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900000004

第4章 序之二(3)

《笺校》谓“此词用语多及湘楚,殆为寄张见阳词。见阳任江华令,因有‘灵雨’之词。‘鸳鸯’云云,则颇涉调侃。词当作于康熙十八年秋见阳南行后不久”,注“灵雨”为“据《后汉书·郑弘传》,郑弘为淮阳太守,政宽人和,致行春天旱,有灵雨随车而降。后遂以灵雨为称颂地方官典故”。

这首词通篇气氛抑郁而绮丽,楚天魂梦、青山朝暮云云直指男女情事,“鸳鸯”一语亦非调侃。《笺校》于“灵雨”一词释得过于迂曲,若举唐诗中的例子,柳宗元《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有“惠风仍偃草,灵雨会随车”,确用郑弘灵雨随车之典,而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之一有“灵雨含双阙,雷霆肃万方”,所谓灵雨只是泛言好雨而已。单称灵雨,语出《诗经·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笺》:“灵,善也。”《广雅》:“灵,福也。”灵雨即良雨、好雨。性德词中“飘堕几丝灵雨”,不言“随车”,词之主题当与张见阳任江华令无关。

再如《满江红》(代北燕南):

代北燕南,应不隔、月明千里。谁相念、胭脂山下,悲哉秋气。小立乍惊清露湿,孤眠最惜浓香腻。况夜鸟、啼绝四更头,边声起。销不尽,悲歌意。匀不尽,相思泪。想故园今夜,玉阑谁倚。青海不来如意梦,红笺暂写违心字。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

《笺校》谓“康熙二十二年九月十一至十月初九,性德随扈往山西五台山,此词当为是行之作”,然词中多用边塞意象,如胭脂山、边声、青海,似为塞上之作。考之行程,康熙二十二年一年之中,康熙帝两次出行五台山,走的都是过龙泉关、长城岭的南路,并未经过代北之地,故而性德此词之代北燕南之行,秋气边声之叹,或属觇梭龙之旅,或属西使蒙古之行。

再者,此词结句“道别来、浑是不关心,东堂桂”,《笺校》谓“东堂桂”典出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认为“全词只是思念家中,无他意。‘东堂桂’另有喻科举及第意,与此词无涉”,然而李商隐诗之“桂堂东”是指桂堂之东,“东堂桂”是指东堂之桂,意思迥然有别。

“东堂桂”典出《晋书·郤诜传》,郤诜升任雍州刺史,晋武帝在东堂聚会为他送行,问郤诜说:“卿自以为如何?”郤诜答道:“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武帝发笑,侍中奏请罢免郤诜的官职,武帝道:“我和他开玩笑罢了,不能怪他。”后人便以东堂桂、郤诜丹桂、郤桂或郤诜枝比喻科举及第,如李咸用《投所知》有“手欠东堂桂一枝,家书不敢便言归”。性德此词用“东堂桂”之典,或是指思家、思所爱之心切,对功名浑不挂心。

种种对前人成说的辩驳之处,正文中虽屡有所及,但为方便阅读故,并未尽数注明。当然,我之所谓辩驳,丝毫没有贬低前辈的意思。事实上我于《笺校》受益良多,饱含感激之情,只是文史一道,所谓完美的注本向来都只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之中,后人永远都有不断完善的余地。本书的笺注,无论是沿袭前人的传统,还是悉心阐发的一家之言,也同样开放给后来的学人,以期对纳兰词的理解始终随岁月而深化。

本书附录选取了与纳兰词极相关的几篇文献,顾贞观《饮水词序》、吴绮《饮水词序》、鲁超《今词初集题辞》,读者可以借此一窥性德其时的文坛风貌。这几篇文字尚无人笺注,在此一并注出。

