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700000022

第22章 此生虽短意绵绵——仓央嘉措生活放荡之谜 (2)

如果十三世达赖喇嘛真的凭吊益西嘉措的囚禁地,他岂不是在推翻自己的谱系?中央政府、格鲁派和藏族人民都认为仓央嘉措是真六世,至此已经二百年了,他去凭吊一个假的,岂不是说自己也是“假达赖”?所以,如果十三世达赖喇嘛凭吊,也只能凭吊仓央嘉措的遗迹;如果是益西嘉措的,他看都不会看,何谈凭吊?即使遛达到这儿看一看,念21天的经怎么解释?既然十三世达赖喇嘛主观上根本不可能凭吊益西嘉措的遗迹;那么,这种字面分析又有什么用呢?

好笑的是,按照这个思路分析下去,只能证明藏文版《十三世达赖喇嘛传》中的记载,被囚禁的肯定是仓央嘉措,那么,用这个结论反驳“五台山囚禁说”,岂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死亡说,这是见于正史记载的观点。

但它是否是历史的真相呢?

首先我们来看“死亡说”的第三种——自杀说。这是可信度比较低的说法,其疑点在于,仓央嘉措有没有自杀的动机和可能?事实上,他没有自杀的必要,无论是康熙皇帝还是拉藏汗,只是说他有过失,是“假达赖”,尚没有议罪。况且,在藏族人的观念和生活习俗中,是不赞成自杀的。

同时,他也没有自杀的可能,如果拉藏汗真想将他押送到北京,怎么可能不派人严加看管?哪里有条件自杀呢?

那么,“自杀说”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呢?无外乎是青海湖地方的一个民俗活动:当地的藏族同胞有每年向湖中抛食物的民俗,据说流行了三百年,用来纪念仓央嘉措,并传说仓央嘉措“自溺”于湖中。

这显然是藏族版本的“屈原投江”的故事。可汉族地区端午节包粽子抛入江中的习俗,就一定说明屈原是投江自溺的吗?目前学术界对屈原的死因和死亡方式有了更多的研究成果,几乎完全推翻了“端午习俗说”成立的可能性。“屈原自溺说”的根据无非是他的《怀沙》诗一首,是典型的以诗歌作品推测出人物生平的事例。可笑的是,既然仅凭一首诗不能证明屈原自溺,怎么就凭仓央嘉措的诗说他有情人呢?既然端午习俗不是屈原自溺的证据,凭什么青海湖投食就一定是为了纪念溺水而亡的仓央嘉措呢?

“自溺说”明显是民间心理揣摩出来的产物。况且,这一说法也没有充分的文献资料记载,就连青海湖投食的民俗,除了当地有此民风,外界也不见记载。

那么这个民俗是怎么形成的呢?很可能跟“死亡说”的另一种说法“病逝说”有关。因为在这个说法中,仓央嘉措病逝后,和硕特蒙古人将他的尸骸抛弃掉了,也许这使得青海湖畔的人民认为扔在了湖里,因此每年往湖中投食物祭奠。这大概就是青海湖投食民俗的来源。

所以,“自杀说”很可能是“病逝说”的民间演绎版本。当地群众怀着某种特殊的心理和情感,不接受他英年病逝的事实,由“抛尸”这一细节出发,创作出更为悲壮的死亡方式,以烘托典型人物的典型悲剧色彩,这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转向了“病逝说”。

然而,又很有可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先是谋害,之后在上报中央政府时以病逝为由开脱罪责,或者谋害在先,但后世为了给某些人文过饰非,故意篡改历史档案,伪造了病逝的理由。那么,“谋害说”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

当代有一些持“谋害说”的学者,国外研究者也曾撰文提及“谋害说”。比如,罗马大学的东亚历史研究专家伯戴煦(Luciano Petech)著作《十八世纪前期的中原和西藏》中记载,“(仓央嘉措)于1706年11月14日死于公噶瑙湖附近。虽然按意大利传教士的说法,传闻他是被谋害的,但汉、藏的官方记载都说他死于疾病,而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可以怀疑它的真实性”。

从这段记载看,国外学者认为“谋害说”是个传言,并没有什么证据证实,虽然它是意大利传教士说的,但该国的藏学专家、国外藏学研究公认的泰斗杜齐(Tucci,1894年~1984年)在《西藏中世纪史》中只简单地说,“在黑河附近,仓央嘉措丧命”,看起来同是意大利人,他也未必认同“谋害说”。

那么,谋害有没有可能呢?

