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000000082

第82章

枣庄会战,无疑是成功的,朱震击毙金虏统领级的大将二人(孔益林和哈吉图),生擒一人(洛芳),击毙金虏士兵五万八千人,而自己却只付出了六千伤亡的代价,这些成绩,足以让朱震骄傲了。

不过在朱震麾下将士兴高采烈的欢庆胜利时,从五莲远道而来的赵明玉可就不高兴了,没杀几个金虏抛开不说,自己还折损了三千多人,脸面也全丢光了。

不过人总是会去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的,赵明玉的理由便是朱震在骗他。笑话!几万步伐齐整的金虏骑兵咆哮而来,你居然告诉我这只是一群残兵败将!

但是事实上朱震的的确确打败了金虏,所以赵明玉给自己找的理由在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因此他就算找到了理由却也无法推卸失败的责任。然而在朱震送给他五千余颗金虏的首级,近千匹受伤了的战马时,赵明玉的战绩立即变成“配合破虏将军在枣庄大败金虏,斩首五千余级,虏获战马一千多匹”的骄人成绩!赵明玉也满意的带着部下回五莲去了,取得这么骄人的战绩,上面的赏赐应该不少吧!这个破虏将军朱震还真够意思的。

在送走赵明玉后,朱震手下的将士们颗不干了,我们辛辛苦苦杀金虏,总镇大人把功劳全让给了别人,这不是明显的在打击将士们的士气么?

朱震自然有自己用意的,所以耐心的向将士们解释自己的用意,还好他麾下将士大多都视他为神灵一般,朱震解释了几句,大家也就释然了。

一切善后工作完毕之后,朱震一面带领大军进驻沂州,那里可有金虏半年来劫掠河北、山东的财富的一半啊!另一面上书朝廷请功,同时要钱药粮,虽然在得到沂州后朱震很富有了,但北京的钱粮迟早是李自成的,朱震记得李自成逃出北京城时带的金银珠宝都上千车呢?现在能多要一点就尽量多要一点吧!

北京城里确实有很多很多的钱粮,不过朱震却不知道这些钱粮却不是朝廷的,朝廷现在都穷的开不了锅了。要剿灭流寇,需要增加“剿饷”,要对付金虏,需要增加了“辽饷”。大明朝的国税都征收到崇祯十八年去了,但还是入不敷出。

就在昨天朝会之时,崇祯皇帝手里还拿着几份崔要粮饷的奏章,苦着脸让大臣想对策。一个个老奸巨猾的大臣哪里还有不知道崇祯皇帝的意思,他无非是想让大臣们都掏腰包捐钱粮给朝廷而已。所以一个个都闷声发大财,平时争吵激烈的朝会居然变得鸦雀无声了,这倒也是一番奇迹。

最后崇祯忍不住了,点着张晋彦的名字问道:“张爱卿,你身为兵部尚书,先把你的意见说出给来大伙儿听听!”

崇祯皇帝点张晋彦的名字是有理由的,张晋彦在几个月前还之时兵部右侍郎。但是很善于察言观色,投崇祯所好,所以崇祯皇帝便找个借口罢退了原兵部尚书张国维,把他扶上了兵部尚书的宝座。现在崇祯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推给他,是在看他懂不懂的知恩图报,会不会继续投自己所好,充当自己忠实的走狗!崇祯皇帝从来就没把大臣没当人看过。

张晋彦接到这个烫手的山芋顿时有种想死的冲动!依照崇祯皇帝的意思,让大臣们纷纷解囊相助,并且自己来个大仁大义的带头捐献?这样崇祯皇帝肯定满心欢喜,自己以后在崇祯眼里的地位可以说是很牢固了,可惜在崇祯眼里的地位牢固有个屁用!因为这样一来,满朝的文武大臣、皇亲国戚、功勋权贵只怕都会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把自己孤立起来,甚至会采取某些行动置自己于死地了。

另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继续装聋作哑,陪着大臣们糊弄崇祯皇帝,这样满朝文武大臣该欢喜了,不会和自己作对了,但是崇祯皇帝是那么好糊弄的?丢官是小事,只怕明天他就糊弄一下自己的生命了。

崇祯看着满脸苦色的张晋彦,心里也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不过御下之道,在于先给个萝卜再打一大棒。自己的萝卜早就给他了,也该到用棒子敲打敲打的时候了!所以崇祯皇帝丝毫不会去体谅张晋彦的难处,只是鼻子两哼,提醒着张晋彦不要忘了自己给他的恩宠。

