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5300000018

第18章 德情操论:诚信是最好的策略 (1)

读点道德经

法律和道德都可以调节和约束人的行为。不同的是,法律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力,是一种硬约束,无论是谁,只要触动了法律条文,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道德则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是靠人们的自觉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法律给予人们的是敬畏、惧怕,道德则使人产生道德行为规范的自觉。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不但使人不去犯罪,而且使人有知耻之心。因而就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来看,道德可以说是更带根本性的方面。

我们知道,经济人的根本目的是“获利”,而市场经济的“唯利”导向刺激了人们唯利是图、投机取巧、追求享乐的“利己”心理,造成了整个社会道德的缺失。市场上的缺斤少两,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等,都与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的道德观念有关。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震惊全国,从层层剥开的事实来看,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

河北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价格低廉,是广大处于中低层经济水平家庭的育婴首选产品。但是,为了节约成本、牟取暴利,三鹿集团选择了添加大量廉价“大豆蛋白粉”的奶源,而这些所谓的“大豆蛋白粉”实为伪造蛋白质的化学原料三聚氰胺。实验表明,三聚氰胺主要影响人体泌尿系统,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石。

很多婴儿就是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而得了结石。据新华网报道,三鹿集团从2008年3月份开始就陆续接到一些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却置众多婴幼儿的生命健康于不顾,而只是敷衍一下、草草了事,直至同年9月份被大规模曝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5。3万儿童食用因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品中毒,其中4人死亡,1200多人住院观察。

食品行业事关生命安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资金,更要讲道德和良心。然而,通览“三鹿奶粉”事件中一些企业的表现,他们有见利忘义的冲动,有明知故犯的侥幸,有心知肚明的“默契”,就是没有起码的道德良知约束。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如果诚信缺失、道德败坏、是非不分、荣辱颠倒,文明底线失守,再好的制度也无法生效,再快的发展也会出问题。

任何经济行为,如果忽视其道德价值,任由各利益主体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那就不仅会引发质量危机、责任危机、信用危机,更有可能导致经济生活的全面混乱,祸害整个社会。

如今我们的经济体制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市场经济虽然趋向竞争,但它必须公平,公平就要求人们相互尊重、以诚信为本,尔虞我诈不符合这样的道德要求。市场经济价值取向虽然有别于计划经济,它要求人们具有开拓进取精神,但这种精神必须通过正当的经济活动实现人生价值,人人都做有道德之人。

唤醒内心深处的“诚实”

美国的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教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请哈佛商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做题。共有50道选择题,回答的时间是15分钟。时间到了,要求他们把答案从草稿纸抄写到答卷纸上,然后把草稿和答卷纸都交给教室一端的监考人。监考人用电脑扫描阅卷,每答对一道题给10美分。第一组人就是这么测验。

另一组学生参加同样的测验,只不过形式有点变化。这一次答卷纸上的答案是已经印好的,每道题前面几个圆圈中,表示正确答案的那个是灰色。他们把答案抄完后,对照正确答案,数一下总共答对了几道,把这个数字写在答卷纸上方。当然,按照他们自己写的数字,每答对一题给10美分。

第三组与第二组的做题程序是一样的,只不过做完题抄到答卷纸上后,会随即被要求将草稿纸撕掉,只交上答卷纸。换句话说,即使有作弊证据也将被销毁。

最后一组与前面几组明显不同。监考人员不断要求学生撕掉才高和印有答案的答卷纸,他们甚至也无需向监考人员报告成绩:他们把草稿纸和答卷纸撕掉了,只需要走到房间前面——根据自己的成绩,自己决定拿多少。

结果如何?在严格控制下的第一组平均答对了32.6道题,第二组平均答对了36.2道题,第三组平均答对了35.9道题,而最后一组则平均答对了36.1道题。

这是个有趣的实验,那么这个实验告诉了我们什么?第一个结论是,有了适当的机会,很多平日里诚实的人也会作弊。其实不只是哈佛商学院存在不诚实行为,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第二个结论是,即使作弊没有被发现的风险,人们也不会在不诚实的路上走得太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回答:“大自然在为社会创造人类的同时赋予他两种本质欲望,一是取悦他的同类,另一种是不愿意得罪他的同类。大自然教导他对同类的幸福感感到愉悦,对同类的不行感到痛苦。”对此他补充说,“多数人的成功……多数情况下经常要依靠他们的邻居和同伴的帮助和善意;而帮助和善意在没有被人们接受的行为下是难以获得的。因此,‘凡事诚实为上’,这句古老的谚语,在这种情况下,是千真万确的。”根据他的观点,人们只是在对他们有用的情况下才会诚实。

