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200000051

第51章

话说文丑听闻来人可能是李腾,心里十分高兴,慌忙跑出门外,突然差点撞倒一人,文丑一看,竟然是颜良。

颜良刚刚查完岗哨,就要回去休息,不想刚走到门口,却被文丑差点碰倒,颜良问道:“文丑将军何事惊慌,也不看看门外是否有人?”

文丑笑道:“我听到探马来报,说是一个打着‘李’字旗号的人往濮阳而来,我想拿可能是李腾,正要出去查看,不想竟然撞到了颜良将军。”

颜良道:“李腾乃当世虎将,当年你我二人两手,尚不是他的对手,不知道现在变得怎么样了?”

文丑道:“颜良将军要是想知道,可随我一起前去查看。”

颜良道:“若是你我都出城查看,城中又无人看守。”

文丑道:“探马来报,李腾据此不过十里左右,留下部将守城即可。”

颜良道:“若是如此,我与你同去见李腾。”

当下二人下了城,命人牵过马匹,拿了兵器,带了兵甲约又五十多人,出城查看。

李腾兵马正行只见,只看到远处尘土飞扬,数十匹军马狂奔而来,李腾不知来人是谁,当即命令大队停下,自己和高顺,张勋两人上去查看。

只见那数十匹骏马于二三十米外停下,对方大声喊道:“来人可是李腾李云飞将军?”

李腾见来人知道他的姓名,又见两人都是以大刀作为武器,再看两人身材高大,足足九尺有余,遂问道:“我便是李腾,来人可是颜良文丑二位将军?”

颜良和文丑一听来的人正是李腾,心里十分高兴,飞马狂奔,口中大叫道:“李腾将军,我们正是颜良文丑。”

三人已经明白对方是谁,当即快速相对方奔去。三人相遇,放声大笑,好不痛快。

李腾笑道:“你们与我那日一别,多年未曾相见,我心里甚是想念埃”

文丑道:“我等听闻将军于曹操大战于鲁国,本想出兵来救,奈何公务在身,不能走开。今日见到李腾将军完好无损,我高兴的很埃”

颜良说道:“将军此次前来,我定要于将军再比高下,以报当年马失前蹄之仇。”

李腾笑道:“将军只管前来,李腾一定随时奉陪。”

颜良笑道:“大丈夫可不能自食其言啊,哈哈哈哈……”

李腾与颜良文丑又说了一阵,颜良唤过背后随从,命令其回到城中,准备酒宴,招待李腾等人。那人领命,奔马回去。

李腾道:“二位将军,我来给你们引荐一下。”

李腾将颜良文丑带至陈宫等人身边,一一相互介绍之后。颜良文丑听闻李腾言说高顺曾和曹操大将夏侯惇大战二百回合不败,又想要和高顺比武。

文丑谓高顺道:“当年,我与颜良两人也打不过李腾将军,今日听闻高顺将军曾于曹操名将夏侯惇大战二百回合不败,酒宴过后,我要于将军一争高下。”

高顺拱手道:“到时候定然奉陪。”

李腾便将连同颜良文丑来至城下,李腾命孙明,赵奇,徐荣三人与众将士驻扎在城外。自己于陈宫,高顺,张勋和颜良文丑进城赴宴。

酒筵席上,众人除了陈宫,尽皆都是武将,因此众人也是十分的豪放,连喝了四五碗,方才谈起事情。

文丑问李腾道:“不知将军此行是何目的?”

李腾叹了口气道:“青州之地尽数被奸贼曹操夺取,我等已经无路可走,特来投靠。”

颜良道:“此事甚易,我与文丑修书一封,交与将军,将军可带上书信,前往信都,以将军才能,主公必定不轻用将军。”

李腾举杯道:“若是如此,我先谢谢二位将军了。来我先干为敬。”

颜良,文丑,陈宫等人皆举起酒杯,一饮而荆

几人喝至下午,李腾告颜良文丑道:“我等一路奔波,身体疲 惫,今日且先散了,二位将军以为如何?”

颜良文丑见已经喝了不少,便说道:“都快我等鲁莽,将军快快前去驿馆休息。”

李腾拱手谢过二人。

文丑又说道:“书信之事,我写好之后,便会差人送于将军。”

李腾又谢,颜良文丑回礼。李腾等人方才回去。颜良文丑又命人将酒肉之物送于城外徐荣等人,以示犒劳,方才回去休息。

李腾一觉睡至第二天一早方才醒来,左右侍女之人见李腾醒来,连忙递上衣服靴子腰带等物,给李腾穿上。

穿衣时,李腾问道:“可有你家将军书信传来?”

