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4000000044

第44章 送粮

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和白花花的银子,鲁劲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3000两银子的字据当面毁了,这位知县大人究竟是什么身份,竟有这么大的本事。

鲁劲奎站在刘彪身边,不断听着军士的禀报,5万担粮食,其中还有2万担稻谷种子,也够得清理数目了,天已经黑了,军士打着火把,来来回回装车。鲁劲奎心思复杂,早上还想着周大人的计划疯狂,这才多长时间,眼看着计划便可以进行了,看来,德庆县是真有希望了。

军营的办事效率的确很高,不过3个时辰,所有的粮食和白银都已经装车完毕。

周世平尽管着急,可还是得在军营耐心等候。廖坤波听从了周世平的建议,没有集合军营中的其他将士招待周世平。

周世平尽管着急,还是在军营里多呆了一日,这是礼节问题。

3月23日,卯时。

周世平看见眼前的阵势,有些发傻,足足1000多俩马车,3000军士整齐站在马车两边。5万担粮食居然要这么多的马车来拉啊。

“禀周大人,标下已经准备好了,是否可以出发?”刘彪跑到周世平的面前。

军营中已经颁发严令,今后不准骚扰德庆县百姓,违者军法从事。

“刘校尉,不知到达德庆县城需要多长时间?”

“禀周大人,卯时一刻出发,申时三刻可到德庆县城。”

“好,出发。”

“是,周大人,指挥使大人有事情,不来送您了,托标下转告周大人,还有,指挥使大人吩咐,送50俩马车给德庆县。”

周世平默默点头,无论怎么说,廖大人这份情,自己都是要还的。

申时二刻,队伍便抵达德庆县城了。周世平感慨军士的强悍,行走80里,沿路无人歇息,无人叫苦,就连吃饭,都是边走边完成的。

德庆县官库可以库存粮食10万担,可近些年没有维修,大都破破烂烂,周世平也顾不上这些了,命刘彪领军士将粮食和种子连夜入库,然后分派军士把守。

送粮的2800名军士,没有在德庆县城停留,出城找了一处平坦之处,安营扎寨,歇息一晚便押着近千俩马车离开了。周世平暂时没有钱粮款待这些军士,只能由他们去。留下的200名军士,刘彪安排100人守护在官库,80人守护在银库,20人守护在县衙,刘彪自己则在银库亲自守候。

德庆县城轰动了,施家恩和留在县衙的10几个吏员不敢相信看见的事情是真的。

周世平顾不上这些,如今他的时间太宝贵了。

3月24日,卯时。

德庆县全部官吏都在县衙集中。周世平将鲁劲奎、施家恩召集到签押房,将所有的办法说出来,原来,周世平要县衙所有的官吏送粮,也就是给德庆县的百姓送粮食、送种子,只有这样,才能够勉强保证不太耽误农时。

清明之前,种子一定要种到地里,目前看,可能性不大了,可是,就是有一丝希望,周世平也要抓住,实在不行,就清明后种下去,虽然晚了些,但是还是可以收获粮食的。

“鲁大人、施大人,世平的想法说完了,不过这送粮送种子的事情,不能耽误,世平想,就不等蔡大人了,目前有几件事情要办,一是令城中铁匠打造农具,县衙出钱购买,分发到百姓手中;二是招募吏员,县衙目前人手太少了,这么多的事情,做不出来,就是暂时招募不到,也要临时找人;三是扩大宣传,尽量多招募百姓到德庆县,110万亩耕地,没有人,再多的种子也不能到地里去;四是编造名册,凡愿意在德庆县定居的百姓,不论原来的身份如何,一律重新造册登记;五是约法三章,对于携带粮食和种子逃离德庆县的百姓,视为通敌,严惩不贷。两位大人看如何?”

“周大人,下官以为很好,只要我们将粮食、种子分发下去,相信会有很多百姓回到德庆县的,还有,今后征边军不再征收钱粮,德庆县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了。”

“周大人,下官以为这件事情,县衙要出告示,告知全城百姓,同时组织人员,在县内四处宣扬,如此,县衙的决定很快可以传播出去。”

“好,今日就开始做,世平负责分发粮食,鲁大人负责招募吏员,施大人负责宣传县衙的所有决定。”

“周大人安排不妥,下官熟悉县情,还是由下官负责分发粮食,施大人负责宣传县衙之决定,大人您负责招募吏员,县衙的官吏,必须要听从大人的号令。”

“下官以为鲁大人说的有道理,大人对德庆县不熟悉,还是鲁大人负责分发粮食、种子,下官负责宣传县衙之决定,蔡大人回来后,负责接纳回乡的百姓。”

