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被称为杀手的男生垂头丧气,他很快喊道:“再来再来,这次不算。”
当我和朋友离开酒吧的时候,这群年轻人依然在杀人游戏中无法自拔。
人的心理是多么奇怪啊,越是禁止、不让做的事,越是想了解个明白。这是由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决定的。人们渴望揭示未知事物的奥秘,本来一个平常的事物,如果遮遮掩掩,就会大大吊起人们的胃口,非要弄到手,研究个明白,否则这种好奇心就会一直折磨人们的心灵。
这也难怪这群年轻人不愿意回家,只想在酒吧里玩游戏了。
有些家长总是喜欢禁止孩子做这做那,比如不让读不健康的书,不让早恋,不允许玩游戏、网络聊天,等等。但是一味地严厉禁止,却不讲明利害,就容易产生禁果效应,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甘冒风险去尝那些并不甜的“禁果”,反倒使教育走向了反面。因而,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教育方式,避免陷入禁果效应的误区。
从创意出发,戏说人物心理
在权力刀尖上跳舞的女人心思
一个学校邀请一位心理专家去为学生上几堂心理培训课,虽然心理专家工作比较忙,但盛情难却,还是带了些简单的行李,到了学校。
学生们希望心理培训可以有趣生动,于是心理专家灵机一动,便想以历史来讲心理。心理专家选择了武则天作为这堂课的素材。
“武则天在当上皇帝之前,为她的仕途铺路,曾经双手沾满了鲜血。在权欲顶峰的人,总是觉得自己是众矢之的,所以,武则天猜忌心很重,她时刻提防着害她的人,甚至一些无心害她的人也被她除去。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心理专家给学生们讲武则天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的。
“老师,为什么她会觉得总有人要害她,这不是杞人忧天吗?”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
“你问得很好。这就涉及我今天要给你们讲的心理学的一个问题——投射效应。” 心理专家引出正题。
所谓投射效应,是指当人们不知道别人的情况(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时,就往往主观地认为别人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喜欢假设别人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的倾向,喜欢认为自己具有的某些特点别人也具有。投射效应是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等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例如,贪婪的人总是认为别人也都嗜钱如命;经常说谎的人,就认为别人总是在骗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
而武则天因为走在刀尖上,万事都要小心,所以,她要防备他人。她认为别人都不是好人,都想害她,却不知道这只是她自己一相情愿的想法而已。也正是因为如此,武则天在登基前后枉杀了不少人。
“人们常会以己度人,将自己的感情、意志等投射到他人身上。武则天虽然也算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但她无法承认和尊重差异,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他人。这令她犯了不少错误,功过参半。” 心理专家继续评点。
“但有时候,我们对别人的猜测也是正确的。武则天后来起用了许多贤人,也是因为她看重这些人身上的优点,她和这些人惺惺相惜,才使得唐朝进一步发展。”一位学生的话让心理专家很欣慰,看来现在的孩子对历史还是有一定认知的。
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所有的投射效应都会带来坏的结果。我们不否认,有时候的投射是正确的,因为人性有相通之处,有些事情,不同的人的确会产生相同的感受。
武则天这样一位在政权刀尖上跳舞的女人,内心所产生的投射效应自然是有好有坏,从她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一点就是,人们总是认为自己喜爱的对象是美好的,自己讨厌的对象是丑恶的。这种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交往对象身上进行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失去了人际交往中认知的客观性。这是我们需要克服的。
人和人有不同,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如果任何时候都拿自己的感受去揣度别人,主观想象别人会和自己一样,这是错误的。克服投射效应的关键是认清别人和自己的差异,避免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第一,要客观地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第二,要承认和尊重差异,多角度、全方位地去认识别人。
孙权拒绝庞统:谁说人不可貌相
庞统相貌丑陋,但很有才能。他去拜见孙权,想要效力于东吴。孙权本来是个爱才的领袖,但是一看到庞统相貌丑陋,就不太喜欢他,又看他性格傲慢不羁,更加没有好感。最后,他把与诸葛亮齐名的旷世奇才庞统拒之门外,鲁肃苦劝也无济于事。
“这是三国中的一个故事。现在谁能告诉我,为什么孙权不喜欢庞统?”心理学老师开始向学生发问。
“因为庞统长得丑呗。”
“因为庞统太自大啊。”
回答声此起彼伏,但都未和心理学挨上边,老师示意学生们安静下来。“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老师开始为他们解答,“‘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有研究表明,长相好的人比相貌平平的人挣的钱更多,拥有的工作更让人羡慕;而相貌平平的人比相貌丑陋的人又会好一些。在对加拿大人做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好看的人比丑陋的人挣的钱要多75%。同样的背景下,对管理职位的申请,漂亮的申请者比相貌平平的申请者赢得的职位级别要高。还有一项研究发现,在西点军校,相貌英俊的学员毕业时被授予更高的军衔。”
学生们听完后,若有所思,几个女同学还偷偷地照了照镜子。老师并不是要给学生们灌输以貌取人的错误观念,而是要让他们明白,外貌对于人际吸引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和陌生人初次打交道更是如此。
尽管人们常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以貌取人,贻误大事”,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无论在哪种文化背景中,漂亮的人总是容易被人喜欢,总是更容易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一个试验。”老师把学生分为两组,让一组被试者阅读附有作者照片的文章,文章中有的水平高、有的水平低,作者有的漂亮、有的不漂亮;让另一组人看第一组看过的文章,但没有附作者的照片。
看完后,老师让两组学生评价文章水平的高低。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者对漂亮作者的文章评价分数要高于对不漂亮作者的文章评价,但是第二组被试者则是根据文章的真实水平作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
这就说明,在人们的交往和初步认识中,外貌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仪表,以提高人际吸引力。”
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法官在“执法如山”的法庭上给犯人判刑时,也难逃脱外貌对他们的影响,有时判决的结果令人震惊不安:对于罪行相同的盗窃犯,外貌漂亮的平均被判刑28年,不漂亮的平均被判刑52年。不过,对于诈骗犯判刑的情况却不是如此。法官们似乎认为,越漂亮的诈骗犯越危险,越应该重判。
朱元璋竟厌弃当年的白玉汤
在心理学中,感觉的适应现象是指,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会引起感官的感受性发生变化。例如,我们从明亮的户外一下进入伸手不见五指的小黑屋里,顿时什么都看不到。但待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便能隐约地看清周围事物的轮廓,这便是感官的适应过程。
朱元璋在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后,每天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让他感到很腻味。有一次他回想起当年他当和尚时,云游病倒在破庙,腹饥口干,一位讨饭婆子给他喝了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汤,鲜美无比。现在他多想再尝尝那个味道啊!