其实,诚实是某种更伟大的东西——它在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社会力都被认为是高尚的美德。弗洛伊德是这样解释的,当我们的所作所为符合社会伦理,我们就会感到愉悦;否则会感到不快。因此,我们将捡到的钱包交还给失主心里会感到很温馨。

但是,如果诚实对我们如此重要,如果诚实能使我们感觉良好,为什么还经常如此不诚实呢?问题就在于,我们内心的诚实尺度只有在考虑重大越轨行为时才被激活。在面临细微的越轨行为时,例如把会议室的一支钢笔拿走时,我们甚至不会去想这点琐事与诚实有什么关联,但是当我们要把一整盒钢笔据为己有的时候,诚实的作用在此时便显现出来了。

由此我们可以解释学生们会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作弊,但并不是肆无忌惮。一旦他们意识到了诚实,他们就会停止作弊。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没有了一切道德规范的意识,就会滑向不诚实的一边。但是如果在收到诱惑的瞬间得到有关道德的提醒,我们可能保持诚实。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可以说,诚实是人的本性之一,我们应该在更多的时候,唤醒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诚实感。

面对诱惑的诚信如此脆弱

在湖南长沙,有商家举办羊毛衫试穿活动。主办方提供了300件毛衣,每天限量100件。消费者只要出示本人身份证,签订一份免费试穿的归还协议,就可以领走一件羊毛衫,两天后再决定是否购买。第一天被市民领出的100件羊毛衫“回归”情况得到揭晓:12件被买走,3件被退回,其余85件没有回音。

不止在长沙,类似的活动近来在国内很多城市也举行过,结果大都令人尴尬:很多人不讲诚信,穿着商家提供的羊毛衫“一去无踪”。

西方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社会上有很大一部分人群,本质不错,但抵御外界“干扰”的道德自律能力稍差。因而,在诸多金钱、女色的诱惑面前,他们迷失了道德的方向,甚至滑向了犯罪的深渊。这当然应该归咎于其自身的道德防线不牢固。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规定。但是诚信又是十分脆弱的,下面的这个故事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印度尼西亚在全国的学校和政府办公室,开展了一项名为“诚信商铺”的活动。在这些“诚信商铺”里,没有收银台,也没有人看管,只是放置一个用来收钱的盒子。所有的商品都标有价格,购物者在购买商品后,完全凭着自己的良心,将购物款投进这个钱盒子里。“诚信商铺”开设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印尼国民正直诚实的品格,以减少社会上日益严重的不诚信行为。

那么,“诚信商铺”的运行结果如何呢?活动实行不久后,政府对这些商铺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一些经营者表示,活动是成功的,因为自己的店实现了盈利,这说明,印尼人都是讲诚信的。但是,另一些商铺的经营者却诉苦说,盒子里的钱一直与出货数量不符,这说明,有些人在贪图小利,他们在诱惑面前放弃了诚信。

两种说词,做出了印尼人是否诚信的截然相反的判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位学者对这两类商铺进行了调查。结果,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盈利的那些商铺,他们的钱盒子都是透明玻璃或塑料的,并且,在这些商铺里,有许多都是安了摄像头的。而亏本的那些商铺,他们的钱盒子几乎都是不透明的纸箱,并且,这些商铺中没有一家安摄像头。

这个结果,让人们豁然开朗,认为每个人天生就具有诚信的品质,这是一种不可能的奢望。面对诱惑时,我们每个人的诚信都是脆弱的。只有当诚信被监督时,诚信才会变得坚强起来。

在我国传统美德中,诚信被视为“立人之本”、“育人之本”。诚信是做人的资本,因为它是自我把握的尺度;诚信是一种道德上的准则,因为它可以使我们彼此信任,平等相待。如今,诚信却像落在大海里的针一样,在一些贪婪与狡猾的人群中间再也找不到了。面对诱惑,我们是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还是滑向那不该涉足的深渊。

实际上,诚信本来就很脆弱,如小树一样经不起风雨,如新生婴儿般一旦失去呵护就岌岌可危,也和爱情一样是一件易碎的瓷器珍品。战胜了诱惑,脆弱而珍贵的诚信便会长成参天大树,都会沐浴阳光雨露,从而迎风招展、生机无限!

在人们对于诚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要在当今社会有立足之地,就要善于通过诚信行为,抵制各种利益诱惑、克服脆弱性和劣根性,提高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诚信的收益大于成本

有人会说,现在市场竞争如此残酷,讲诚信就赚不了大钱,就不可能致富。为了有钱,为了生存,诚信是可以忽略的次要事情。果真如此吗?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商人本来最怕失信用。他总是时刻小心翼翼地按照契约履行所承担的义务……”其实,做人做事最不可忽视的法则之一就是诚信!

