不动,只说按照每亩耕地3两银子、山地2两银子的价格开出欠条,偏偏现在找事情做,凡不愿意搬迁的,原来在德庆县,自己可以装作不知道,自己负责永江县。可是真正干起来,可如今动作太大了,可是不行了,就是想装聋作哑也不可能了,都是拼命干事情,再说了,周世平难道不明白官场规矩吗,无奈县衙、州衙的政策厉害,这么大的事情,被关进县衙大牢,为什么不等朝廷的旨意,为此遭遇不少的训斥,这也太不将巡抚衙门和自己看在眼里了吧。搬去的地方也不错,淮扬郡甚为贫穷,可以租种土地。

柳牧钧是理财老手了,大量的流民就令巡抚衙门头疼不已,钱粮开支太大,无钱安抚,穷山恶水出刁民,预备的粮食需要20万担,山南省内的土匪猖獗,开始有征边军军士家眷陆续往淮扬郡而来。刘应开、齐书文早会同征边军军士守候在来峰县,巡抚衙门、州县衙门毫无办法,核对身份之后,令山南省的情况更加恶化。

“本官看这样吧,搬迁速度很快,首先调查本次事件的具体情况,同时,柳牧钧还没有经手过如此大规模的钱粮调动,也要顾及征边军和军士家人,这还没有预计其他开支。

永江、万顺两地的官吏平日里清闲惯了,想来那周大人也是无奈,很多人不适应,才想到此办法,不过,不仅仅是他们,巡抚大人说得很有道理,县衙负责的地方,先斩后奏的风气不能纵容,州衙吏员负责的地方,下官建议派员下去调查,后来蔡泽明实在看不下去了,待情况清楚之后,再行商议解决之法。

“柴大人,你是何意?”

山南省巡抚匡思铭刚开始没有注意,畏首畏尾,可后来发觉这些人穿戴整齐,匡思铭是依靠这几年的上贡,勉强保住巡抚职位。

“下官以为需要谨慎,有专人负责指引方向,山南省每年都有大批百姓离开家园,再不是陆续来人,往富庶地方而去,沿途成了人的洪流。

州衙和永江县、万顺县开始连轴转。

匡思铭的脸色阴晴不定,周世平的父亲周元凯是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都是往永江、万顺两县去的。

“去,更和左都御史何旭凯大人关系要好,另外,不能轻易得罪,淮扬郡知州周世平前不久呈报的奏章,可是吏部尚书欧阳健大人时不时传话,本官也上奏朝廷了,要自己盯紧周世平,自己夹在中间受气。

匡思铭也是遭遇排挤之人,这征边军家人却开始大规模往淮扬郡去了,原来是朝廷的吏部侍郎,此事该如何处置为好啊?”

坤元12年1月5日,柴大人,凭着通行证,你辛苦一趟,去淮扬郡了解情况,不值得大惊小怪,潘大人,而且都是朝着淮扬郡的方向去,你去征边军军营,还没有见过如此大的举动,求见廖坤波指挥使,看看征边军是什么意见,你们都看了,本官先向朝廷上奏折,柴绍江、潘兴贵、孔胜林不知道巡抚大人是什么意见,如实禀报淮扬郡的情况,说得不好,等候朝廷处置。另外,柴大人,人抓起来,此番见到周世平,要做出如此多的事情,提醒他,所领取的补助,不要忘了到京城去述职之事。

山南省的情况不能用糟糕来说明,简直就是惨淡,已经将“好处”宣传开了,每年到朝廷述职,蔡大人领着府兵,总是遭遇训斥,剩下的2000多人中,要不是没有人愿意来这里,匡思铭的位置早就不稳了,足可保证几年的生活了。当然,不到200人,柴大人、潘大人的意见本官亦要征求。有几个硬是不愿意搬迁的,外人看,离州城不远,匡思铭是朝廷3品封疆大吏,常常忙中出错,风光无限,其实匡思铭有苦自己知,搬迁迟迟不动,山南省巡抚还不如富裕省份的知州,出面训斥李知县和刘知县,缺钱不说,可蔡泽明可以开口。好在知州大人和柳大人开出的补助实在是高,孔胜林根本不去关心淮扬郡的任何事情,自己也算是灰溜溜离开的,特别是上次抽调的人,没有什么资格议论淮扬郡的事情,这次完成征边军家眷搬迁之事宜后,现在巡抚大人居然要自己先说,相当于所有吏员2年的俸禄。

蔡泽明大人实际上也加入进来了,孔胜林很不满意,如今专门负责两县的人员搬迁安全事宜,区区右参议,说白了,9成以上的都不愿意走,就是在省城养老,谁也不想背上通敌的罪名,无钱无权,每人有10两银子的补助,说出来的话等于放屁。”

匡思铭的安排是有些偏心的,再说了,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思想左右着他,柴绍江对周世平较为同情,蒋义宏品轶低,可以去了解淮扬郡的情况,近30万两白银,潘兴贵对周世平全无好感,家眷沿途可以到设立的粥场吃饭。”

匡思铭无法下决心,猛然想起淮扬郡知州周世平的奏折,他是吃过亏的官员,淮扬郡便开始如此大规模的行动了吗?

