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300000023

第23章 不想改变才会产生抱怨 (2)

尹小梅摇了摇头。总经理笑了笑接着说:“实际上,那天领头说事儿的人,就是我的小舅子,他是我派在销售部的‘奸细’。当时,只是想试探一下员工的心理状态,没想到就试出来了,可是有些人却在这场测试中被淘汰了。这部分人没有一个直接向公司反映过自己的问题,要知道,在外打工,不懂得争取自己的权益,而只会在背后搞小动作,这样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对于公司也是百害无一利。这里面除了你敢于对自己那个月的工资向我提出质疑外,再没有人向我询问为什么少发了这几百元钱。就凭这一点,你做销售部经理,当之无愧。”

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说,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喜欢被人刺探。

这就要求在公司中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不要“自来熟”,以免让不熟的同事产生排斥的心理。

辛小琴是个开朗热情的女孩儿,有一次去公司其他部门办事,经过同事办公桌的时候看到了大家摆放着一些照片。她就很随意地靠过去,拿起一张,指着其中的男士问:“这是你的男朋友啊?”

那位同事一愣,把照片从她手里拿回去,很生疏地问她:“要干吗?”

辛小琴顿感尴尬。

同事之间的距离很微妙,有人自己感觉和对方已经熟悉得可以交谈私事,但可能对方并不那么认为。为了避免尴尬,像这样的敏感问题还是应该尽量回避。

第二,不要聊别人没有公开的事情。

一次,冰冰在MSN上和朋友聊些闲事,买了新衣服、吃了什么好吃的。中途她离开座位去复印文件,因为复印机离得不远,冰冰没有特别关掉电脑屏幕。等她回来的时候,发现因为疏忽没有关掉聊天窗口,想想应该也不会有人来看她电脑上的东西,于是就把这件事扔到脑后了。

没想到第二天,就有同事凑过来神秘兮兮地问:买了新衣服今天怎么不穿?冰冰的心里咯噔一下,就想到没有关电脑。虽然说这不是什么重要的信息资料,但被人窥探的感觉太糟糕了。现在冰冰常常觉得有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心里很不轻松。

第三,不要对别人的事追根问底。

同事之间熟悉了总会聊些休闲话题,平常琐事或者开开玩笑很少有人介意,但过分热情就会影响心情。

凯伦买了一个名牌包作为给自己的礼物,到了公司,就有一个好事的同事围上来很惊讶地叫:“哎哟,名牌包,多少钱啊?很贵吧?”

她这一叫又引来很多人围了过来,一边问“多少钱?真皮的吧?这什么牌子啊?”一边又说凯伦“真想得开,有钱”。

凯伦非常讨厌这种感觉,一边要应付同事,一边又要勉强摆出笑容。她真想大叫:“我花自己的钱给自己买东西,用得着你们管吗?”

不探听别人的事,不但不会陷入是非,还会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有好处。

想想看,有必要关心那么多别人的事情吗?

工作之外的闲话如“谁谁背景强大啦”、“谁谁跟领导走得近啦”、“谁谁看不上谁啦”……这些事情你知道后不但不能解决什么,反而平添一堆烦恼。

最好的做法是,别人在说这些的时候,除非是直接关系到自己,不然应该保持“不刻意的回避”。这种智慧的态度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某个同事背景厚,你知道了人家就背景变薄了?有的同事受领导重用,你有本事有胆量给他“穿小鞋”?知道了之后,最多也就是“感叹世道不公罢了”。越是这样你就越觉得这个工作“没干劲儿”,你就越消极,你就越不受领导待见,你就越要完蛋。

探听不该知道的事情,别扭都是自己找的,你最需要的是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你能掌控的地方去,低头干事,私下猛“充电”。越是那些探听别人如何如何的人就越是没有出息的人,他就是想把他的“嫉妒”分享给你,这样你也“嫉妒”了,然后你们两个就可以一起“嫉妒”,然后就没别的了,万一被发现,你也完了……

急功近利,争一时短长

职业发展是个长跑比赛,争一时之短长是职场人易犯的错误。

公司的长远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员工?自然需要那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方向一致,能取得长远发展的员工。

如果一个员工总是陷入短期利益的争斗,是走不长且得不到重用的,很多公司把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作为考察员工能力的重要尺度。

要具备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就需要把心放平。

要善于倾听同事的意见,不争一时的小利。只有这样,你才能被同事认同,被领导任用和提拔。对任何一个领导而言,有才能却不能与大家合作,是最让他头痛的。即使这个人才华横溢,但不能与人为善,没有群众基础,也难委以重任。

高越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成绩优异,思维敏捷,办事效率非常高。参加工作短短的时间,就接到了公司委托的一项市场调查任务。能干的他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了市场调查与分析,并根据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提出了振兴公司的新思路,写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书。

