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而言,与其追求不切实际的“最好”,不如选择更为务实的“次好”。现在我们逛书市,都会切身体会到“成功学”类书籍的火暴。诚然,在中国这样一个正在经历着如此深刻巨变的国家,大量形形色色的“成功者”的不断涌现,就像强效兴奋剂一样,使“向往成功”成为了万千国人心中激荡的强烈冲动,因此,大量“成功学”类书籍的应运而生以及持续热销,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尽管所有的“成功学”书籍都打着“普度众生”的字样,即让“所有人”都能成功的“旗号”,在现实世界中,这些书最后又到底造就了,或即将造就多少真正的“成功人士”呢?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如果有心人士或“好事之人”做一下实际调查的话,相信最终出来的结果会非常“耐人寻味”。
道理很简单,这些“成功学”类书籍里写的内容确实不可谓不正确,甚至不可谓不精彩,但是“正确”的事情,却未必是“是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很多“正确”的事情看似简单,其实“门槛”极高,高到非常人所能及的程度。而能做到那些事情,即能够达到那种“门槛”高度的人,其实已经属于“精英”阶层,具备了精英的最基本素质,说白了他们都是天生的“精英胚子”,缺的只是一盏“指路明灯”,即知识、经验与人生阅历而已。这种人其实即便一本“成功学”书籍都不看,生命中也注定会成功。只是这些书有可能帮助他们缩短通往成功的路程罢了。举一个异常简单的例子,谁都知道掌握一门外语对人生的成功将会有多么大的助益,这是一个根本不需要别人“教”的道理,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世上能有几人?
所以说,现今市面上 %以上的“成功学”书籍,其实就是写给“精英”们看的,根本没想着“普度众生”这一“神圣理念”。而真正的“精英”们,都是那些“自己就能激励自己”的人,也本来并不需要太多的“外部刺激”。因此,绝大部分买了这类书籍的人,其实充其量只不过是帮“出书人”挣了点钱而已,远远没有达到这些书所标榜的为人生“指点迷津”之效果。听了我的这些话,也许有些“出书人”会不屑一顾地说“我写书只是要将‘正确’的事‘罗列’出来,至于读者们是否能‘做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造化’,我可管不着”。这句话亦堪称“正确”,因为确实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但是,我还是要说,仅仅想“罗列”出“正确”的事的话,实在没必要用“出书”这种方式。因为,第一,你写的事再“正确”,也“正确”不过孔子;第二,“正确”的事也用不着你来说教,因为实际上这些事每个人都知道。人们小的时候有老师、家长天天在耳旁“念叨”,长大了有公司领导天天在眼前“训话”,实在是“耳朵都磨出老茧来”了。他们想要的其实不是让别人来告诉自己什么事情“正确”,而是如何“做到”这些事;第三,如果这些“出书人”只想为“赚钱”出书,其实必要性也不大。因为这些人往往都是一些“成功人士”,既然已经“成功”了,必不会“缺钱”,这点小钱实在是不挣也罢。
那么,如何才能写一本让“尽可能多”(如果说“所有人”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的话)的人都能走上“成功之路”的书呢?答案很简单,写一本给“普通人”(而不是“精英”)看的书。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弄清楚“普通人”与“精英”的区别。实际上,即便我不说,任何人都能够在一分钟内说出 个这样的区别 —他们只要列举出个自己不具备的“素质”即可。对,这就是问题的本质。精英们所具备的素质,比如说自律、毅力、激情、勤奋、执着、知识、智慧、条理性、计划性、勤反省、善学习、坚忍不拔等等,都不是“凡人”,即绝大部分“普通人”所能具备的。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说,懒惰、自私、三分钟热度、不懂自律、不能自控、缺乏耐性、没有条理、不善计划、拒绝反省、 不愿学习……这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每一本“成功学”书籍都会自作聪明地“激励”读者 —“你也能做到,因为人和人之间其实差别很小”。说得确实“正确”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确实“很小”,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就是这“很小”的差别,放到“人生”这个大舞台上衡量时,都绝对会变成“天壤之别”。这“很小”的差别 %以上的人毕其一生的精力都无法填补。爱因斯坦死后,人们把他的大脑取出研究,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异于常人之处。这就足以说明,尽管表面上看,似乎所有人类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是,就因为这些几乎微小到“看不见”的差别,造成了人世间天才与蠢材,富翁与乞丐的“巨大差异”广泛存在的现象。