答案是:有可能,但很难。

有可能,是基于拉藏汗的心理出发,他一定是想除仓央嘉措而后快、并拥立代表自己利益的益西嘉措。据传,益西嘉措是他的儿子。

但是,想法可以有,但行动起来很不现实。首先,拉藏汗是打着将仓央嘉措“押解京师”的旗号的,半道弄死了算怎么回事?那又如何交待?其次,他应该是坚信,仓央嘉措送到京城就必死无疑,那么现在何必心急?这么急着下手自己岂不是被动?第三,虽然仓央嘉措名义上被“打倒”,但是,拉藏汗是和硕特蒙古人,蒙古人早已服膺藏传佛教,尤其和硕特部更是坚定的信徒,就算拉藏汗有这个心,手下人谁来下这个刀?

从现存史料上来看,“谋害说”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即使是国内学者也都是像伯戴煦的行文一样,猜测性的语气比较多。如此,“死亡说”只剩下“病逝说”这一种观点了。

“病逝说”观点有很坚实的史料证据,这就是《清圣祖实录》:“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庚戌,理藩院题:‘驻扎西宁喇嘛商南多尔济报称:拉藏送来假达赖喇嘛,行至西宁口外病故。假达赖喇嘛行事悖乱,今既在途病故,应行文将其尸骸抛弃。’从之。”类似的记载也出现在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三日的《起居注》中。

此外,民国时期洪涤尘著《西藏史地大纲》中说,“假达赖行至青海,病死,时年二十五岁,康熙四十六年也”。(这里说的“二十五岁”是虚岁)

我国藏学学科的创建者之一的王辅仁与索文清合著的《藏族史要》中也持此观点,“公元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仓央嘉措在解送途中,病死在青海湖畔”。

以上是近代、现代、当代三个历史时期中“病逝说”的代表。至于他患了何种病,有学者认为是水肿病。

可是“病死说”显然又是有疑点的。当时,康熙皇帝已经派护军统领席柱、学士舒兰为使入藏,一方面是封拉藏汗为“翊法恭顺汗”,另一方面便是押送仓央嘉措入京。拉藏汗先是不肯,后来又主动押送。可是,将仓央嘉措的“死讯”上报朝廷的人,却是驻扎西宁喇嘛商南多尔济,为什么朝廷钦差不报告?他们的奏折在哪里呢?

此外,尸骸的处理也耐人寻味。史料上记载是“弃尸”,即使仓央嘉措此时被认定为“假达赖”,但这么大的政治问题,如此处理不显得过于草率吗?这不是明显要造成“死无对证”的情形吗?难道康熙皇帝对此没有一点疑心?

疑心是应该有的。早在这年的十月,康熙皇帝派席柱去西藏押解仓央嘉措入京时,朝廷上就有反对意见,皇太子和很多大臣问,把一个假达赖弄来干什么?康熙解释,这是因为仓央嘉措虽然是“假达赖”,但是毕竟有这个名号,“众蒙古皆服之”,因此,他怕准噶尔部将他弄去,那样一来,准噶尔部就可以号令整个西部,“如归策旺阿拉布坦,则事有难焉者矣”。这个策旺阿拉布坦就是噶尔丹的侄子、此时准噶尔势力的首领(台吉)。事实证明,康熙皇帝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后来准噶尔方面果真要迎请仓央嘉措前去。

如此看来,康熙皇帝对仓央嘉措的处理是非常周密、并且还比较有前瞻性预见的。而如果他“病故”,既没见到尸首骨灰,也没见到钦差的奏报,事后更没有追查,难道他真就相信仓央嘉措死后抛尸了?

这岂不令人疑心?

以上关于“死亡说”的证据,还有一项正史史料从未涉及,那就是《清史稿》。让人琢磨不透的是,在《清史稿·列传·藩部(八)西藏》一节中只说,“因奏废桑杰所立达赖,诏送京师。行至青海道,死,依其俗,行事悖乱者抛弃尸骸。卒年二十五。时康熙四十六年”。

这就是说,《清史稿》只说其“死”,死因却不明说。为什么不沿革《圣祖实录》的记载明确地说“病逝”呢?《清史稿》编纂的时候,世上已经流传着仓央嘉措死亡时间及死因的种种说法,会不会是编纂者受到了什么民间影响呢?

