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100000022

第22章 狮子口大开

如果不能保证入宋之后,幽云之人生活一如既往、甚至能有更好的生活和待遇,如何能收幽云世族和百姓之心?又如何应验大宋早已发出的榜文?又怎能让边防稳固?请大人三思。”

“虞贤侄说的有道理,只是,朝廷对收回幽云之后该如何处置,还没有一个定论。我自会将此中利害上报,希望朝廷能了解现今幽云的情况,好好打算。”赵良嗣考虑了一下,然后同意了虞允文的说法,但他毕竟只是个使节,收复幽云之后的国策不是他能决定的。

“大人,保持幽云现今的稳定是重中之重!不要怪我说话太直,大人也是幽云之人,应当知道,如今的幽云早已成为各族的混居之所。幽云汉人也大多受各族的影响,对辽的认同已经加强,所谓‘大宋背盟’一说盛行即是明证。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归向大宋。如果大宋的处置稍有不妥之处,只怕会失去幽云民心。到那时,大宋就是想据有幽云,又怎么可能呢?!”

虞允文看赵良嗣仍在犹豫,知道他还没有下定决心向大宋朝廷进谏,干脆下了一剂猛药:“赵大人,你想过没有,如果燕京虽被宋收回,但却无法控制的住,到时会引来金人的睽视。现在金人对宋军的战斗力已经十分了解,极度轻视大宋军队的实力。如果金人毁约甚或有进一步的举动,一旦情况有变,您和马家会是个什么结果?!只怕,最终的结局不会很好吧。”

赵良嗣顿时一惊,他抬头看向对面的虞允文,心中不断的打着小鼓,最终开口道:“我明白贤侄的意思了,请放心,我必会为保住幽云而尽全力。”

金宋双方有关幽云十六州最后划界的谈判,终于在燕京开始。

在金人的一味索求之下,赵良嗣虽不想同意,但皇帝赵佶自己就是步步退缩、委曲求全,他一个使节又能怎样?

大宋已经答应的事也就算了,谁知大宋皇帝赵佶又想增加一点内容,讨回因为搞错了幽云地理而不小心被自己放弃的西京,正好给金人敲竹杠的机会。

早就摸清了大宋对幽云极度渴望的金人,来了个狮子口大开。这也怪不得人家,你自己把竹杠送到别人跟前,人家不敲不是傻子吗!何况还是精明过头的金人,不敲白不敲、敲了不白敲!

被折磨得快疯掉的大宋使节们,总算是满足了金人的全部要求,达成了交还幽云十六州大部分州县的协议。这其中,只有战略要地平州除外,此地是控制女真旧地进入中原的通道,外表粗豪、内心细致的金人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

谁知,在随后交割燕京和幽云诸地的过程中,金人又别出心裁的大玩新鲜花样,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的大肆折腾,宋金双方交割燕京的日子是一拖再拖。

俗话说的好:请神容易,送神难!这神要还是个魔神,那就更加的可怕。

宋使赵良嗣和负责交接的宋臣已经被折磨的精疲力竭,头发、胡子都快被金人给折腾白了。

最后,金人提出了索要原大辽常胜军的要求,理由是常胜军大多为奚族士兵,按双方的协议应归金人。

大宋已经视战斗力最强的常胜军郭药师为北部边防的依仗,死活不肯答应。倒也不是很奇怪,以现在宋军的实力,谁也不相信他们能守的住幽云这个民风彪悍之地。

金在这一点上却不肯退让,双方一时陷于僵局。

看大宋态度坚决,没兴趣再拖下去的金人又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用燕京路六州二十四县的百姓代替常胜军,把人掳走,抄没的田产、财物、玉帛正好可以作为对金人的赔偿。