最后一点,也是无关学术的一点:为方便普通读者,本书采用简体横排,对注释中引用的古代文献除少量极简明或极必要者之外,一律出以白话释文,同一释文数处出现也是为方便阅读,且对生僻字一律以汉语拼音加注。如此虽或有蛇足之讥,但笺注工作本非伊挚言鼎、轮扁语斤,我还是希望这样的努力使更多的初学者能够更加便捷地进入纳兰词的优美世界。

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生于顺治十一年(1655),卒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时年三十一岁。

纳兰氏的始祖是蒙古土默特人,他们消灭了呼伦河流域的女真纳喇部落,举族移居到纳喇故地,改姓纳喇,后来又迁徙到叶赫河流域,称为叶赫部。如同汉人习惯把郡望放在姓名之前,当时的女真人以及清代的满人亦习惯将地名或部名系于姓氏之前,纳喇一族便开始被称为叶赫纳喇氏。纳喇是汉语音译,也译作那拉、纳腊、纳兰。

建州女真兴起的时候,叶赫部与建州首领努尔哈赤既联姻亲,又结血仇。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建立金国政权(史称后金),设天命年号。天命四年(1619),努尔哈赤亲率大军讨伐叶赫部,缢杀叶赫部首领金台石、布扬古,将降众尽数迁至建州,并分别编入满洲各旗,不许聚族而居,烜赫一时的叶赫部自此灭亡。

在叶赫部的降众之中,就有金台石的儿子尼雅哈(又译尼雅汉、倪迓韩)。顺治元年(1644),尼雅哈“从龙入关”,循例被授予骑都尉的四品世职,于顺治三年病故。尼雅哈共有四个儿子,次子(一说三子)明珠崛起于仕途,成为康熙朝权倾一时的宰辅重臣。

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纳兰性德,明珠的长子,在北京出生。性德原名成德,当是满语的汉译,取汉语中谐音而美好的词,满语原文如今已不可考。康熙十四年(1675),康熙帝立保成为太子,成德为了避讳便改名“性德”,翌年,保成改名胤礽,“性德”又恢复为“成德”,所以“性德”这个名字其实只用了一年而已。性德自己署名,通常也作“成德”,或者效法汉人的称谓,以“成”为姓,另取“容若”为字,署作“成容若”,他的汉人朋友们也往往用“成容若”这个名字来称呼他。故此,纳兰性德当称纳兰成德为是,只是性德一名久已约定俗成,本书也就沿袭相用了。

性德自幼极好学,长而博通经史,于康熙十五年考中二甲第七名进士,康熙十七年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侍卫,多次扈从康熙帝出巡,并北上觇梭龙,侦察边境情况。

性德的妻室,有嫡妻卢氏、续弦官氏、侧室颜氏、外室沈宛。卢氏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汉军镶白旗人,康熙十三年嫁与性德为妻,康熙十四年四月生子海亮,产后患病,卒于五月三十日。性德与卢氏感情至笃,卢氏之死对性德打击极大,于是“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官氏,姓官尔佳(或译瓜尔佳),其父颇尔喷(或译颇尔盆、朴尔普),世袭一等公,顺治十六年任内大臣,康熙二十二年升任领侍卫内大臣,是性德入仕之后的顶头上司。颜氏,家世不详,应是袭人一类的角色,归性德或早于卢氏。沈宛,字御蝉,乌程(今湖州)人,本为江南歌伎,擅填词,有词集《选梦词》,康熙二十三年为性德外室。

性德的子嗣情况有些不甚明朗之处,大体而言,长子福哥(或译富格、傅哥)为颜氏所生,成年后入宫充任侍卫,未几病逝,年仅二十六岁。性德次子富尔敦(或译傅尔敦、福尔敦),生母不详,康熙三十九年及进士第。性德三子福森生平不明,卢氏所生之子海亮或幼年夭折,并未序齿排行。性德另有四女,长女嫁与清代著名循吏高其倬,因早卒而未及见到夫君的发达;次女嫁年羹尧,亦因早卒而未及见到夫君的败亡;三女、四女生平不详。