那侍女一边给李腾穿衣,一边道:“书信昨天晚上便传来了,我见将军酣睡,也未曾打扰,正要一会儿向将军说起,不想将军却问了起来。”

李腾一愣,道:“拿来书信我看看。”

那侍女便从方桌上拿过书信,递与李腾,李腾看了一眼,笑道:“想不到,颜良文丑二位将军办事竟然如此之高。”

那侍女突然笑了一下,李腾不解,问道:“你何故发笑?”

那侍女道:“将军有所不知,颜良文丑二位将军虽然面容古怪,甚是下人,却是待人最好。答应别人的事情,都会办到,我也曾受过两位将军的恩惠呢。”

正说之间,那侍女已经将李腾身上衣物全部穿好,又递了湿帕给李腾擦脸。然后侍女命人给李腾送来饭菜供李腾食用。李腾原本见到书信之时,便准备告别颜良文丑,前往信都去找袁绍,不想听这侍女如此之说,心里知道颜良文丑敬重自己是条好汉,于自己相交,若是自己失了比武之约,自己在颜良文丑二人心中印象,必定一落千丈。因此便决定,先和颜良文丑比武,然后再往信都。

正吃饭只见,忽然见一人进来,李腾一看,原来是陈宫,遂问道:“军师快快坐下一同用饭。”

陈宫罢手道:“主公请自便,我早已用过。”

李腾见陈宫好像有什么事情,遂放下手中筷子,问道:“我看军事好像有什么事情?”

陈宫道:“主公可先用完早饭,我于一旁等候就是。”

李腾笑道:“若是如此,当显生分,你我只见不必拘谨平常俗理,军师有话直说就是。”

陈宫欲说,忽见那侍女立于李腾旁边,又停了下来,又用眼神示意李腾。

李腾知陈宫之意,便说道:“你下去吧,我们有事商量,不便旁边有人。”

那侍女也知道军事情报也是她这种人应该知道的,向李腾,陈宫拜了两拜方才退去。

李腾道:“现在军师有话便可以说了。”

陈宫道:“昨天酒筵之上,颜良文丑曾言有书信送于主公,不知今日可曾送到?”

李腾道:“昨晚便送来了,因我未曾醒来,所以不知。”

说完便将颜良文丑所写之书信交与陈宫观看。

陈宫看后,还给李腾,道:“传国玉玺乃天下之宝物,孙坚,袁术等皆为此物导致身死,可见传国玉玺人人皆想据为己有,主公何必送给袁绍?”

李腾道:“若是不送,怎么才能被袁绍重用,我们又怎么才能东山再起?”

陈宫笑道:“已经有了颜良文丑书信便足矣。”

李腾担忧道:“袁绍已知传国玉玺在我的手上,若是问起,我又该怎样给袁绍答话?”

陈宫笑道:“若是袁绍问起,主公只要说传国玉玺被曹操夺了去就行了。”

李腾笑道:“嫁祸于人!真是好计策,好计策埃”

李腾又与陈宫说了一会儿话,忽听见有人敲门,陈宫吓了一跳,李腾于里面问道:“外面敲门之人是谁?”

只听见外面的人答话道:“将军是我,文丑。”

陈宫听是文丑,当下慌了神,唯恐谈话内容被文丑在门外听见。

李腾示意陈宫不用惊慌,便喊了声:“原来是文丑将军。”

说着便打开房门。

文丑一见陈宫也在李腾房间,笑了一声道:“原来公台先生也在这里,遂我一齐去演武场看我于高顺将军,李腾将军比武,先生乃是文官,正好给我们做个裁判。”

陈宫连忙称道:“将军雅兴,怎敢打扰,当从将军之命。”

李腾几口吃完饭菜,吩咐侍女进来收拾,便于文丑一齐和陈宫往演武场而去。

三人到了演武场之时,颜良,高顺,张勋等早已到达,几人也没有开始,之时高台之上饮酒谈笑。

颜良,高顺,张勋见李腾,陈宫,文丑来到,连忙站起来,像李腾三人走去。

文丑道:“我去请李腾将军之时,正好遇到陈宫先生,我就一起拉了来,陈宫先生正好给我们比武做个裁判。”

高顺笑道:“公台乃我家军师,要是当了我们比武的裁判,颜良文丑二位将军必定是要输了的。”

颜良笑道:“陈宫先生乃是大儒,我却是不信陈宫先生会去偏袒自家人。”

陈宫笑道:“比武之事,我定当秉公处理,绝不偏袒。”

李腾笑道:“不知第一场谁先出场?”

文丑道:“李腾将军太过勇猛,你不能先出场,等我们四人比武完毕,胜了的二人再与你较量,你看如何?”

