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300000051

第51章 幕末时代 (1)

四艘来自美国的黑船敲响了日本的大门,同时也翻开了日本幕末的第一 页。末代的王朝终究要迎接时代的发展大潮。随着当时民族危机感的加深和 西方势力的逐步渗入,当时一些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在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 重要性,这些有识之士率先走上了资产阶级革命家的道路,开展起了倒幕维 新运动,以迎接新时代的浪潮。

开门接客——打开二百年尘封的枷锁

1853年 6月 3日,在日本是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这天,江户湾的海面上波光粼粼,煞是好看。海边不少的渔民,一边晒网,一边观赏着老天爷赐予的这美景。当人们正在享受这份惬意的心情时,在远处忽然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并且越来越大。正当渔民们聚在一起,议论这究竟是些什么玩意儿的时候,黑点离海岸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不一会儿,便能看清它们的轮廓了。黑点一共有四个,体形很大,每一个都浑身漆黑发亮,浮在水面上,顶部还不断冒着灰白色的烟雾。看着灰白色的烟雾,大家一致认为是四艘漆成全黑色的大船。再一看,这是四艘来自美国的蒸汽军舰。由于这四艘军舰全身漆黑,人们立刻给它们取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黑船”。

早在 1846年,美国就曾派出詹姆斯 ·比德尔,率领三艘军舰来到日本,要求开国,却遭到了幕府的拒绝。就在黑船来航的头一年, 1852年,美国政府准备再次派出舰队来日本,但这一消息被驻日荷兰商馆的馆长——库修斯,泄露给了幕府政府。其实他当时的用意是想乘机让幕府签订日荷通商条约,但江户幕府仍然不为所动。因为在当时,日本所有的对外基本国策就是四个字“闭关锁国”。在黑船来航之时,日本的锁国政策已经执行了两百多年了。作为一个岛国,日本最主要的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就是航运。在早些年,西方国家通过外贸经商的方式,将天主教作为舶来品传入了日本。最初幕府对天主教的传教活动采取默认的态度,可没想到其势力发展得越来越壮大,信教徒上到武士、贵族,下到平民一应俱有。天主教中宣传上帝的权威与人人平等的思想,严重违背了统治者的权力,这正是它招来灭顶之灾的真正原因。

16 16年,在锁国的同时,幕府政府下令消灭所有“百姓以下”的天主教活动。这次禁教的魔手不仅伸向由外国来传教的传教士,凡是与天主教有关联的一切国内教,都在被破坏的范围之内,统统格杀勿论。在 1622年发生的著名的“元和大殉教”事件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这次大屠杀中,西班牙等外国传教士、日本教徒及朝鲜人、中国人,总共五十五人被集体屠杀。日本这个民族有一根筋的思想,就像我们常说的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了。为了更加有效地杜绝天主教在国内的蔓延与流行,幕府政府果断地取缔了与大多数外国人的相关活动,这就是锁国初衷。国锁了二百余年,在此期间有无数的国家,都想打开这层枷锁。

1845年,美国就曾放话说:要派军舰出访日本。在幕府的内阁会议上,众大臣也曾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的首席老中(江户幕府的职名)——阿部正弘提出过“修炮台”的建议,但始终都没有实现,因为当时的人们都还在做寒号鸟,冬天没到不做窝,军舰没来自然也不需要什么行动了,等什么时候来了再说。几年后,该来的还是来了,并且还是黑色的。这四个庞然大物停泊在江户港上,附近的百姓都来看热闹,但对幕府政府而言,可就没那么好的心情了。这四艘军舰的领队是当时年纪五十八岁的佩里提督,这次,他代表美国来访,态度是相当认真的。与此同时,他还特地带来了时任美国总统——皮尔斯写的国书,要求与日本建交、通商。可是从黑船抵达江户湾的那天起,幕府政府就没有任何的表示。

一连好几天,陆地上除了看热闹的渔民之外,没有任何一个日本官员来过,这四艘黑船就这么成天在江户湾上漂着。实际上,这正是幕府的对策,叫做“无为而治”。我就是不理你,看你能在海上漂几天,等到你们粮食快吃光时,自然也就走了。在此,不得不承认,那时的幕府不仅腐败,而且还十分幼稚。作为堂堂大国的美国,既然正式地派出军舰来建交,就绝对不可能在得不到任何结果的情况下,在海上漂流几天就乖乖地回家的;而且,佩里提督的这次来访也是有备而来的,即便是粮食和淡水都不够,但至少有一样东西绝对不会少带,这就是炮弹。不和谈,大家只有炮火相交了。在海面上晃荡了几天后,美国人终于不爽了。原本是友好的来访,你们不接待,那只有让你们看看美国军舰的厉害了。7月 3日,在江户港上漂了四天的黑船,为了纪念 7月 4日刚刚过去的美国独立日,决定放炮庆祝。

