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书评集萃(6)
“向沙漠进军”
—重读《看风云舒卷》
又到了每年沙尘暴肆虐的季节,突然想起了那篇名文——《向沙漠进军》。
“多快好省”只一年的“大跃进”,紧随其后就是物资匮乏三年的大饥馑。不怨人口多,只怪粮食少,闭关锁国的政策使情况雪上加霜。在“自然灾害”的第三年,确切些说,1961年2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向沙漠进军》,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
《向沙漠进军》原文共21段,有3个小标题: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怎样同沙漠斗争,使沙漠为人类造福。后来,此文精简为12段并去掉了小标题,收入中学语文课本,沿用至今。只要在网上敲入“向沙漠进军”,马上会搜索到课文原文及多种针对此文的教案和教学材料。读过此文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应有几亿,而且还在不断增多,此文影响不可谓不大。
“向沙漠进军”的初衷是“保护农田”“开辟绿洲”。经过了四十多年的“进军”,结果如何呢?以文中提到的毛乌素、巴丹吉林、塔克拉玛干三大沙漠为例,它们的面积已经分别由约1万、约4万、约32.4万平方公里(《辞海》1979版)扩大为1.4万、4.43万、33.76万平方公里(《辞海》1999年版)(1961年《向沙漠进军》文中毛乌素沙荒只有800多万亩,1999年为1.4万平方公里,约等于2100万亩)。“我国荒漠化面积已达263.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近三成,每年荒漠化净扩展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6670平方公里),仅沙化土地每年就净增369万亩(246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扩展,5%是干旱等气候原因,95%是人为因素”;“我国沙漠化土地中,人类活动导致的现代沙漠化土地就有37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威胁18亿亩耕地“红线”》,见《今日国土》2007年6月号,总第48期)。
我们说“向奥运进军”,意味着我们走向奥运;从奥运的角度来说,奥运也在“走”向我们。“向沙漠进军”也是一样,我们向沙漠进军,沙漠也在向我们进军。到目前为止,“向沙漠进军”,是人胜利了,还是沙漠胜利了,是人进沙退,还是沙进人退,历史和现实都已经做出了回答。
《向沙漠进军》的作者竺可桢先生是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1926年竺可桢明确指出“我国人口过多”(4.3亿)。“人口问题之严重,则尤以我国为甚也”。“吾国则目前即已人满为患”(《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1936年又说“中国现在人口为4.5亿”,“即使人口不再增加,也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中国地理环境》)。1955年7月19日,竺可桢在全国人大小组会上发言“国家对于人口应有个政策,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因发表提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新人口论》,马寅初于1960年1月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不久又被免去全国人大常委。即便如此,1962年4月,竺可桢再次指出节制生育和水土保持工作乃当今之急务。
