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男孩今年8岁,由于家长照顾不周,孩子三天两头感冒。睡眠不好、挑食,而且还经常便秘,便中带血,排便困难。于是,我用刮痧疗法很快为他治好了。第一次先把督脉刮通,然后刮拭膀胱经:大肠俞,小肠俞,次髎;任脉的关元;脾经的腹结,公孙;胃经的天枢,足三里。因孩子经常感冒,加刮肺经,大肠经,第一次刮痧后孩子感觉很舒服。刮完3次后,大便2天1次,饮食基本正常;又刮了3次,大便正常1天1次,睡眠有规律,改掉了挑食的毛病。后来他父亲反馈说从刮痧以来至今未感冒,现在这个孩子一直做着保健刮痧。
刮痧,就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人体一定的部位反复刮动、摩擦患者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的原理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是中华祖先创造流传至今的无药诊治、预防保健的有效方法,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丢呀!
刮痧主要可以起到下面三方面的作用:
舒筋通络:刮痧能够舒筋通络消除疼痛病灶;解除肌紧张,在明显减轻疼痛症状的同时,也有利于病灶的恢复。
促进代谢,排出毒素:人体每天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的活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要及时排泄出去。刮痧能够及时地将体内代谢的“垃圾”刮拭到体表,沉积到皮下的毛孔,使体内的血流畅通,恢复自然的代射活力。
调整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十分强调机体阴阳关系的平衡。刮痧对人体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其恢复平衡。
刮痧可治许多病,举凡中暑、感冒、扭伤、落枕、肥胖、食欲不振、湿疹、荨麻疹、习惯性便秘、痔疮等常见病、急重病、疑难病的防治中,皆有一定或立竿见影的效果。另外坚持实施循经走穴刮痧,对增加儿童身高、提高视力、增强智能等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经临床验证,刮痧可治400多种病,凡针灸、指压、拔罐、气功可以解决的病症,用刮痧疗法更是容易办到。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4处,颈部及背部的脊椎两旁,沿着肋骨向外刮,刮成弧形;也有沿着脊椎两侧,由上向下刮;在胸前刮痧,也可沿着肋骨向外刮成弧形;若病儿情况不佳,可刮臂弯內侧和腿弯內侧。
刮痧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只要是边缘光滑的东西都可以,如调羹、梳子等。天然水牛角的刮痧板效果更好,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对人体肌肤无毒性刺激和不良化学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的作用。
刮痧前要在皮肤上涂一层润滑剂,如香油、色拉油,或活血通络酊、去痛灵、正红花等药油。目的是刮摩起来不至于伤害皮肤,还可起些辅助治疗作用。
刮拭的重点部位是脊椎、颈项、胸腹部、肘窝、腘窝等处;重点经穴有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即无论是治疗疾病还是预防保健都要首选这四个经穴部位刮拭。不可片面追求出痧,有的病容易出痧,但有的病却不一定,不要因为没有太多的出痧现象,就拼命地刮,当心加重病情。
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道要均匀,不要忽轻忽重。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下,即出现暗紫色的条条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处可刮20下。如患有头痛或喉痛,则取坐位;头晕眼花或胸腹疼,则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处疼,则取俯卧位。
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绍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孩子立即感到轻松,可让孩子休息几分钟,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或两肩肿岗上岗下,再每处刮动十余下,再饮糖姜水或白开水,病人会异常舒畅。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给孩子刮痧完后,要防止孩子着凉。出痧后喝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盐水,让孩子休息15~20分钟。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还有就是,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拭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另外,对于过饥过饱、皮肤高度过敏,或患皮肤病、极度虚弱、消瘦的孩子禁刮。
当然,生病还是要看病吃药,但花一点时间学会刮痧,它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比如发热时需要做物理降温,刮痧是最好的选择。
答疑录
伊水儿问:
怎样使用刮痧疗法治疗头痛?
张医生答:
刮痧疗法,是民间普遍使用、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使用时只要用铜板或瓷质汤匙蘸热茶油,在前额、颈后正中凹陷处、脊柱两侧,由上而下刮,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止即可,使用此法,治疗因风寒或暑热引起的头痛,效果令人满意。
不过,刮痧时应注意要取单一方向,不可来回乱刮。动作要柔和,用力要均匀,太快和太重、太短都是不适应的。同时,刮痧应在室内或避风的地方进行,以免吹风而受凉。
源泉问:
我的孩子10岁,最近感冒了,昨天在一家不太正规的中医按摩室里做了一次刮痧,感觉有些作用。不知道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有没有危险,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
张医生答:
刮痧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具有一定水平的中医理论知识,比如说经络、穴位。但其操作非常简单,故你要是想自己操作,可先买有关书籍学习一下,这样才能保证使用的准确性,刮痧板最好用牛角的,可避免损伤皮肤。第二次刮痧最好在上一次痧退之后。每次不用刮很长时间,根据孩子本身的出痧情况决定时间的长短。
飞越问:
孩子有消化不良,怎么办?