“好吧,世平就在县衙坐镇,辛苦鲁大人和视大人了,军士留下50人,守护粮仓、银库,其余悉数听从你们的调遣,一定要在10日之内,将粮食、种子分发下去。施大人不妨想想办法,将阵势造大些,争取更多的百姓到德庆县来。还有,县衙所有吏员,每人发放10两银子,一担粮食,征边军所有军士,每人分发20两银子,要他们做事情,就要给他们钱粮,官吏、军士的生活都不能保证,谁会尽心做事。”

从3月24日开始,德庆县衙开始高速运转,连同周世平带来的所有人都忙开了。

县城内为数不多的百姓起初不大相信县衙,他们认为县衙和征边军是一丘之貉,无法保护城内百姓,连续3天,只有部分人到县衙门前看热闹,见到里面的人忙乎乎的。

从城外传来的消息很快令城内百姓开始动摇了,新来的知县大人居然安排鲁大人、施大人在乡下分发粮食、种子,而且是真正分发到百姓手里了。

城内的年轻人已经不多,生意人更是寥寥无几,大都是一些中老年人,他们见征边军在县城里面秋毫无犯,而且偶尔到酒楼里面吃饭,还规规矩矩付账,不拖欠一个铜板,很多人有些相信了。性急的和聪明的,已经开始遣人通知流亡在外的家人赶快回来。

生意人大都是比较精明的,客来酒楼的掌柜这些天生意突然火爆了,县衙的官吏和征边军军士基本上在这里吃饭,都是付现钱,从不拖欠。掌柜感觉到新来的知县恐怕不简单,德庆县可能有希望了,于是,一封封书信从客来酒楼送往济开州。

县城里唯一的铁匠铺收下了县衙送来的银子和粮食,开始整夜整夜打制农具,往往天不亮,县衙便来人,将已经打制好的农具运走,并且当天付清银两。

27日,县衙招收吏员的消息传开,县城里剩余的所有百姓都赶到县衙前,听着吏曹主事刘康宣读县衙的布告,大家听明白了四条,一是吏员的月俸不少于5两银子,二是必须能够吃苦耐劳,三是年龄要在50岁以下,四是此次招收吏员30名。

从26日开始,不断有百姓开始返回德庆县,如今到哪里都没有饭吃,自己的家乡在分发粮食和种子,无论是真是假,回去看看总是不吃亏。

周世平急得嗓子冒烟,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鲁大人传回来的消息不乐观,回来的百姓不多,留下的都是老弱,虽然有些地方开始耕种和育苗了,但是人手明显不够。再说,很多好的土地是县城里大地主的,百姓不敢耕种。

施家恩这些时间累坏了,原来白白胖胖的脸已经明显掉肉了,没有办法,许多的百姓不相信县衙,认为施大人在开玩笑,施家恩放下身价,带领衙门的吏员,苦口婆心解释,每天到处走,还要大声宣传,也够呛的。

周世平果断作出两项补救措施:一是凡是在德庆县内的耕地,无论原来是谁的,一律由县衙出具文书,目前是谁耕种,土地上的收益就属于谁;二是在德庆县城外设立粥场,开始施粥,由施家恩负责,在粥场宣传德庆县衙的决定。

同类推荐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一个后世普通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却是一不小心成了刘备的小舅子。且看甘信如何逆转乾坤,助姐夫成就大业!袁绍:我袁氏四世三公,怎奈何不了汝这黄口小儿!曹操:甘信逆贼,毁我半生霸业!孙权:东吴三代基业,毁于甘信之手,吾与甘信势不两立!
  • 霸宋西门庆

    霸宋西门庆

    泱泱大宋,水深火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外族觊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看我,凭手中长剑,青锋三尺;唤世间好汉,铁血一心。虎贲三千,复收燕云旧地;龙飞九五,重开华夏新天!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
  • 清朝的面孔

    清朝的面孔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本书列举了清朝顺治、雍正、康熙、乾隆等各代皇帝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从官场见闻,到帝王言行,从帝国花絮到朝廷政事,作者以科学、历史的角度,重新解读、评述了清代的代表性事件。
热门推荐
  • 爱妃,听说你要爬墙?(完结)

    爱妃,听说你要爬墙?(完结)