这样,金人既可以得到人口,还可以将燕京附近、幽云这片最富裕的地方抢掠一尽。对这块富裕之地上的财富,金人已经是渴望日久,不愿就这样空手而归。

大宋收复幽云诸州,本来是想完成统一之愿、保境安民。可现在对大宋朝廷而言,只要达成了百多年来的目标,根本管不得那许多,更顾不了无辜的幽云百姓。事情到了今天这一步,金军早走一天,大宋人等就早踏实一天。

最终双方达成了统一,金人是人也要、钱也要,但可以不要幽云;大宋是我只要幽云的土地,其它的金人尽可以拿去。

虽然经数位明白事理的大臣力争,赵良嗣也向朝廷提出了异议,详述了虞允文对他所言的话,但大宋朝廷对金人的建议还是全盘接受、没有任何异议。

这样的结果,着实出乎赵良嗣的意外!他没想到,大宋竟然会轻易放弃了幽云汉人。

赵良嗣隐居大宋十来年,都是在和大宋的朝臣们交往;而且,由于他的地位特殊,对大宋收复幽云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并没有机会深刻领悟到,大宋从朝廷到民间对幽云汉人那种根深地固的不信任和排斥!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赵良嗣无法在与金人打交道的时候把握时机。

大宋虽然一直以幽云的“解放者”自居,但从未真的把幽云汉人视作自己的“赤子”,对幽云汉人一直有着深深的戒心,将他们大都视为“蛮人”。虽然在和金人定下协议之时,约定过汉人归宋,可是一有机会,大宋就毫不犹豫的出买了幽云汉人。

朝廷如此做法,是希望金人最好能够把幽云百姓席卷一空,反正汉人能生能养,人没了,从南方迁移百姓前来,一可以解决大宋人口澎涨的问题,二也可以解决大宋一直以来所担心的幽云汉人值不值得信任的问题,便于大宋彻底控制幽云地区,一举两得。

这样一来,金宋两国倒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双方可以说是正好各取所需,却把幽云十六州的百姓给害惨了。

金人北撤之时下令,凡幽云十六州所属之地,除最早归顺宋朝、也就是不在金人控制之下的涿、易二州以外,其它各州百姓必须随同北撤,否则毁家灭族,毫不宽待。

繁荣富庶为“北方之冠”的燕京、乃至大部分幽云地区,顿时陷入了一场可怕的浩劫之中。

在马林处等着听消息的虞允文,知道金宋双方协议内容的时候,金兵北撤行动已经展开,并开始封锁燕京。

虞允文怒火中烧,冲到马林的居室,一把抓住马林的脖领子:“马林,你族叔这是定的什么协议?!出卖幽云百姓,如此做为,安敢希求平安?就不怕遭到上天的报应吗?”

马林也很无奈,他也是才知道这个协议的内容,已经挽回不了大局。大宋朝廷现在只想着能收回幽云的土地,也许对他们来说,这里的百姓全被金人掳走了才好:“彬甫,我也没想到事情居然会搞成这个样子。依我看,我们还是快去郑家庄,把郑业一家和嫂嫂他们全都接来,先保住大家的性命再说。”

“好吧,只是路上太不安全,要多带些人上路。”虞允文担心自己家人和郑家人的安全,也着急的想回去。

虞允文他们费了很大的功夫,才从燕京出来。上路之后,亲眼看到沿途的村庄大都已经被金人毁掉,幽云的茫茫大地已是百姓流散、一片狼籍。

等虞允文他们赶到郑家庄的时候,远远的看到村子的上方冒出了烟火,很明显他们来晚了,郑家庄已经被金人毁灭,村子的外围只剩下了一片冒着烟的断瓦残橼,里面的大火已经快要熄灭,但焦糊味和腥臭的血腥味遍布周围,熏的人头昏脑涨,直欲呕吐。

