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6900000067

第67章 企业创新必须要有“三驾马车”

提到企业创新,就必须提到它的“三驾马车”——领导创新、观念创新与技术创新。这三者在企业创新的过程中相辅相成。

第一辆马车:领导创新。

领导者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往往对企业起着方向性的作用。

首先,领导者能预见到别人所不能预见到的新的投资领域或新的赢利机会,从而获得新的赢利;

其次,企业家的创新行为还有心理上的因素,即企业家除了致富的目的之外,还通过创新显示个人成功的欲望而拥有成就感,它是一种非物质的精神力量支持着企业家的一切行为和活动,是一种“战斗的冲劲”。

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IBM的经营者小托马斯·沃森、惠普的创始人比尔·休特利、海尔的领导者张瑞敏等企业家都是崇尚创新、善于创新、要求创新的企业领导人,同时也带领着自己的企业和员工在市场的竞争中锐意创新。

创始初期的IBM只是一家生产打孔机的小企业。

1952年2月,IBM内部从事研制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的有关人员只有85人,那时IBM最高决策者、身处第一线的专家们都认为,公司最初生产的两种计算机若能销售五台就能满足市场上的需求。只有企业的总经理参加过二战的小托马斯·沃森不顾其他经理的劝阻,坚持转向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小沃森反复劝导他们,使他们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并力主推进由穿孔卡片系统转向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转入计算机产业后,IBM觉察到美国政府将要实行的新政策会引起办公的自动化革命,于是小沃森决定改进霍勒利斯统计会计机,为此不惜投入大量的研制费用,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发疯似的扩大生产。结果,当美国政府实行新政策,随着事务工作量的急增而需要机器处理时,只有IBM能够提供充足的具有高效能的机器,IBM由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二辆马车:观念创新。

经济环境一变再变,企业发现,想要掌握商机、追求最大获利目标,要靠释放全体组织,加强对内对外的协调联系、分工合作,让运作系统更有活力。也就是说,让每个员工用新的工作态度,用诚意交谈、沟通,交换创新的点子,使企业的每个环节动起来,活力四射。

但是,好点子要能派上用场,所以要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不光指增购电脑、上上网或换个作业流程,而是个人观念的改变,永远保持学习的态度。一旦选择了目标,就要坚持下去;一群人分工合作所发挥的能力,比各自为政还要强,这个信念将组织的成员联系起来,激发员工做得更好,超越预期。

第三辆马车:技术创新。

总经理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员工的观念进行了创新,那么,实现组织最终的创新还需要一个环节——技术创新。

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联邦政府急需大批枪支,并与美国一家制造商签订了两年内为政府提供1万支来复枪的合同。当时造枪工艺为手工制造,而且从制作所有零件到装配成枪支,整个过程全部是由一个熟练工匠来完成。由于效率很低,第一年仅生产出500支枪,所以无法保证按时完成合同。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依靠增加人手或加班加点,也是远水不解近渴。为此,厂商十分焦急。既然每支枪的零部件都是一样的,为何不采用每个人制造一个部件,然后再由他人组装成一支枪呢?新的思维方式使厂商犹如走出迷雾,随即改为流水作业批量生产,即把整个造枪过程简化为若干工序,每一组成员只负责一道工序,每一个零件都按一个标准制成。结果,无论效率还是质量都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也大幅下降,其发明者也因为首创标准化而被誉为美国的“标准件之父”。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不但能够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是提升竞争优势的因素所在。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使得技术上的创造和革新成为必然。

【经验锦囊】

企业只有驾好创新的三辆马车,才能构建创新型组织。对于总经理而言,保持创新意识才是王道。

同类推荐
  • 微营销引爆大利润

    微营销引爆大利润

    本书通过无私分享最实用、最易懂的微营销方法和窍门,讲解如何利用微营销进行宣传推广,如何打造圈子、社群进而形成粉丝效应,实现从“企业追着客户跑”到“客户追着企业跑”的营销革命!
  • 科特勒营销思想大全集

    科特勒营销思想大全集

    通过300个具体案例,生动地教会你如何做营销。
  • 赚钱要学犹太人

    赚钱要学犹太人

    犹太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人,在他们看来赚钱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这个民族曾经遭受了千年的凌辱,却拥有惊人的财富。正是凭借着惊人的富有和奇异的赚钱能力,让犹太人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也让他们成为了“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
  • 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超值金版)