这一民间影响,很有可能就是“遁去说”。这一说法虽不见于正史,但野史、传闻比较丰富,甚至有人见过实物证据,由此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

如果我们的考证之旅再周密、谨慎一些,还会发现更为复杂的情况。在前面我们分析“病逝说”和“谋害说”的关系时提出,有可能发生谋害在前、伪说病逝在后的情况,而实际上,也完全可以遁去在前、同样以病逝为由交差了事。

也就是说,在青海湖畔,无论是仓央嘉措自己逃跑的“失踪说”、蒙古人恳请他逃跑的“放行说”,还是其他政治势力将他接走的“营救说”,其结果都是以仓央嘉措病逝、抛尸为结论上奏朝廷,匆匆结案。所以正史记载他“病逝”了,而真相很可能是“遁去”了,两种说法是完全可以并列出现的,并不意味着否定正史记载。

那么,以上三种“遁去”的方法,哪一种更有可能呢?

“失踪说”明显有神话色彩和附会痕迹。此种说法认为,仓央嘉措是用“大法力”从刑具中脱身,之后飘然而去。后来他又使用过好多次“大法力”。比如给人救命、降伏魔障等。民间流传比较广的是“拘狼”的故事,话说他云游到阿拉善,以为人放羊为生。有一天,他放的羊被狼吃了,主人大怒,要惩罚他。仓央嘉措不认罚,于是一声口哨将狼招来,对主人说:“你的羊是它吃的,你和它理论理论吧。”见到此等“大法力”,蒙古人才知道这就是达赖活佛。

很明显,这太过神奇了,是一种对有传奇色彩的人做传记时常用的笔法。不过,“失踪说”本身倒也未必没有可能,但是,别相信他施展了什么“大法力”,要是真有神通他也不会被捉住了。如果此说成立,他只不过是趁人不备逃走的。

逃走,这有可能吗?

有可能,但很难。

第一,他是被押赴京师的,看管一定极为严密,更有史料说格鲁派僧兵曾三次营救但都告失败,蒙古大军必定层层设防,一个二十多岁又没练过武功的人跑得出来吗?第二,往哪儿跑?回拉萨只不过面临第二次被捉,而且肯定又要刀兵相见,而跑到别的地方就那么安全吗?正如不存在自杀的理由一样,他同样没有逃跑的必要。

反对“遁去说”的学者提出意见:以当时的严冬天气,在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上,在远离家乡、举目无亲的荒滩野岭中,逃出去岂不是找死?如果要逃,最好的地点应该在甘肃或者蒙古地区。

这是基于常识上的推理,但是,却忽视了另两种可能——“放行”和“营救”。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以“跑出去也是死”“没到跑的时机”而根本否定“遁去说”,如果真的“放行”,那么,也就存在蒙古人送给他足够的衣食的可能性,至少,被“放行”的仓央嘉措是可以讲一讲条件的:既然“放行”,必然是拉藏汗方面遇到了不得不放的难题,此时的仓央嘉措应该清楚,走是可以的,但怎么走、怎么保证自己走得安全,他是有说话的主动权的。另外,如果真的有其他政治势力“营救”,他也不至于冻饿而死。

如果“放行说”成立,那么,拉藏汗为什么要放、而且必须放呢?放了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如果“营救说”成立,那么,是谁将仓央嘉措接走,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接走的呢?

于是,关于仓央嘉措身后行踪的最大谜案,渐渐浮出水面。

“营救说”,记载在蒙文的《哲卜尊丹巴传》中,但要说明的是,这种“营救”并不是格鲁派僧兵三次武力救援那种军事行动,而是在几方政治势力达成政治交易后,将仓央嘉措“接走”了。不过,这种说法仅见于蒙文材料中,没有充足的证据,而且,它本身也不太可能。

因为“营救说”的最终落脚点还是“阿拉善”,而它的产生背景、发生条件、事后情节等都与“放行说”差不多,所以,了解了“放行说”,“营救说”也就基本上真相大白了。

持“放行说”的正史主要是法尊大师的著作《西藏民族政教史》,其中说,1706年桑杰嘉措遇害身死以后,“康熙命钦使到藏调查办理,拉藏(汗)复以种种杂言毁谤,钦使无可奈何,乃迎大师晋京请旨,行至青海地界时,皇上降旨责钦使办理不善,钦使进退维难之时,大师乃弃舍名位,决然遁去……尔时钦差只好呈报圆寂,一场公案乃告结束”。