张晋彦听到崇祯皇帝的哼声,知道这位主子开始不满了,要是自己还不说出个一二三来,只怕以后的日子就难混了,马上出列,颤颤的说道:“启奏圣上,微臣想来想去,觉得要解决粮饷问题。。。。”

说道这里,张晋彦眼睛瞄了一下端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结结巴巴的继续说道:“要解决粮饷问题,微臣想了很久,将士们在外面打仗,朝廷的粮饷是断然不能拖欠的。”说道这些套话,张晋彦又变的流畅起来:“圣上还记得崇祯二年金虏偷袭京师,勤王之军因为粮饷问题中图哗变,造成京师差点落入金虏之手吗?所以对于镇守边关的将士,我们一定要善加安抚。李自成等贼寇势力日益壮大,援剿大军崔要的粮饷也是不能拖欠的。。。。。”

看着张晋彦有意转开话题,崇祯皇帝怒道:“够了,朕是问你怎么为将士们筹集粮饷,不是要你说这些天天讨论来讨论去的废话!难道朕还不知道将士们的辛苦?朕就是想早点把粮饷发下去安慰一下这些在为我大明江山浴血奋战的将士。你们倒好,一个个身居高位,丝毫没有为大明江山去打算过,要是大明完了,你们也完了!”

看到崇祯动真火了,底下的大臣们一个个都跪在地上,高声叫道:“臣等无能,不能为圣上分忧解难!”

崇祯荒地看着这群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大臣,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你们无能?你们能力大着呢!朕都被你们糊弄成这样了,你们不能为朕分忧?只要你们带头,每个人捐出一点点银子,朕就宽裕多了,哼哼,朕都知道你们的家产状况,你们每一个人都比朕有钱!不过,崇祯虽然眼热着文武大臣、勋臣权贵们的家产,但总不能伸手去要吧!所以他再次逼问道:“张晋彦,你想到办法了没有?”

张晋彦战战兢兢的说道:“启奏圣上,微臣思之,这钱粮。。。这钱粮。。。。”说道这里,张晋彦突然脑袋瓜一亮,‘朝廷穷,藩王富’洛阳、开封。。。。无一不是富甲天下的地方。洛阳被李自成洗劫一空,是没什么了,可是开封,不是被李自成用黄河水淹没的么?那么开封的金银财物应该都埋在城里吧!想到这里,张晋彦立马十分流利的说道:“微臣听说,开封城里不时有人在淤泥中捞出金银财物,想那开封城自宋朝以来,一直富甲天下,周王一脉苦心经营开封二百多年,其积累的财富早就不少于朝廷,但是去年九月被穷凶极恶的李自成引黄河之水淹没开封,整个开封逃得性命的少之又少,那些金银财物应该都被埋在了城里吧!圣上可以派人去开封一带捞取沉积在淤泥中的金银财物,所得可全部充当军饷。”说到这里,张晋彦又瞄了一下崇祯皇帝,看到他还是那副阴沉沉的老脸色,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

而两边的文武大臣们听到张晋彦这个异想天开的主意,一个个都对他露出‘你行啊/的表情。

崇祯皇帝听到张晋彦的主意,确实有点心动了,毕竟要他去向大臣和权贵们伸手要钱,那是一件很丢脸的事,若不是被逼的没办法了,崇祯也不会用这一招。现在有别的解决办法,那自然是最好的了。不过朝廷派人去开封‘捞钱’,这要是传出去了,朝廷的脸面何在?他崇祯皇帝的脸面又何在?所以只得又把那副阴沉沉的老脸色摆了出来,想看看大臣们有什么反应!

这个时候,参与朝会的大臣们也都知道崇祯皇帝的意思,就开始交头见耳,小声的嘀咕起来。嘀咕了一会儿,大学士蒋德璟出列说道:“启奏圣上,臣等认为朝廷派人去开封捞取金银财物的事,传出去有损朝廷天威,落下笑柄,但是沉积在开封淤泥中的金银财物不捞出来,又实在浪费,还有可能引起民间混乱。所以臣建议派遣工部大臣以修建开封城的名义前去开封废墟,捞出来的金银财物明面上可以对外宣称用来修建开封,而暗地里却把它们充作饷银。”

崇祯皇帝听了,立刻食指大动,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啊,既不丢朝廷脸面,又能得到饷银,便马上说道:‘爱卿所奏甚是有理,而这事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周爱卿,你就亲自去一趟吧!”

