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400000086

第86章 “全息式”管理法

以“无所不为”的理念,达致“无为而治”的目的。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管理的世界也是一样。每家企业,甚至每个管理者都会有一套自己信奉的管理哲学以及“使顺了手”的管理方法。我不才,在这里斗胆对这些管理手法以“维数”的多寡作个简单的概括。靠制度— 一维管理法;靠制度、靠人的素质 —二维管理法;靠制度、靠人的素质、靠企业文化—三维管理法……总的来说,一般的企业“维数”都较少,甚至于只有“制度”这“一维”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因为这些企业等于暗地里把“人的素质”这个要素忽略掉了 —假设人的素质都达标,都不低。

这种管理思想也十分合乎逻辑,并无什么不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果也只凭借如此少的“维数”就想搞定一切,就会出大问题。比如说,我们的许多管理者都信奉这样一条管理理念:“管理”这件事儿,其实越“简单”越好。越“简单”的东西越“好管”,不要把事情都弄得那么“复杂”。所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他们总是习惯于“一刀切”式的管理方法 — 一切都按“制度”来,谁也别那么多“废话”。但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完善、修订“制度”。到头来只有“制度”本身变得越来越多,直至“堆积如山”,但实际效果却总是“不尽人意”,令我们的管理者不胜烦恼。

比如说,我公司就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明明是一件“特简单”的事儿,甚至于可以说是属于“常识”范畴的事儿,但无论你怎么教育,怎么管理,哪怕你把嘴皮子说破了,就是有一些员工“死不达标”,令你徒呼奈何!面对这种情况,公司的某些主管虽说大伤脑筋,但却苦无对策。他们对我大吐苦水 —“还是人员素质不行啊! ”“大家都是成年人,他们又不是小孩子,这种事儿还用我说吗? ”“这么简单的事儿,是个人都应该做到八九成。就算我承认他们素质差,起码也得做个五六成啊!像现在这个样,我看连两成都没有,真是令人无语了!”等等,总之,他们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是在我们的管理者身上,因为这种情况的发生恰恰就是管理理念“维数”太少的结果。与之相比,我的管理理念则大为不同,我信奉的是—奖、罚、夸、骂、教、训(训练)、哄、吓、骗、求。这“十字真言“。这十个字缺一不可,是为“十维”管理法,或者干脆叫它“全息式”管理法也行。就是说,现实生活中的管理,其实远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几乎需要你使尽“浑身解数”才行,任何一种“简化”的企图都可被视为“偷工减料”的行为,即一种“偷懒”的行为,是永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比如说,即便“哄、吓、骗、求”这四个字,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有些事情,如果对方一时难以理解与接受,而你又必须立刻“执行”的时候,“哄、吓、骗(当然是‘善意的谎言’)”的手段往往能收到奇效。在对方实在无法或不愿“执行”的时候,“求”,即坦白地承认自己的“弱势”,通过主动将自身的“软肋”暴露给对方来博取对方的同情,“迫使”对方“就范”也有可能是一招“妙棋”。

总体而言,这“十字真言”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中国人是天下最难“管”的民族,或者说得极端一点,几乎是不可“管”的民族。因此,任何试图将管理中国人的方法“简化”的尝试都是极端幼稚的,也必将是徒劳的。第二,我们与其在遇到管理问题时总是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于“人员素质差”,不如将“人员素质差”本身纳入管理的范畴,然后想办法解决它。否则,就只能是自欺欺人。就拿前边的例子来说,“这还用我说?他们又不是小孩子! ”“大家都是成年人,用得着说吗! ”“把话说到这份儿上,连我都觉得臊得慌。 ”—不好意思,如果你的员工就是“不如孩子”,这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你又能怎么办?任由事态发展吗?所以,放弃抱怨、放弃牢骚,从现在开始就把你的员工当“孩子”看,做好当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的准备,才是唯一有“建设性”的做法。否则就是自欺欺人,解决不了任何现实问题。

