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6100000003

第3章 火烧阿房宫之谜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段话所描写的就是楚霸王项羽火烧阿房宫的故事。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几乎已经成了历史常识。《史记》上似乎也明确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但是近年来却有史学家为项羽平反,认为火烧阿房宫不是楚霸王所为,甚至有人提出,根本就不存在阿房宫这一建筑。到底有没有“火烧阿房宫”,就成了考古学家们尚待解决的谜团。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认为都城咸阳人满为患,而先王的皇宫又实在太小,因此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说阿房宫占地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都绰绰有余,秦始皇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没能把宫室住遍。以前人们一般认为楚霸王项羽率领军队入关以后,将对秦朝的恨转化到建筑上,于是一怒之下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化为灰烬。但是,近年来考古学家却对这一史实产生了质疑。因为如果真是项羽火烧了阿房宫,那么在阿房宫的遗址上应该有大量被火烧过的痕迹,遍地是大量的草木灰才对。而考古人员花费一年多时间考察阿房宫遗址,勘察超过二十万平方米,只发现数片烧过的土块。所以人们大胆猜测项羽并未火烧阿房宫!

但也有人提出,会不会因为2000多年以来,无数次风霜雨雪的侵袭,已经把大火留下的痕迹抹去了呢?而且根据史书记载,为了修建阿房宫,秦始皇曾经请来无数的巫师,寻遍了咸阳附近的风水宝地,最后才确定地址。如果承认阿房宫没有被烧过,那么《史记》的记载又如何解释呢?千百年来《史记》一直被人们认为是研究古代历史的最权威典籍,甚至有些人认为推翻《史记》就等于动摇了中国的古代史。难道《史记》真能出错吗?于是有人大胆指出,可能是司马迁想借古讽今,于是就虚构了2000年前的那场大火。而且司马迁在《史记》中只是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并没有明确指出是阿房宫,而且考古学家从咸阳宫遗址发现大片烧过的遗迹推断,项羽焚烧的是秦咸阳宫。

眼看楚霸王就要洗雪罪名,突然又有学者提出一个更惊天的观点——阿房宫根本就不存在!提出者认为,阿房宫存在与否应当可以从当时的文字记述或实物中得到证实,可是迄今没发现任何这样的实物例证。如果阿房宫建成,无论经过怎样的焚烧损毁都应该有一米厚左右的瓦砾堆积遗存,而阿房宫遗址没有。况且,如果宫殿建成,金银财宝会被洗劫,可怎么连一个破碗片都没被挖掘发现呢,难道真能做到洗劫一空、片瓦不留?

如此看来,阿房宫留给了我们的不止一个谜团。是谁烧了如此恢弘庞大的建筑?是项羽还是另有他人?亦或是阿房宫真的像有些人所说的并不存在?这一切的谜底都等待着我们去揭开。

江永女书由来之谜

说起文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在湖南省江永地区流传着一种特殊的文字,这种文字不仅流传不广,而且来历神秘。

湖南江永地区流行的这种字,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只在女性之中流传使用,并也因此得名“江永女书”。女书字体娟秀,书写时直行排列,字形倾斜,常用字符只有七百多个。女书作品多为五言、七言诗体,内容多为以记录妇女的苦难经历为主,由于当地的妇女相信有阴间一说,因此许多妇女死时都将女书焚化殉葬,以便在阴间续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江永女书濒临失传的危险。

那么,这种“女书”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仅仅为女性使用呢?它又为什么仅仅在江永及其周围方圆不到百里的范围内流传呢?对于这一情况,真可谓是史志不载,族谱碑文不述。现存的“女书”文本,最早的也没超过清朝时期。其传习均属家族亲授,世代相传,谁也不知流传了多久,也不为外界知晓。就连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生前听说“女书”后,也表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在探讨“女书”的历史来源上,人们众说纷纭,但大都源于当地美丽的传说。相传女书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借用天书改编过来的。传说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下凡来到江永地区,被这里的人杰地灵所吸引,决定留在这里。发现这里的姑娘们没有文化,瑶姬为帮助她们提高记事的能力,便回到了天庭,把一套复杂的天书搬来并一一简化,并与女红刺绣结合起来,用当地的土语读唱,使这些貌若天仙的女儿们一个个变得能识善写,读唱自如。男人们不屑一顾,也不识用,因此就定名为“女书”。

还有一种传说就是,宋朝时江永地区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名叫胡玉秀,被补选入宫为妃。进宫后觉得苦闷异常,她想写信向家人倾吐苦情,又怕被人发现。于是心生一计,根据女红编了一套文字,以歌咏体写在手绢上捎回家中,并嘱咐亲人要斜着看,并用土话的音来读。此事在当地一经传出,立刻在当地妇女中传习。这些有关“江永女书”的民间传说没有历史资料可考,当然不能成为“江永女书”由来的证据。

