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5000000008

第8章 兴趣不会说谎

功课不好,不许打球

现在国内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果孩子的文化课成绩不好,家长就会为孩子选一些特长班,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

有没有天赋。目的是希望通过“特招生”的途径让孩子继续升学。孩子们也乐得如此,因为“特招生”的课程相对轻松,在文化课上面临的压力要小很多。

家长们在跟风做这些草率决定的时候是否想过:孩子如果在某方面有天赋、有兴趣,即使不送他专门去学,他也会自己找时间去学,在不牺牲文化课的情况下也能发展特长。而如果他对这些没有兴趣,只是为了逃避文化课,那么即使送他去学这些特长,也很难学好,到最后很可能文化课和特长两个都没学透,两手空空,就算上了大学将来也不容易找到好的出路。

确实有一些孩子从小就被送到艺术学校、体育学校,后来成了“家”,成了“腕”,可是这样的概率有多少呢?中国有那么多从小学篮球的孩子,可是真正成为“姚明”的又有几个呢?

半鼓励半约束式的家庭教育是林书豪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林书豪开始对打篮球产生强烈兴趣的时候,林书豪的父母既没有反对,也没有无条件支持。他们制定的规则是:功课不好,不许打球。即使后来林书豪在高中、在大学打出了名气,有成为球星的潜质的时候,林父和林母也没有放松对林书豪功课的要求。林书豪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一直都有跟书豪说,你想将来打球没问题,但是你要有一个后备的职业,万一你受伤不能打的时候,你怎么办?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功课还是很重要的。做学生嘛,学生的工作就是先把书读好。所以我们对他的要求是只要先把书读好,你要打多少球都没有关系。但是,如果你的成绩退步,我们就要调整你打球的时间。我们需要为他想好一个轨道,让他循着这个轨道去走,因为毕竟还是小孩子。小学的时候没有什么功课,所以没有什么问题。高中的那几年比较忙,我们要不时地看他的功课有没有退步。”

在父母的督促下,林书豪也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去寻找打球和读书的平衡点,合理安排时间,这无形中也提高了他的能力。在被问到这样会不会很难时,林书豪说:“高中时非常困难。功课很多,我希望做好,所以我经常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协调一下,来克服困难。”由于父母的督促和自己的自律,大部分时间林书豪都可以打理得很好。但到了秋季,不仅要练球,还要比赛,林书豪会变得很忙。这时候林妈妈就会经常提醒他做功课,不是“明天的功课做完没有”,而是“下一个礼拜的功课做完没有”“有没有什么考试”“有没有什么功课要交”……有的时候到了礼拜天,父母会要求林书豪先在家里把功课做一做。

林书豪高中的篮球教练皮特·迪本布鲁克回忆说,他已经记不清多

少次接到林妈妈的电话了,“有一次她非常焦急地打来电话,说:‘皮特!皮特!书豪今天得了个A-!如果下周还没达到A的话,我会要求他退出篮球队!’”迪本布鲁克说,为了让林书豪留在队中,他也不得不督促林书豪加强学习,“你一定要得到A”!

林父和林母的苦心和督促没有白费,没有靠篮球特长,林书豪靠自己的文化课分数考进了哈佛大学,并且顺利毕业。就算没有打职业篮球,在哈佛主修经济学的林书豪也可以进入华尔街,成为一位商界精英。

在林书豪考入哈佛大学前,林妈妈的一些朋友告诉她,让林书豪打球是浪费时间。林妈妈受到批评,但没有阻止林书豪打球,因为她看到儿子打篮球时很快乐,她希望儿子快乐,所以支持儿子所做的事情。而在林书豪考入哈佛大学后,那些过去批评过林妈妈的朋友反而问她,他们的孩子应该做什么运动才能进入哈佛。

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在很早以前就明令禁止高中生直接进入NBA联盟打球,球员必须要经过大学教育才能参加选秀。

每一个人在某个阶段,都会有一个主业,就是最主要的事务;还有一个兴趣,就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事。对很大一部分人来说,主业往往不是自己的兴趣,而且二者还很可能存在矛盾冲突。像林书豪,他年纪尚轻,学习是理所当然的主业,而他喜欢的打篮球则是兴趣,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才是最关键的。