于是,美国大兵拉出来一百门大炮,开始放炮,并且每门平均鸣炮将近几十下。虽说是空炮,但这赤裸裸的炮声,正是在威胁幕府,并且也是要告诉江户的老百姓:美国大爷不高兴了,让你们赶快表个态。不出美国人的意料,在这几千声的炮响过后,整个江户沸腾了。可这不是害怕的沸腾,而是更加兴奋,来江户港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更有甚者,还自备游艇,来到军舰附近近距离观摩,并打算跟美国人来一次亲密接触,搞得美国人都有点儿摸不着头脑了。难道日本人是傻子?把放炮当做放礼花?江户城的老百姓不明白美国兵的意思,可幕府的官员们还是不糊涂的。他们知道,不能再如此僵持下去了,一定要正面面对,不然事态将向恶性的方向发展。

当月,阿部正弘就正式派人来到黑船上,收下了皮尔斯总统写下的国书。国书上除了一些问候幕府将军身体安康、全家幸福之外的客套话外,主要的内容是希望能够为美国开设通商的港口,并且建交。面对如此的要求,已经锁国两百余年的幕府是肯定不会答应的,但看见人家的炮弹已放在炮膛里了,生硬地拒绝也不是上策。为了拖延时间,阿部正弘给佩里提督的答复是:目前,幕府的德川家庆将军正在卧床养病,没有办法立刻答复美国政府的要求;而且日本国内的政局也相当复杂。这种大事一定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所以,还是请美国的友人再耐心地等上一段时间。佩里提督听到这一解释后,没有再次为难阿部正弘,并且同意他的答复,再等上一段时间,但他也再次放话说:自己明年还会再来,如果到那个时候,日本方面依旧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还是以忽悠为主,那就休怪大炮不长眼睛了。

送走了佩里提督,看着大海上这四艘黑船的离去,阿部正弘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可这件事件并没有就此结束,美国人说来就一定会来,如果到了明年,幕府依然拿不出更好的对策,那真保不齐美国人会以武力相交。想到这里阿部正弘立刻又紧张了起来。阿部正弘知道,在接下来的这一年时间里,一定要想出一个绝妙的对策,不能再拖了。于是,他召集了幕府中大大小小的官员,一起来讨论此事。事情的关键点就在于:是继续锁国,还是开国。当然,在幕府中自然分为锁国派和开国派。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锁国派仍然占大多数。锁国派最终提出的应对方案是:随机应变,积极交流。然而以阿部正弘为首的开国派却认为:现在开,也是开;将来开,也是开。如果现在不开,就会被人打;一样都是要开,还不如自觉一点儿,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发生。

更何况,开放国门是顺应世界潮流的事情,与外界的通商能够让日本充分融入世界的国际社会中,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就这样,两派开始了无休止的口水战,眼看着佩里提督再次来访的时间日益逼近,再这样争论下去也没有个结果。可巧的是,在还没有得出答案之际,当时执政的德川家庆将军,在原本病重的情况下,承受不了开国罪名的刺激,于1853年 7月 22日去世了。由阿部正弘全权代理幕府的政务。虽然他持有开国的想法,但也不敢承担开国的罪名,最终来个权力下放,搞一次彻底的大民主,听取大家的意见。与此同时,这次权力的下放,也给了幕府以下的各藩一个信号:幕府已经无能为力了,已经无力处置日本的未来。面对着这样的政治格局,各藩都跃跃欲试,想取代权力真空的位置。这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攘夷派,这是一支以下级武士为代表的政治力量。他们的主张是继续实行锁国政策,并且直接将矛头对准了幕府。最终,在各方面都反对的情况下,幕府还是选择了开国。

1854年,佩里提督如约而来。既然开了国,就要签订一系列的条约。应该说,日本这次还是很幸运的。因为在这些条约中,并没有出现如中国一样赔款割地的不平等要求。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二:其一,鸦片战争是日本的前车之鉴,幕府政府自知,无法抵挡打赢战争,唯一的出路只有外交解决;其二,日本毕竟是个岛国,资源匮乏,没有中国肥沃的疆土值得掠夺,所以对美国人而言,也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要求日本开国的主要目的,只是希望能获得太平洋上的补给点和中转站。黑船的来航,终于结束了日本两百余年的锁国史,但它的意义远不止此,它的到来让日本的中上层社会,看到了西方科技文明的奇迹,影响了他们向西方学习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蜕变后就变成了极端的“脱亚入欧”。

在中上层社会的影响之下,日本下层群众也很快接受了这种精神。于是,日本很快变成了全国一致西化,这一西化潮流让幕府彻底地陷入了危机之中。杀个人算什么——幕末京都的乱世之秋黑船的到来促使幕府打开了国门,打破了两百余年锁国的对外政局。锁国既然能锁两百年,必定是深入人心的,这一打开就遭到了日本国内反对派强烈的抗议。因为,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政治革新的初期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岛津久光是江户幕府末期,萨摩藩的藩主。一次,他带着七百多人的队伍,从江户出发浩浩荡荡地走在回京的路上。当他们经过一个叫做生麦村(今神奈川县横滨市内)的地方时,迎面走来了四个外国人,都是英国人,其中三个男的一个女的。这三个男人中,一个是在美国人商店里工作的英籍员工,名叫克拉克,一个是在日本生丝店的马歇尔,还有一个是来日本旅游的商人——理查森,女的则是马歇尔妻子的妹妹,保罗特尔夫人。当这四个人骑着马,享受着夏日的阳光,其乐融融地走在路上时,不知不觉就和岛津久光的行进队伍打了个照面。

