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700000028

第28章 重译诗歌,重现仓央嘉措 (1)

1 早期译本中仓央嘉措诗歌的篇目数量

事实上,所谓的“仓央嘉措情歌”,客观地说,只是在民间流传了寥寥几首。比如“东山明月”、“不负如来不负卿”、“第一最好不相见”等,这几首诗可以说尽人皆知;但是,若让一位自称喜爱仓央嘉措诗歌的人再列举出几首来,估计是很难说得上来的。

那么,仓央嘉措到底写过哪些诗,流传到今天的有多少首呢?

很遗憾,就连这个简单的问题,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这是因为,直到20世纪初期,这些诗歌的传播经历了二百年之久,但却没有刊印本,一直是以手抄本和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的。很显然,以这种形式流传,具有很强的变异性,增删的可能性很大。

到了20世纪,尤其是于道泉先生开创了仓央嘉措诗歌汉译的先河后,诗歌的数量问题有了基本的答案。对诗歌数量做了详细统计的是我国藏族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佟锦华(1928~1989年)先生,他在《藏族文学研究》一书中曾提到:

“解放前即已流传的拉萨藏式长条木刻本57首;于道泉教授1930年的藏、汉、英对照本62节66首;解放后,西藏自治区文化局本66首;青海民族出版社1980年本74首;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本124首;还有一本440多首的藏文手抄本,另有人说有1000多首,但没见过本子。”

由以上的几组数字看来,就连佟锦华先生,也无法确定诗歌数量。而这个数量,是随着出版者的版本不同而变化的,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仓央嘉措诗歌的出版版本。

近些年,仓央嘉措诗歌汉译本出版过多种,但大部分是根据以前的汉文译本重译的,也可以叫做“润色本”,而最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版本,就是于道泉先生1930年的译本,是汉译本中最早的,他翻译了62节计66首,这个数字也应该视为仓央嘉措情歌流传到20世纪初时的大概数量。

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于道泉先生翻译诗歌的前前后后,最主要的,是他在哪里得到这62节藏文的原本。

2于道泉本62节的真实来历

于道泉(1901~1992年),我国著名的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他精通梵文、藏文、蒙文。1926年,他受聘请为京师图书馆做满、蒙、藏文书的采访和编目工作。当时,他结识了两位藏族朋友,一位是西藏驻京僧官降巴曲汪,一位是藏文翻译官楚称丹增,这两人在雍和宫北大门居住。因为于道泉对藏文很有兴趣,于是两人将雍和宫的一间房子借给他住,平时教他研读藏文。

就是在这个时期,有一位西藏友人从拉萨来到北京,他随身带了一本梵式的小册子《仓央嘉措》,内容就是所谓的“仓央嘉措情歌”。

需要说明的是,这本小册子的原文,是诗句237句,两句为一段,并不分节。

由于正在研读藏文,而且,于道泉本人对诗歌也很感兴趣,于是,在藏族朋友的帮助之下,他将这237句翻译为汉语,并依照诗句的意思,给它分为了54节。

此后,于道泉又从另一位朋友那里得到一本印度人达斯(Das)所著的《西藏文法初步》,见其附录中也有仓央嘉措情歌。于道泉经过与“拉萨本”小册子的对照,发现两本不完全一致,“达斯本”是242句55节,其中,“拉萨本”的第11、23、24、26、27、45,这六节“达斯本”里没有,而在“达斯本”54节后多出7节。将这多出的7节翻译之后,就形成了于道泉译本中的第55节到第61节。

那么,于道泉译本的第62节又是从何得来呢?这是根据一位西藏朋友口述后的补遗。

这就是于道泉译本62节数量的来历。

从这儿可以看出,第一,拉萨本、达斯本和藏人口述(一首)是于译本的渊源;第二,62节这个数量是于道泉人为划分出来的,“拉萨本”原本实际上是不分节、连着念的,但因为于道泉的整理比较符合诗意,因此出现了仓央嘉措诗歌的数目。