体育运动比拼的并不仅仅是身体和技术,文化素质对运动员来说也很重要,不管是对这项运动本身的理解,还是对教练意图的领会,文化素质高的运动员都会占据很大优势。对于音乐、美术等领域来说更是如此,不管是在哪个领域,不管我们的兴趣点在哪里,专业技能的比拼都只是一种表象,本质上都是综合素质的比拼。

“我会拼命,努力去得分”

一个人,如果一生奋斗的事业恰好是他热爱的,那么,他是幸运且幸福的,而且往往更能取得耀眼的成就。而对一项事业

的热爱,首先来源于兴趣。林书豪的父亲林继明是一位计算机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位疯狂的篮球

迷。他在20世纪70年代移民美国之前,就已经为NBA着迷。电视中有关NBA比赛的画面,他从不放过。

从中国台湾移民美国后,林继明除了在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闲暇时间都奉献给了NBA。20世纪80年代湖人与凯尔特人的世纪对决,让他如痴如醉。林继明的身高只有1.67米,这基本断绝了他成为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的梦想,但并不影响他对篮球的热爱。初到美国时,林继明对篮球技术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他开始研究当时的NBA巨星“大鸟”拉里·伯德和“天钩”贾巴尔,学习他们的脚步和技术动作,然后在自家的院子里练习,直到模仿的“有模有样”后,他才敢到街头的篮球场上“斗牛”。“我无法解释为何会迷上篮球,但我就是爱。”林继明说。

在父亲的影响下,林书豪5岁时就开始接触篮球了。他被带到一个基督教青年会参加儿童篮球联赛。不过,那时小林书豪对篮球的兴趣并不大,“那个赛季,他有一半比赛是站在球场中央吮吸大拇指。”比他年长四岁的哥哥回忆道。

后来,林书豪的母亲不再去看他打球了,这让小林书豪很难过,他恳请母亲重新回到场边。林妈妈承诺,只要林书豪改变态度,就会去助阵。“他当即就表态‘我会拼命,努力去得分’。”林书豪的哥哥透露。母亲真的去了,而小林书豪也没有让母亲失望,砍下了儿童比赛规则下所能得到的最高分,篮球天赋开始显现。“从此之后,他正式在篮球路上起飞,再也没回头。”林书豪的哥哥说。

对于自己能走上篮球这条路,林书豪自己也认为是父亲的功劳。他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我爸爸是超级篮球迷,他总是带我看篮球比赛。当我会打球时,我哥哥已经是一名球员了。所以,对我来说很容易。我经常和他们在一起打球,有时我妈妈也会参加一起玩,全家人会在客厅的篮筐下或在后院玩。由于我们兄弟从小就讨论篮球、打篮球,所以我妈妈总想要有一个女儿。那时迈克尔·乔丹是我们每个人的偶像,我会看他的每一场比赛,我会在后院隔着窗户看他的比赛。当他投篮得分时,我会在外面篮筐下模仿他的动作,我和我哥哥在对决赛中就会这样做。”

林继明带着三个儿子打篮球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兴趣,他没想过要让自己的儿子将来成为职业球员,甚至打进NBA。但他也不只是带着儿子们“玩玩”,作为一名工程师,他做事严谨的态度也体现在了教儿子打篮球上。他严格训练三个儿子的基本功,纠正他们错误的技术动作,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用正确的方式打球。他认为这样做可以让儿子们在以后打球时,做正确的技术动作成为一种本能反应。而一开始就用错误的方式打球,以后改正就会很困难。父亲严谨的态度对林书豪影响深远,也让他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篮球基本功。

林继明一直让他的三个儿子保持一周三练的习惯,每天晚上从8点开始,他们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训练,林继明让他们模仿NBA巨星的打球动作。三兄弟球打得都不错,而林书豪则是最出色的一个,甚至老天也在眷顾他,让他的身高达到了1.91米。这个身高对于控球后卫而言,也有绝对的优势。

