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阿富汗战争
战前形势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晨8:40,四架美国国内民航航班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一架袭击了首都华盛顿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而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西法尼亚州坠毁,据事后调查失事前机上乘客试图从劫机者手中重夺飞机控制权。这架被劫持飞机目标不明,但相信劫机者撞击目标是美国国会或白宫。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两幢110层摩天大楼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除此之外,世贸中心附近5幢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五角大楼遭到局部破坏,部分结构坍塌;袭击事件令曼哈顿岛上空布满尘烟。
在9·11事件中共有2998人遇难,其中2974人被官方证实死亡,另外还有24人下落不明。此外共有411名救援人员在此事件中殉职。
2001年9月11日当天的恐怖袭击对美国及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次事件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珍珠港事件后,历史上第二次对美国造成重大伤亡的袭击。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谴责和立场也受到大多数国家支持,事发现场的清理工作持续到次年年中。9·11事件让美国,以及全世界的人感到一种恐惧,所有人都担心类似的事件在自己的周围发生。
事件发生后,所有英国军事基地提高警戒状态。所有途经伦敦市区的航班改为绕过市区飞行。而前往美国和加拿大的航班全部停飞。欧洲议会与北约总部进行紧急疏散。北约宣布如果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任何国家的指示,将被视为是对美国的军事袭击,因此也被认为是对所有北约成员国的军事袭击。这是北约历史上首次启动共同防卫机制。
世界大多数国家对美国在9·11事件中所遭受的巨大牺牲与损失表现出了巨大的同情,法国左翼报纸《世界报》宣称:“我们都是美国人。”德国总理施罗德表示愿意向美国提供一切支持与无限声援。韩国小学生在首尔美国大使馆外进行祈祷。成千上万的伊朗民众秉持蜡烛为在“9·11事件”中遇难的美国人守夜。联合国于9月12日通过一项决议谴责“那些为这些恐怖行为的罪犯、组织者与支持者提供保护、支持与包庇的人”,授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对恐怖行为作出反应。
事件发生后,西方各国政府的民间支持度大幅度上升。在世界许多地方,很多媒体都刊登了评论文章,认为事件是由以色列人、犹太人、犹太复国主义者甚至美国人自己发动的,目的是挑起全球仇视阿拉伯的情绪。还有一些阿拉伯穆斯林则认为事件是由基地组织发起的,旨在报复美国的中东政策。
9·11事件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一些传统上采取与美国不太友好政策的国家领导人,如利比亚领袖卡扎菲、巴勒斯坦法塔赫领导人阿拉法特、伊朗总统哈塔米、古巴人民党时任主席·卡斯特罗以及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都公开谴责事件并对美国人民表示同情。唯一的例外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他评论事件是“美国霸权主义的后果”。
美国政府的各级部门展开了对事件的调查。美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立即秘密拘留、逮捕、盘问了至少1200人,大多数是非美国公民的阿拉伯或穆斯林男子。美国司法部也查问了5000名来自中东的男子。政府后来承认,当中只有10到15人与基地组织有关,但是无人牵涉9·11事件。但在10月10日,联邦调查局还是公布了「FBI恐怖分子通缉令」名单。