李腾哈哈一笑道:“也好,也好。”

颜良文丑一方,颜良先来,而李腾一方,却是高顺先上。

欲知二人比武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历史名人之谜(求知探索)

    当我们以惊叹的目光回望这段遥远的历史时光时,我们发现,这里有高贵优雅的汉谟拉比王,正以恢宏的气势写就人类史上的第一部法典;这里有从容安详的释迦牟尼佛祖,正端坐在菩提树下凝思;这里有聪明睿智的阿基米德,用纤细的杠杆撬起地球。
  • 兴明

    兴明

    主角回到明末。灭李自成,拒金虏,扫荡草原,发展资本主义,与西方列强争霸。
  • 晁氏水浒

    晁氏水浒

    “咱也来个煮酒论英雄,先说神力。这江湖之上,要说神力,第一当属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两膀若无千斤之力,怎能动的树木。”“这便是你孤陋寡闻了,岂不闻小霸王力扛东京数千斤闸门,四路反王这才安然逃出东京,怎是凡人可比。”新书《义气水浒》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 大明望族

    大明望族

    谚云: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与汝南周氏、会稽顾氏、陇西李氏、东海陈氏、中山张氏并称中国六大世家。大明中叶,世家郡望早已凋零,沈氏分支立足松江,名声鹊起,为当世显赫望族。只因一现代灵魂,回到至五百年前,重生到祖宗身上,混个了风生水起。*《登基吧,少年》2019年1.11起点首发,可以开养了,^_^
热门推荐
  • 跆拳道太子妃

    跆拳道太子妃

    她相信,她绝对是得罪了头顶那位上帝老大啥事了!好好的现代社会,一个汽车爆炸就将她丢到了这个视女人为衣物的古代时空。得,既来之则安之,姑娘她就当是来次免费的时空之旅吧。绝色不是错,可这丫环身倾城貌就是她的劫,这不,人家正牌小姐要选夫君,硬是将她锁在了院子里,可惜的是,她是穿越了的言诺诺,不是原来任人欺的小怜儿。她爬,她爬,她爬爬爬,刚爬出院墙就摔在一群黑衣刺客间,而刺客的目标就是那个与夜一模一样的太子,是相似?是本尊?不理,救了再说,佛说,宁可救错不可放过。“妈的!敢动我家夜,当言诺诺死的啊!”她这霸道一吼,宛若魔咒般地让四个男人从此魂牵梦潆。四个男人,占尽了这个时空的优质男基因,太子王爷堡主盟主一网打尽。当那致命的一剑穿透心胸,她如落花般飘落,依恋、执着、爱恨,全都如泡沫一般散去……她为谁来?谁又注定了为她而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开心休夫

    开心休夫

    她堂堂二十一世纪特警精英,医学世家传人,只因遭人陷害才命归黄泉,不幸穿越到一名柔弱的和亲公主身上,最可恨的是被当成替王妃冲喜的小妾,还在洞房当晚被王爷推得撞死过去,再次醒过来时,她的柔弱换成了强势,外加冷漠腹黑.既然他们兄弟不仁,将她拉进这皇权的争夺中,就别怪她不义,她可不是好捏的软柿子!凭着特警的敏锐和高超的医术,抽丝剥茧揭开层层面纱,方才知从一开始自己便入了局,一切只不过是一场阴谋!
  •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不着寸缕的美少年注视着匍匐在眼前的有翅爬行类,那自踏上异界土地以来一直紧闭的唇线开始变换,声音出现在幽暗的意识空间。“判定计划主导及相关人员全数死亡,与地球方面联络完全中断。进入自行行动模式。变更登录名为预定完全体【李林】。结合当前情况,自主选择任务B4。”有了李林这个名字的少年顿了一下,声音仿佛带上了地狱最深处的冰霜寒意。“渗透、侵入低程度文明,将其殖民地化,地球化。”一个最终兵器少年,在魔幻的异界闻到了相同的味道——战争。于是,他开始继续自己的使命。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其为惩创,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是忠也。其文古,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其义深,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维忠与孝。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清和月吉,然而史册所载,方可刊而行之,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如欲使家喻而户晓,此可以为劝者也
  • 穿越不做妾

    穿越不做妾

    她可是从大好时代剩下的极品,凭什么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当一个小妾。无论他多么喜欢她,她还是要逃。恶人果然有恶报,他的婚礼成了一场杀戮。不过是救了她一次,竟然以为她对他好是报恩。更可气的是她竟然隐隐喜欢这烂男人。既然他没娶上老婆,她大发慈悲嫁给他何妨?不过,肯定不会那么便宜他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