而后世人在于道泉译本的基础上,重译、润色的版本,也都遵照了这个数目。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拉萨本”本身是没有数目的。

于道泉先生译后,曾将文稿交给许地山先生润色修改,但终不满意,于是就放在一边了。

到了1927年,陈寅恪先生推荐于道泉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这个时候,于道泉又将文稿润色后,向傅斯年先生提出申请出版,这就形成了“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版本的《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它在1930年由“研究所单刊甲种之五”的形式正式出版,这也就是第一本仓央嘉措诗歌汉文本。

在出版诗稿的同时,于道泉先生还撰写了一些补充性质的文字,大致有《自序》、《译者小引》、《附录》等,其中讲述了仓央嘉措生平、翻译诗稿的缘起和若干需要解释的问题。

于道泉先生的译法,简单来说是“逐字逐句”的“直译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诗歌的原意。但是因为要照顾到文字的原汁原味,所以,于译本在现今看来,读起来有如嚼蜡,有的诗作丝毫没有诗意,而且有很多粗陋之处。对这个问题,于道泉先生也承认,“翻译时乃只求达意,文词的简洁与典雅非我才力所能兼顾”。

不过,这个版本虽然读起来不好看,价值与意义却是非凡,第一,如果没有藏文原本,或者不会藏语,也可以使很多学者研究仓央嘉措诗歌,这是个比较客观的汉文资料;第二,这个译本对后世影响极大,它开创了仓央嘉措情歌翻译及研究之先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汉译仓央加措情歌的蓝本。

3神秘版本译出来60首

由于道泉先生的“蓝本”而来,后来人的版本便层出不穷了。需要强调的是,后来版本中大多数是从于道泉本“重译”而来,由此,于道泉先生所定62节,便顺理成章地延续下来了。

这样说来,如果有人说翻译家、学者普遍公认仓央嘉措的诗有70首左右,并以大多数学者译作的数量为证,那么,这就是个非常偏颇的结论。因为于道泉的分节是自定的,而“大多数”译者是从他的版本重译。实际上,这就像是孙悟空的猴毛变成小孙悟空,小孙悟空再多也不证明孙悟空有成千上万,只是他的化身罢了。

那么,有没有不是从于道泉译本重译过来的汉译本呢?

如果这个版本也是60~70首,而且它又与于道泉得到的藏文小册子毫无关系,那么,我们可以初步认定,仓央嘉措的诗歌流传下来的大概就是这个数字。

这样的版本有一个,就是刘希武先生译本。

刘希武(1901年~1956年),四川人,1939年元旦,他赴当时的西康省教育厅任秘书,到职第四日,拜访了著名学者、翻译家黄静渊先生。因为刘希武平素好作诗文,是当时颇有名气的诗人,所以,他们说到了藏族文学。

刘希武先生提到,“康藏开化已久,其文艺必多可观”,并请黄先生推荐书目。黄先生便拿出一本书,对他说,“试译之,此西藏文艺之一斑也。”

这本书就是当时另一种版本的仓央嘉措诗集,它是藏、英两文的版本。刘希武先生带回家后,将它翻译为60首的汉文古体诗。

对于自己的翻译,刘希武先生说:“夫余之所译,盖根据拉萨本,并参证时贤英译及汉译语体散文,其于藏文原意有无出入,余不可得而知,然余固求其逼真者矣。”

这就是说,第一,刘希武先生译作的“蓝本”,不是于道泉的“拉萨本”小册子,而是另有一本,并且不是汉文本。从他所述来看,他不懂藏文,是依照英文翻译而来,这说明,当时仓央嘉措诗歌已有英文版,但这英文版从何版本而来,今日已无法追溯了;第二,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参考了“汉译语体散文”,此处是不是指于道泉译本,不得而知,但从他的自序和诗歌排列顺序看来,与于道泉《译者小引》相似,多半是受到他的影响的。