村口躺着几名看得出是负责守卫的青壮年村民,不过他们的头颅都已经离开了身体,身上的伤口都来自身后,是从背后被人袭击而死的。

虞允文不管不顾地拨脚向村内冲了过去,马林在后面叫了他几声,见他根本不予理睬,只好吩咐身边的人注意周围情况,然后追在他后面走进了村子。

村庄道路上满都是村民的尸体,似乎全村人在听到声音出来查看的一瞬间就已经被砍倒了,满眼所见全是一片血红,碎肉、散乱的筋骨、还有那些满地的残肢断臂,就算自负见多识广的马林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那些小孩子的尸体,有被烤的半焦的、有被割掉首级的、有被摔破了脑袋的,在一双双已经失神的眼睛里,充满着茫然和不解。

甚至在快到村子中央的时候,马林他们还在路边发现了几名全**子的尸体,她们不是被破腹挖心、就是只余下了半个身躯,但原本娇美、柔软的身体上都一样是累累伤痕,或美丽、或清秀的脸也已经全都扭曲,充满凄绝的表情。

强行压抑自己心中的不适和不安,马林带人向前搜索,希望尽快找到虞允文。

没多久,一声厉吼给他们指明了方向,他们很快冲进了郑家祠堂里。

祠堂倒是没有着火,还保持着完整,但里面却似乎被血液给洗过了一般,满眼都是血红,地上到处躺满了无头的尸体。

虞允文正半跪在在尸体堆的中间,怀里抱着一个已经没有了头颅的小男孩,他的腿前面躺着一具无头女尸,他双目发直,没了任何反应。

马林心中一惊,没有看到尸体之前,他还有幻想,希望虞允文的家人已经脱险,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指望了。他也只能叹了口气,示意自己的手下在尸体中翻找郑业,看看能不能找到。

找了一会儿,马林的手下果然找到了郑业,当然不是从脸上认出来的,头都没有了,只是从衣服和身材上看出来像他的。和郑业在一起的一堆尸体,应该就是郑家人了。

马林摇摇头,示意自己的手下在村外挖个大坑,把郑家庄的人全埋了,不能让他们就这样躺在这里烂掉,这也是活着的人们能够为他们做的唯一的事了。

一直到忙了晚上,虞允文还是跪在原地一动不动,马林曾试着劝说他,但他并没有给予回应。

一名马林的手下翻动一具少妇的尸体时,突然大叫起来:“这里还有一个全的,咦?她还活着!”

大家拥了上去,那是个全身都被血给染的通红的小女孩,最多只有十岁左右的样子。她被一名少妇给压在了身体下面,再加上旁边几具尸体的遮挡,幸免于难。现在,她惊恐的睁着大眼睛,看着周围的人。

马林叫手下人安静下来,不要惊吓了小女孩,轻声细语的问:“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小女孩的身体缩的更加厉害,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只留下了惊惧。

马林没办法,只好过去拉拉虞允文:“彬甫,这里有个小女孩儿,你来看看认不认得她?!”

虞允文还是没什么反应,依然是那样呆呆的,没有答话。

小女孩小心的抬起头,却一眼看到了虞允文,立刻大叫起来,声音尖利的连站在她身边的人都禁不住捂住了耳朵:“舅舅……爹爹、娘……死了……爹爹、娘……舅舅……死了……”

“水灵……”一直都好象傻掉了没反应的虞允文,突然回过了神儿来,抬起头向小女孩的方向看了过去。

小女孩依然尖利的叫着,伸出了被鲜血染的通红的小手,拚命的伸向虞允文:“爹爹……娘……死了……爹爹……娘……死了……”

同类推荐
  •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成王败寇,命也运也。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了,看准时机,你就能成就霸业。正所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是王道,把命运交给别人只能任人宰割。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 勇闯天涯