情报专家们开出一份可疑嫌犯的“简短列表”——所有有能力以及动机发动类似袭击的组织名单。非常肯定的是,所有劫机者都是阿拉伯人,没有一个有阿富汗背景;此外袭击的精心策划、规模以及事件后无人承认责任,这都与阿尔盖达组织以往的作风相近。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劫机者大多来自沙特阿拉伯,但是美国政府并没有对该国采取任何行动。
美国政府在事件发生后宣布将会对发动袭击的恐怖分子以及保护他们的国家发动军事报复。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理由是他们拒绝交出头号嫌犯奥萨马·本·拉登。
双方兵力分析
美军
美军共派出约48,000人,参战部队包括:
160thSOAR空降特种团
各国特种部队编成的第3特战群
第10山地师第2旅第31步兵团
第10山地师第1旅第87步兵团
101空降师3旅187步兵团
阿富汗
塔利班:活跃兵力约25,000人(2009年)阿富汗国民军:100,000人
战役进程
早在2001年10月7日,美英已组成联军进入阿富汗境内与当地的北方联盟接触。双方其后达成协议:合作推翻塔利班政权。并在当天晚上进行空袭,攻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多个据点。美国指攻击塔利班是要报复塔利班没有答应美国要求交出拉登,而当天塔利班随即抨击美国举动是向伊斯兰世界宣战。
美国在首轮空袭中采用了不同种类的武器,据美国军方公布,共动用了50支导弹、15架战机和25枚炸弹。同时美国还在空袭时投下大量救援物资,据美国称这是为了赈济空袭中受伤的平民。
期间一段本·拉登的录音片段公开,片中拉登指责美国这次袭击。
阿拉伯的卫星频道AlJazeera指称该台于攻击事件不久前就收到了这卷录音带。在录音带中,拉登宣称美国将会在阿富汗之战失利,并且像苏联一样崩解。同时,拉登号召伊斯兰世界发起反抗非伊斯兰世界之战。
2001年11月9日,马扎里沙里夫战役开始。马扎里沙里夫在阿富汗北方是一个大型城市。塔利班在马扎里沙里夫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存在。美国轰炸机地毯式轰炸塔利班部队的阵地。下午2时,北方联盟部队攻下了城市的南部和西部,并且控制了城市的主要军事基地和机场。战斗在4个小时后结束。到日落时分,塔利班残余部队向南部和东部撤退。战斗结束后,大批塔利班支持者被处决,在整个马扎里沙里夫开始出现抢劫。马扎里沙里夫战役后,北方联盟迅速拿下了北方地区的5个省份。塔利班在北方地区的势力开始瓦解。
11月12日晚塔利班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逃离喀布尔市,11月13日北方联盟部队抵达喀布尔市。一组大约20人的强硬阿拉伯武装分子被发现藏身于市内的公园,随后被消灭。
喀布尔的陷落标志著塔利班在阿富汗全国的瓦解。在24小时内,所有的阿富汗沿伊朗边境各省,包括关键的城市赫拉特,都被北方联盟攻下。当地普什图族指挥官和军阀接管整个阿富汗东北部,包括关键的城市贾拉拉巴德。近1000名塔利班的巴基斯坦志愿者部队死守北方战线。到11月16日,塔利班在阿富汗北部最后一个据点被北方联盟围困。此时,塔利班主力已被迫撤回到阿富汗东南部坎大哈周围地区。
但此后,就像第一次阿富汗战争中的前苏联,美国同样陷入了与武装反抗力量的缠斗之中,尽管“海豹突击队”在2011年5月1日击毙了拉登,但时至今日,第二次阿富汗战争仍未彻底结束。
战役影响
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2001年10月7日起对阿富汗盖达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为美国对九一一事件的报复,同时也标志着反恐战争的开始。
双方主将
弗兰克斯
汤米·弗兰克斯(1945—),出生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温尼伍德,父亲是建筑工人。