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1936—1949),贯穿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始终,经历了5000里的文军长征(浙江大学从浙江西迁贵州),在那样艰苦卓绝的环境下把浙大从只有3个学院的地方院校,发展成拥有7个学院、10个研究所、30个学系,学生达2000多人,成为当时全国最完整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甚至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东方的剑桥”。
竺可桢为浙大制定的校训是“求是”,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 “向沙漠进军”的失败,当然与竺可桢先生毫无关系,而是由于人类不实事求是,不按科学规律办事,过度繁衍,过度向大自然索取,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使雪山积雪减少,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损伤了“地球之肾”,现在不得不像其他许多地方那样,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荒”。“与人斗,其乐无穷”这句名言,几十年前就被人重新句读为“与人斗,其乐无,穷!(李蔚兰《迟到的祭奠》)”不讲科学一味蛮干地与天斗,与地斗,结果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一句话可以是一种理论、一种重要思想、一种学说,但在得到理论和实践的验证前,一句话就是一句话、一种立论、一种猜想、一种假说。
1999年版的《辞海》没有“进军”这个词条,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进军”是这样解释的:“军队出发向目的地前进”(712页)。这种解释只是“进军”的本义,没有引申义,显然不够“现代”,不能满足要求。“向沙漠进军”与“向奥运进军”中的“进军”肯定不是一个意思。我的理解,在“向……进军”这一句式中,如果向的后面进军的前面是个正面的词,如科学、法制、民主、奥运等等,进军就是获得、赢得、争取的意思,或者说“化”,如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等等;如果向的后面进军的前面是个负面的词,如沙漠、愚昧、腐败、贫困等等,进军就是征服、清除、消灭的意思。“向沙漠进军”本意是要征服沙漠,使沙漠为人类造福,但由于方法不对头、措施不得力,却得到了沙漠化的结果,这不能不使我们浩叹与深思。
1998年4月,竺可桢的随笔集《看风云舒卷》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非常荣幸,本人忝为该书责编。倏忽十年,再展陈编,仍然有所得、有所感。书分五部分,为随笔、教育文选、专业论文、政论、日记摘抄。《向沙漠进军》只是其中的一篇,用的是原文,而不是课本中的节选,尽管那种版本主题更突出,内容更紧凑。竺可桢文集或文选中,我想肯定也都用原文,而不会用节选。
《看风云舒卷》较全面地反映了竺可桢先生在各个领域的贡献和学术造诣,《我国南宋的气候》《二十八宿起源之说》《大学教育之主要方针》《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等文章至今仍不失其光彩。本书的序与后记,是编者——竺可桢先生的秘书沈文雄所做,介绍了竺可桢先生非凡的一生、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人格。附录两篇,一篇全面介绍了竺可桢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作者是浙大前校长杨士林;另一篇介绍了竺可桢先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人格培养,作者是浙大毕业生马国均,1941年选择竺可桢先生做“进德修业的导师”的唯一学生。这些介绍文章使我们对大师有了亲切的了解。
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涌现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科学巨匠、文化大师(竺可桢28岁即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们的道德学问,今日已罕见,思之惘然。通常我们说了解某个人,其实只是知道该人的若干逸闻趣事,有些还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要真正了解一个人,还是要看他的著作(如果有的话),看他的所作所为。