还有,“这么简单的事儿,是个人都应该做到八九成。就算我承认他们素质差,起码也得做个五六成啊!像现在这个样,我看连两成都没有,真是令人无语了!”—不好意思,哪怕这确实是一个“加 等于 ”的问题,你的员工偏偏就是只能得“分”,你又能怎样?放弃努力吗?显然不行。这个时候,“向现实低头”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只有承认了现实,你才能拿出具体的行动来。只要你从现在就开始“行动”,一点点地努力,你的员工总会慢慢地好起来。他们会从 20分慢慢进步到 30分,再从 30分慢慢“爬”到 40分……直至也能够达到八九十分的程度。尽管有些慢,但只要你肯付出一点一滴的努力,不藐视“微小进步”的价值,最终你总会“大有收获”的。如果你现在只想做个“牢骚狂”,不肯面对现实,不肯或不屑付诸行动的话,恐怕再过 100年,你的“兵”们也还是会在20“分”上下打转儿,不会有半点起色。

而在所有这些案例中,面对如此“难管”的下属,“十字真言”中的任何一个字都是不可或缺的,这可不是说笑话。所以,实际上每一个做过父母的人都是天才的管理者,因为这十个字是他们每天与孩子打交道时都要用到的。但是,在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点:“全息式”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原则问题”,而不是“程度问题”。就是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掌握一个“全息式”的管理原则,但在程度的把握上一定要小心,切忌“过犹不及”。我在前边说过,我们中国人是最难“管”的,甚至于几乎是不可“管”的。

任何试图“管”中国人的“招儿”,总是会轻易地被我们“破解”掉。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民族,任何人都别想轻易地“拿住”我们。“破招儿”可是我们的超级强项,天生优势。因此,如果你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像个老太太一样不停地“絮叨”,你只能招你的员工烦,不可能取得真正的实效。因为你的员工远比你聪明,他们总是能想出一百个办法废掉你的“武功”。就是说,你要尝试着用你的“智慧”而不是“嘴巴”去管人。真正聪明的管理者,绝不会在管理工作中犯“过犹不及”的错误。他们总是善于在实际操作中预留一部分“模糊空间”与“回旋余地”,用自己的“智慧”与员工周旋,因此,他们总是能够成功地让员工在不知不觉中着了他们的“道儿”,削尖脑袋自己钻进他们的“套”里,而且还能心服口服,毫无怨言。这才是真正的管理上的“高人”。简而言之,这就是一种在原则上“复杂化”,而在实际操作中“简单化”的处事方法。其实,“简单”与“复杂”的关系是管理学领域中一个永恒的“谜题”。因为它牵扯到了太多文化层面的东西,所以也许永远不会有最后的“正解”。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管理学当中,“简单”与“复杂”都是绝对必要的,缺一不可 —我们有时需要把“复杂”的事物看得“简单”一点,是为“举重若轻”;但有时却必须将看似“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复杂”一些,是为“举轻若重”。以我的愚见,任何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事物都应以“举轻若重”为妙,千万不可小视,轻率为之。只有在“文化”上,即思想意识上充分的“重视”了它,你才能做到在实际操作中的“举重若轻”—于不经意的“轻描淡写”中化解掉一切烦扰。因此,也只有弄清楚了个中奥妙之人,才能真正达到“随心所欲,顺其自然”的“化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快乐的”管理者。

同类推荐
  • 销售的45个黄金技能

    销售的45个黄金技能

    如何从普通的销售人员成长为顶尖销售高手,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从业人士,这是萦绕在所有渴望成功的销售人员心中的问题。本书从销售工作的实际出发,在多年企业实践经验和培训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销售人员自我提升的45个必备技能。这些技能适合各行各业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士学习和借鉴,是所有销售人员打开销售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本书在讲述每一个销售技能时,开发了一套由五大板块组成的学习体系,以保证读者科学有序地进行自修与学习。
  • 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管理课

    作为享誉百年的世界名校,北京大学获得了世人的一致赞誉,能够参加北大的课程学习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1994年,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至今不到20年的时间培养了一大批在管理上独当一面的优秀毕业生。正因如此,学习一下北大的管理课,对很多身在职场的人来说大有裨益。
  • 西点法则