    勇闯天涯

    因家族恩怨纷争受到陷害锒铛入狱的吴铭,艰难逃出监狱,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吴铭奇遇和艳遇连连,狼行千里,勇闯天涯,终于成就一番惊世骇俗的事业!======至今为止,天子已经完成《铁骨》、《傲气凛然》、《越境鬼医》、《热血燃烧大时代》、《光速领跑者》、《再生传奇》等九部作品,每一本都完本,值得您的收藏和阅读!天子书友一群:103782777,谢谢好友Dark贡献的这一个千人群!喜欢天子作品的书友皆可加入!天子超级铁杆群:203480385,真正喜欢天子作品并订阅消费的书友请加入,入群需要验证粉丝值。天子会下达能够换取积分奖励的神秘小任务,积分够了天子就会赠送小礼品,什么牛肉干之类的最有爱了!
热门推荐
  • 昆虫记:螳螂的爱情(第5卷)

    昆虫记:螳螂的爱情(第5卷)

    《昆虫记》卷五中法布尔将视线集中在鞘翅目、同翅目和螳螂目昆虫身上,通过对甲虫、金龟、蜣螂、蝉和螳螂的观察,向我们揭示了这些昆虫对自己的爱侣和孩子的款款深情,用生动、平实的语言谱写出昆虫世界的爱情诗篇。
  • 夏总,我是女巫(全本)

    夏总,我是女巫(全本)

    ============【巫格格】你以为女巫是什么?养一只会诅咒的黑猫披着黑斗篷,骑着破扫帚,没事儿就在空中瞎飞?吼吼,你OUT啦!女巫也是分种类的我只是通灵============【夏司循】你仔细听好了!你是我夏司循明媒正娶的老婆你是我未来孩子的亲妈我不许你跟陌生的男人亲密我不许你突然从我眼前消失这是法律赋予我的权利,上帝也允许我这么做!============================================【淡定女VS深情男】
  •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娘子,莫急。装得太久,有些生疏了。待我灭了那个喘气的知情人,你依旧是北国第一战神,为夫绝不抢你风头”“装了一千多年。敢问您……为何放弃治疗?”,她,21世纪最懒最能吃的天才特工。他,北之国最笨最白痴的废物太子。时空扭转,天才特工撞上废物太子。从此之后,他洗衣、做饭、卖萌撒娇,她战甲、重剑、横扫天下。天才配废物,扮猪吃老虎,汝甚吊汝娘知乎!什么?天下你不屑?那算了,回家种田吧。什么?都回家汗滴禾下土了还有人来找茬?还抢他的贴心小娘子?靠,好不容易装了一千年,临了还逼他露出真面目!天空瞬变,大地开裂。九龙缠身,秒杀众人!“……你这是?”
  • 快乐生活点点通

    快乐生活点点通

    《快乐生活点点通》是一本居家过日子不可或缺的生活宝典,其中涉及了养生、饮食、社交、休闲、理财、时尚等生活内容,小到一针一线,大到购房买车、家居装饰。
  • 在阳光下晾晒

    在阳光下晾晒

    混迹大都市打工谋生的故事为主线,小说通过描写乡下青年秦林离家出走,给读者展示了都市生活的繁荣、多彩,同时也将都市生活的危机、陷阱等的另一面也暴露在读者眼前。作品将都市的阴暗、男人泛滥的激情、女人潮湿的心统统放在阳光下晾晒,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山河岁月

    山河岁月

    沈佩珊和喻河远,一个是落魄小姐,一个是军阀权贵,一场战争让他们相逢相知,命运也因此而捆绑在了一起。命定的分开,让两人两处相思,再见面时,却是两世为人——如果可以爱着你,直到岁月白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折翼王妃

    折翼王妃

    骊珠是身为天下首富的父亲为她所取的名字,但她抛却豪宅华栋隐居深山,成为人们口中神秘的神医迦叶。在命运的错综下,她“染指”了天子骄子。那曾自由舒展的双翅从此折翼……
  •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让自己成为下一个CEO。本书以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为中心,运用大量案例来说明,并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进行了深度解剖,试图借此来激发企业家和经理人去思考中国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优化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绩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