所以,不要试图从一开始就“轻描淡写”地“弱化”这些“小差别”,要在承认这些“小差别”对“普通人”而言其实“很大”,“很难逾越”这个大前提下,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去帮助他们寻找尽可能“减少”逾越这些“差别”时的障碍的“具体方法”,才有可能真正写出一部普度“芸芸众生”的“成功学”书籍。现今的“成功学”书籍,从本质上说,遵循的都是一个“最好”原则 —即先假定(或暗示)你能“做到”,然后再告诉你需要做到的事情“是什么”。等于说一下子“越过了”“如何做到”这个其实最重要、最根本的环节。正因如此,这些书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要么就一鼓作气地干到最好,要么就干脆什么也别干;要么就是,要么就是;要么你就登泰山,要么你就干脆在原地待着。这种“最好”原则其实具有极大的“盅惑性” —让谁看都会承认“正确无比”,但是 %的人都会被“吓倒”在“起跑线”前。
因为这种理论鼓吹的是一种“你要痛下决心,重新做人,来个 度的大转变!”的“剧变”哲学,而这种“剧变”哲学恰恰是我们中国人的致命弱项,超级“短板”。我们中国人擅长的是“懒惰”、“墨守成规”、、……对于这样的人,你偏偏要在他的耳旁大喊“你“因循守旧”“拒绝变化”要剧变!”无疑是自欺欺人、“对牛弹琴”之举。所以,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在“剧变”两字面前“露怯”,裹足不前,难下决心;又或者凭着一时的冲动痛下了“剧变”之决心,并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但往往是“好景不长”,“坚持不了多一会儿”就败下阵来,难见“持续性”。马三立先生那段著名的《从明天开始》的相声,就是最传神地表现了中国人这一“国民性”的经典。
所以,“最好”原则的最大问题在于“门槛太高”,它往往超越了广大“凡人”的能力极限,让绝大多数人“望门兴叹”。而可恨的是,这些标榜“最好”原则的书籍往往还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架势 —看了我的书还“成功”不了的人是“自己”没出息,活该一辈子吃苦受穷。因此,只有“次好”原则才真正是一种有可能让更多的“普通人”,走上“相对”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径。“次好”原则的核心在于“降低门槛” —它鼓吹的是一种“积小胜为大胜”的理论,即如果做不到,只做到 也行,因为 永远大于;如果登不上泰山,只登上你家门口的小沙丘也行,因为那也总比“原地踏步”强……总之,只要你“做”了点什么,就总比“不做”强。但关键还在“坚持”。由于“门槛”大幅度降低,因此就多了使“普通人”做到“坚持”的可能性,而凡事只要“坚持”,最终必能成功。
只不过遵循“次好”原则的成功之路,其“路程”略长一些而已。总而言之,“最好”原则尽管在表面上打着让“所有人”都成功,即“普度众生”的旗号,但它最终能够激励并“超度”的,实际上还是“尽可能少”的,甚至是“极个别”的“精英”;只有“次好”原则,才能有效激励“尽可能多”的人,尽可能地接近“众生”之“普度”这个“崇高目标”。否则,“成功学”就依然有可能会沦为只为少数“精英阶层”服务的“专用工具”。但是,必须要强调的是,之所以说“次好”原则只能够激励“尽可能多的人”,而不是“所有人”都走上成功之路,其实关键也在于“坚持”二字。“次好”原则仅仅做到了降低“坚持”的门槛,却做不到将这个门槛彻底“撤掉”的程度。就是说,无论如何,“坚持”都是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唯一条件。而在现实世界中,不管门槛有多低,都无法做到“坚持”二字的人永远都会是大多数。这也就意味着,不管世界上存在着多么伟大的“成功学”,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真正能够获得最终成功的人,将永远注定只能是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