后来林书豪疯狂迷恋上了篮球这项运动,打球已经不再需要父亲督促。但一开始他对篮球兴趣的萌芽,要完全归功于林继明的培养和引导。如果当时林继明是一个疯狂的橄榄球迷或者棒球迷,或许会有橄榄球或棒球场上的林书豪,不会是现在NBA的“林来疯”。

孩子的兴趣爱好与职业取向,跟父母、跟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中国有个词叫“子承父业”,这是有一定道理的。NBA的很多球星对篮球的喜爱,都得益于父母的引导。

比如,NBA的超级巨星科比·布莱恩特走上篮球这条路,并且取得辉煌成就,虽说与他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分不开,但他一开始对篮球兴趣的萌芽,也要归功于他的父亲乔·布莱恩特。

与林书豪的父亲林继明不同,乔·布莱恩特是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在NBA打过球,还在意大利和法国的职业联赛打过球。

在科比不到一周岁,连走路都不会、根本抱不动篮球的时候,乔·布莱恩特就给儿子买了一个小号篮球,让小科比在婴儿车里玩耍。从那个时候起,科比就开始晃晃悠悠地拿着小球练习投篮了。

在科比3岁左右时,他终于能抱起一个篮球了。当时乔·布莱恩特还是职业球员,家里有很多篮球。受父亲的影响,小科比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打篮球。用乔·布莱恩特的话说:“小小的个子大大的篮球,那个样子很可爱。”

从小就跟随父亲学打球,但小时候科比的偶像并不是乔·布莱恩特。那时科比会收集父亲的球星卡,但不会挂父亲的海报。他的最爱是“魔术师”约翰逊,在知道约翰逊退役时,他不愿相信这个事实,伤心了很久。

科比3岁的时候就对父亲说他将来会去打NBA,他问父亲,他要怎么样才能去NBA打球。乔·布莱恩特回答:“你要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比别人多会很多技能。比如你用右手写字吃饭,为什么不把左手练得和右手一样好。”科比6岁的时候,乔·布莱恩特开始给他看很多录像带,教他从最基本做起,他们父子一起晨跑,一起跳绳。科比也正式踏上了篮球巨星之路。

人的兴趣是可以培养和引导的,如果林书豪和科比小时候没有接触过篮球,也没有父亲的引导,也许他们一生都不会爱上篮球,就算接触也可能只是业余爱好,未必会成为后来的篮球巨星。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不奢求成为巨星,但发展几项感兴趣的爱好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喜爱的事情,你没什么爱好,每天只会喊“无聊”,那是因为你没有刻意去培养自己的兴趣。多尝试一些事情,多接触一些事情,就很可能会对某件事产生兴趣,进而发展成为爱好。成不了巨星,我们也可以成为朋友圈中的“歌王”和“球圣”,这不也很好吗?

“如果不做的话,我会后悔一辈子”

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获得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我

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如果从心里抵触一件事情,就算有人一直在旁边监督,也很难做好,或是应付了事,或是出工不出力。如果自己想去做一件事情,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我们也会积极地去做,而且往往会做得很好。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林书豪能有今天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对篮球这项运动有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兴趣又升华为热爱。这份热爱,让他无论春夏秋冬都坚持刻苦练球,对每一项技术动作都尽力做到完美,面对诸多困难不会退缩,郁郁不得志时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林书豪大学快毕业时,他面临着一个重要抉择,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过踏实的日子,还是继续打球,去NBA闯一闯。在他的内心深处,肯定是想继续打球,这是他热爱的运动,他希望能成为自己终生的事业。但是作为一个哈佛毕业生(上一次哈佛毕业生进入NBA是在57年前),而且还是被美国人认为只适合去当科学家或工程师的亚裔,去NBA闯荡风险太大。