“下官不敢苟同,不好开口,情况已经很清楚了,可是为了搬迁事宜,淮扬郡招募征边军家眷,没办法,去年12月上过奏章,尚未等到皇上旨意,所有开支折合起来,便擅自行动,其中,本来就是大不敬,白银6万两,若是各州都如此,岂不是天下大乱,这里是淮扬郡的入境处,下官建议,会同征边军将士进行登记,马上上奏朝廷,州衙签发通行证,治罪周世平。路途中,就去征边军军营,如果能够妥善处置这次的事情,难道这些人都是征边军的家眷吗,自己也能够有很大可能安然离开山南省。

出去探听消息的衙役证实了匡思铭的猜想,不愿意得罪任何人,想着一年之后,请孔大人也来。得罪巡抚大人,不是好事情。”

“本官以为,属于官府的不到10万亩,淮扬郡没有得到朝廷批复,就开始如此大规模的举措,柳大人坚决不同意出现银收购,不够谨慎啊,而且补助给两县百姓的银两要冲抵土地、房屋款,虽然周大人心意是好的,一律收归官府所有。

“下官以为,后悔不迭。同时,匡思铭是靠边站的官员,让征边军家眷免走冤枉路。

源源不断的人流涌向淮扬郡,请柴大人和潘大人前来议事,已经惊动了山南省各郡,说得好,内情是瞒不住的,各郡很快知道了具体情况,每县50人,后来,可不要小看这搬迁,连同山南省各县知县都知晓了。

李剑对周世平的情况略知一二,两县的知县也遭遇了训斥,周世平升任知州之时,也是征边军家眷的必经之地。不明事理的沿途各郡大为紧张,朝廷已经多次训斥,反正山南省的流民多不胜数,如今大批人员来到山南省,下官以为是好事情,拖儿带母,况且这些人携带有粮食、牲畜,甚至有不少牲畜,是准备来山南省劳作的,根本不像是流民。

一片沉默声,因为不受右丞相夏鑫待见,都不好开口,被派到这人见人怕的山南省,转眼5年过去,无所谓,也没有人理睬,蒋义宏现在明白上次的统计工作属于小儿科了。知州大人不知是疏忽还是忘记了,吏部侍郎的日子和山南省巡抚的日子比较,其余的都是士绅和百姓的,简直是天上和地下的关系。

来峰县衙的官吏已经被抽调,他内心很是失落,自己是殿试榜眼,这些人的确是驻扎在德庆县征边军军士家人,却在林口县担任知县,蒋义宏和柳牧钧大人商议,周世平是探花,没有人叫苦,一年时间不到,便升任从5品知州,大批的征边军家眷开始抵达来峰县,这差距太大了,朝廷尚未答复,林口县情况惨不忍睹,突然忙碌起来,哪里能够有什么前途。

匡思铭有些坐不住了,几年来小心翼翼,这周世平胆子可够大的。匡思铭开始奇怪了,至于周世平的举措是否有不妥之处,朝廷自有定论,朝廷还没有批复下来,诸位大人想想,大周朝开国以来,今后若是有人主动来到山南省,况且是涉及军队,不也是山南省的政绩吗?”

思索半晌,孔胜林慢吞吞开口了。思前想后,李剑动了心思,算下来,德庆县情况不错,携带大量的生活用品,比林口县强百倍,他也是煞费苦心,能不能想办法请调到淮扬郡去呢。

1月10日之后,很多时候做事情也是缩手缩脚,以为哪里的流民涌来。”潘兴贵气咻咻说完。

蒋义宏将100名吏员分为两帮,怕是不妥,本官以为,将范亦农大人抽调负责万顺县,巡抚衙门必须有处理意见,蒋义宏发觉人手严重不足,上奏朝廷

同类推荐
  •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一个人能够走多远:曾纪鑫读史

    那当然是史家的难言之隐。但其实那几分含混和几分闪烁中,入目但是鳞纹交错、毛孔贲张、瑕疵毕露。历史如何能够细看?一细看,还需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君王避、为时政忌。于是,往往藏着许多细节的真实。更何况,历史不忍细看。,便好比用高倍放大镜看美人。因此,光洁圆润全然不见,读史时,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着墨,常常会读出几分含混、几分闪烁
  • 男儿行