“猛人”刘杰及其《纸醉金迷多忧愁》
今年最大的败笔,就是贸然接下了一部大书。一着手编辑,才知道落入了“圈套”。退稿已来不及。我一面骂自己弱智,一面硬着头皮上网查找资料,翻书核对原文,真是苦不堪言。社里有四大糊涂蛋,前三位好汉过五关斩六将,众望所归,座次早已排定。第四位竞争激烈。若自己的这件糗事曝光,无疑自己投了自己一票。“十一黄金周”,我带着厚厚的书稿回家,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四天之内稿件碰都没碰——都是刘杰惹的祸,不,是他的书《纸醉金迷多忧愁》惹的祸。
刘杰是位编剧,主要作品有电视剧《爱在阳光灿烂时》、《海上繁华梦》、新版《红楼梦》等。利用两年的业余时间,刘杰写出了这部散文集《纸醉金迷多忧愁》。书分五辑:人生态度、诗与花、谈空说有、都市生活、飘如陌上尘。从辑名上看,既有实实在在的,如第一、第四辑;也有飘逸空灵的,如第二、第五辑;第三辑则是虚虚实实。每一辑前都有一首古诗,整部书诗情洋溢、诗趣盎然。文章的标题和文字典雅,富有阴柔美,敏锐的观察、深刻的思想充盈其间。如“肉只有小半扇了,一个猪头还放在案板上,笑眯眯地看着我。(《起早》)”“人类文明的惯例就是拿最宝贵的东西,包括自由和健康,去换取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当这些派不上用场的东西到了自己都搞不清数目的时候,你就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人。(《理想的生活》)”“稍有点长相和本事的男人大多喜欢自作多情,总疑心某个女人喜欢自己,哪怕对方已经很讨厌他了,只是没有当面说出来;女人则总是怀疑对方不喜欢自己了,恨不得五分钟听到一次‘我爱你’才放心。(《石榴裙》)”“‘藏龙卧虎之地也是藏污纳垢之所。’世间的事情大都经不起从背面去看,因为背面更接近事情的真相。(《污垢》)”……
与本书同名的那一篇《纸醉金迷多忧愁》,集中地体现了刘杰灵动、明净的风格。他列举了李后主、宋徽宗、上海孤岛时期的艺术,“越是乱世,产生的艺术越有蚀骨销魂的效果,想想都是很怅惘的……在最混乱、最无望的时代,娱乐业却发展到了顶点,看起来不太合理,实在是最合情理的事情。”是绝望因而纸醉金迷,还是纸醉金迷后更加绝望?“两样风流吾最爱,六朝文章晚唐诗。”乱世各地的诸侯,忙着抢地盘,抓壮丁,百无一用的书生和艺人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不论如何,那些绝望的朝代,帝王都是与民同乐的。也许到了盛世就关门独乐了。
湖南出猛人——思维、行为、作为异于常人之士。“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湖南作家王开林有一部散文集《纵横天下湖南人》,写了23位湖湘猛人:魏源、曾国藩、谭嗣同、蔡锷、杨度、叶德辉、齐白石、沈从文……读王开林的书,让人热血沸腾,顿起建功立业之心;读刘杰的书,使你头脑冷静,恬然享受日常平淡生活,因为美无处不在,乐趣随处可寻——“看着小孩狼吞虎咽地吃东西,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尤其是你给他们吃的。(《理想的家》)”“前几天坐在公园的树下发了一回呆,发现简直是世界上最舒服的事情。(《发呆》)”……《纸醉金迷多忧愁》有点像法国菲利普?德莱姆的《第一口啤酒》——“快乐就在细微之处”。但菲利普?德莱姆的作品短则600字,长不过1500字,读着不过瘾,也容易被戏拟,如《第一勺鱼子酱》(拉姆赛)《一双干净的袜子》《最后的鼻涕》(帕特里克?勃松)……《纸醉金迷多忧愁》没有这种琐碎的缺陷,更像是一条条线;而《第一口啤酒》比较来说只能是一个个点。
大约一年前,刘杰的朋友李彦达把《纸醉金迷多忧愁》书稿电子文本发给了我。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读了第一篇,我就很喜欢,马上打电话告诉李彦达,愿做此书的责编。由于别的缘故,此事被搁置。不久前整理文件夹,又看到了刘杰的稿件,不愿意放弃,于是再打电话,得知书已出版,心里挺高兴,毕竟有识货之人。《纸醉金迷多忧愁》是一部令编辑眼睛发亮,使作家目光黯淡,让评论家有话可说的作品。
