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难从上面的戏说里听出一些道理来,你站在怎样的位置,才能得到怎样的结果。从这一点来说,一个人想要得到成功,取得财富,人生的起点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只是小学毕业,那么他的所得可能只是喂饱自己的肚皮;如果是本科毕业,那么他可能是一个优秀的职员;如果是博士毕业,取得的成就还是获得的财富都可能是巨大的。就好像一个100公斤的人和100斤的人摔跤,结果会怎样,我们都能想到。在心理学中,研究者把这种因人生起点不同而导致财富效果各异的现象称为“钟摆效应”。
钟摆效应是心理学家从物理学概念中借鉴而来的一个名词,它的原意是指一个摆锤所处的初始位置越高,那么根据动能和势能转化原理,它摆过最低点后能够到达对面的位置就越高,在人的财富行为中被解释为“一切都在于自己如何给自己选择一个初始位置”。
这一心理现象告诉我们,从创造财富的角度来说,若想创造出点什么,就应该取得“制高点”,使自己处在一个较高的初始点上才能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事实上,如何改变财富起点的初始位置,开始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和重心。人们总是在想方设法给自己寻找到一个较高的社会位置。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正是为什么从大学出来的人想要谋得更高的职位,因为更高的职位跟更高的财富往往相一致。
心理处方,家庭和谐的清新剂
让男人乖乖听话的异性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定律叫做“异性定律”,说的是人和人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对社会交往产生的微妙影响。根据这一定律,在一男一女的社交场合中,男性常常想表现出举止潇洒、气度不凡、才华横溢、谈吐幽雅、妙语连珠,这样更容易唤起女性的好感。
当然,男性在这种社交场合中,想取悦对方从而得点好处常常不是本意,而是一种潜在的心理意识。所以,当男人与女人单独交往时,沉默寡言的男性会表现得谈吐自如、滔滔不绝;胆小懦弱的男性会变得勇猛异常;粗俗野蛮的男性会变得儒雅温存。这种异性之间在交往中表现出的超出正常的热情,可以促进事情成功的效应,是异性效应中的正效应。
这种异性正效应,在青年男女身上表现得更为强烈。这是因为青年人随着身心发育的成熟,正处于对异性的亲近、爱慕和追求期,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转移到异性方面。他们在情感上渴望与异性交流,以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理解别人,从而体验到深深的情感依恋,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以增加自信心。
柳兰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就深谙此道。她人脉很广,出师必胜,为公司作了很大贡献。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连连碰壁,而柳兰一出马,问题便迎刃而解。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而柳兰周旋于银行之间没多久,就获得贷款上百万元。柳兰因此得到了领导的格外器重。
她后来向他人谈到这方面的经验时,说到她早就将“异性效应”运用到了极致。她很懂得男人的心理,所以,她每次与男客户打交道时,总是以单身未婚的感觉出现,还总是表现出对那位男客户十分的信任。这样足以满足男人潜在的自信心,让男人觉得在这样女人面前十分有成就感,这样一来,自然没有谈不成的生意。
在男性的潜意识中,愿世上只有自己是男性,世上所有的女性都钟情于自己。所以,当男性听说某位女性,尤其是漂亮的女性有了男朋友或结了婚,常常会莫名其妙地产生一种失落感。
在男性的社交中,如对方是一对情侣,那么他对那位女性的热情和帮助将会锐减,他会自觉不自觉地让那位男性难堪。而那位男性在情侣面前要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在情侣心目中的地位,这时两位男性很容易发生冲突。因此,对于一对情侣或异性朋友来说,在某些社交场合最好分开。
在交往中,异性效应常常不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直露,甚至有时会恰恰相反。比如,一位男人在择偶中屡受挫折,他可能对女性有种憎恨的心,所以在他与异性交往中便不会产生异性效应的正效应,甚至还会产生负效应。但是,总的来说,交往中异性效应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在日常交往中,想让男人“听话”,不妨利用一下这种“异性效应”。
从气质看出男人本色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与气质,在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的气质分类中, 不同的气质,导致了不同的表现。这种分析方法一度是心理学上判断人们特质的依据,人们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力和情绪控制方面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是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之一。
有一家人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十分可爱,但性格大相径庭,一个很乐观,一个却非常悲观。
前几天是那两个孩子的生日,爸爸妈妈为了帮他们进行“性格改造”,便分别为他们准备了不同的生日礼物。他们把那个乐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堆满杂物的屋子里,把悲观的孩子锁进了一间放满漂亮玩具的屋子里。
一个小时后,他们走进悲观孩子的屋子里,发现儿子坐在一个角落里,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泣。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泣不成声,便问:“你怎么不玩那些玩具呢?”“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
当他们走进乐观孩子的屋子时,发现孩子正在兴奋地用杂物和废纸堆一个模型。看到父亲来了,乐观的孩子高兴地叫道:“爸爸,这是我的新房间吗,我可以以后天天在这个房间玩吗?”
