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那位好不容易才鼓足勇气提出加薪的员工,不仅没有获得加薪,还惹出这么多不顺耳的话来,他还有心情为公司好好工作吗?
所以,就算你是老板,对公司员工有绝对的优势和主动权,但这个时候最好也讲究一下说话策略。尤其是对那些对公司作出过很大贡献,具有一定实力的员工,拒绝更应慎重。因为这些员工可能在提出加薪要求前已经为自己准备了后路——加薪不成,另谋高就。如果你不打算失去这样的员工,说话就要慎重小心。即使要拒绝对方的要求,也要说得充满人情味,在谈话中将此人的能力与公司的需求相衡量,然后基于他的工作表现,巧妙而委婉地否定他的要求。
给员工一个合理的理由
其实,下属在向你提出加薪要求前,已经做好了两种结果的准备。如果你能本着设身处地的态度,为下属着想,给出合理的拒绝加薪的理由,让下属明白你这样做不是独断专行,而是事出有因,相信你一定能获得员工的理解和谅解。
要注意的是,当你给出下属解释前,一定要先听听下属的要求和想法。要知道,向自己的老板要求加薪并不容易,下属要鼓足勇气走到你面前更要花点时间。所以当下属向你提出要求时,你最好请下属坐下来,听他说说想加薪的理由,让自己了解下属的问题所在。这样也更有利于你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从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阐明拒绝理由。
不乱开空头支票
任何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面对下属不合理或暂时无法满足的加薪请求时,都会圆通而果断地说“不”。更重要的是,一些领导不会因为拒绝了下属的合理要求而心存内疚,甚至不负责任地作出超越自己权限的承诺,乱开空头支票。因为即使你一再强调你承诺的事要视将来情况决定,如等到业绩有转机了等,下属仍可能将它看做是承诺。因此,在拒绝时尽量不要开空头支票,徒然增加双方的麻烦。
将加薪换成其他奖励
加薪与不加薪的区别在于:加薪能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要达到这个目的,不一定仅靠加薪才能达到。如果你打算拒绝给员工加薪,又不想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妨尝试将加薪换成其他奖励方式,比如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让员工在公司内部发挥更大的优势,在技术、经验上得到积累;或者提供难得的培训机会等。想必有上进心的员工对这样的安排都会觉得是意外之喜,欣然接受。而且,这样也能让员工觉得:工作除了获得金钱外,还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不论是对员工,还是对公司,都是有好处的。
批评下属也要讲究方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的下属当然也不例外。作为领导者,你该如何去批评他们呢?其实,那些真正想通过批评解决问题,更好地改进工作的领导都很清楚:批评下属绝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就像一个合格的医生一样,对待每次手术都要全力以赴,不能掉以轻心。
杜绝揭人伤疤
大多数人并不喜欢揭人伤疤,生来就喜欢揭人伤疤的人少之又少。但在情绪不好时就难说了。尤其是领导者,因为人事大权在握,对别人的过去知道得一清二楚,怒从心头起难免出口不逊,说些诸如“你不要以为过去的事情没人知道”之类的话。
对于今天该指责的事项,引用过去的事例是不适当的。只有当要把过去的例子作为追究事理方面原因的资料时,才能将它拿出来。如果领导不懂这个道理,驾驭不了自己的情绪,喜欢揭旧伤疤,那么员工就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都已过去的事了,现在还抓住不放,太过分了!在这种上司手下干活,恐怕一辈子也没有出头之日!”
为什么旧事重提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愤怒呢?因为事过境迁后,下属认为自己已得到领导的宽恕,相信对方必然将过去的事忘了,并从此信任对方。而当领导重提旧事时,内心就马上愤怒至极,认为原来他只是假装忘记,事实他仍记挂在心!如此一来,不但从此不再相信对方,且可能因此而形同陌路。
一分为二地给予评价
既要修正错误的行为,更要肯定和鼓励好的动机,尤其应先肯定动机,后修正错误。
老话儿说得好:“倒洗澡水的时候,不要将孩子也一起扔了。”同样,批评错误行为的时候,也不能将下属的积极性也一同抹杀了。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不能在切除患者病灶时,将其他正常器官也一并顺手牵羊。
批评要对事不对人
领导批评员工,目的在于指出并纠正员工的过错和失误,或制止和修正员工违反团队规章制度的行为。批评的对象,是员工的行为,而不是员工的人格和品质。所以领导者要记住,作为一名管理者,我们训诫的是过错的行为,而不是有过错的人。
在批评时,领导避免向员工说这样的话:“我从未见过像你这样把事情弄得如此糟糕的人”或“整个部门就数你最差”等。这些带有侮辱性的语言,只会激起对方的对抗心理,让人怀疑管理者的批评动机。这不仅不利于对方认识错误,改进工作,还可能会激化矛盾。
比如,要想让一个办事过分关注细节的人能改正忽略大局、过于计较细枝末节的毛病,我们可以这样说:
“我知道你办事一向认真周到,凡交给你的事,我们都很放心。但如果你能从整体上把握办事的方法和方向,你的工作会更出色。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批评带来的不好后果呢?”