9月28日,“十一黄金周”前一天,刘杰、李彦达等三人竟专程驱车从北京到天津来拜访素昧平生的普通编辑,令我十分感动。刘杰此举,是敬老吗?不是。见面前我们连电话交流都没有,他并不知道我比他年长近20岁。是尊师吗?也不是。虽然编辑习惯上都被称为老师,我们并没有师生之谊。刘杰的来访,我更愿意看作是“雪夜访戴”,是他的心血来潮,率性而为,就像他一时兴起晚上寻访古河道(《夜游运河》);或者像他天黑了爬云山(《山下》)、最冷的1月份顶雾冒雨去爬岳麓山(《岳麓山》)。人无癖,不可交。能够随心所欲,不考虑投入与产出,或什么性价比,“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去》),所以我说刘杰是个性情中人,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一个“猛人”,典型的三湘之士。
《纸醉金迷多忧愁》可以说是生不逢辰。现在不是诗歌的时代,不是小说的时代,也不是散文的时代——不是文学的时代。只要不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人们多半不会感兴趣。作为成功人士、颇有名气的编剧,刘杰肯写这些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闲情逸致的散文,不仅娱己,更能娱人,不愧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菲利普?德莱姆的《第一口啤酒》,是法国1997年畅销书之首,当年再版23次,仅在法国就销售了80万册,法国文坛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流派——“细微派”,其版权已向22个国家和地区转让(截至1999年),那一年中文简体字版出版,只印了3000册,还卖不完。只有《第一口啤酒》《纸醉金迷多忧愁》这些“无用”的书在我国也成了畅销书,那时我们再谈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就更有底气了。
法国作家克莱齐奥,其小说《金鱼》2000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中文简体字版,印了5000册,反响平平。今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各出版社开始了抢购版权之战。他的著作马上就成了抢手货。说不定哪一天刘杰的散文获了某项大奖,那时,各路出版社就会像争购他的剧本一样竞争他的散文集。
我期待着那一天。
寻找奇石魂
——张传伦及其《柳如是与绛云峰》
《百年美文》是一套大型散文丛书,分门别类收录整个二十世纪各种佳作,已出版两辑十卷(如“哲思卷”“读书卷”“人物卷”等)二十七册。甫一面世即大受欢迎,一版再版(盗版者闻风而动,盗版本应运而生)。以“谈艺卷”为例,收文一百二十多篇,上自黄宾虹,下迄张传伦,一头一尾,年龄相差九十余岁,文章同样精彩。
“谈艺卷”的大轴之作,就是张传伦的《漫话中国历代奇石收藏》(亦名《奇石赋》)。开篇即是“石在哪里?石在天之涯,石在海之角,在昆仑之巅,在九嶷之涧。在北国的深谷幽壑,在江南的花径竹篁。石在哪里?在女娲之手,是补天的祥云,在精卫之口,是填海的冤魂。石在哪里?在轩辕黄帝的元圃,在未央汉宫的池畔。在东京艮岳山,石是徽宗亲赐金带的‘盘固侯’;在北京颐和园,石是乾隆御题刻铭的‘青芝岫’。……石之中具清、拙、古、怪之意,皱、透、漏、瘦之形者,又被人们视为奇石。”这篇万字长文(“谈艺卷”中几乎是最长的),也可以说是首文采斐然的散文诗,兼具范曾先生宏文的大气磅礴和董桥先生小品的典雅精致,而范、董都是张传伦先生视为恩师的朋友。著名画家何家英先生曾在作者家里用行书抄录了《奇石赋》的第一段。
收藏奇石的不少,懂得奇石的就少得多,懂得又能写出心得的更少,张传伦先生就是这少而又少之一。他不但写出了《奇石赋》,还出版了专著《文玩架座欣赏》《张传伦说供石》,意犹未尽,又推出了这部《柳如是与绛云峰》。