在我国,有学者专门从事研究“江永女书”的工作。有的专家学者分析,“女书”与我国古汉字是类同关系,部分字符构造表现出具有古代文化的特点,流传在江永地区妇女中的这种“女书”应该是一系列非常古老文字的遗留,它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已经存在了。但也有专家认为,这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下,流传下来的江永一带的少数民族文字。后经不断演变,就成了今天的“江永女书”。

以上推论是否可以解释“女书”的存在和演变,还有待于后人的检验。

《兰亭集序》下落之谜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史称“书圣”,最著名的作品为《兰亭集序》。相传公元353年暮春之初的3月3日,王羲之与其好友在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酒会。当酒会进行到淋漓畅快之际,王羲之兴致勃勃地挥毫泼墨,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此序只有短短的324个字,却是笔飞墨舞、气象万千,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特别是全文的20“之”字,更是字字别开生面,无一雷同。历代书法家无不推崇《兰亭集序》,认为它是我国行书的绝代佳作。但是就是这样一篇佳作现在却下落不明,不知藏在何处。《兰亭集序》的行踪成了千古未解之谜。

相传酒会之时,王羲之已经喝得酩酊大醉,醒酒后看到自己所做的《兰亭集序》那20个千姿百态的传神“之”字,顿时喜爱不已,并将之看做自己智慧和艺术的顶峰之作,从此将它作为传家瑰宝予以密藏,在他死后就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据史书记载,《兰亭集序》的最后一个可考的拥有者是王家书法的弟子辩才,而辩才是一个和尚,面对如此珍贵的书法真迹,辩才更是精心保藏。

当时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此人是一个喜欢书法的皇帝,尤其推崇王羲之的书法,他想尽办法到处搜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真迹。除《兰亭集序》外,几乎所有真迹都被他找到了。到了唐太宗花甲之年,他对《兰亭集序》更是求之若渴、念念不忘,经多方打探,知道《兰亭集序》在僧人辨才的手中,在多次派人讨求无果之后,最后只好派人设计行骗,费尽心血才将《兰亭集序》弄到手。唐太宗把《兰亭集序》视为国宝,爱不释手,还请当时的书法家拓摹副本,分给太子、诸王和近臣,使之学习王羲之的书法。经唐太宗这么一提倡,当时的唐朝人学习书法都要临摹王羲之,以便从他的书法中得到启发。贞观二十三年(650年),唐太宗驾崩,随他遗愿将《兰亭集序》作为殉葬品埋到了唐太宗陵墓昭陵中。事情到此好像并无谜团,《兰亭集序》就躺在唐太宗的陵寝之中。然而,正是这一陪葬,让《兰亭集序》的下落变得扑朔迷离。

据说唐太宗死后,众人按其遗嘱将《兰亭集序》和其他陪葬品一同放进它的陵寝,但是后来唐太宗的墓地被盗墓贼所盗,《兰亭集序》和所有陪葬品一起从此流落民间,不知下落;另一种说法是,据说他的儿子唐高宗也是一个书法迷,也十分酷爱王羲之的书法,在其父皇死后,唐高宗并没有按其遗嘱将《兰亭集序》放入陪葬品之中,而是将其扣了下来供自己观赏和学习。到后来,唐高宗死时也立下遗嘱要将《兰亭集序》放入他的棺中。而他的皇后武则天又仿效之,也将《兰亭集序》扣了下来。因而后来《兰亭集序》就装入了武则天的棺材。

现在世面上流传的多是当时书法家的摹本,除墨摹本外,还存有石刻本。但是人们对这些摹本和石刻本的真伪也是争论不休。看来要想解开《兰亭集序》的下落之谜,只有打开武则天的陵寝才能知道了;但是谁又能保证打开之后,就不会给人们带来新的疑问呢?