我们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分析一下不讲诚信的人们的利益思考。以企业为例,企业生产不良产品可以减少企业成本,符合企业追求利益的目的。也就说,企业不诚信照样能获得最大利润。然而为什么大多数企业还是讲求诚信呢?这是因为,企业不可能只进行一次交易,因为企业需要不断地交易来维持生存。一次不诚信足以让交易者失去信任,断绝以后来往,这种损失才是巨大的、长久的、难以挽回的。而诚信可以维持业务,带来持久收益;诚信可以扩大业务,带来巨大收益。

同类推荐
  •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经济如此动荡,你要早作打算

    便不可避免地产生泡沫;因为泡沫,有了货币,经济便出现大的动荡。无论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抑或是至今仍然蔓延的欧债危机,都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大的动荡,我们既然身处“地球村”中,自是无可躲避。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经济如此动荡,自然产生投机;有了投机,你要早作打算》深入剖析了中国泡沫经济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制度背景,并通过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曾经发生的泡沫经济,寻找中国泡沫经济的独特规律,预测及展望中国未来的经济趋势。经济如此动荡,我们要尽量避免陷入泡沫破灭的陷阱,清醒地等待机会的到来,早作打算
  • 经济学常识1000问

    经济学常识1000问

    作为如今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经济”当之无愧——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经济学更是大行其道,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科学不是具体的事物,而是抽象的学问。一门科学,必有一套自己的概念和体系,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古代大臣们对经济问题的真知灼见,也许有不世之功,但不系统、不规范,都不是经济学。经济学这门学问,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进行理论的、应用的、历史的以及有关方法的研究的各类学科的总称,是20世纪的显学,其根本作用是富国裕民。照理说,这样的学问一定历史悠久,可是,正相反,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科学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 、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 重口味经济学

    重口味经济学

    在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存在很多奇怪的人和事,如果你看不懂,那么很有可能糊里糊涂地被利用。本书便结合社会现实,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各种重口味经济现象,少了些小清新,多了些重口味,给大家新鲜刺激的阅读感受的同时,让你花钱有门道,赚钱有套路。
热门推荐
  •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史记(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至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 吸血鬼国王(吸血鬼系列)

    吸血鬼国王(吸血鬼系列)

    本书写于1870年,系英国小说家理查德·伯顿根据印度民间神话整理、撰写而成。故事围绕着印度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克拉姆国王的历险展开。威克拉姆的父亲在位时曾经激怒了居住在森林里的一位魔法师,为了报复,他滥杀无辜,以最恶毒的咒语诅咒所有的人,企图让万物都匍匐在他的魔咒和魔杖之下。
  • 天煞狐星之血腥天下

    天煞狐星之血腥天下

    离奇的经历让他有玩转世界的资本,玩转世界却让他惹祸上身,捍卫正义,却发现自己是邪恶,斩杀邪恶!难道是要将自己斩杀?不管这一切的一切,我只做我自己,是正是邪,由我说的算!
  • 未婚先孕:裸婚时代

    未婚先孕:裸婚时代

    热播剧《裸婚时代》原著。没房没车没存款,却偏偏有了孩子,于是童佳倩顺其自然嫁给了与之相恋六年的刘易阳,搬入了刘家三室一厅的房子,拉开了四世同堂的序幕。婆婆溺爱孩子,一手把持,令童佳倩束手无策;公公和奶奶重男轻女,对孩子冷言冷语冷面孔,同样令童佳倩一腔愤愤。刘易阳的怠慢终于使得童佳倩萌生离婚之念,不料,刘易阳的同事孙小娆突然插足,又使得童佳倩不甘撒手。刘易阳和童佳倩各退一步,在外租房,搬出刘家,可生活却日益不如意。带孩子的困难,存款的支配,以及对对方父母的态度,各种问题接踵而来……裸婚,究竟能不能裸来幸福?由本书改编的电视剧由文章、姚笛主演,各大卫视热播。
  •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六度分隔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因而可以说,其实我们与美国总统以及与任何一个我们想……
  • 培养青少年思考人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思考人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
  • 娇俏丫环闯情关(今日大结局)

    娇俏丫环闯情关(今日大结局)

    21世纪的柳舒回到古代,啊!为什么?为什么?我成了一个丫环。我不要。我要自由,我要爱情,我要……嘿嘿,好多美男,我好喜欢,究竟要选谁。(原我不要做丫环)
  • 感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感恩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女配也种田

    女配也种田

    运气一向平淡的刘佳宜居然穿越了!种田?发家?致富?好像都不容易……为了一日三餐勤勤恳恳的刘童鞋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个标准种田文女主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