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700000036

第36章 夕阳红因为快乐而最美

天天心情好,健康伴到老

人到老年,如果能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不仅自己生活舒坦,也减少了儿女们的担心,这可以说是最大的幸福。有人说老年人的快乐就是身体健康,经济上有安全感,被社会接受,不感到寂寞,觉得自己有所用、有信仰、有满足感。这话没错,良好的情绪还可以促使机体分泌有益的激素,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因此,老年人只有保持好心情,才能让健康常伴左右。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老年人保持好心情有哪些好处。

1健康是快乐生活之本

健康就像许多东西一样,当你拥有时往往并不珍惜,而一旦失去了,你就会感到无比珍贵。南宋诗人陆游80多岁的时候,仍保持“花前自笑音心在,更伴群儿竹马戏”这种良好的心情,伴以“八十可怜心尚孩,看山看水不知回”的适度运动,坦然活到85岁,并为后人留下近万首美好的诗篇。

2好心情是健康长寿之本

情绪乐观者很少生病,而乐观的情绪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更有利于健康长寿。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注意在平常生活中自我寻找爱好之乐、助人为乐、天伦之乐和健康之乐,这样就能做到晚年知足心安然,粗茶淡饭也香甜。

3身老心不老是快乐之源

快乐老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接受并适应那些无法避免的困境,善于从中求乐。良好的情绪可促使机体分泌有益的激素,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活动、脏器的代谢活动等调节到最佳状态,达到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效果。影响一个人的快乐的,有时并不是困境及磨难,而是他自己的心态。如果让自己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快乐必然会伴随你的每一天生活。

老年人在退休后,如果能对事物充满兴趣,更加热爱生活,那么他的老年生活必然丰富多彩。正所谓乐观换来健康,抑郁迎来病魔。心情抑郁使人寿命缩短,心地善良、胸怀开阔则是健康长寿之本。孔子说“君子不念旧恶”,老年人要学会保持心情舒畅,胸无芥蒂,这样才能健健康康地活到天年。

欢度晚年,老年人要摒弃的七种情绪

历代帝王都希望能长生不老,然而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谁也挣不脱这个被生死锁定的链条。面对衰老,以及伴随着衰老而来的权力和能力的丧失,你能否心静如水?如果你不能看破红尘,审时度势,而是固守着原有的种种观念,那么你就会被许多不健康心理折磨,而这些不健康心理会毫不客气地加速你的衰老。因此,老年人为了活得轻松快乐,就必须警惕以下七种情况的发生:

1情绪低落

因为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

2自卑

由于退休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

3没有价值感

不能适应退休后的无所事事,觉得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

4缺乏安全感

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交往,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惧怕外面的世界。

5精神障碍

有些老年人缺少规律的生活,又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或是与亲人关系不和,感觉生活没有愉悦感,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惧怕症、强迫症、癔症等。

6老年性精神病

近几年老年性精神病发病率呈增加趋势,如老年性情感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大脑衰退和心理变态等。

7过度担忧

说白了就是杞人忧天,他们担心的事情根本就不符合现实,比如总是担心子女出门会遭遇不测、孙辈会走失、自己得绝症等,而体检的结果往往是没有器质性问题。对于这样的老年人,应多给予情感支持和鼓励,多与之交流沟通,以防心理疾病加重。

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症状,应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正确地看待人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存在的价值。

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可在亲属和朋友的陪同下去医院检查,不要无端猜疑自己生理上的细微变化,更不能片面地理解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虽然离开工作岗位了,但也要加强人际交往,独乐不如与众同乐,缩短与他人的距离,就避免了自我孤立。只有远离了这些对健康不利的情绪,才能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多姿多彩。

老干部要重视情绪锻炼

不良情绪会引发疾病,特别是老年人体质不如从前,一定要注意情绪的锻炼。

张局长退休后,有一天到商店购物,因人多拥挤,十分烦躁,和售货员拌了几句嘴。回到家后,张局长越想越生气,结果病倒了。

通过上面这个典型例子可知,不良情绪是健康的大敌。心理学家曾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74%的高血压患者患病与不良情绪有关;70%~80%的肿瘤病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存在不良情绪或精神压抑。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表明,乐观情绪是身心活动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古语说:“百病皆生于气。”老干部大都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容易产生失落、寂寞等心理,特别是随着高龄期和高发病期的到来,孤独、忧虑等情绪更重,如果生活中再遇到变故等意外情况,不能现实地去面对,动不动生闷气,健康当然会受到损害。