从这两点看来,我们无法推断出这个藏英两文版本是分节还是不分节,或者到底有多少首;而刘希武译作出现的“60首”,是蓝本原有60首,还是受到于道泉译本的影响人为地分节为60首,这些问题都无法解答。

而这个版本到底是何物,是由哪家书社出版、出版年代如何、英文为何人所译,这个版本是否依然流行于世,就更无法考证了。

从刘希武译本的内容看来,它与于道泉所据的“拉萨本”小册子和“达斯本”都有不同。这个不同点有二:

第一,于道泉译本中有六首诗,刘希武本没有,这六首诗都是佛教内容的。这样,就说不清楚刘希武所据的藏英两文本原本没有,还是刘希武选择性的不译。如果原本没有,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英文译者认为佛教内容与“情歌”路数不符,因此早早地剔除了,其二是这六首是混入于道泉看到的“拉萨本”小册子的。至于这六首是不是仓央嘉措原作,根本无法得知。

第二,刘希武译本的文字内容,显然过于“艳”,所用词句“情欲”成分过重,与于道泉译本的民歌风味大不相同。这有可能是英译本的文字风格所致,但更有可能的是出于刘希武的主观倾向,他对仓央嘉措的认识是“酣醉于文艺而视尊位如敝屣,其与南唐李煜何以异?”并认为他的诗“其事奇、其词丽、其意哀、其旨远”。

因此,刘希武译本不但文辞华丽、内容缠绵,而且少了几首佛教诗,造成了刘希武译本与于道泉译本的明显差异。

4无法认定的仓央嘉措原笔

除了刘希武依据的这个我们不得而知的神秘译本外,包括影响力极大的曾缄译本等,几乎都是依照于道泉译本而来。于道泉先生将早期诗作汉译本定为62节,因此后来者几乎都是按照这个体例重译,虽有增删,但大致数目以于道泉译本为准。

但是,于道泉这原始译本的62节,是否就是准确数目呢?事实上连他自己也解释不清,他在《译者小引》中曾明确地说:“下面这六十二节歌,据西藏的朋友说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是否是这位喇嘛教皇所作,或到底有几节是他所作,我们现在都无从考证。”

目前学界无法确定这60~70首诗歌中,哪些是仓央嘉措的原笔,又有哪些一定是伪作。不过,对这些伪作的来源,学界认为有三种可能,第一,有可能有些诗歌是仓央嘉措对当时民歌的记录,而非原创;第二,在后世流传过程中,有可能掺杂进一些内容相似、风格相近的民歌;第三,有些内容、诗意过于庸俗的作品,有可能是当年仓央嘉措的政敌伪造的,目的是以此证明他“不守清规”。

显然,第一种“伪作”,辨别起来比较困难,但并非无痕迹可寻。因为即使内容上看起来“相似”,但笔法、思想的矛盾之处,却无论如何也难避免的,这样的矛盾很难让人相信它们出于一人笔下。

同类推荐
  •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孝庄文皇后:一个女人的史诗。海兰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董鄂妃:风流只向一人说。香妃:老去的传说。西太后慈禧:红妆照汗青。婉容:末代皇后。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华盛顿大传

    华盛顿大传

    美国文学奠基人,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以自己真实的笔触,历经数年创作出了《华盛顿传》。这本书的内容详尽、文笔朴实,全面而又清晰地将美国国父的一生向世人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它还贯注着作者伴随美国76年的人生体验,所以它不只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伟大而又光荣的“美国建国史”。
  •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韩信的故事》从韩信的幼年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在中国军事史上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再现了这位中国古代杰出军事家极富传奇而又悲剧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常胜将军所具备的杰出军事才能和用兵艺术,并从中汲取他那种执著、勇敢、忠义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评价。
热门推荐
  • 无尽剑装

