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9300000013

第13章 耕种的开始

最近50年来,科学家们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研究世界上耕种和定居的起源,但是仍然一无所获。现在我们惟一能确信的是,大约在公元前15,000到公元前12,000年间,生活在西班牙南部的阿济尔人,仍以狩猎为生,逐步向北方和东方迁移。此时,在北非或西亚,或在当时还没有被淹没的地中海流域,有些人正在年复一年地进行着两项非常重要的试验:耕种土地和驯养牲畜。除了他们祖先使用的打制器械外,他们开始磨制石器。他们发明了篮子编织方法,能够编织一些简单的植物纤维织品,也开始用黏土做一些粗陋的陶器。

人类文明发展到了新石器时代,这是不同于克罗马农人、格里马第人、阿济尔人等所代表的旧石器时代的一个新阶段。慢慢的,这些新石器时代的人遍布于世界上比较温暖的地方。他们拥有了熟练技术、他们学会了驯养和种植动植物,这些纷纷被别的民族摹仿和学习,广泛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公元前1万年,绝大多数人类都已经达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水平。

在现代人看来,耕地、播种、收割、晾晒、磨粉,这些事情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就好像地球是圆的一样,道理不言自明。或许有人甚至会问,不这样还能怎样?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吗?然而,对于2万年前的原始人来说,今天人类认为理所当然的一系列行为和道理,他们都懵然无知。他们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却经常无功而返,他们常常进行着错误解释,因此产生无数次错觉。经过挫折考验后,他们才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行事方法。在地中海地区的一些地方,有野生的小麦,那里的人们似乎在学会播种以前很早就懂得舂磨麦子了。换言之,他们在懂得播种之前就已经懂得收获了。

这是一件特别值得注意的事情:在全世界,哪里有播种和收获,哪里就会发现播种的观念和血祭的思想之间有强烈的原始联系,而且最早都是用活人作牺牲的。这一对这种联系的原因的探寻,常常地吸引着那些好奇心强的人。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J·G·弗雷泽的不朽名著《金枝》中看到对此极为详尽的研究。我们必须记住:这是一种幼稚的、充满幻想的、生活在神话之中的原始人心中的形象,理智的方法是无法对此做出解释的。但是,在1.2万年到2万年前,每当播种季节到来时,新石器时代的人就会把人当成牺牲去献祭。被选来做牺牲的,并不是些卑贱的或被驱逐的人,通常是精心挑选出来的童男童女。在被宰杀之前,童男童女会享受到特别的待遇,受尊崇于一身。按照历年的惯例,作为一种供祭的神灵,宰杀他们时由见多识广的长老主持,并有一套庄严的仪式。

起初,原始人对季节的推移只有一个极粗略的概念,对他们来说,决定播种和献祭的适当时间十分困难,需要大费周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人类经验史的早期,一定有过一段时期人们没有“年”的概念。最初的年代学是以月亮的一次圆缺为一月,有人认为圣经上长老们的年龄,实际上是把一个月当成一年来计算的。在巴比伦人的历法有明确的迹象表明,为了计算播种期,他们用13次的圆缺作为一个循环。这种历法一直影响到现在。如果我们的思维还没有因习惯而对奇怪事情的知觉变得迟钝,我们会发现一件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在基督教会上,纪念耶稣被钉死以及复活不是在每年的固定日子举行,而是根据月相,日期每年都有所变化。

最初的农民是否观测星象,这很值得怀疑,最早观测星象的更有可能的是游牧民族,因为他们用星星来确定方位。但是,一旦人类开始认识到它也可以用来确定季节的时候,星象对农业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当他们发现种植时间、献祭与某个重要的星星的南行或北行有关时,原始人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于那颗星星神话和崇拜了。

由此,我们很容易看出,那些有着血祭和星象等知识与经验的人,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是多么的重要。

原始人对于污秽和玷污的恐惧,以及对于赎清的合理方法的诉求,使得那些懂得此方法的知识渊博的男人和女人拥有了另一种权力资源。因此,那时社会上出现了女巫和男巫、女祭司和男祭司。最初的祭司,与其说是宗教专家,不如说是实用科学家。他们的科学通常是经验式的,在现代人看来通常是错误的。他们小心谨慎,严守着这些知识,以防为众人所知,尽管如此,这并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的首要职能是拥有知识,而他们的首要作用则是实际运用这些知识。

1.2万年或1.5万年以前,世界上但凡温暖而适宜于灌溉的地方,都遍布着这些新石器时代人类集聚的群体。在这里,有着男女祭司的等级和传统,有着耕种的田地和发达的村落,还有着小城墙围成的城池。久而久之,各个群体之间相互流动,交流传播思想。艾略特·史密斯和利弗尔把这些最早的农业居民的文化命名为“日石文化”。也许“Heliolithic”(太阳和石头)并不是最贴切的字眼,但是在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更恰当的名词前,我们只好先用套用此词了。这种文化发源于地中海及西亚的某个地方,渐渐散布到东方,沿着一个个岛屿横跨太平洋,最终到达了美洲。在这里,它与那些从北方迁移过来的、拥有更原始生活方式的蒙古人种互相融合在一起。

不论有着日石文化的褐色皮肤的种族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带着许多奇异的想法和行为。有些奇思妙想,只有心理专家才能解释。可能是为了让祭司们更方便地观测天象,他们建筑了金字塔和巨大的墓室,建造了巨石圆形阵。他们把死者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做成木乃伊;他们纹身、行割礼;他们还有拟娩的风俗,即妇女生小孩时,做父亲的也必须卧床禁食;他们还有人所共知的象征太阳和吉祥的字符“*”。