    西点法则

    在西点军校200多年的历程中,她培养了众多的军事人才,其中有3800多人成为将军。仅1915届的164名学员中,就有59名成为准将以上军官,其中3位四星上将,2位五星上将和陆军参谋长,1名当了美国总统。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领导活动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先当好士兵才能当好将军,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下属,因此对于有志于做领导的员工来说,必须在年轻时代特别是30岁以前就要学习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重要的领导能力,为今后走向领导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结合当今中国的企业现状和管理实践,总结出33堂最重要的领导课,探讨了自我管理、用人、沟通、激励、体制、团队、授权、执行、决策、创新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提炼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式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当一个好领导的奥妙所在,还可以学到非常实用的领导方法,为你今后的领导工作奠定基石,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 赚钱要学犹太人

    赚钱要学犹太人

    犹太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人,在他们看来赚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这个民族曾经遭受了千年的凌辱,却拥有惊人的财富。正是凭借着惊人的富有和奇异的赚钱能力,让犹太人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也让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
热门推荐
  • 零点交锋

    零点交锋

    违法犯罪分子千方百计地寻找和利用法律上的盲点、制度上的漏洞、执法者的疏漏,进行扰乱破坏和躲避制裁。而公安、政法机关却要竭尽全力发现和堵塞一切漏洞,依法打击犯罪,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本书说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预审警官钟子忱和他的战友们排除干扰,不避凶险,与归案或尚未归案的犯罪分子所展开的错综复杂、出生入死的较量。根据一个死囚临刑前夜的交代,钟子忱指挥抓捕两个重要的犯罪嫌疑人。在与之短兵相接的正面冲突中,他为自己的一个微小失误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无意中给了犯罪分子以脱出重围的可乘之机……
  • 闺谋天下:宦王的惑国毒妃

    闺谋天下:宦王的惑国毒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惊才艳绝的首席特工,他是琰戈大陆威名赫赫的闲散宦王!三世为人,她遇上他!他诓她,骗她,宠她,她该如何修理他?她偷他心,夺他魂,推倒他!然后,嫁给他,嫁给他,嫁给他···生生世世祸害他!江山踩脚下,养只小萌娃,闺中小谋略,毒惑全天下!
  • 后宫怨:宛仪皇贵妃

    后宫怨:宛仪皇贵妃

    那年桃花烂漫,柳絮纷繁,金光煌煌……那个女子的舞姿,宛若游龙,妙曼柔情,仿若仙子……那时,我站在桃花树下,看着她。她回眸一笑,千娇百媚,花絮纷飞……她说:“宛若,跟我学霓裳回雪舞……梧桐树下,那个少年,遗世独立,光晕如晕,似镜花水月,只便轻轻一触,便悄然不见……
  • 绿茵教父

    绿茵教父

    那一年,意甲七姐妹如日中天,德甲豪强傲视群雄,西甲高唱黑马当道,英超遭遇红魔霸权。那一年,巴塞罗那持续动荡,皇马迎来世纪变革,曼联迎来创造历史的巅峰,拜仁横扫欧罗巴所向披靡,切尔西还没有等到俄罗斯人的卢布。那一年,穆里尼奥还在巴塞罗那当助教这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博斯克还在卡斯蒂亚带二队,偶尔客串一下救火主帅;瓜迪奥拉在为自己的前途迷惘和踌躇;贝尼特斯还在意大利和英格兰游学。那一年,有一个叫做叶秋的中国人,来到了阿贾克斯的德托克莫斯特训练营,开始了一段传奇之旅。
  • 修道成神记

    修道成神记

    从小与白虎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意外的接触到了修道。单纯的天成,能否适应这个适者生存的修道界?能否一步一步的成长为强者?能否拒绝周围数不胜数的美女?神秘的身世,超人一等的道根,变态的修真天赋,妖孽的领悟力,这就是天成的基础!所以,强大的师傅会有的,法宝,灵石什么的都是浮云,不是倾国倾城的美女直接消失吧……
  • 我是新兵

    我是新兵

    一名现役军人的自传体小说,一样的机智与勇敢,不一样的嬉笑怒骂,看一遍,了解军营神秘生活,看两遍,体味青春招牌传奇。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诸葛亮兵书

    诸葛亮兵书

    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一部世界的兵学圣典,被誉为“天下奇书”,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奇书圣典。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是中国历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兵者,国之大事,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的无上利器,更是流行于商界的商战指南,更是公认的世界上伟大的军事著作。中国古代八大兵书更是一部军事哲学书,把人类生死场上的智慧较量深刻展示出来,成为中华谋略的集大成者。
  •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编织人际交往纽带(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