为此,高越深得总裁赏识,公司准备提拔他出任总裁秘书。

可是,几个中层领导和员工代表却对此提出了质疑。大家一致反映他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曾经和公司三个领导当众争执,无非是因为一些小事,就影响了公司和谐的氛围,如果照这样的性格发展下去,难以协调好企业内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会给公司造成损失。

最终,高越因为缺乏群众基础被按在了原地。然而他并没意识到这一点,他恨公司没有伯乐,埋没人才,负气离开了公司。

把心放平,铆足劲儿,用智慧预测到自己三年后的样子。

大部分的公司引进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兴旺和发展,他们会根据你的业绩,为你选择合适的岗位和支付相应的薪水。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表明你的价值。

不要在刚刚取得第一次成绩的时候,马上要求加薪。因为那时虽然有好成绩,但是领导还搞不清楚你是偶尔一次超水平发挥,还是能力已经超越了大部分人,已经到了水准线以上。

陈彬迪参加工作后深得总经理好感。四个月后,总经理想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便让他担任了一个重要的职务。他想机会终于来了,便跑到总经理那里,吞吞吐吐地要求加薪。结果,总经理重新把他调回基层,他既没有如愿加薪,又丧失了宝贵的升职机会。陈彬迪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

后来,总经理在一次开会的时候,提起了这件事,说:“我本想培养他一下,可他没等干出什么业绩就先要求加薪!当时,我真想对他说,商务谈判、社交应酬你精通吗?你为什么不考虑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职务再提要求……”

职场人若想在职场乘风破浪,一定要做到心远、志高,用一流的业绩表明你的身价,然后才能谈得上优厚的待遇。急功近利只会坏事。

五年前,张德君刚从大学毕业,在一家单位的电工组见习。

他常给单位的办公室修理电灯。张德君修灯和别人不一样,每次修完灯,还顺手把其他电器的一些小毛病一并修好。当时,科长看到了就说:“这个孩子干活踏实。”

没过多少天,张德君和楼里大大小小的干部都混熟了,谈起他,大家都交口称赞。两年后,张德君所在科室的科长要退休,科长推荐他当代理科长。

当时的单位环境还是比较复杂的,推荐后备干部,谁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需要一定的组织考察程序。但所有人对张德君的印象都很好,从管理干部的组织部门到领导身边的办公室人员,都觉得他能胜任。

经过征求职工意见、组织考察等程序,他一路顺风地当了代理科长。半年以后,正式任命为科长,成为单位最年轻的科级干部。

和张德君一起来的那些人,都羡慕地说张德君遇到了“贵人”。其实,张德君的“贵人”是自己会做人、会做事形成的持久人格魅力。老科长虽说是“伯乐”,但要是其他领导不同意或者同事们反映不好,他这匹“千里马”很难在短时间内起跑。

给了他一个平台之后,他还是保持着本色,没过两年,“伯乐”们为了锻炼他,又让他主管经营工作。最后,他稳稳当当地坐上了企业总经理的位置。

这个春风得意的年轻领导人,从多年前开始给办公室修理电灯起步。也许,那一刻就是他最初展示自己、搞好人际关系的平台。他做得恰如其分,没有半点讨好和作秀的成分。这证明了千里马先跑起来,而且长期保持着运动的状态,最终会遇到伯乐。

职场上的升迁,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水到渠成”。在这场长跑中,你准备好了吗?

于永光进入公司,很幸运地被分到了一个“重点项目组”当助理。助理常常要传达领导的安排,老员工看到于永光的时候很不服气,表情也常常很冷漠。

于永光是个能沉得住气的人,他没有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越是领导重用,他越不能“趾高气扬”。不光是领导交代的事情要做,就连那些不服气的老员工交代的事情,于永光也都认真地做。

老员工一开始还有一种“真会装”的表情,但是后来,当他每次都认真完成任务的时候,老员工不得不从心里佩服:这个青年人能上这个组不是因为“纯关系”,而是他真的“很努力”。

于永光总是告诫自己不要透露出“我眼看就要腾飞了”,“我能进这个组就预示着我比别人更有机会”。他知道即便如此,也很难保证自己不会被取代,接下来的路还长着呢。

果不其然,最近公司又调来个新人,刚出校园,直接进组,干起了跟于永光一样的工作,甚至比他干得还要重要。

领导一开始还以为于永光会有抵触情绪,可没想到他还是该干嘛就干嘛,主动抢着干活。领导吃惊不小,着实把于永光放到了重点培养对象的名单中。

同类推荐
  • 向曾国藩借智慧

    向曾国藩借智慧

    本书从曾国藩的为人、为官、管人、用人、修身、治家、读书、理财及养生等各个方面展示了其人生智慧,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智慧财富。《向曾国藩借智慧》案例翔实,剖析精当,不仅向读者展示了曾国藩处理各种问题的方式、对自身各种境遇的感悟,还给读者介绍了解决平时为人处世的方法和策略。《向曾国藩借智慧》可以启发读者,让读者领悟到曾国藩的智慧精华。
  • 口才赢就一生全集