他出生后不久,就随父母一起迁往得克萨斯州的米德兰。1964年,弗兰克斯进入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学习。越南战争爆发时,正在念大学二年级的弗兰克斯中断学业,考入位于俄克拉荷马州西尔堡的军官学校学习,开始军旅生涯。他1967年军校毕业后参加了越南战争,当过作战军官助理。20世纪70年代,他被调到五角大楼的军队总检查官办公室工作,专门负责军队和国会领袖之间的沟通。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时,弗兰克斯担任美军的作战师长。海湾战争结束后,他任美国驻韩国混合部队司令官,后升任三星中将并担任美军联合作战中央司令部陆军指挥官。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任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
拉登
本·拉登(1957—2011)生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一个建筑业富商的家庭。他的父亲有52个孩子,他排行17。
根据美国情报显示,本·拉登身高约在6英尺4英寸至6英尺6英寸之间(约193—198厘米高),体重则只有160磅(约71公斤),高大英挺而清瘦。
1974年,年方十七岁的本拉登在拉塔基亚迎娶了叙利亚人Najwa Ghanem。在阿卜杜拉国王大学进修期间他学习了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也有消息表明他在1979年获得了土木工程学位,和在1981年拿到了公共行政学位。有资料显示本·拉登在大学时期非常刻苦,但另有传言说他在就读三年之后肄业离校。大学生的他遇上了两位伊斯兰学者,并从此执迷于伊斯兰教中的《古兰经》教义和圣战论。父亲在早年去世后,继承家里的大笔遗产,并担任家族企业的总工程师。当时估计他的财产达到3亿美元,但是现在一般认为只有2500万。
本·拉登数学能力颇佳,其友人以计算器测验之,本·拉登竟然运算得比机器还快。喜欢园艺,家中禁止玩具和现代家电,宁可不吹冷气,不用冰箱,以炎热而刻苦的生活自勉。传言本·拉登是左撇子,事实上本·拉登是右撇子。另外与众人印象不同的是,他不但能背诵《古兰经》的许多章节,操一口流利英语的他还学习过英文诗,擅长骑术,对其他的交通工具也有兴趣,甚至购买奔驰汽车、跑车与游艇,飙车取乐。
本·拉登出身财阀,家财万贯,但多数时间他几无奢华享受,反而过着教士般刻苦虔诚的生活。基于对伊斯兰世界兄弟国家的支持信念,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腰缠银钱无数的他,开始接受美军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武力训练,耗尽家资,出钱出力支援阿富汗游击队,抵抗苏联侵略。1988年他成立盖达组织,抵抗苏联。直至1989年苏联军队撤离阿富汗。
1990年海湾战争期间,本·拉登非常不满美军驻军于科威特。在本·拉登的看法中,美军大多为基督徒,并非穆斯林,进入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对伊斯兰的侮辱。他公开演讲,批评本和家族友好的沙王的亲美政策,要求所有欧美人士离开他的国境。一般认为这时候是本·拉登开始忌恨美国。由于沙特王室和美国政府互相支持,在他的眼中,王室腐败爱财,而且失去了对《可兰经》教义的虔诚信仰宗旨;美国人则是无理的异教徒。到1991年,本·拉登被撤销沙特阿拉伯公民资格,被迫逃亡到苏丹重建他的组织。
本·拉登是当代国际恐怖组织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恐怖分子,他也被称为恐怖主义的“精神领袖”。沙特阿拉伯的教长曾表示,“屠杀无辜平民,只是恐怖活动而并非圣战,亦绝对不是出于阿拉或是穆罕默德的启示,因为真主与先知是慈爱而无私的。”不过《法新社》评论则指出,“本·拉登显然获得了许多阿拉伯人的支持,其盖达组织也日益扩张,美国必须要检讨其对中东与伊斯兰的政策,以免此类恐怖主义的产生。”而美国政府的说法是,“针对的是以本·拉登为首的恐怖份子,对伊斯兰教与其教徒并无敌意,但是反恐行动将是永不休止。”
2011年5月1日,本·拉登在美国军事行动中,于巴基斯坦的一座豪宅内,被海豹第六分队击毙,终年54岁。
战争中的故事
作家披露拉登击毙细节
美国作家查克·法勒即将出版新书,讲述美国海军特种部队击毙“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登行动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其中,本·拉登在行动开始90秒后毙命和遭副手艾曼·扎瓦希里出卖的内容引人注目。
行动90秒击毙拉登