    无尽剑装

    一个在家族中地位不高的玄气弟子,偶然在地摊上得到一块奇异玉石,里面藏著一门上古剑修传下来的绝世剑阵修炼之法!冰火两仪剑阵,三叠琴音剑阵,四合八级剑阵,六脉五行剑阵,七星八卦剑阵,九天雷火剑阵,十方无极剑阵,周天挪移剑阵,紫雾虚弥剑阵,道心种魔剑阵,万剑归宗剑阵……天下地下,唯我剑阵!与我作对者,一概万剑轰杀!。。。。2014年度新书《旷世妖师》,书号:3038448。东方玄幻,欢迎大家!
  • 下堂妻遭遇钻石男:迫嫁豪门

    下堂妻遭遇钻石男:迫嫁豪门

    在现场直播的婚礼上,爆出她与陌生男子的录像,她被新郎母亲打一耳光骂做破鞋,成了弃妇,更被扫地出门。离婚之后,冷得像冰的全球第一富豪,腹黑冷清的大总裁居然会娶名声已经烂大街的她,并给她一场真正的世纪婚礼……这一切的一切,只缘于……
  • 呼啸山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呼啸山庄(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奇特的小说”,它是艾米莉?勃朗特短暂文学生涯中唯一的一部作品。尽管多年来世界各地的评论家一直乐此不疲地评论它、研究它,但奇怪的是,在它问世之初,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很少有人重视它,甚至有人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初学写作者的天真幻想之作。直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呼啸山庄》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西方评论家高度评价为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 星空中的传奇

    星空中的传奇

    在战场上结束自己的一生——那该有多壮丽?当年幼的秦夏弦第一次窥见那种壮丽的人生之时,她就决定要去追寻……
  • 假装爱过

    假装爱过

    七岁以后,她的目标就是能找到他,嫁给他。辛苦寻找多年,她都没有放弃,后来,那个男人站在自己身边说,苏染,你嫁给我吧。她认为自己是开心的,可是找不到一点兴奋的理由。程浅阳说,苏染,你就假装相信我爱你,这样不好么?不好。
  • 中华鉴人术(大全集)

    中华鉴人术(大全集)

    如今,精心编汇而成。从对人的客观方面的观察,如眼神、神骨、气态、容貌、谈吐等,在众多国家的实践中继续得到发扬光大。中国古代对于鉴人的经验和方法富含科学性、系统性。《中华鉴人术大全集》由雅瑟、凡禹编著,再到主观方面分析,鉴人的智慧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人力资源中,如性格、习惯、爱好等,详述各种识人的妙法,并早已走出国门,介绍识人的技巧,鉴人是一门大智慧。正是在参考前人的鉴人智慧,融合古代的经典案例的基础上,足以令世界上其他国家叹为观止。中华文明的鉴人智慧之丰富,相信能为你的人生、事业增添成功的智慧!
  • 2011年度微型小说排行榜

    2011年度微型小说排行榜

    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我们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村庄。我们惊喜地走了进去。小小的村落,散布着几十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敞开着的。最后,我们来到了小村唯一的一家代销店,我们想在这里补充点物资。小店里只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品卖:盐、酱油、一两种劣质烟、坛装的老白干……都是村民们需要的东西,而我们需要补充的矿泉水和方便面,竟然都没有。店主解释说,矿泉水,村民根本不需要。方便面?那么贵的东西,小村可没几个人吃得起。
  • 修真第一奸商

    修真第一奸商

    一个立志当奸商的小家伙,忽然有一天,遇见了一个自称为青帝弟子的灵魂,那么不是骗子就是奇遇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豪门新婚:亿万绯闻冷妻

    豪门新婚:亿万绯闻冷妻

    “顾筝生,嫁你可以,何时那啥得由我说了算!”她仰着清冷的小脸,固执看着步步逼近的男人。“好——”男人满口答应,彼时却如饿狼扑食!事毕,小女人扶着腰,愤怒无比,“顾筝生,你混蛋,说话不算话!”顾筝生抽着事后烟,吊儿郎当吐个烟圈,“本少爷是说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