如果用点来表示这些种族实践的足迹,以此来制作一张世界地图的话,我们可以沿着温带和亚热带的边沿画一条带子,它经过英格兰的巨石群和西班牙,横穿世界到达墨西哥、秘鲁。不过在赤道以南非洲、中欧北部以及北亚却没有这种点,在那里,生活着完全独立发展的其他支系的种族。

同类推荐
  • 学国学,用国学

    学国学,用国学

    本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通过分析国学与现代社会的一系列问题,让领导干部能够清楚地了解国学知识,学会用国学知识中的精髓来分析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懂得用国学知识来提高自身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点明了国学精髓的所在,开创性地把当今社会的突出问题与国学联系起来进行探究,是一本既讲得时尚,又要讲得明白;既讲得有深度、有层次,又讲得很管用、很实用的国学经典书籍。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猎滟大小姐

    猎滟大小姐

    他权柄在握,沉默寡言,却可以抱着她说一整夜的情话并且百般讨好。他腹黑,狠辣,深沉,痴心。得罪他,或许他会直接让你去死,但是得罪她,他一定会让你生不如死!只因,他所有柔情似水的眼神只落在她的身上。他说,他是她的守护神,而她,却是他的命!
  • 双姝清穿记(大结局)

    双姝清穿记(大结局)

    她们俩本是一对好姐妹,在一次事故之后来到了康熙朝,一个成了康熙的敏妃,一个却成了他的十三儿媳。她,一个被认为不祥的孤儿,来到了清朝,本想按照历史的发展完成自己使命,但后宫的斗争却不容许她安稳的走完历史,何去何从,是争斗?还是忍受?她,一个活泼开朗的企业家千金,成了十三爷的嫡福晋,她是如何帮助十三阿哥走过荆棘重重的九龙夺嫡的呢?她们的出现会给历史带来变化吗?而历史真的是如书上所写的那样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究竟有多少真相被淹没了呢?秋秋的QQ群:66457855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小斯宾塞是作者赫伯特·斯宾塞的侄子,因为一次不幸,失去了父母,于是被作者收养。在家乡的小镇上,小斯宾塞的生活是幸福的,因为他接受的是名符其实的快乐教育。尽管小斯宾塞的天资并不聪颖,但在作者的教育下,他14岁就以优异的成绩被剑桥大学破格录取,后来顺利取得博士学位,成为著名的植物学家。那么何为快乐教育?作者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因此教育的方法或手段也应当是快乐的。而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少对孩子发布命令,要用积极的暗示令他们看见希望,让他们能够快乐成长。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血皇后

    血皇后

    “他”横晃了十六年的男儿身,干吗要一时善心大发,救治这个冷血霸道的死男人。就在扶着他“坦诚”共泡药泉时,尖利的惨叫惊天动地,“他”的男儿身不见了。“师傅啊,您最最疼爱,最最奇才,最最聪明绝顶的乖徒儿撞邪了!”“闭嘴,你…你,是女人?”“狗屁女人,我…我,到底是男?是女?还是个不男不女的怪物!”“闭嘴!我,会对你负责!”“负个鸟屁责,泡个澡就要负责,妖儿得对小爷我负一百次责!”“我杀了看了你身子的妖儿!”“敢动妖儿,我劈了你…”热气腾腾的泉池中,打的噼哩叭啦,直到“他”跟他,扭缠到了一起…血凤降世,改天换日。不除血凤,皇朝不保。不知何时兴起的寓言,却是灾祸的开始。天道变异,运数难寻,那被期待已久的啼哭声划破滚滚浓云,直冲天际,她的到来,是血族的劫数,更是血族的希望。为护她周全,更为等待血凤惊天之日,一道法咒遮住了她的女儿身、女儿心。圣山之中,她成了横行、强悍、腹黑的“他”,当遇上冷情霸道的他时,“他”与他的命数皆变。天要灭我,我先灭天;地要亡我,我先毁地。既然她是血凤,那她就改天换日,让胆敢害她的人瞪大狗眼看清楚。男人,既然恨,就把江山夺过来,我,助你!女人,我若为帝,皇后只能是你,你生我生,你死我杀尽天下再随你而去,你我尤如此珏,永世不分。男人,我被你吃定不成…吃定?哈…女人,你不也把我吃的死死吗…遥强力推荐:梦幻的色彩(封面大师)的好文:《邪恶夫君请让道》曲阑(腹黑女主的强文):《九岁酷皇后》吧吧啦(玄幻力作):《邪婴》淑蓝新文:《独爱冷夫君》枫风新文《敛财小娘子》狂想曲新文:《极品男奴》南宫飘飘新文《赐我七个夫君》下辈子爱你:《夫君滚滚来》烟醉新文:《乞妃》沫筱然新文:《前妻魅惑》路净宜新文:《紫煞女皇》乔茉児新文:《赖上花心总裁》《宫廷计》:http://m.pgsk.com/
  • 经济学不是教你诈

    经济学不是教你诈

    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和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下辈子,愿与你形同陌路

    下辈子,愿与你形同陌路

    “如果为了仇恨一定要牺牲一个人,那就让那个人是我吧。”雪儿疲惫的闭上眼睛,嘴角喃喃动着,肖若低下都,听到她在说,“若有来生,但求和你陌路。”是啊,如果陌路,即便不爱,也不会恨……他抱着雪儿的尸体消失在夜色里,从此踪影全无。
  • 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辩论的基础知识、方法与技巧等。本书与一般的辩论书籍不同,它改变了传统的烦锁冗长的理论阐述,而将重点放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践指导上。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故事、事例,这些有趣的事例可以作为读者进行辩论时的素材和参考。对于渴望成为辩论高手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本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提高技能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