查克·法勒原名查尔斯·帕特里克·法勒三世,是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退役指挥官,如今以作家、反恐专家身份活跃在媒体圈。他在《纽约时报》开专栏,作为评论员参加新闻节目,在两家反恐刊物担任编辑。
新书《海豹突击队目标杰罗尼莫:击毙乌萨马·本·拉登行动内幕》本月8日出版。法勒采访多名参与行动的海豹突击队成员,获得不少一手资料。就本·拉登死亡细节,新书披露内容与美国官方说法有所不同。
按照官方说法,突击队员与武装人员交火大约45分钟后,本·拉登毙命。法勒写道,双方交火4轮,本·拉登在突击行动开始一分半时遭击毙。“本·拉登死于突击开始后90秒,而不是一场延长的交火后。”
另外,本·拉登的妻子阿迈勒·本·拉登在第二轮交火时推搡突击队员,小腿中弹。
屋顶索降没爬楼梯
按照一些白宫官员对行动过程的“还原”,突击队员乘两架“黑鹰”直升机从美军驻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起飞,经停贾拉拉巴德,潜入巴基斯坦。
按计划,一组突击队员经绳索降至本·拉登可能藏身的建筑屋顶,一组队员降至院内。一架直升机因为气温高、空气稀薄而无法获得足够升力,两组突击队员全部降至院内,爬楼梯上楼。
不过,参与行动的突击队员告诉法勒,突击队员借助领头直升机的绳索降至屋顶后进入建筑,没爬楼梯。法勒写道,如果突击队员像官员描述的那样爬梯上楼,势必惊动本·拉登,其会有足够时间拿武器自卫。
本·拉登遭击毙几分钟后,领头直升机试图寻找降落地点时出现故障,坠入主建筑东侧一片有围墙的场地,尾部先触地。
副手故意泄露行踪
法勒认为,扎瓦希里可能故意泄露本·拉登的行踪给美国情报人员,以便早日取而代之,成为“基地”头号人物。
书中写道,扎瓦希里经常派一名信使前往本·拉登藏身地点,而这名信使早就在美国中央情报局“视野”中。扎瓦希里巴不得信使引起美方怀疑、本·拉登早日落网。
以这名信使为线索,美方怀疑本·拉登藏身一栋3层建筑。情报人员发现这名信使与一名亲戚住一层,因而推测本·拉登和家人住2层和3层。监视人员一次看到一名外貌与本·拉登相似的人出现在院中。
按照一名消息人士的话说,扎瓦希里“派一名列入中情局档案的信使(面见本·拉登),实际是引导中情局找到本·拉登”。
扎瓦希里在本·拉登遭击毙数周后由“二把手”升为新“当家”。他多次现身网络视频,号召支持者袭击美国,为本·拉登复仇。
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一些美国官员认为法勒新书部分内容“明显有误”。为避免书中涉及的人物提起诽谤起诉,法勒已修改英国版的部分内容。
本·拉登儿子对父亲的描述
在我们的文化里,一个男人,不管多富或多穷,同时拥有四个老婆是很平常的事。祖父有钱后,不但娶了四个老婆,还不断地更换人选。
这么多老婆和前妻给祖父生了一大群孩子,所以他不可能同自己的每个小孩都保持亲密关系。根据习俗,他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几个长子身上,而大多数孩子只能在重要场合见到他。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孩子们的成长情况,他会在百忙之中抽空检视,确保儿子们在学校升级、女儿们嫁得好。
我的父亲奥萨马本拉登不在长子行列,所以不常见到自己的父亲。我父亲的生母阿丽亚是叙利亚人,她与祖父的婚姻很短暂。我父亲出生后,阿丽亚又怀过一次孕,可惜流产了,她向丈夫提出了离婚。由于某些原因,离婚很容易就办成了,祖母阿丽亚改嫁了一个叫穆罕默德阿尔阿塔斯的人,又生育了四个小孩。
虽然这个继父堪称是沙特最好的人之一,我父亲奥萨马的生活却没有像他所希望的那样展开。和许多离异家庭的小孩一样,他感到失落,因为他和亲生父亲家族的关系不再亲密。父亲嘴上从来不抱怨,其实他深感地位的缺失,这种缺失源自缺少父亲的关爱。
我能了解父亲当时的感受。毕竟,我也是其20个孩子中的一个。
不管是家族里还是家族以外的人,大家都觉得我父亲是个阴郁的孩子,他越来越对传授宗教方面的事感兴趣。作为他的儿子,我能证明他从来没有变过对宗教的态度。他是个无比虔诚的教徒,总把宗教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他从不错过祷告,花很多时间研究《古兰经》,以及宗教传授。
尽管,大多数男人(不管是什么文化的),常会为生命中所出现的一些女性而心动,但我父亲不会。事实上,当不是本家族的女性出现在他视野中时,他都会避开视线。他认为早婚能够抵制性欲诱惑,所以在17岁时就结了婚。