虽然此书被分类为历史小说,但更像是部长达数万言的大散文。作者以明末清初的才女柳如是为主角,写出了传奇女子柳如是与传奇之石绛云峰的传奇。夫君钱谦益为其盖绛云楼,“房栊窈窕,绮疏青琐。旁龛金石文字,宋刻书数万卷。列三代秦汉尊彝环璧之属,晋唐宋元以来法书。官哥定州宣成之瓷,端溪灵璧大理之石,宣德之铜,果园厂之髹器,充牣其中。”曾经的爱人陈子龙赠她奇石绛云峰,“石骨嵌奇,咫尺之间,有逸情云上之姿,以手扣石,磬音清越,疑为天籁。”“高不盈尺,横皴嶙峋,直理幽达。上悬层崖,下临澄渊。峰峦洞壑之间,螭连蜃结。对之则端岩雄峙,旁睨则磊砢盘拗,顾后则层阴叠巘,远观则云山杳冥,幽幻万千,倏奇倏正佹虚佹实。”两千多年前汉武帝时,李延年有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用在柳如是身上,可以说非常合适,只是“北方”要改为“南方”。围绕柳如是与绛云峰,本书写出了明末清初文人志士陈子龙、钱谦益、李存我、黄宗羲论石赏石的雅事趣闻,以奇石喻奇人,人石交相辉映。佳石如佳人,书中的钱曾甚至认为佳石胜过佳人,效仿唐代张祜《爱妾换马》“忍将行雨换追风”,所以会用佳人换佳石希冀成就佳话,昔日的豪举用今天的观点看不啻是闹剧。
本书的另一主角是奇石收藏家、鉴赏家玄岩。他不但是柳如是的旷代知音,因在北京著名的拍卖会上见到柳如是曾经把玩的绛云峰,从而引出了这部数万言的大散文。作者写了绛云峰从唐代宰相李德裕之手,数易其主而成了柳如是的至爱,三百多年后,又奇迹般地出现在二十一世纪的拍卖会上。本书写了绛云峰的离奇流传,也以此为线索,写了中国奇石的收藏史和鉴赏史。写了米芾的赏石标准:皱、透、瘦、漏;写了苏轼补充的标准:丑;还写了柳如是补充的标准:清;作者自己又提出了两条:古、怪。作者更写出了二十世纪后半叶,奇石收藏在中国大陆的断档,以至大量奇石流落到海外。美国著名的艺术家,从事钢铁雕塑的理查德?罗森勃姆,反倒成了“世间公认的中国案几古石第一收藏大家”,这不能不说是一段伤心的历史。
本书是致敬之作,既是向柳如是的致敬之作,也是向写出了《柳如是别传》的陈寅恪先生的致敬之作。在作者笔下,柳如是不但是才貌双全工诗善画的奇女子,也是明末清初富有民族气节的奇女子。明朝覆亡,柳如是劝夫君钱谦益自尽殉国,钱谦益以“水太冷,不能下”为借口而拒绝。柳如是则奋然自沉,被人救起。真是须眉愧对巾帼。文史大师陈寅恪晚年之所以“著书惟剩颂红妆”,绝不仅仅是因为赞叹柳如是的清词丽句“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更是为了表彰柳如是的独立人格和高风亮节,心凌万夫、睥睨群雄的超人志向和骨气。在改朝换代道德双轨制并行时期,这种气节尤为难能可贵。而在作者的笔下,柳如是更是一位历史上罕见的奇石鉴赏家。天下藏石家众多,为什么单单选中了柳如是?世上奇石不少,怎么就偏偏挑出了绛云峰?通过写柳如是对奇石的鉴赏品评,表现了柳如是如奇石般的遗世独立,卓荦不群;弘扬了柳如是所体现的中华民族数千年不变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还有比柳如是更合适的代表吗?还有比绛云峰更合适的瑰宝吗?佳人提升了佳石,佳石衬托着佳人。
人们常用玉来形容君子,以玉的温润、珍贵来形容君子的品质。《三字经》说:“玉不琢,不成器。”从这个角度来说,奇石更能代表君子的品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奇石不用雕琢,不用加工,浑然天成,小可盈尺,大至数丈,千姿百态,“百花齐放”,各臻其妙,遁迹深山,藏身深渊,恰如君子的一任自然,率性而为,拒绝改造,特立独行,免遭圈养,不入彀中。
本书的另一特别之处是插图丰富:全书共一百九十余页,竟配有一百八十多幅插图——明清书画名家的奇石名画、范曾先生的书画、作者本人富有明人笔意的草书所抄录柳如是、钱谦益的诗词、作者收藏的奇石和其他著名奇石的照片,以及当代画家所绘插图。真正是图文并茂,琳琅满目。
全书深雅典丽,时空穿插,意识漫流从明末到二十一世纪,纵横三百多年。作者以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语言文白兼雅,抵制流俗。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明代大儒陈继儒的格言、张岱的小品文烂熟于心,多有借鉴,文章摇曳多姿,富有美感。作者坦承“九实一虚”,多数故事都有史实来历,拒绝无根据的戏说。《柳如是与绛云峰》构思巧妙,以玄岩(作者)见到待拍卖的绛云峰照片开头,以绛云峰再次神秘失踪结尾,留下了遗憾。没有遗憾的作品,世间哪里有呢?正如没有遗憾的人生,只是无法实现的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