老年人重视情绪锻炼,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多活动的好习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加强与他人的交往。千万别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要把家变成一个牢笼,那样就很容易变得孤独、多疑和脆弱。

俗话说,“知足者常乐”。如果老想着自己过去工作时职务亏了,待遇低了,就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心情。老年人要一定要看淡名利,要知足。

烦恼每个人都有,老年人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要学会为自己排忧解难。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找个知心朋友聊一聊,必要时,也可找干休所的工作人员倾诉一下,不要自己挺着、扛着。

因此,重视情绪的锻炼,对于老年朋友大有裨益。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就能保持一个健康快乐的心态,安度自己的晚年。

老年人优化情绪要学会忘记

如果用色彩来形容人的年龄,那么老年多半会被看成是灰色的。步入老年,触景生情的事太多,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因此,老年人要正确地对待今昔、他人与自己、自身与家庭,遇事要想得开,不要沮丧和委靡不振。要想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老年人要学会忘记。只有适当地忘记一些东西,才能让更多精彩走进生活。

1忘龄

人无法改变生理年龄,但心理年龄不是客观的,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有的人刚过花甲之年,就不断暗示自己老了。这种消极的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人不思老,老将不至”是有道理的。

2忘仇

人这一辈子难免磕磕绊绊,恩恩怨怨没完没了,最终只会使自己不得安宁。只有忘掉怨恨,才可以心平气和,而这对长寿大有裨益。若千方百计琢磨报复的方法、时机,只会害了自己。

3忘悲

如亲人遇到天灾人祸或死亡,应想开一些,尽快从中解脱出来。

4忘怒

愤怒可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若失控,甚至会导致突发脑血管破裂而死亡。

5忘忧

忘记忧愁,可减少病痛缠身,多愁善感难免使疾病抬头。现代医学认为,忧愁是抑郁症的主要根源,一生多愁善感会导致多种疾病缠身,最终让病魔夺去生命。

6忘悔

总去想追悔莫及的事情,时间一长,只能伤心伤神,不利于健康长寿。

7忘病

忘掉疾病,减轻精神压力。人若总想着身上的病,对疾病毫无益处。因为精神专注于疾病,会使免疫力下降,反而使疾病加重。忘病不是要忽视疾病、放弃治疗,而是应从容应对,应泰然处之。

8忘利

忘掉名利,活得更加潇洒。老年人只有淡泊名利,知足常乐,做个乐天派,才能健康长寿。

老年人一般都退休在家,有的是时间,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退休之前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让自己有事做,忘记烦恼,这样就能赶跑孤独,驱散闲怨,健康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老年人怎样保持情绪的平衡

生活本身充满了矛盾,尤其是人到老年,难免会用自己的老眼光看问题,因此,许多问题都看不惯,而导致生闷气、发牢骚。生气恼怒对老年人的健康伤害极大,因此老年人要学会保持自己情绪的平衡。

如果老年人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就不会因为心胸狭小而发脾气、激动等,也不会因为对人对己要求过高而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疾病。如果老年人能尽量体谅别人,不苛求别人,尊重别人而不斤斤计较,同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使自己处于理想的情绪平衡中,晚年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那么,老年人应如何保持自己情绪的平衡呢?