回想起当时心里的挣扎,林书豪说:“在大学快要毕业时,我真的很想打篮球,想先试打一年。当时我觉得如果我不做的话会后悔一辈子,对我而言这是我喜爱做的事。我就先打一年,看看前面的路该怎么走。很感恩能打进NBA,现在我想要一直打,能打多久就打多久。”很幸运,林书豪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他的父母没有阻止他,而是支持他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林妈妈回忆说:“我们全家都很支持他。我记得那时候我说,最了不起就再多养他几年。他如果进不去NBA,就只能打国家篮球协会发展联盟,薪水就会很低。所以我们就说,‘如果你想再多打几年,可以,没有问题,但是不要打太多,我养不起你这么多年’。现在我不用养他,是他养我了。”

林妈妈支持林书豪继续打球,是因为她知道儿子热爱这项运动,她希望儿子快乐。而在林书豪小时候,她并不是这么想的。那时林妈妈坚持传统的教育理念,每天督促林书豪练钢琴,并且希望他以后成为一个医生。父亲林继明知道这不是儿子的兴趣所在,他坚持让林书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依旧每天带着儿子打球。林继明说:“我完全没有想把他培养成职业球员的想法,如果那个时候他说自己不喜欢这项运动,那么我不会强迫他做这些事情。”

现在林书豪经常会教小孩打球,他教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小孩产生对篮球的兴趣。他说:“我觉得这很重要。当你觉得有乐趣,你自然就会努力去做,自然就会越做越好。没有这样的热情和自然的欲望,进步的空间不大。例如我学钢琴,我没有这种欲望,所以妈妈总要强迫我去做。我很讨厌钢琴,结果是,我弹得很差。”

黑格尔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的伟大事物都是靠激情来成就的。”确实,没有兴趣,没有热情,没有激情,就很难拿得出动力和热忱去做事。很多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士,在事业上之所以能攀上常人所不能及的高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打心眼里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这样自然就会有源源不绝的干劲与力量。

像“股神”巴菲特,他就曾说过:“我热爱我的工作,我从来如此,无论是在谈大合同,还是在只赚1000美元的时候。每天早上去办公室,我感觉我正要去教堂,去画壁画!”

还有“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也是如此。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日复一日的科研工作,却从没厌倦过。他说:“我喜欢这种方式,而且丝毫不会感到压力。只有你认为这种工作是快乐的,才可能成功。”话语间一点都看不出,这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十分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他们比别人更舍得投入,更加执著坚持,最终才收获超越常人的成功与快乐。就像高尔基说的那样:“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比普通人多了一份热爱而已。”

不管我们做什么,如果想要做好,想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先培养对所做事情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调动主观能动性,才能做得比别人出色。

同类推荐
  • 奥巴马传

    奥巴马传

    奥巴马竞选成功,继任美国总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书从奥巴马的身世、幼年、成长乃至成功,揭露了这位美国现任总统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热门推荐
  • 朝秦不暮楚

    朝秦不暮楚

    爹爹是鳏夫,身边的其他长辈们集合了:老光棍,老鳏夫,寡妇,寡妾,望门寡……这一系列的单身形态。在这样奇葩的生长环境里,秦昭深感大人们全都是说一套做一套,嘴上义正言辞地要她嫁人,可同时却身体力行地向她证明着:“婚姻很重要,一次就够了;如果你够牛,一次都不要”的道理。遗憾的是,秦昭显然不够牛,还是需要嫁人的。仔细看看,左边是老实善良的青梅竹马,右边是帅到没朋友的花心大哥哥,前有情深意切的王孙公子一只,后有英俊潇洒的小将军一个……算了算了,就这个了!大不了日后再离婚好了!只是她的婚事,真的会这么顺利么?弱水三千取一斛,只愿朝秦不暮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婆PK 初恋

    老婆PK 初恋

    你去再找一个女人试试看啊?我敢保证,你永远不会找到我这样好的女人了。”“切,我也敢保证,如果你敢离开我再嫁一个男人,绝对不会找到像我这样完美的男人了!”之后,他们便相拥在一起,互相亲吻着对方。本来幸福而平淡的日子过得好好的,但刘义军的初恋回来了,他们相遇了……
  • 凌贝贝的米虫生活