性德著述甚丰,广涉文学经史。康熙三十年,性德座师徐乾学主持辑刻性德诗文,即今存之《通志堂集》,有赋一卷,诗四卷,词四卷,《经解》序跋三卷,序、记、书一卷,杂文一卷,笔记《渌水亭杂识》四卷。性德还另外编刻有《通志堂经解》、《大易集义粹言》、《词韵正略》、《今词初集》等书。

性德以词名世。大约在康熙十五年,性德刊刻了自己的第一部词集《侧帽词》。侧帽一语出自《周书·独孤信传》:独孤信在秦州时,一次外出打猎,日暮时分方才驰马入城,不经意间帽子略略歪斜,至第二天,吏员凡戴帽之人皆因钦慕独孤信而把帽子微侧。康熙十七年,顾贞观受性德委托,在吴中刊刻了性德的第二部词集《饮水词》,饮水一语取自禅宗话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惜乎两部词集于今皆已不传。

性德殁后,平生师友为之裒辑生前文字,《通志堂集》录词四卷,共三百首,皆为顾贞观手订,张纯修同年于扬州亦编刻有《饮水诗词集》。其后纳兰词迭有刊刻,校勘日精,今日可定之纳兰词共三百四十八首。

清代是词的中兴时代,填词水平之高,规模之大,可谓一代壮观。康熙年间,丁炜为徐釚编撰的《词苑丛谈》作序,慨叹“词肇于唐,盛于宋、元,熄于明;迄我昭代,彬彬大振”,而纳兰词的出现,正在这“彬彬大振”之时。

中兴并非翻版,清代词风大异宋时。宋代的词是歌女的词,清代的词是文人的词。技术上的问题是造成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词的出身不高,本来只是付与歌女按谱入乐的言情小调,不登大雅之堂,后来词乐失传,填词渐渐变成了与写诗近似的事情,不在歌女之间传唱,而在文人士大夫之间赠答了,词的内容由是而可以像诗一样深刻起来。尽管词始终没能取得诗的地位,但有清一代,两者之间的壁垒确是在不断被打破中的。

但壁垒之打破并不意味着诗与词之混同无别。清代顺康年间的文人批评明代的词人,往往责怪他们不顾词律,填词而不顾词的特点。纳兰词便在传统的诗道与传统的词道之间取得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既未流于歌宴娱兴之俚俗,亦未浸淫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中庸之道,只是在“自伤情多”的叹息中以高贵而真挚的语言固执地以词言情,无论恋情还是友情,都是那么刻骨地真,这当是纳兰词三百年来流传不衰的一个主因吧。

故此,为纳兰词笺注自是一项极享受的工作。只是,虽则中心喜之,中心好之,仍难免一些惴惴之情,生怕学力未逮,致有唐突之失。利钝得失,还望就正于方家。

苏缨

2011年3月

同类推荐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寓言故事”汇集了众多的寓言故事,文笔简练、故事耐看,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顺境不一定全都是好事,逆境也未必都是坏事!”这样的诠释用来形容挫折怕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非要对挫折的正面意义再来一个更为精确的阐释的话,再也没有什么比“越挫越勇”这个成语更为适合的了。挫折不一定只能带给我们困苦和疼痛,相反,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正能量,比如认识到勇气和坚持的可贵,并学会在以后的困境中勇敢地去面对它们。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中北欧现代文学大作:德国现代文学精品、波兰现代文学精品、捷克、斯洛伐克现代文学精品、奥地利现代文学精品、匈牙利现代文学精品、丹麦现代文学精品和瑞典现代文学精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
热门推荐
  • 洪荒大盗

    洪荒大盗

    鸿均曰:大衍五十,天衍四十九。张文曰:大衍五十,我衍其一。鸿均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故圣人无败故无敌。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故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张文曰:天道,地道,万物道,众生道,我为道。盗为我,盗天,盗地,盗万物,盗众生,无物不盗。天地为最圣人无敌,我便盗那天地,盗那圣人,盗尽万物众生。新书《炫龙记》,期待大家支持,谢谢。
  • 独孤十三夫