同类推荐
  •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节约水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途径。
  • 天文馆漫游:宇宙奇观

    天文馆漫游:宇宙奇观

    本套天文馆漫游知识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可读性和系统性,是青少年了解天文、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谱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野人奥秘

    野人奥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不断增长,世界交流日益扩大。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制,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
  • 追忆似水的未来

    追忆似水的未来

    ,《地平线未来丛书(第1辑):追忆似水的未来》围绕着国内外各个时代的科幻作品和科幻作家,谈科幻讲未来。与读者分享不同时期不同作家深刻的思想和非凡的想象力
  • 聆听自然的歌唱(我的动物朋友)

    聆听自然的歌唱(我的动物朋友)

    本书阐述了动植物在环保中的作用,环境污染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科普知识。正是伴随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事业才得以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对增进公众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热门推荐
  • 灵兽归元记

    灵兽归元记

    自盘古开天辟地,世间各种灵兽相继诞生,以维持混沌之气化作的混沌兽,所造成的时间灵力平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上相继出现的各方势力,为了达到各自不同的目的,纷纷利用各种手段将那些灵兽控制了起来,在那当中最为厉害的就是一个叫做“夜幕降临”的超级恐怖组织,他们当中的所有人,都是想要征服世界的各种超级厉害人物,世间有邪必有正,身为正义之士的各方势力,在无奈之下最终通过长期战斗。
  • 格子衬衫上的仲夏已逝

    格子衬衫上的仲夏已逝

    我们要一起穿越那片金黄的麦田,爬到卡克布齐的向日葵上进行我们的婚礼。听说那的日落是世界上最美的。,麻娑,麻娑。我们是红蚁的后族,做我的王后
  • 巧手一招鲜

    巧手一招鲜

    本书中大师教您做菜的巧招。家常菜是指百姓人家日常制作和食用的菜肴,是选用普通的原料、根据家人的品味爱好制成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浓郁的乡土情愫,让人深深地喜爱和留恋,犹如乡音、母语一般深入骨髓和灵魂。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这一套全新的家常菜谱,其中的菜肴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此女刁,斩之!  (大结局)

    此女刁,斩之! (大结局)

    素闻萧瓒娇惯子嗣,如今一见,何止娇惯而已——谁家女儿可以肆意地抛头露面,以为着了一身男装便掩得住惊世的容颜?谁家女儿可以如此自视清高,任由千人万人踏破门槛求娶,挥一挥衣袖,只说她是萧云迟,要嫁便嫁于全天下最最尊贵的男子?最最重要的是——谁家女儿……可以打着神医的名号以女扮男,与当世用毒高手你唱我和,上演一幕幕你施毒来我救治骗取王公贵族千金万两的闹剧?!她要嫁给天下最尊贵的男子是不是?好,他就是那全天下,最最尊贵的男子。只是,在他下旨昭告天下要纳她为妃之前,安远侯府居然传出了女儿出阁的消息?谁、是谁如此大胆?——拖出去,斩之!
  • X档案研究所2:我在051的诡秘十年

    X档案研究所2:我在051的诡秘十年

    051是个异常神秘的机构,极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或者它为什么存在。从2011年起,官方才逐渐公开了一小部分有关“051”所参与研究的非自然事件。法医系天才新生白小舟从小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她的父母在飞机上离奇失踪,经调查,竟与美国FBI“非自然事件调查组”有着莫大关联。于是,忧虑恐惧的她在阴差阳错之下走进了学校深处的051研究所,在这里,她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离奇诡谲案件。
  • 嘎小子逛军营

    嘎小子逛军营

    你曾经在军营里生活过吗,你听过关于军营的故事吗?军营里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跟所听到的一样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跟着国内第一部为超酷男生打造的儿童军事小说——《嘎小子逛军营》一步一步走向军营……
  • 地狱之眼

    地狱之眼

    他却离奇失踪了,除了一枚埃及十八王朝的圣甲虫宝饰,但在木乃伊进行展出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的线索,而他的失踪也关系到一份丰厚遗嘱的归属问题,考古学家伯林汉先生准备将一具埃及的木乃伊捐献给大英博物馆,在人们试图从那具封存千年的木乃伊身上寻找伯林汉先生失踪的线索时,却发现触碰的真相将会引发出一系列难以想象的灾难和阴谋……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魔修

    魔修

    他想成神,却成了魔。他不想杀人,却很多人想杀他。他无奈,徬徨。在爱与恨之间,他选择了爱。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了生……
  • 零陵飘香

    零陵飘香

    入宫当皇后……叶薰的耳朵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爆炸性的关键词。一觉醒来穿越成名门闺秀,皇后候补,这简直是言情女主最美满的起步点。眼看叶薰未来的锦绣人生就要展开,可是转眼之间美梦破灭。满门尽遭屠戮,皇后落拓江湖。前无出路,后有追杀,机缘巧合之下,却意外来到仇人家里当丫环。一代帝王的遗留文诏,偷天换日的皇权更迭;一个皇族的混乱血脉,延续数代的恩怨情仇。皇朝与沈家之间,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牵扯着怎样的联系呢?从庙堂到江湖,从江湖又重归于庙堂,从皇后到丫环,从丫环再到皇后,且看叶薰充满波折的穿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