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领导的误解
在多个领导手下工作,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难免会在不经意间得罪某位领导。假如领导误解了你,要想办法消除误解,否则肯定会影响你的工作。
要消除领导的误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一、掩盖矛盾:如果领导误解了你,与你之间出现了矛盾,你在其它同事或领导面前要尽力掩盖这件事,不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与某个领导有矛盾,以免他们把这件事宣扬得沸沸腾腾,使事态扩大化。
二、在公开场合要尊重领导:即使领导误解了你,在公开场合仍要尊重他,见面要主动打招呼,微笑着与他讲话,让他意识到你对他的尊重。这样他对你的误解慢慢便能消除。
三、背后多褒扬领导:虽然领导误解你,但在背后也不应讲他的坏话,相反还应多在背地里说他的好处,通过别人之嘴替自己表白真心。对方知道你在背地里褒扬他,肯定会高兴,利于误解的消除。
四、找机会尽释前嫌:待领导对自己逐渐有了好感后,可找一个合适的机会请教领导在哪些方面对自己有看法。弄清领导误解的原因后,你可以耐心向他解释,证明你并不是有意的。只要你够坦诚,领导不会不接受你的解释。
甘心做领导的绿叶
当你在工作中取得一定成绩后,不要总想着表现自己一下,而应懂得用自然而巧妙的语言将自己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归于领导。这样做,能显示你自己慷慨大方的品质和对领导的忠诚。这样也能在领导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而且也可能会换来他同样的回报。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大臣。当时渤海一代灾害连年,百姓生活疾苦,纷纷起来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汉宣帝只能派年近七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就任后,安抚百姓,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口人种一株榆树,一百棵菱白,五十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每天带着剑的人,他劝慰道:“干吗不将剑卖了买头牛?”
经过几年的整治,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龚遂也名声大震。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与他一起去长安,并对他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然而,此人经常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其他属吏都反对他去,怕他坏事,但龚遂还是带他一起上了长安。
一天,皇帝要召见龚遂,王先生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尽管王先生整天一副醉汉的嘴脸,但龚遂也不计较,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是如何整治渤海的,大人如何回答?”
“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龚遂说。
王先生连连摇头道:“不好不好,这样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大人要这样回答:‘这不是微臣的功劳,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非常高兴,并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且轻闲的官职。
龚遂正是在属吏的建议下,将功绩归于汉宣帝,才让自己的晚年更加有了着落。
如果你认为自己有功就忘了你的上司,很容易招惹上司的嫉恨,这可是非常不利于自己发展的。但若你能摸清上司都喜欢被人夸耀的心理,结果就大不一样了。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杨修自以为学富五年,才智出众,因而恃才傲物,身在曹操的营帐里,却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常常口出狂言,做事也经常自作主张。杨修的行为让曹操大为恼火,终于找了个机会砍了杨修的脑袋。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将不如卒、君不如臣的现象屡见不鲜,而明卒被昏将压抑、扼杀的情况同样屡见不鲜。如果你是一位聪明的小卒,却遇到一位无能的领导,或领导一时为一叶障目,这时你该怎么办?
再无能的领导也是有好胜心的,也是要面子的。在领导面前,你最好不要表露出“我比你聪明”的意思,要在谦虚的请教中表达你的意见,这才是你最好的选择。
古人云:“人之恶在于好为人师。”一般人都有这样的心理:除了爱听奉承话外,还好为人师。为了满足人的这种心理,你在取得一点点成绩时,千万不要居功自傲,自以为是,而应多将好处和荣誉让给领导,自己甘心当个绿叶,不要让领导认为你是个目中无人的家伙。
会说话的下属并不是消极地给上司留面子,而是在一些关键时刻、给领导争面子,给领导锦上添花,多增光彩,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职场中如鱼得水。
不做夹心饼干