    独孤十三夫

    她,是高等学府的高材生,是生活在物质社会的孤儿,爱钱,爱命,更爱自由……清冷孤傲是她的标志,冷静的审时度势是她的特长,然而一次实验带她来到天启皇朝,一个男权帝制的封建社会。让她的自由,生死一切变得不由自己……他,是天启皇朝当今太子,是天启未来的皇帝,爱权势,爱江山,更爱美人……邪魅俊逸是他的骄傲,俊美的面容是他无所不利的法宝,然而一次意外的相遇,美人入眼便再容不下其他,让他疯狂的想要得到,想要占有……他,是天启皇朝的将军,是天启士兵的不败战神,爱兵,爱民,更爱他的未婚妻……丰神俊朗是他与生俱来的,冰冷的冷脸是他战场的神态,然而一道圣旨,她成了他的未婚妻,让他迷醉,丧失冷面阎王的威名……他,是天启宰相的独子,是天启太子的至交好友,爱朋友,爱逍遥,更爱死对头的女儿……温文尔雅是他的面具,腹黑的本质是他笑里藏刀的利刃,然而一次皇宫的盛宴,翩若惊鸿的身影夺走他的视线,让他怨,让他恋,让他痴缠不休……他,是落草为寇的山贼,是家破人亡的孤儿,爱抢,爱夺,更爱他的压寨夫人……乖张孤僻是他的个性,掩藏的粗犷面容是他不敢面对的过去,然而一次寻常的打劫富家子弟,那纤细的身子柔若无骨,让他舍不得放手,舍不得让她走……他,是天下的首富,是独孤家的一个下人之子,爱钱财,爱高位,更爱他的小姐……笑面狐狸是他的第一感觉,冷淡市侩是他的生存之道,然而一次上门求助,那浑身脏污的身影再也无法抹去,让他甘愿做牛做马,甘愿俯首称臣……他,是勾栏院的头牌男妓,是天下第一楼的楼主,爱玩,爱闹,更爱勾栏院的老鸨……乖巧可爱是他的伪装,邪恶淫邪是他本性,然而一个半路插队当老鸨的“男人”,让他贱卖自己的产业,让他甘之如殆的做小跟班……他,是纳塔拉部落的首领,是纳塔拉最勇敢的勇士,爱自然,爱山林,更爱神女……高大强壮是天赐的礼物,不拘小节是他率性而为的豪放,然而一次选妻的射猎,让他痴癫疯狂,让成为神女裙下的侍者……他,是枭鹰族的少主,是天神遗落在人间的血脉,爱天神,爱水秀,更爱天神的女儿……果敢睿智是枭鹰的雄风,镜花水月之术是他血脉中的能力,然而一次镜花水月的侦察,让起了争斗之心,让他化为欲望之神的奴隶……他,是远古森林的王者,是隐藏在山林谷底平原的狼王,爱平原,爱族人,更爱夺走他初吻的家伙……
  • 亲亲我的妈妈

    亲亲我的妈妈

    在十岁之前,男孩赵安迪从来没见过他的妈妈。在爸爸葬礼那天,他的妈妈从天而降,而赵 安迪也从被爸爸、姑姑宠爱的“安宝儿”,变成了妈妈口中的“弟弟”,并跟随她离开家乡的小城,来到繁华的南京城,开始全新的生活。渐渐地,弟弟发现妈妈有很多秘密……
  • 气荡九天

    气荡九天

    九天之下,五大帝国,宗门林立,修仙弟子千千万,其中以逍遥宗香火最为鼎盛,势力最为强横。夏正阳,山村少年,经哥哥介绍,有幸成为逍遥宗的弟子,学气劲,练魂魄,修武道,更是偶然间继承了百年剑魔的半仙半魔之体!奈何天才遭妒,天意捉弄,昔日兄弟,今日相戈。杀仇敌,夺至宝,问鼎至尊巅峰,气荡九天!
  • 魂榜