1目标

有些老年人不服老,给自己树立了远大的目标。要注意不要对自己过分苛求,要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的范畴内。同时,树立长寿的信心很重要。

2奉献

离退休后,如果能继续发挥余热,你就能享受奉献的乐趣。生活中要助人为乐,与人相处和为贵。

3期望

自己年纪大了,望子成龙的心理也在所难免,但老年人对子女的要求不要太高,期望不要太大,否则期望变成失望,会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对子女要因势利导,不要什么事都管,要时刻牢记“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4沟通

遇到烦恼时,不要自己闷在心里,要积极地向家人以及亲朋好友倾诉,以沟通信息,敞开心扉,获得帮助。如可以找人聊天、参加健身活动、外出旅游等。

5自控

这是平衡心理的关键。老年人遇事一定要冷静,即使是遇到不顺心的事,也要保持冷静,三思而后行,将不良情绪的惊涛骇清醒而理智地引向平衡的彼岸。生活经验证明,不生气、不上火是保持心理平衡的最佳法宝。

6放松

老年人可以说是时间富翁,要老有所乐,培养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打打门球,听听音乐,下下棋,跳跳舞,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心情自然舒畅。 一句话,老年人养生离不开放松。

同类推荐
  • 养胎安胎营养食谱

    养胎安胎营养食谱

    一人吃两人补,本书为准妈妈准备了安胎健儿两不误的营养美食,呵护准妈妈和胎宝宝,陪伴准妈妈平安度过孕期。
  • 养肝食谱

    养肝食谱

    《家庭健康调养食谱丛书》精选了近一千多种家庭健康调养食谱的做法,让你轻松享用色香味美的菜肴。
  • 寒从脚底起,病自心中生

    寒从脚底起,病自心中生

    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的中医文化告诉我们:人体生病全由内外邪的双面夹击所致。本书从饮食、经络、运动、情志甚至是日常的起处坐卧等习惯教你不生病的智慧。
  • 精神分裂症(贴心大夫丛书)

    精神分裂症(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小食物·大功效全集

    小食物·大功效全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食物常识,掌握养生保健食疗、美容食疗以及疾病食疗方法,成为自己生活中的营养师,那么请翻开此书,相信作为一本健康手册,它将带给你最实用、最新颖、最完整的饮食帮助,成为你健康生活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3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阿修罗之剑道多途

    阿修罗之剑道多途

    我是谁?我是行走在黑暗中的阿修罗!早已闭上双眼的我,已不再知何为光明!我只知道,在无尽的黑暗中,每当我抬起头来,唯一能看见的,就是夜空上闪烁着的一点星光!小星星,你是我眼中唯一的光明!为你,我愿化身阿修罗!
  • 汉代婚姻形态

    汉代婚姻形态

    常常有人说,汉代的研究题目都已经有人做过了,很难再做出什么新的成果来。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汉代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富,考古发现又日新月异,只要与正确的理论结合,取得新的视角,自然会有柳暗花明的局面,彭卫同志这部书便是佳例。书中环绕着婚姻关系,讨论了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即以开卷第一章所谈汉代婚姻关系中的等级性而论,援引大量材料以证成其说,不仅联系到汉以后历代的发展变化,并与中世纪西欧与印度作了对比,眼界之广阔,见解之新颖,使读者深感其吸引力。
  • 巧做五谷杂粮

    巧做五谷杂粮

    给您和家人最贴心的营养与健康。如何制作五谷杂粮更好吃?如何食用五谷杂粮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品味纯天然的美食,获取最健康的营养。《美食天下(第2辑):巧做五谷杂粮》教您粗粮细作五谷杂粮美食,让您吃得健康、营养、美味!
  • 凤箫寒

    凤箫寒

    身负师门重托,励志誓除奸邪!东晋风雨飘摇之际,权臣桓温当道,谢安孤掌难鸣,兼且五斗米教阴忍待发,虽一介弱质女流,亦要匡济天下!无奈情根难断,总归长路漫漫向前看,君在黄河长江岸,妾身鬓发已霜白。
  • 低调做人 高标做事

    低调做人 高标做事

    本书阐述了低调做人和和高标做事的方向和方法,旨在让读者对二者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然后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用做自己的人生指导,成就自己的人生之路。每个人都想走向成功,可是你学会低头了吗?每个人都高傲着支付着自己的尊严,从而把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给堵死了。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脉风骨

    一脉风骨

    这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读余光中散文》《蓝田日暖玉生烟——臧克家散文的艺术特色》《寂寞学术悲凉人生——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不是我,是风?——读〈反思郭沫若〉》《同样是书生——读周一良〈毕竟是书生〉《文化的良心——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与〈思痛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