    凌贝贝的米虫生活

    红莲国一向不喜好女人的妖孽王爷,却破天荒的将她养在身边,疼进了骨子里。她赌气要离家出走,却被那妖孽拦住讨债:“本王的出浴图都叫你卖遍了整个莲都,你得负责……”某女不满:“让我负责也行,你得说你是因为什么看上我的!”某王爷妖孽一笑:“因为你傻。”某女闻言暴怒,正要发飙之时某妖孽又开口了:“但本王就是喜欢你这种有点傻,脑子不好使的,嗯……很好养活……”(宠文)
  • 穿越之无心成妃

    穿越之无心成妃

    此文已加入半价行列!!本文有些雷人,不喜的请绕道经过!男强女也强,绝对正剧版!“只有朕不要的女人,没有朕要不起的女人。”皇帝对着她冷冷的讲道“那么你能为了我放弃后宫三千佳丽吗?”她狂傲的看着皇帝,挑衅的问道“不准走,我要你在这里看着。”皇帝公然在她面前和别的嫔妃上演限制级的画面“皇上,你们表演得真精彩。”她看得手足舞蹈,情不自禁的讲了出来。“赵傲蕊,你是朕的女人,我不准你喜欢上别的男人。”皇帝霸道的命令道。“皇上,既然出来玩了就要开心,我没有喜欢,只是欣赏。”“只要你替皇帝生个孩子,我就放你自由”太后看着她,慢条斯礼的讲道“我从不做亏本生意。”生子,免谈。除非她真的爱上那个男人苏莫大汗淋漓的呆坐起来,睡梦中的她被男人压在身下,无情的凌虐和摧残。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不仅仅只是一场恶梦,也是自己最不堪的过往一次意外让她穿越到一个历史从未记载的年代时代和身份的变迁却未能让她走出这段阴影穿越后的她成了皇帝极力想要得到的女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都市女子如何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中脱颖而出让皇帝又爱又恨如何运用自身的智慧让太后也对她刮目相看喜欢洛洛文的亲,不要忘记收藏噢洛洛保证最少一天一更,偶而有暴发绝不断更、弃文滴推荐自己的文《带着娃儿跑》推荐好友的文青墨烟水《极品女帝》兰妮《与魔同寝》大米麦《爱你纯属意外》、
  •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每天读点文化常识

    对我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坏处:首先,会大大妨碍我们了解自己祖国的历史。其次,会使我们对生活中许多和传统文化有关的现象感到费,解。此外,不懂文化常识,还可能使我们在许多场合“出糗”。为了使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丰富的文化常识,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每天读点文化常识(插图典藏本)》选取了读者感兴趣又实用的文化常识,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涵盖了在生活中及与人交往谈话中所能涉及到的几乎所有领域,如天文历法,民族地理,王朝皇族,官制法律,礼仪宗法,军事兵器,宗教风俗,饮食器用,建筑交通,文化艺术,医药科技等。
  • 剑装

    剑装

    不老的世界,等级制度森严,每个人的生命上限早已经注定,爵位越高才能活的越久,所有人都唯有斩杀不死族,提升爵位获得生命刻度,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不老不死。 性格坚韧不拔,拥有卓越天赋,但是却因为出生在世界最底层,连武技都接触不到的少年,突然收到了一份来自死人的遗物和遗嘱。 “那个人一定是疯了,留给我一支连剑都没有的空剑匣,竟然就要我去打败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白苍东一脸古怪的看着那支并不怎么起眼的剑匣。 PS:写作热血篇,读作福利篇。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挖掘、撷取了很多北大先哲、当代北大人和各界精英的哲思妙语,并根据写作需要加入了相应的经典案例,当然也不乏作者的一点儿管窥之见,希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让北大精神在每一个读者心中延续她的辉煌。
  • 南湖故事

    南湖故事

    龙脉绵延、凤凰振羽、唐王东征、士林传奇……不觉入梦。我梦见南湖变成了童话世界。美丽的凤凰仙羽飘飘、文彩斑斓,在南湖湛蓝的天空翱翔。碧绿的湖水里耸立着晶莹剔透的龙宫,龙王的夜明珠放射出灿烂光芒。威武的唐王身披战袍,携曹妃在南湖漫游。花径上跑着灰姑娘坐的南瓜车,游乐场里传来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喧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