    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超值金版)

    韩冰编著的《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是专门为年轻企业家编写,非主流MBA经典培训课程的精华本。《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中的培训教练来自全世界最有人气的成功及商业大师——拿破仑·希尔、戴尔·卡耐基、松下幸之助、乔·吉拉德、比尔·盖茨、史蒂芬·柯维、卡耐基夫人和李嘉诚。《老板经典——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八项修炼》中的思想精髓包括:激励、经营、推销、效能、财富、演说、商业谋略和魅力等八个方面。
  •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本书从突围举措、行业结构、企业后劲等方面详细解读了50位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重装突围”的应对之道,其中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更不乏实际应对的改革措施,希望对目前遭遇企业创立以来最大困难的企业和所有有志于做中国最好企业的创业者有所借鉴、有所启发。
热门推荐
  • 巨龙倒计时续

    巨龙倒计时续

    巨龙倒计时续篇: 千年前名为巨龙的怪物降临,袭击城镇伤亡无数,四方神殿拥护屠龙骑士崛起套讨伐巨龙。千年后,名叫克里斯蒂的贵族商人出现,遇见山城少女丹妮卡,巨龙袭击山城。之后,埃尔帝国的宫廷也发生一系列的事情,一切都与七把神剑有关,与四方神殿留下的预言有关…… PS:感谢水晶亲自做的封面,大爱啊~~~
  • 天境神王

    天境神王

    前世的女人?哥让她爱上自己;冷美人?哥把她捂热了。有时候要江山也要美人,有时候不是英雄也救世。能量分九等,这里有精彩纷呈的术,天术是术的最高境界,一次天术的运用便会毁灭掉星球的一半。神秘的天术和扮猪吃虎的主角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
  • 31岁小美女的幸福经

    31岁小美女的幸福经

    一个幸福的女人无论走了多远,走得多累,眼神中、仪态里、言语中,永远都抹不掉那种优雅、那份灵秀,仿若一场婉转、一泓深情。内心幸福的女人无论那时多辛劳,别人觉得有多苦,她都能安之若素,最终重返自在安逸。一种途径获得一种幸福,一种幸福洋溢一种气质。幸福的气质是温暖的气质,是迷人的气质。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满足安然的感觉。有时候,平安健康地活着,自由自在地呼吸,身边有珍惜自己也值得自己珍惜的人,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 吃货娇妻

    吃货娇妻

    四九城内,没有人不认识徐宸,他是徐家的嫡孙,身份尊贵,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他说一不二,杀伐果决,可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在一个叫江瞳的小女人面前却始终接二连三的破例,甚至被她骑到头上作威作福。
  • 上仙夫君妖神妻

    上仙夫君妖神妻

    修习各类仙法,熟读各类仙籍,七魄尽毁,成年时,重生异地。凌山拜师,妖气肆意,看尽六界名人,成为妖界之主,她神魂封印,妖孽仙君为她背离仙界!当她神魂回归,千绝峰上,力量觉醒,七世轮回,妖神合一,金鱼凤凰为伴,六界谁能与她抗衡?
  • 以疼痛之名

    以疼痛之名

    朴树的歌声干净而透明,容易让人跌进无尽绵长的回忆中去,在香烟氤氲的烟雾中,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她们,看到了我们的年少轻狂。微带着疲倦笑容的美丽的茹颜,倔强的面无表情的娃娃,流着泪的微微颤抖的安冉。这些影像都像放电影般在我脑海里盘旋不去。那个遥远的浙江,那个遥远的培烁,那里有我所有的爱与不爱。甚至,我甚至怀念那个男孩子,那个叫刀疤的,与我势不两立的男孩子。他曾是那样地为爱付出,又同样地被爱所伤,六年前,我们都还只是孩子,固执地一直往前跑而不愿回头张望的孩子。而四年之后,我坐在这松软的沙发上,回想起这些风吹的往事,心里除了无比的怀念与自责,更多的,则是怅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美人多谋

    美人多谋

    力挽狂澜。那让她生不如死的曾经,她的生活,还是杯水车薪?当一切都改头换面,拼得一己之力,也要护住如今拥有的一切前世捉襟见肘,方如萱决定,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都将成为昨日梦靥。如今,重生在家破人亡的前一刻,她要富甲一方。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 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