    男儿行

    这是一本以元末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群原本庸庸碌碌的汉子奋起反抗,在废墟之上重新建立华夏民族的故事。这个故事并非为了追究指摘哪个民族过去的是非,而是为了记录当年华夏百姓为了不受奴役而进行的抗争。
  • 明朝第一国师

    明朝第一国师

    小道士?遗腹子?老爹居然还是那个传说中的正德帝?老娘则是刘凤姐?这乐子当真不小。不过这也是命中注定,不然咱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名字?朱同寿……且看,天才魔术师,穿越嘉靖朝!既来之,则安之,混迹官场是我所愿,玩转朝堂也不稀奇。考科举只是副业,扮神棍才是主流;忽悠皇帝是咱的特长,左右逢源那是业余爱好。杀鞑子,踩倭寇,白龙鱼服,无限荣光,尽属第一国师。
  • 清客

    清客

    一笔好字不错,二等才情不露,三斤酒量不醉,四季衣服不当,五子围棋不悔,六出昆曲不推,七字歪诗不迟,八张马吊不查,九品头衔不选,十分和气不俗——溯流五百年,体验遗失久远的生活趣味,贼道三痴倾情力作——《清客》。
  • 盛世中国:秦汉卷

    盛世中国:秦汉卷

    万里长城(2007年7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在北国边疆轰然矗立,巍峨如险峰,蜿蜒如巨龙,东起辽东,西临洮,形象庄严,气势磅礴,构成一道坚固、高大的藩篱,隔绝了境外的猎猎风尘和滚滚狼烟、凛冽寒潮和刀光剑影……
热门推荐
  •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

    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在一个古旧的四合院了,薛家正着手办理一场婚礼酒席。围绕着这场酒席,小说勾画出北京城普通民众近百年的平凡的生活历史。它以一种精巧的结构,将相邻的多个家庭串联起来。展示出每个家庭,每个人物的生动历史。围绕着“时间”这一概念,小说表现出对历史,对社会,对个体的深度的现实主义观照和人文关怀。在“时间”的物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的考量中,表现出作者带有历史哲学色彩的深度思考。小说也是一部浓郁的京味百科书,具有厚重的地方风情文化。
  • 官夫贼妻

    官夫贼妻

    阴差阳错间,她,她将要嫁与他为妻……为了能退婚,她扮成男子接近他,守卫一方的父母官,一探虚实。却不想成了他的拍档,联手共破惊天大案。一个是官,夜晚却化作大盗劫富济贫。势要抓住这个扰乱治安的大盗。他,一个为贼,白日里是深闺中的贤淑小姐,最终是殊途陌路,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情节虚构,为了辖区的安定,请勿模仿
  • 回门礼

    回门礼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于之恒被派去执行一项特殊使命,究竟是什么使命,因为使命的高度保密,于之恒也不知道。抵达目的地之后,看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现场,随着内幕的层层揭开,于之恒感觉此行确实值得,于是,他深入调查,决定按照领导的要求搞出一个惊天动地的报道来。当他像秘密战士一样一路过关闯将,终于掌握了完整的资料,并且花了不少心血完成了采写任务时,结果又却出乎意料之外……
  • 生死考验的爱情:蚂蚁蜕变记

    生死考验的爱情:蚂蚁蜕变记

    本生性脆弱的北方女孩未予,痴等暗恋男生近十年未果,却意外的收获了满满的幸福,岂料婚后第一天,一场抢劫让她父亲撒手人寰,母亲长卧病床,生活百般刁难,她都坚强勇敢,却不想凶手落网的那一天,一个秘密被揭开天幕。“你说什么老公,他,凶手,他,竟然是你的哥哥?为什么?
  • 倒着写的故事

    倒着写的故事

    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倒着写的故事》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这些作品内容丰富,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涉及面广,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娘子,我们洞房吧

    娘子,我们洞房吧

    话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话说,妻者,做牛做马暖床也。话说,两者合二为一,天地万物化为灰烬也。明着:一张纯真的脸,无辜的眼神,哝软的声声呼唤:老师,背着,狂野肆意,将她一次次扑倒在床榻之上,攻身掠心他是皇上,九五之尊,有着征霸天下的野心,十年隐忍,终成极品妖孽她是帝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绝艳无比才气纵横,手中权势滔天又擅阴谋诡计。一朝毒酒误了性命,再醒来,她不再是她。他为救她,生死悬于一线,她动了情,动了心,为他甘愿入后宫。偏偏,烟花烂漫春花灿烂,她含笑而对,他温文而笑,手中却是一把染血的刀。他决然追来,立于她前:“放开,除非朕死。”她挥剑而下,鲜血凄艳若梅,龙袍染血,自此之后再无瓜葛。笑问一句,江山与美人,孰轻孰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