我很高兴,我的母亲纳伊瓦是他的第一任妻子,他们是关系很近的堂兄妹。我们这里,原配妻子具有很高威信,而当她和丈夫有很近的血缘关系、又是长子的母亲后,地位就更高了,穆斯林男人很少会同这样的妻子离婚。我的父母就有血缘、婚姻和父母身份的三重维系。
我从没有听过父亲对母亲拔高嗓门。他似乎总是对她很满意。事实上,我很小的时候,他们有几次就待在卧室里,几天不露面。我由此知道,父亲深爱我的母亲。
尽管我心里爱着父亲,却不能赞同他的行为。他的一些做法会伤害到许多人,不光是家族里的人,还有他不认识的人,对此,我心中充满愤怒。作为奥萨马本拉登的儿子,我真心为所有发生过的可怕的事感到抱歉,为那些被毁灭的无辜生命,为许多颗依旧伤痛的心。
然而父亲以前不是那样的人,也不是被其他人记恨的对象。曾经,许多人说起我父亲时,都带着高度的赞扬。他曾经受许多人的喜爱。虽然如今我与他不同,却不羞于承认,我对父亲的爱,如同一个普通小男孩对父亲的爱一样。事实上,小的时候,我崇拜父亲,觉得他不仅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是最高大的人。
我确实拥有美好的儿时记忆。有一个早年的记忆是有关一个男人娶很多老婆的。当父亲和许多男性朋友在一起时,他会把我叫出来陪在一旁。听到他召唤我的声音,我总是很兴奋地跑出去。等我跑进房间,父亲就会笑着问我:“奥马尔,你打算娶几个老婆呀?”
我那时还小,搞不清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婚姻是什么,也不知道他所期望的回答是什么。我常常伸出4个指头欢叫:“四个!四个!我要讨四个老婆!”
这时候,父亲和他的朋友们就会哈哈大笑。我喜欢让父亲笑。他笑得太少了。
许多人都觉得我父亲是天才,尤其在运算技能方面。据说,祖父就是个数字天才,他能在脑子里进行大数量的加减运算。
父亲出众的运算天赋常引得一些人上门,让他和计算机比赛。有时他会同意,有时候则拒绝。当他接受挑战的时候,一旁观看的我常常格外紧张,几乎忘了呼吸。
每次我都以为他会输掉比赛,每次我都错了。我们惊异于没有计算机能比得过父亲超乎寻常的本领,即使是最复杂的数字运算。当他的朋友们在计算机上拼命按一长串数字时,父亲就在脑子里做运算。我至今仍感到惊讶,心想世上有几人能具有这样的天赋。
他非凡的记忆能力让大家钦佩。他最爱的书是《古兰经》,所以闲暇时,他会应旁人要求背诵经文。这时候,我往往安静地站在后面,手持《古兰经》,仔细核对他的背诵。父亲从来不会漏掉一个字。现在我可以说,那些年我真是太失望了。出于奇怪的原因,我很希望能抓住父亲的错漏,可是他从来没有出错。
有一次,他告诉我,他是在10岁时背诵《古兰经》的,那年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祖父,在一次飞机失事中不幸丧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震荡。不管他的这个罕有天赋来自何处,他的优秀表现创造了许多卓越时刻。
轶事
阿富汗战争的10个绝不能公开的秘密
阿富汗战争从一开始就遭到了美国国内许多民众的反对,认为阿富汗将会成为美国继越南之后的又一个战争泥潭。近日,美媒《外交政策》撰文再次质疑阿富汗战争,称其有“十大不能说的秘密”:
(1)我们不知道阿富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赢得战争;
(2)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腐败无能,而美国却选不出另外一个合适的继任者;
(3)腐败还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不断的提供援助供他们腐败;
(4)最后的退兵期限正在临近,现在的阿富汗还是个“烂摊子”;
(5)即使能够和塔利班谈判,战争也不会停止。塔利班能战斗到最后一刻,而美国不能。
(6)从巴基斯坦通往阿富汗的多条公路被塔利班控制,我们必须交付通行费,也就是说,我们一边打击塔利班,一边资助他们;
(7)不支持塔利班的阿富汗人,也不会喜欢美国人;
(8)阿富汗人不认为已经取得了什么成功,美军撤退以后,国内战争仍然继续;
(9)美军撤退以后,会有更多的势力进入这里,而只有美国付出的最多,获得的利益最少。
(10)阿富汗战争同越南战争一样,美国希图扯出本国军队,留下当地的盟友控制局势。而当地盟友却有很大的失败的风险,盟友的失败也是美国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