法尊(1902~1980年),俗姓温,法名妙贵,字法尊,是现代著名佛学家、卓越的翻译家,也是少见的获得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拉然巴格西的汉族僧人,正是他第一个把藏传佛教的显密理论系统地介绍到汉地的。他的《西藏民族政教史》著于民国时期,是为汉族佛教徒撰写的第一部介绍藏传佛教历史的专著。

法尊大师的观点是现代“放行说”的代表,但他所述的这段文字漏洞颇多:

其一,整个事件原委与正史记载有些许不同。

同类推荐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写他的困兽犹斗,中兴勋臣,写他的忍辱负重,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写他的韬略智慧,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无奈苍凉,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湖湘大儒。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内心圆满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三国人物攻略:亦正亦邪看曹操

    曹操,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人们喜欢用忠绝关云长、智绝诸葛亮这两个骨灰级大众偶像来和他PK;以此显示他没有关羽真诚厚道,没有孔明料事如神。以他之短比人之长,对于曹爷来说,非常不公平。作者笔下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呢?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热门推荐
  • 一剑飞仙

    一剑飞仙

    千锤百炼烈火雷霆,十年换得一剑光寒。潜牙伏爪百般忍受,只为今朝一飞冲霄!
  • 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推背图》和《烧饼歌》,想要表达的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预测,但能否一语中的,决定权其实在解读者的手中。《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超值金版)》为你一一解释。
  • 从大地走向大地

    从大地走向大地

    2004年夏天,作者在养病期间无意中接触到19世纪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作品,这些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画家的油画将作者带入一个优美深邃的境界,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对艺术的赞叹与欣赏、探索与思考。作者的文字淡泊宁静,却能将读者带入深远的意境,跟着作者的思绪,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是如何成长,最后变成一艘远航的船的过程;看到了森林与海洋的对视与相溶,看到了秋天美丽宁静的树林,薄暮时分钟声中的教堂,强烈光线下的雪地与沼泽,还有从容不迫地流淌着的小溪,比肩而生的青黄的小草,这些生活中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是一本能给人带来极大美感的随笔,给生活以希望,给心灵以阳光。
  • 叛逆青春

    叛逆青春

    在遭受到中大人生挫折之后,他开始了漫漫的反思、求索及自我救赎之路,经过了穿行西部的顾及与迷茫,最终在西昆仑山的慕士塔格峰下豁然顿悟,为自己、亦为通道中人找寻到打开幸福之门的精神密码。真是的人物原型,通俗的写作手笔,由浅入深,由轻松入沉重,揭示了黄、赌、毒对于社会的危害性,凸显出年轻一代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思想困惑及精神迷惘。
  • 我们青春都已落幕

    我们青春都已落幕

    我一直坚信,十九岁那年的何烨北,真的很爱我,他为了我放弃了人生第一次高考,满大街地寻找我,疯狂而又热烈。就是因为如此,过去的那段记忆再残酷再黑暗再痛苦,我都无法忘记,哪怕一丁点细节,都不敢遗忘。那里有最真实的我,最真实的何烨北,最真实的小姜,柒柒,陆夏,林志申等等,有所有流经我青春岁月长河里的人们。故事的最后,我们一群人站在柒柒的墓前回忆过去,青春离我们越来越远,唯独柒柒一个人,永远青春美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美妙的新世界

    美妙的新世界

    《美妙的新世界》是赫胥黎193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刻画的是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在那个世界里,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下的人们都是被预先设定种姓,然后由试管和育婴瓶孵化出来。胚胎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种姓,接受不同的训练。低种姓者矮小丑陋,承担社会里最底层的工作;高种姓者高大漂亮,构成社会的上层。在新世界里,每个人都很快乐,所有人的快乐都是一模一样的。书中对技术发展的反思、对人类命运的忧虑,使得本书成为了二十世纪“反乌托邦”文学里的一面旗帜。
  • 浮夸

    浮夸

    18段难以释怀的前尘往事,18篇动人心弦的感伤情事。这里没有哗众取宠的复杂情节,没有空洞华丽的词汇,只有都市男女深情的怅惘和纯真的沧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