崇祯皇帝口中的‘周爱卿’是工部尚书周堪庚,他听到崇祯让自己负责此事,心里大喜,这可是一个肥差啊!假若开封城里真的是遍地金银,那么上交多少还不是凭自己一句话,就算一两银子也捞不到,也可以趁机离开这个见鬼的京城,到外面去游历一番嘛!所以很高兴的大声说道:“微臣领旨,为了早日修复开封城,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场无聊至极的朝会便被张晋彦一个无聊至极的点子无聊至极的结束了。

同类推荐
  • 金鳞开

    金鳞开

    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重生为皇明末代太子朱慈烺。从不接受失败的灵魂,因此掀起了复兴大明的风暴。从这一刻起——让别的民族瓜分大地和海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皇皇大明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阵列自己的大炮!============新书《大国医》发布,恳请支持!书号是:1003467253
  • 卫氏风云

    卫氏风云

    汉武帝末年,虽然不再波澜壮阔,却是暗流涌动。随着大将军卫青的逝世,皇后卫子夫的失宠,曾经风光无限的卫家已经风光不再。卫风,长公主最溺爱的幼子,卫青寄托了最大希望而又最不放心的儿子,带着不知从何而来的奇思怪想,懵懵懂懂的闯入了这个充斥着阴谋与阳谋、卑鄙与高尚并存的世界。他是将卫氏推向败亡的深渊,还是重铸卫氏的辉煌?
  • 强兵

    强兵

    喜欢铁血军史的兄弟请捧场!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 极品明君

    极品明君

    “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的职责,我们是专业的斗士,我们要与皇帝抗争到底。”专业斗鸡大队大明文官集团唾沫星子横飞地如是说道。“这帮子傻冒,老子两根手指头玩死他们,他们交给我。你们专斗外敌就成。”斗志昂扬,气冲斗牛的大明皇帝对一脸黑线地军方集团如是说道。他是我们大明帝国最有为的君王,他是一位功勋足以让华夏无数帝王逊色的皇帝,没有他,就不会有如此强盛,如此伟大的大明帝国。老师们对学生们如是说道。“虽然他极力地想要掩盖历史的真相,美化并粉饰那血腥的一幕幕,但是,时间终将撕开他伪装的面纱,露出他真实的一面,他是一个邪恶的独裁者,更是一个可怕的,洞悉人性弱点的思想家,演说家和政治家。在他的蛊惑之下,让那个以德服人,以诚感人,以仁义礼智信为道德标准模板而延续了数千年文明古国,转变成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是仁恕,什么是廉耻,眼中只有赤裸裸的民族利益和帝国利益,充满了侵略性与攻击性的可怕帝国……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从讲故事起笔,以说理的方式解读人类社会的文明细节,是一本提升读者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极佳青少年励志读物,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本书包含了大量有关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包括“手插口袋打招呼是不礼貌的”、“热情真挚,恰到好处”、“道歉,谦恭而得体”、“拒绝他人要含蓄委婉”、“赞美是人际关系的要诀”等。
  • 世间最美是淡然

    世间最美是淡然

    男人的风度在于淡然;女人的优雅在于淡然;人生的智慧,亦在于淡然!淡然是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懂得以谈然之心处世的人,才能临危不乱、举重若轻、宠辱不惊、优雅大气。在这个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里,淡然无疑是一种宝贵的智慧。然而,波然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应由修心开始,逐渐演变成一种行为习惯,最终升华为人生的大智慧。本书就是一部指导人们修炼淡然处世智慧的宝典。相信读过此书,你定会在纷乱的世间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澄明与清澈,优雅地享受属于自己的淡然、幸福的生活!
  •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婚姻危机:寂寞杏花红

    结婚四年的严佳感叹婚姻生活如此平淡,跟丈夫方振乾开玩笑说想红杏出墙一番,却不料一场婚姻危机却在向她悄悄逼近,方振乾的初恋女友华梅在海外飘了一圈后又回到国内,千帆过尽,还是觉得方振乾最好,在偶然与蓄意的双重机遇下,她跟方振乾越走越近,终于,一场情感纠葛在三人之间引爆了……
  • 重生之嗜血庶女

    重生之嗜血庶女

    “姐姐今日真是美极了。”苏锦珍将最后最后一只金钗插上坐在铜镜前那个一袭红衣的美丽女子的鬓上,眼前全是羡艳和奉承。红衣女子扬唇轻笑,并不做声,倒是一边的嬷嬷开口道,“皇后娘娘可是西凉第一美人呢!”红衣女子听了嬷嬷的话唇边的笑意更深了些,那个嬷嬷看了看苏锦绣的样子心里喜悦更甚,看来自己的马屁是拍到了,如今心里只想着等一会子皇后娘娘会赏自己什么东西,今日可是皇后娘娘与皇上的大婚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神皇

    神皇

    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土有九山,山有九塞,风有八等,水有六品。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翼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济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