张医生答:
中医可以采取捏脊法,也可以口服山楂丸、肥儿丸,或铁锌钙氨基酸口服液,平时让然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增加运动量。定时定量吃正餐,减少零食的摄入。
雅婷问:
刮痧后出现紫红现象正常吗?
张医生答:
出现紫红的现象属于正常的现象。
朔风问:
我家孩子湿气比较重,邻居让我带孩子去拔火罐,说拔火罐好。可是我不太明白,刮痧和拔火罐到底有什么好处?它们各有哪些功效?湿气重的多做几次好吗?隔多久做会比较好?
张医生答:
拔火罐好,每天1次,连续5天,然后隔3天再做。中医认为,刮痧主要是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而拔火罐主要是排出体表的寒、湿等邪气。
5.针刺放血:放掉一身烦躁
《灵枢·小针解篇》中提到“宛陈则除之”,意思就是说久病应以放血刺络而除去。如顽固性头痛、中风偏瘫、癫痫、顽固性湿疹、哮喘、眼病等顽疾痹症多为刺血针法所治愈。
说起针刺放血,可能有些人一听就感觉有点儿恐怖。其实,在中医上,放血疗法可以治疗很多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对于儿童常见病像急性扁桃体炎、暑热症、低热、腹泻、呕吐、便秘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既方便操作,又没什么副作用。
放血疗法是以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小静脉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一般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的功效。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小针解篇》解释说:“宛陈则除之,血脉也。”说明通过针刺放血可以去滞,活气血,通经络。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由于感冒引起的阵发性连声咳嗽,昼轻夜重,不发热,咳嗽的时候时必得吐出些痰才能止住。家长去附近的小门诊就医,医生给孩子配了止咳药,可是孩子喝了后却不见什么效果。于是,又去医院看,医院确诊为百日咳,给打针吃药一周仍无效果,遂来求诊。
于是我用点刺的中医疗法给孩子治疗,结果第二天孩子就痊愈了。那么,这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很简单,治疗百日咳主要以泻热、豁痰、解痉为主,所以,在取穴上要取少商、四缝、商阳、中冲、关冲、少泽、经渠、内关、尺泽均双诸穴,经渠为肺之经穴,清金泻火,宣肺豁痰;尺泽为肺之合穴,清泄肺气,止咳平喘,能清痰涎;内关通于阳维,为心包之络,能宽胸调气,诸穴相配。痉咳乃愈。当然,根据孩子的体质,以上诸穴也可取一两个就行。
针刺法古已有之,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
针刺的方法很多,我们一般用的都是点刺。点刺就是先在针刺部位上下推按,使郁血积聚。右手拇、食两指持针柄,中指紧靠针身下端,留出1~2分针尖,对准已消毒的穴位迅速刺入1~2分,立即把针拔出来,然后再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对重症患者有时可出血十数滴,血由黑紫变红为止),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针刺曲泽、委中穴,在孔穴周围上下推按之后,可先在孔穴近心端扎紧止血带或布带,这样静脉暴露的更明显,更容易出血,刺出血后,再将止血带放松)。
家长在操作时宜轻、浅、快,出血不可过多,不可刺伤深部动脉。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对于气血两亏、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易止的患者(血小板减少或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不宜使用。
一般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放血量大者,1周放血不超过2次。1~3次为一疗程。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
针刺法对于儿童常见病有很好的效果,家长不妨一试。
急性扁桃体炎,在中医上称扁桃体炎为“乳蛾”,如已化脓,则称之为“喉痼”。认为其病是外感风热,火毒上攻咽喉所致。因此,取穴要取少商、商阳二穴,针刺后,用拇、食指挤压,放出几滴血液。每日1次,一般1~3次愈。点刺放血疗法清热解毒效果好,消肿止痛快。选用手太阳经井穴少商和手阳明经井穴商阳。肺与大肠相表里,太阴肺与阳明大肠一里一表互相络属。二穴配用,一清一解,热毒清解,相得益彰。
儿童暑热症可点刺十宣穴,挤出少许血液,用于棉球擦拭干净即可;低热,可取孩子的少商、商阳、关冲3穴,用三棱针,常规皮肤消毒后,快速刺入,挤出2~3滴血。肺五行属金、商阳、关冲为阳经井穴,阳井属金,火已犯肺、针刺放血有泻火育金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