不在公共场所批评员工
一个领导者,在第三者面前批评某个员工的行为,是绝对不可原谅的。用这种方法批评员工,不仅打击员工士气,还会造成对方顽强的反抗。而在公共场所巧妙地暗示对方注意自己的错误,他则会真诚地改正错误。
华纳梅克每天都到费城他的大商店去巡视一遍。一次,他看见一名顾客站在台前等待,没一个人接待她。那些售货员都在柜台后处的另一头挤成一堆,彼此又说又笑。华纳梅克没说一句话,而是默默站到柜台后面,亲自招呼那位女顾客,然后把货品交给售货员包装,接着他就走开了。这件事让售货员感触颇深,他们及时改正了服务态度。
若要不惹火人而改变他,只要换一种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公共场所,如果一定要批评的话,我们不妨旁敲侧击地暗示对方。对人正面批评可能会毁损了他的自信,伤害他的自尊;如果你旁敲侧击,对方也会知道你用心良苦,他不但会接受,而且还会感激你。
及时挽回批评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不当众责备下属当然是最好了,但有些领导容易冲动,特别是看到下属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严重影响全体时,可能按捺不住火气冲天,当众责骂起下属来。这就好像“丢了羊”一样。为防止继续“丢羊”,领导就必须立即采取“补牢”措施,使因一时冲动而产生的副作用减到最小。
某经理对工作一丝不苟,只是脾气暴躁。一天,他看到部门经理在工作中出了一点差错,便立刻暴跳如雷,大声斥责部门经理。事后,经理冷静下来,觉得自己太冲动了,而且后来听部下解释说,这个部门平时工作十分出色,只是因为特殊情况出点小错,但工作成果还是可观的。
于是,经理马上进行“补牢”工作。在他那天下班前,派人找来部门经理,说:“今天委屈你了,怪我太冲动,没有了解清具体情况就责怪你,请原谅。不过,你们部门的工作仍要提高,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
几句话使部门经理的心得到了安慰,同时又有种被信任感,再大的委屈也飞到九霄云外了。
俗语说:“打一巴掌再给一个甜枣。”虽然“这一巴掌”不能轻易打,但既然“打”了,给与不给“甜枣”效果肯定大不相同。丢了羊,再补牢便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当优秀员工要“改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关键员工的离去,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但这种情况又不可避免地每天都在发生,正如赛普拉斯公司首席执行官T.J.Rodger所说的:“现在已没有一家公司能将自己密封起来,来阻止外来竞争的侵袭。公司内部高质量的员工,始终不断收到来自外边提供的工作机会。”
有专家统计:在那些自愿离职的员工当中,去意已决地向企业提出辞职的约占40%;辞职目标不是很明确的约占20%;介于两者之间的辞退员工约占40%。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能即使作出正确积极的反应,准确把握员工离职的心态和原因,大部分员工还是能被挽留下来的。
那么,管理者怎样通过沟通既能最大可能地挽留住员工,又不失公司的尊严呢?
尽快进行面对面沟通
收到核心员工的辞职报告后,管理者应尽快在最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甚至中断会议,放下手头的日常工作,以示对此事的重视。任何迟疑、怠慢都有可能让这位员工理解为冷漠、轻视,使他们更坚定离职的决心。
同时,还应争取与之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避免用电话和E-mail样不利于管理者掌握更真实、更全面的信息。通过面谈,察言观色,尽可能地了解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或许还有一些可挽回的余地。
另外,在与员工面对面沟通时,管理者也要讲究策略,真诚挽留的同时,还要听话听音,旁敲侧击地了解员工要离职的真相。比如,与其直接问“你为什么离开公司?”或“谈谈你想辞职的理由好吗?”不如换个角度,有技巧地问:
“你希望公司作出哪些改变才能让你继续留在公司呢?”(表明公司挽留对方的诚意,从中寻找公司的不足。)
“你觉得你打算过去的那家公司哪些方面更吸引你呢?”(与自己的公司对照,找出相互间的差距。)
类似这样的问话,就能让员工谈更多离去的理由,同时也能了解真相,对症挽留。
不作兑现不了的承诺
在面谈过程中,如果对方开出了公司无法满足或明显不合理的条件,这时领导者不要为一心留住员工而满口答应,以此取悦对方。这样做,不仅有损公司尊严,容易引起对方的轻视,还可能因日后条件无法兑现依然导致人才流失,更给公司留下失信于人的恶名,实在得不偿失。
面对这种情况,领导者完全可以从公司的现有能力出发,将公司的难处与局限说出来,让员工明白:如果他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公司非常欢迎他回来;如果不能,公司也不委曲求全,满足他的一己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