    魂榜

    此后,习得七煞凝血。又与剑崇派发生摩擦,落神涧,传言这里曾出现过两位‘神’,家族险些被覆灭!萧何解救下剑崇派掌门,也因此得名。萧何,作为萧家的人,将困境解除。在家族试炼之中。突然有一天,偶遇萧家先祖,终得族长赞赏,展露惊人实力,后在巧合之中,也得知了自己父母的下落,二人纷纷交战,虽也本姓萧,便再一次踏上征程……,收服了雪独狮。当回到家族之后,可是却过着不如下人的生活
  • 摄政王的腹黑公主妃

    摄政王的腹黑公主妃

    这是一个关于野心勃勃的异姓摄政王、从小被养在宫外的腹黑公主、还有一个年幼的小皇帝的故事。云昭国的皇帝毫无预兆地驾崩,唯一的皇子、年仅七岁的云烨宸即位为帝,而异姓王爷黎融墨被推举为摄政王把持朝政,就在他当着百官的面准备接管玉玺的当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回到了皇宫,这个人就是刚出生就被先帝送出宫的六公主,云瑾笙!很多人甚至都想不起她的名字,但是今天她带着满身的芳华回来了,同时还带来了先帝的谕旨。先帝圣谕,将玉玺交由六公主云瑾笙接管,同时着令六公主掌握后宫大权。云瑾笙纤纤玉手轻抚过圣旨,脸上带着微笑看向玉阶下俊朗如玉的摄政王,父皇将自己送到宫外并不是因为他不爱自己,是因为他太爱自己,不管你有什么通天的本事,摄政王,黎融墨,你等着接招吧!云昭国的皇位将由我来守护!片段一:“王爷。”来人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一眼,可是摄政王依旧没什么反应。“王爷,瑾笙公主说要为王爷选妃,特意派人来王府通知一声。”黎融墨终于从奏折中抬起头,眉头微皱,她又要做什么?当黎融墨进宫见到云瑾笙的时候,她正在认真地看着面前一幅幅摊开的画像。“你究竟想要做什么?”黎融墨沉声问道。云瑾笙端起手边的茶递到黎融墨的手里,微笑着说道:“如果摄政王不想选妃也可以,本公主想多派几个人到王府伺候摄政王,不知道摄政王同不同意?”黎融墨掀开杯盖,茶香扑面而来,他轻啜一口茶水,“可以。”她不就想在自己府里安插她的眼线吗?就让她去折腾好了。云瑾笙笑得诡异,她轻轻凑近黎融墨的耳边,声音近乎呢喃,“摄政王难道不怕我在茶里下了药吗?”片段二:“王爷。”“又有什么事?”“瑾笙公主最近常常跟林将军的儿子林安风见面,而且相谈甚欢,林将军似乎有意要瑾笙公主做他的儿媳。”如果林将军变成公主那边的人的话,形势就对王爷有所不利了。黎融墨眉头紧皱,起身就往外走,好奇怪啊,很少见王爷这个表情的,看来这个事情真的很严重。黎融墨见到云瑾笙的时候,她正在悠闲地喂鱼,黎融墨皱着眉头,“你又想干什么?”云瑾笙倒是奇怪,自己干什么了?“为什么要跟林安风见面?”“当然是为了不让摄政王独掌军权了,否则本公主岂不是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了。”“我把南府和东府的兵力给你,以后不要再跟林安风见面了。”云瑾笙喂鱼的动作僵在半空,他这是什么意思?
  • 宇宙制造者

    宇宙制造者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俏皮女郎

    俏皮女郎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犹如百花绽放的如云美男子,让她口水直流三尺,直想独霸他们,在现在只能是一夫一妻世,是不是在古代就可以多勾引几个美男子了啊?想想都可以让她遐想非非了。【女强!俏皮!穿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