我们都知道,夹心饼干很好吃,尤其是中间那个夹馅,软软的,滑滑的,味道非常好。然而,夹心饼干好吃却不好“做”哦!一不留神,自己当了“夹心饼干”,那滋味可是大大地不受用。
李刚在一家外企公司做宣传秘书。一天,他的直属主管——项目经理,安排他为公司新产品做一个宣传策划方案。
经大家讨论后,宣传方案初步拟订,项目经理安排李刚负责执行。李刚加班加点,终于按项目经理的要求完成了方案。但让李刚没想到的是,当策划案交到上级主管那里审批时,上级主管大为恼火,狠狠地批了李刚一通。
李刚觉得很委屈,忙辩解说,这方案是小组所有人讨论的结果。而且项目经理也赞同,这个策划案60%都是项目经理的想法。
结果,上级主管竟当着李刚的面叫来了项目经理,责问道:“听说这都是你的想法?你认为这种能叫‘方案’吗?值得你们那么多人来集体策划吗?你这个项目经理还是不要当了……”
走出主管领导的办公室,还没等李刚从上级主管的痛骂中回过神儿来,项目经理又狠批了他一顿,并告诫他,以后少往主管办公室跑,说话前动点脑子。
可怜的李刚被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你是李刚,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李刚所犯的错误,在于他找错了说话对象,不应该越过直属主管直接到上级主管那里去汇报工作。就现代公司的组织制度而言,下属员工只对直属领导负责。所以李刚只要将完成的任务交给项目经理就可以了。如果越级汇报,那么就很容易让自己成为“夹心饼干”,不好做人。
当然,除了像李刚这种“主动”当了“夹心饼干”的情形外,还有一种可能是两级主管之间沟通不善,上级主管喜欢事必躬亲,不愿放权;或不信任直属主管,结果上级主管“越级”直接向你传达任务,且又与直属主管处理方式大相径庭,让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懂得明哲保身,不要让自己卷入两个主管的是非之中,被动地沦为“夹心饼干”。那么该如何避免呢,我们不妨试试如下的招数。
太极推手,金蝉脱壳
两级主管,一个是上级主管,一个是直接主管,两人都是你开罪不起的人,但偏偏两人意见又有分歧。遇到这种情况,除非你有把握能将他们都摆平,否则不如试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躲”的对策,来个“金蝉脱壳”,想办法让自己抽身在外,不至于身陷其中。
你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以委婉理性的口气告知直属主管:
“张主任,昨天经理秘书送来一份A产品的市场推广方案,您不在,我替您收下了(实际是经理指名要你来接这个方案)。经理的方案我大概看了一下,和我们现在正在执行的这个(由你负责执行)有很大不同,不知我们是否能从中借鉴一些点子,请您先看一下。”
身为直属主管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下属解决其力所不达的难题。这样,你就能将手上的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直属主管去处理了。而你只需静观其变,听从直属主管安排即可。
切忌,面对上级主管的越级处理,暗自窃喜,以为被上级重用,委以重任,忘乎所以地与上级主管直接“对话”。要知道,“现官不如现管”,若你连直属主管都维护不好,怎么指望日后会有好的发展机会呢?
对直属主管负责
如果你与直属主管产生分歧,并且主管执意要按自己的意见行事,并且指派你去执行,你最好不要多言,只需乖乖地按直属主管的要求做就行了。你的工作就是直接对他负责,有了责任他自然会扛。
借他人的嘴说话
如果上级主管的处理意见确实很好,而直属主管又固执己见,不愿意按上级主管的方法施行。你自己又人微言轻,说出来的话也影响不了直属主管的决定,又不想因其与上级矛盾激化而受牵连,此时不妨找一位了解业务的,与直属主管级别相当或比较有威信的,且与直属主管私交不错的同事从中调停一下。借他人的嘴巴,从旁提个建议给你的直属主管,为你的直属主管找个理由下台阶,事情也许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让坏消息来得温柔点
“经理经理,不好了,A客户刚打电话说,他们今年不想和我们继续合作了,想找一家新的供应商合作,这怎么办啊?真要这样,我们会损失四分之一份额的!”
如果你就是那位经理,当时正与一位重要客户联络感情,宾主尽欢之际,突然冲进来这样一位员工,气喘吁吁地告诉你这样一个消息,你立在当下,有何感想?
也许你在还没有被这个坏消息震惊前,先被这位员工的举止惹恼了。得承认,不是你修养不够,实在是这位员工行事太没眼色,太不会说话办事了。
转换角色,让我们做回一个员工。面对坏消息时我们该如何得体地向老板回报,才不至于让坏消息蔓延,殃及自身?或说得更有人情味些:如何汇报坏消息,才能减少它对老板的冲击?
让坏消息来得温柔些
俗话说得好:怎么说要比说什么更重要。面对坏消息,如果我们能以一种相对委婉的表达方式将它传递出去,或许对听说双方都会有利无害。比如上面那个消息,如果这样说也许会更好:
“经理,客户那边刚刚出了点状况,A客户打电话过来说……”
这里的措辞用的是“状况”,而不是“麻烦、问题”一类激烈的言辞。这时,你的技巧在于弱化了消息的负面刺激,给上司一个缓冲情绪的时间。如果再配合你本人镇定自若的语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神态,上司会更高看你一眼。而如果你在表达中再多用一些诸如“我们”一类的字眼,表明你和领导是站在同一立场上,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领导也许真会将你当成“自己人”呢!
当然,我们提倡在领导面前委婉地表达坏消息,并不是说你要在领导面前兜圈子,捉迷藏,说了半天还让对方一头雾水。最佳的表达方法应该清晰、委婉地表述。
带着你的建议一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