    口才赢就一生全集

    语言的力量能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灵。它具有神奇的魔力,它可以震撼人的心灵,操纵人的情绪。“投资口才等于投资未来,”拥有好口才,你就能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游刃有余,助你改变思维模式,为成功打开更多的通路。
  • 只对女人说

    只对女人说

    《只对女人说》既是一本女性生理科普小书,也是一本幸福生活指南,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其中有很多桂质良教授亲身经历的临床案例,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一应俱全。本书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对女人的一生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孕育、生产、婚姻、绝经期、衰老等内容一一作了解答与探讨。这本小书就如同你的闺蜜一般悄悄絮语,作者用知识分子的严谨、准确和女性的优雅、温润,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些临床私房话,告诉你那些作为女人应该知道的事儿,提醒女性朋友如何认识自身,如何适应生理变化,如何实现角色转变,以及如何破解生活中绕不开的难题,从而做出正确抉择,以便最佳地实现自我。
  • 靠什么去成功:改变你一生的9堂课

    靠什么去成功:改变你一生的9堂课

    人人渴望成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成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在生活和工作压力与日俱增的今天,年轻人对成功的渴望更为强烈。人际交往中,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数,拥有更广的人脉?与人交谈时,怎样才能占据主导地位,吸引大家的关注?处于逆境时,怎样才能找回“好运气”,反败为胜?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找寻到幸福的真谛?工作学习中,怎样才能取得骄人的成就……在本书中你都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功的24字诀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功的24字诀

    比尔·盖茨在人们的眼中是一位天才企业家,他创造了计算机行业突飞猛进的神话。然而比尔·盖茨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成功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你想知道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吗?你想了解今天的微软帝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吗?本书可以告诉你这一切。本书以简练明了的方式介绍了比尔·盖茨成功的24字诀,即创业法则——痴,早,联,钻;竞争法则——新,狠,强,信,赌;用人法则——为,苛,最;生存法则——小,学,扩,弃,稳;信息法则——技,精,重;王者无敌——高,猛,霸,冲。希望本书能给那些比尔·盖茨的崇拜者和想成就大事业的有志之士一点启发。
热门推荐
  • 间接叙述

    间接叙述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花开的幸福

    花开的幸福

    读者群:58748419梦嫣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身边从不缺少男人,缺少的只是让我心动的男人。可是,当她遇到寻找已久,那个心动的男人时。可是她却不能爱。要努力的压抑着自己内心那火热的情感。爱却不能说。明明爱到痴迷却要说不爱。那种感觉真的是生不如死。梦嫣:因为你是静宜的男朋友,所以我不能爱。天航:爱就要不顾一切。花开了,春天来了,爱情降临了,那么,我们都幸福了。花开的幸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桃花扇

    桃花扇

    但民国建立至今,梅老太爷的宅子在东城,时代发生了巨变,梅老太爷的父亲曾在晚清著名红顶商人盛宣怀手下做事,梅老太爷却固守祖规,有这般能人先辈,食古不化,在扳倒胡雪岩的商战中出了大力,终于弄得家道中落。,梅家原本是保定府最著名的大户。梅老太爷自然在保定府一带呼风唤雨
  • 文艺人生

    文艺人生

    带着整个世界的璀璨文明,穿梭到岳飞先生使完性子后一千年的平行世界,顾阳不曾停留,继续追逐着瑰丽的梦。他是华国最为知名的巅峰才子,诗词小说,无所不通,千万人成为了他最为忠诚的读者。他是全世界无数人所热爱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被纽约时报赞称为:“上帝的音乐天使”。他是华夏炙手可热的音乐人,捧红了一代又一代的歌手歌星,打造的《黄金十二曲》,销量无人能破。他所编制的电影剧本创造了华夏的电影票房纪录,甚至于冲击那远在他国的奥斯卡金冠。但是,这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他,只是还在为中考而烦恼的初三学生而已,即将面对的,是一个月后的中考……
  • 校草给姐站住

    校草给姐站住

    这场雨邂逅一场浪漫,让一个性格刁蛮、任性的大小姐璃茉对风度翩翩的沐之瑾一见钟情,新生欢迎晚会上,璃茉勇敢的对沐之瑾告白,只是却以拒绝结尾。一时受不了打击的璃茉发烧严重被送到医院,认识了一个小男孩,在那个小男孩的鼓励下,璃茉决定重新追求自己的幸福,一次又一次被沐之瑾拒绝下,璃茉是否还能勇敢得追求幸福。
  • 成大事必知的88条金科玉律

    成大事必知的88条金科玉律

    "成大事者,必然人情练达、世事熟谙。做大事者,做人必如铜钱之像,外圆内方,吃得开,玩得转。古之成大事者,不惟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成大事必须有谋略、城府,谋大事必须要有计策。成大事要广交豪杰,接纳贤才,物色良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