于是,马皇后传旨找来当年做汤的讨饭婆子,照当年老样用剩饭、剩菜、黑锅巴、白菜帮煮了一碗汤。朱元璋一看,竟是残羹剩饭,正要发作,但认出的确是当年的讨饭婆子,觉得毕竟是按自己的命令做的,不便发火,就舀了一匙放进嘴里,咸、酸、苦、辣、焦、糊、馊、臭样样味道都有,就是没有香和鲜。但为了顾全面子,他只得强忍着喝了下去,然后,佯装笑脸说:“真是珍珠翡翠白玉汤,好喝!好喝!”
朱元璋当年沦落他乡,饥渴交加,一碗残羹剩饭对他来说也是美味,以致终生不忘;当了皇帝以后,天天吃山珍海味,味觉已经逐渐适应,所以觉得乏味。这种现象是典型的心理学上的感觉适应。
常见的感觉适应有味觉适应、嗅觉适应、视觉适应、听觉适应等。生活中,味觉的适应现象很常见。皇帝吃山珍海味不觉得香,同老病号不觉得药汤子苦、小孩子不觉得糖甜一样,是一种味觉适应现象。
感觉适应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心理学无处不在,而且并不枯燥,它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心理学的知识并不应该局限于课本上,而应该是妙趣横生的。
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光适应。从明亮的阳光下进入已灭灯的电影院时,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隔了一段时间,就能分辨出物体的轮廓,这种现象叫暗适应。暗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强向弱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相同的弱光刺激,导致对后续的弱光刺激的感受性不断提高:开始的5~7分钟,感受性提高得很快,1小时后,相对感受性可提高20万倍。
从黑暗的电影院走到外面的阳光下,开始会感到耀眼,什么都看不清楚,但是过了几秒钟,就能看清楚周围的事物了。这种现象叫光适应。光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弱向强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的强光刺激,导致对后续的强光刺激的感受性迅速降低。
卡耐基教你看待人性的伪装
卡耐基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在衣襟上插着花,昂首阔步地向前走,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成为失败者。”但有许多人,因为担心自己的缺点暴露,总是藏在面具之下,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高林是位心理医生,他的一位朋友是整形医生,朋友说他有位病人心理好像有点问题,要高林帮忙去看看。于是,高林开车到了朋友的医院。
在朋友的办公室里见到了这位患者,她叫李梅,是位教师。她对自己的脸感到很不满意,哪儿看起来都不顺眼,因此她决定整容。高林的朋友仔细地检查过后,认为她长得并不难看,问题就在于她把自己估计得太低。于是,高林的朋友只是稍微修改了一下她的五官,比她所要求的少很多。
李梅很不高兴,抱怨道:“你并没有对我的脸做太大的改变。”
高林的朋友对她解释了理由,但她依然不满意,她开始无休止地抱怨,对高林的朋友表示不满。高林进屋后,她又向高林抱怨,说自己的脸多么难看。
高林告诉她:“你的脸本来就只需稍作改变,唯一的问题是你使用脸的方式错了,你把它当做一个面具,用来遮掩你的真实感觉。”
李梅伤心地低下头说:“我已经尽最大的能力了。”
高林明白这种人的心理。理解地看着她,李梅沉默片刻,然后袒露了心声:每一天她到学校去时,都像戴着面具,表现出最好的一面,把所有的感情全部隐藏起来,只留下她认为“正确”的一部分。3年的教学生活,孩子们总是嘲笑她。
高林善意地说:“孩子们嘲笑你,是因为他们已看出你一直在演戏。身为一名教师,不一定非要表现得十全十美,偶尔也可以表现得愚蠢一点,学生仍然会尊重你。拿掉你的面具,孩子们会更喜欢你。”
李梅的毛病就出在她爱戴着面具示人。伪装是人性中的一种自我防卫机制,要完全改掉的确很难。如果你觉得自己根本无法做到停止伪装,那么至少应该在伪装的时候提醒自己,抱怨可做心灵的麻醉剂,但绝不是心灵的解救方。
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欢伪装,在伪装的天空下,每个人都不再轻松。所以,我们要把不满的情绪伪装在心中化解,我们要明白生活不仅有苦难、残缺,还有幸福和美好。
就像卡耐基说的那样:“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由生活所得到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在哪里、我们有什么,或者我们是什么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境如何。”
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伪装的人常常会陷入人生的低谷。伪装对工作和生活都具有严重的消极影响,由此,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自我调适:
1.抛开人生无谓的负担。生活中,有些东西可以改变,有些东西则是改变不了的。就如同我们无法替换自己的父母,没法改变自己的出身等。既然无法改变,那么我们何不坦然接受呢?
2.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设定目标。生活中,常常听到有人说压力太大,其实,我们不需要刻意为难自己,这样能活得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