    醒来就发现自己穿越了,十七芳龄的少女竟然变成了一个三岁的小女孩?什么妃子不妃子的,她才不想老死宫中,光是看望不到尽头的宫墙,就可想象以后自己的生活会多么辛苦,什么被毒杀拉,被下计迫害拉,或者直接被匕首插入胸中拉,无论是哪种死法,她都不要,所以,她决定出墙……三岁之时:只是,这个奶娃是谁家的?干嘛紧拽自己的裤子不放?“壹,壹……”小奶娃的手逐渐上升,借着力道他开始攀爬,“悉悉”,然后用力地吸着口水。恩?裤子竟然被他扯掉了?没关系,没关系,她也才三岁,被个吸奶的娃看下没关系。“唔唔……”奶娃的唇直接吸在了她可爱的屁屁之上。“我,要,出,墙!”她大声呐喊。十岁之时:“去哪?”他冷眼望着偷偷摸摸的鬼祟身影。“茅厕。”将包袱往墙外一丢,她开始搬梯子,利落的速度便是她七年中不断累积的经验。“去宫外的茅厕?”额头上青筋浮现。“不对,是去妓院的茅厕看看。”一身男装的她兴奋地开始攀爬。“回去睡觉。”一剑砍断梯子,抱住跌落的娇小身影,直接消逝……十七岁之时:“爱妃,梦游发作了?”他坐在软轿之上,缓缓地扇风。“啊,是这个不知道名字的王爷说要带我出墙。”她倒很干脆的推卸了责任,事不关己,还是高高挂起的好。“王爷拉去砍了,爱妃,下次可别这么明显,浓妆艳抹,谁都知道你是皇妃,本来就丑,可别出来吓人。”侧过脸,她阴狠地笑了笑。她,还是,要,出,墙!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比如四书五经。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
  • 要嫁就嫁灰太狼

    要嫁就嫁灰太狼

    还没来得及憧憬一下未来的生活,她跟着赶时尚也穿了一回。可穿就穿呗为什么要穿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村庄。荒无人烟就荒无人烟吧,好不容易嫁了一个又帅又多金的老公,可到最后才知道自己嫁的不是“人”而是一头狼,这下老天爷跟她的玩笑开大了、、、、、。-推荐好友的文文:叶冰的--------------《穿越成下堂妇》佳羽的---------------《花样囚妻》:小手的-----《乖乖穿越扑倒皇族俊男》:陌初的-----------------《蔷薇开似血》:俏儿的---------------《就是爱你之痴恋》:小小鱼籽的-------------------------《蛟妻》:
  • 冷少爷独宠迷糊妻

    冷少爷独宠迷糊妻

    不过是因为工作不顺利想要到酒吧买醉,竟然莫名的掉进了别人的陷阱,凌小美想要跳楼,谁可以给自己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问题就是为什么还要自己负责,好吧,负责而已,不是难题。层层阴谋,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凌小美被卷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遍体鳞伤。“段逸秋,从此以后,再也不要让我见到你。”泪,无声落下,残忍的事实将她的梦境全部打碎。毅然转身,过去的一切与自己再无关联。披上婚纱,凌小美开始了自己的新人生,可是婚礼之上,他却依然不肯放过自己。凌小美很不满的看着自己面前的段逸秋,他又要干什么。“我说过,你只能做我的新娘。”凌小美彻底无语,果然,惹上恶魔的日子就是没有光明的。
  • 你是我的天使

    你是我的天使

    黑白通吃的男人易峰对豪门千金一见钟情;却由于觉得自己沾满鲜血的人生没有资格得到天使般纯洁女人的爱。他们之间有着天堂与地狱的鸿沟。可是,为什么她会主动要求嫁给他?难道是上天对他的眷顾?
  • 穿越之戏游江湖

    穿越之戏游江湖

    有人说江湖是可怕的,有血腥和杀戮,有刀光和剑影,充满神秘和魔幻。我却觉得江湖应该是可爱的,潇洒的。有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有结拜兄弟的肝胆相照,有奇人趣事的引人注目……江湖应该让我们戏游畅玩!这部小说将带你走进一个可爱奇趣的江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网游之我是工作室老大

    网游之我是工作室老大

    一场游戏就如同一场梦,人生何尝又不是一台戏呢,睡了这么久,我终于从一场梦中醒来。梦是一个好东西,它可以让你忘却现实中的烦恼,也可以回到现实来摆脱梦境中的恐惧。如今我已经摆脱了一个梦的恐惧,接下来的日子里,等待我的将会是另一场梦,一场会延续百年的美梦……
  • 剩女的一百个提醒

    剩女的一百个提醒

    剩女已然成为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别号“必剩客”;32~36岁为高级剩客,被尊称为“斗战剩佛”;到了36岁往上,故称剩斗士;28~31岁为中级剩客,那就是特级剩客。被谈论的我们,剩女划分为几个等级:25~27岁为初级剩客。当尊为“齐天大剩”。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又该如何自处呢?
  • 经济热点面对面

    经济热点面对面

    中国的经济到底是怎么了?经受了这些打击和考验,中国的经济会大幅下滑吗;通货膨胀率还会上升吗;中国的石油安全吗;中国的粮食安全吗;中国的中小企业能起死回生吗;中央政府会怎么办;宏观政策会走向哪里?这些原是经济学家们关心的话题,在这一年都成了老百姓迫切想要弄明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