四个老外并不介意,他们原本想直接从队伍中穿过去,可正走到一半的时候却被岛津的家臣给拦住了。这名家臣操着极其不流利的英语告诉理查森一行人,这是萨摩藩的岛津久光藩主,他们必须下马鞠躬,而不能直接从队伍里穿过去,否则就太无礼了。一听是大名,理查森顿时兴奋起来,他对同行的三个人说:“现在的日本大名就如同中国的大熊猫、东北虎一样,是个稀罕物,都是快濒临绝种的,我们快去看看他究竟长什么样。”这四个老外的窃窃私语,让久光的家臣误认为他们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要向久光行礼去。可谁知这位家臣的前脚刚迈出几步,后面的这四匹马就冲过来了,目标是队伍行列中央的轿子里坐着的岛津久光。

久光的侍卫看到这种阵势,以为这几个外国人要搞什么人体炸弹之类的恐怖袭击,炸死岛津久光,就直接冲上前去,阻拦的阻拦,伸手拉缰绳的拉缰绳,好不容易才让这四匹马停了下来。马停下来的瞬间,双方大眼瞪小眼地僵持住了,谁也不说话。四个老外坐在马背上俯视着久光的兵,久光的兵按着刀把,也盯着这帮英国人,个个对他们都是恨之入骨,恨不得立刻群拥上去,将他们剁成肉酱。一群人就这样陷入了僵持的局面之中。就在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理查森的马在受到惊吓的情况下,忽然长嘶一声直起身子,双蹄高高扬起。这一叫让久光的兵神情紧张。说时迟那时快,久光的原喜左卫门——剑豪奈良,二话不说就朝着理查森杀了过去,并且一刀命中。

这一刀下去可不得了,直接把理查森的肚子给划开了。看到起哄的哥们儿就这样死翘翘了,剩下的三个老外惊慌失措,奋力逃跑,最终逃出了久光兵的圈子,躲进了美国驻神奈川的领事馆。岛津久光静静地坐在轿子里,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作为反对开国的攘夷派,他痛恨所有在日本领土上出现的外国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是金发碧眼的就是自己的敌人。事情发生后,很快就尽人皆知了,对如此爆炸性的新闻,全体民众情绪激昂,他们认为岛津久光为日本人长了脸,灭了老外的威风。朝廷中的一些攘夷派,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兴奋起来。这些人中的山阶宫晃亲王还特此赋诗一首:萨州老将发冲冠,天子百官免危难。英气凛凛生麦役,海边十里月光寒。攘夷派此时挺得意的,却把幕府吓得惊慌失色。据说,当听到此消息后,当场就有几个幕府的老中被吓到腿软。虽然,在之前也有几个外国人被暗杀的事,但都是一些无头公案,可这次却不一样。

同类推荐
  • 绵州神游

    绵州神游

    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绵阳市人文历史状况,为了解绵阳提供详尽资料。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天柱峰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家田喜事

    家田喜事

    好在爹娘感情好,一穷二白穿越女,咱更有精灵宝宝暗中助,奶奶指桑骂槐,上下齐心种田忙,日子红火一日更比一日强。叔伯惦记分家。家中四朵金花人娇俏,家徒四壁无男丁,定要睁大眼睛觅得如意有情郎!
  • 学会用人,学会管人

    学会用人,学会管人

    本书网罗了古今中外赢家的用人智慧,提炼出了用人的精华要点,并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用人体系。通过轻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识别、选拔、委任、激励、培养以及留住人才等用人谋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方能傲视群雄。
  • 桃花娘子倾天下

    桃花娘子倾天下

    她是史上最萌萝莉穿越女,一场大火,重生到了古代,她没有高贵的身份,只是低贱的庶出,但那又怎么样?她命中犯桃花,想迎娶她的男子从上官家排到皇城大门,一路畅销。她古灵精怪,尤喜男风,一袍一扇一玉面魅惑众生,青楼花魁决心改良,公主痴心下嫁,差点掰歪了当今圣上,是穿越女中的一朵奇葩,奇葩中的一朵喇叭花。她是“正妻大斗小三”八点档的最佳主角,是宅斗版的灰姑娘传奇,没想到的是四年后,却在古代遇上了在现代相恋五年的男友,美男如云,可惜了最后一点肥肉沫子也别想沾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孕产妇菜谱

    孕产妇菜谱

    本书主要讲述孕妇在产前、产中及产后坐月子时所需的各种营养搭配的各种菜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