一对孪生兄弟何以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这就是因为他们的气质不同。我们常说的气质,指的是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力和情绪控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质与量方面的个体差异,即平常我们所说的脾气、秉性。
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孩子一出生,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气质是人的天性,它只给人们的言行涂上某种色彩,但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也不直接具有社会道德评价含义。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不同气质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可能在不同实践领域中取得成就,也可能成为平庸无为的人。
气质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因为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例如,多血质的人灵活、亲切,但是轻浮、情绪多变;黏液质的人沉着、冷静、坚毅,但是缺乏活力、冷淡;胆汁质的人积极、生气勃勃,但是暴躁、任性、感情用事;抑郁质的人情感深刻稳定,但是孤僻、羞怯。因而,我们要注意发扬气质中积极的方面,克服消极的方面,这样才能完善自我。
四种气质具体分析如下:
1.多血质:灵活性高,善于交际,却有些投机取巧,易骄傲,受不了一成不变的生活。
代表人物:韦小宝、孙悟空。
2.黏液质:反应较慢,能克制冲动,严格恪守既定的工作制度和生活秩序;情绪不易激动,也不易流露感情;自制力强,不爱显露自己的才能;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
代表人物:鲁迅。
3.胆汁质:情绪易激动,不能自制;不善于考虑能否做到,工作有明显的周期性,当精力消耗殆尽时,便失去信心,情绪顿时转为沮丧而一事无成。
代表人物:张飞、李逵。
4.抑郁质:高度的情绪易感性,主观上把很弱的刺激当做强作用来感受,常为微不足道的原因动感情,且持久;行动表现上迟缓,有些孤僻;遇到困难时优柔寡断,面临危险时极度恐惧。
代表人物:贾宝玉。
逛商场的男人:感觉被剥夺
一个男人急切地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他说自己得了幻想症,总是幻听,还幻视。心理医生安抚了他,让他慢慢稳定情绪。
这个男人在镇定下来后告诉心理医生说,他本来不是这样的,一年前交了一个女朋友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个女朋友什么都好,就是特别爱逛街,每天都要去商场里逛上一两个小时,而且她每次都要男人陪着。男人很讨厌逛商场,但他不能不去,因为女朋友不允许他不陪着自己。这样,久而久之,男人一进商场就觉得头昏眼花,耳鸣不已。
明白了原委,心理医生让他下次来的时候,带着他的女朋友一起来,这样才能对他的病情有所帮助。
其实,男人并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只不过是因为女朋友强迫他逛商场,令他感觉好像失去自由,产生一种被剥夺感觉的症状。剥夺感觉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因为丰富的感觉刺激是人们得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一旦失去了,就会出现问题。
第二天,男人带着女朋友一起来了,心理医生向他们展示了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隔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可以说,这样就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心理医生告诉他们:“虽然每天有20元的报酬,但是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实验中忍耐3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有点烦躁不安了。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有些人还出现幻觉。”
那个总强迫男友陪自己逛商场的女孩若有所思:“你是说,我其实是对我的男朋友进行了感觉剥夺。”
各人有各人习惯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强迫一个人去改变的话,很可能适得其反。这就是角色定位的问题,为了讨女朋友开心,男人虽然很讨厌逛商场,但逼着自己每天在商场里消耗时间,慢慢的,他给自己的定位就不清晰了,他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单一地与商场接触令他感到痛苦。出现幻觉,感到自己现在身处别处,正是他对逛商场做出的消极反应。所以,有的时候,不是任何事情都要迁就别人的,这样很可能会模糊自己的定位。
我们所处的世界丰富多彩,而人的正常生活和有效发展必然建立在尽可能多地和外界接触的基础上,需要对外界的刺激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感觉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愉快,也带来了痛苦。我们的生活就处在愉快的感觉和痛苦的经验之间,人类一旦失去感觉,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全部感觉能力,他就不可能产生认识,更不可能产生情感与意志。
沉默是消除婆媳矛盾的法宝
“我婆婆的脾气很坏,每次一点小事她都计较半天,有时我实在气不过,就和她吵架。我知道,这样下去对谁都没有好处,但我也没有办法,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王佳女士来向心理医生求救到。
她对婆婆的坏脾气很头疼,老人脾气暴躁,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大喊大叫。为此,她和丈夫对婆婆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他们劝说、吵闹、找人劝解,但都不起作用,婆婆的暴躁脾气依然如故。
“你可以试着不理睬,不论她干什么都不理睬,这个办法或许管用。” 心理医生对王佳说道,她半信半疑地走了。
过了一个月,她又来了,说医生的办法很管用。原来,一天晚上,一家人都在客厅里,婆婆在看电视,王佳在读书,她丈夫出差去了。这时,婆婆突然说想吃西瓜,已经很晚了,商店都关门了,王佳试图跟她解释,劝她明天再吃。
然而,婆婆的脾气又上来了,大吵大骂,骂王佳。王佳本来想还口,但想起了心理医生的劝告,便置之不理。她一声不吭地继续看她的书。
婆婆无理取闹了一会儿,见王佳没有反应,恨恨地回屋去了。之后,婆婆又故技重施,但王佳就是不理睬。慢慢的,婆婆也不再乱发脾气了,她和王佳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比之前融洽些。
王佳婆婆的暴躁脾气是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自然消失的。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特制了一个大水槽,放进了一条鲸鱼和一些小鱼,很快,小鱼们被吃得精光,偌大的水槽里只剩鲸鱼在满足地游来游去。
接下来,科学家们把一块特殊材料做成的玻璃板放进了水槽,鲸鱼和小鱼被分别放到了玻璃板的两边。看到食物就在眼前,鲸鱼凶狠地朝小鱼们游去,却结结实实地撞到了玻璃板上。莫名其妙的鲸鱼继续朝食物游去,每次都被撞得昏头昏脑,直到它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于是,鲸鱼放弃了继续进攻自己的猎物,它的猎食行为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消失了。
后来,科学家们拿走了横在鲸鱼和小鱼之间的玻璃板。小鱼看到鲸鱼就在眼前,于是纷纷逃避,鲸鱼却对眼前的食物无动于衷,再也没动过心思。多次的碰壁使鲸鱼认为:这些小鱼是吃不到的。最后,强大的鲸鱼居然饿死在水槽里,鲸鱼的猎食本能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消失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强化/消失定律实验。它证明了人或动物的本能如果没有得到强化,最后将会消失。强化/消失定律不仅仅是人们学习新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也是人们通过肯定或否定的反馈信息来修正自己行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