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400000002

第2章 员工的困惑:我的工资在哪里(1)

身在职场,工资每一个员工都绕不开的话题。从雇佣关系上说,工资是企业对员工劳动的报酬;从生存的角度来讲,工资是员工生存和持续发展必需的物质基础,工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应该拿多少工资呢?每到月底,捏着信封里薄厚不一的钞票或看着工资条上的不同数字,人们的反应千奇百怪。从他们或喜或忧的感慨中,折射出一幕幕现代职场生存的怪异现象。

忙得焦头烂额,月底工资不多——职场“穷忙族”的困惑

“忙”字可以代表人们的生活状态,但不能代表人们的生活质量,只靠忙并不能直接为我们带来满意的结果。

看过张天翼的作品《华威先生》的人肯定会对主人公华威先生急匆匆的身影和不断赶着开会的忙碌状态印象深刻,如今,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样有许多忙碌得不可开交的人。

“每天都忙团团转!”某IT公司的职员小张说,“每周都有一两天陪客户吃饭,一两天出差,回到公司更闲不下来,既要打电话跟客户联系,又要处理经理吩咐下来的事,中间还有穿插几次开会。一天下来,身心疲惫,一周下来,感觉就跟扒了一层皮一样。要是赶上业务繁忙期,我一个月下来能瘦十几斤!” 

小张的工作状态是现代职场的缩影。如果这样的“忙”能够获得丰厚回报的话,那多少也能找到些心理安慰,但是,偏偏有一批人“忙”得焦头烂额,工资却很微薄。

“我每天都按时上班,从不迟到,一到单位就投入工作中,事情多而杂,经常同时处理多个问题,当然,也会顾此失彼,忙了这个忘了另一个。为了完成工作,下班后还不得不加班,自己的时间被挤压的涓滴无存。”一提起工作,邓丽就满脸无奈,“可是,我的工资却少得可怜,基本处于刚能解决生存问题阶段。为什么我这么忙、这么累,工资却这么低呢?” 

我们身边不乏邓丽这类同事,他们被称为职场“穷忙族”。他们的表现特征就是事多而杂,每天超时工作,忙个不停,薪水却没有增加。他们忙来忙去,消耗了时间,消耗了精力,却得不到有力的回报和补充,穷忙一场。因此,他们对于工资的关注度也高,抱怨也多,对公司的满意度也低。

那么,为什么他们的工资那么少呢?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工资?这就需要我们对“穷忙族”进行深入的探讨。

“穷忙族”为什么忙?一般情况下,不外乎以下4个原因:

1事情多,忙而无闲

“穷忙族”的事情总有很多,大事、小事,紧要的、重要的,将他们埋没在工作的海洋里,使他们整天疲于应付各种事情,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或思考如何改进工作,工作效率自然无法提高。

2事情处理的时间规划不当,忙而无序

事情多,如果能够规划好,逐一解决,也能够轻松应对。“穷忙族”的时间规划却杂乱无章,基本上处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局面,导致许多事情没完成就被打断,结果几乎没有处理妥当的工作,还需要对这些工作“半成品”进行再加工,这无疑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3处理事情耗费的时间长,忙而无效

本来可以一个小时完成的简单工作,“穷忙族”能够紧紧张张地处理一天。如果用拖延来形容的话,他们肯定会喊冤,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一直在努力工作,没有偷懒。究其原因,是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对,没有找到简单而高效的路径。 

4不够专注,忙而无律

一方面是自控能力差,工作中精力不能够集中,经常被其他事情吸引;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消极怠工的因素。

忙而无闲、忙而无序、忙而无效、忙而无律,这4个原因直接导致“穷忙族”的“忙”变成了“瞎忙”、“穷忙”,就像张天翼先生笔下的华威先生一样,整天忙忙碌碌,却没有一点实际效果,更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结果,最终得不偿失。

因此,“忙”并不能成为衡量工资水平的标准,它仅仅代表一种生活状态,而不能代表生活质量。“穷忙族”要告别困惑,必须明白这个道理:忙,并不能直接带来满意的结果。

奇思妙想层出,薪水不涨反落——职场“思想者”的尴尬

企业需要的是实干的员工,而不是夸夸其谈的理论家。能在工作实践中提出改善工作效率、提升效能的建议是非常可贵的,但如果脱离了基本工作而大谈企业制度改革等理论性的概念,则是不切实际的。

“我很热爱和珍惜这份工作,爱屋及乌,也很想让公司发展得更好。”刘威张口不是工作就是公司,可见他对工作的感情。

“去年7月份来到公司时,我满怀激情,抱负满满,跃跃欲试。虽然我的工作是销售,但我学的是管理学,因此对于公司的经营和各种制度很是关注。入职仅一个月,我就发现了公司制度中的一个漏洞,并提出了改善建议,经理非常高兴,发了我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奖金。此后的几个月中,我又多次提出很好的建议,都得到了总经理的赞赏,并专门开设了一个‘美芹奖’奖励好建议。那段时间,虽然没有什么业绩,奖金也不多,但我很有成就感,对于这件分外之事也更加上心。

“但几个月后,我发现总经理的态度冷淡了许多,从以前的赞赏到不置可否再到置若罔闻,后来又通过销售主任暗示我要多做业绩少提建议。这令我非常失望。不错,作为一个销售员,我是没有什么业绩,但我在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而且也得到了他们的肯定,怎么能说不重视就不重视呢?后来,我又提出申请转到策划部,但总经理以先做好本职工作为由拒绝了。如今进入公司一年多了,跟我一起进来的销售员要么成为区域代理,要么被提拔为部门经理,就是仍然做销售员的也每个月都能拿到好多订单,月收入过万都是家常便饭,只有我,依然每月拿着800元的基本工资,加上饭补和偶尔撞上门的小订单,最多也没超过3000,还不如新入职的员工挣得多。这令我的处境非常尴尬。

“如果公司能够按照我提的建议做的话,现在肯定能做得更好。”最后,刘威仍念念不忘自己的建议。

其实,刘威始终没有认识到,造成他如今尴尬处境的恰恰是他引以为豪的对公司的不断建言。不错,对于员工积极建言的态度,公司应该及时奖励,因为这说明员工真正和企业站在一个角度想问题,这也是总经理第一次肯定并重奖他的原因。但是,没有一个公司是完美的,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陷,即使要改进,也需要在不断发展中进行,而不可能在成立之初就一步到位——这是由公司的财力和人力状况决定的。因此,好的建议肯定会被考虑,但未必都能立刻实施,此时,像刘威一样执著于公司的完善是绝对不可取的,更何况这也不是刘威的本职工作。不顾本职工作而致力于无成效的事无异于喧宾夺主,是不足取的。

这类职场“思想者”在各个公司中都不少见,多为毕业之初、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们有头脑、有想法、有激情,这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失之于浮,思而不做,务虚不务实。他们犹如赵括纸上谈兵一般,把企业经营说得那么简单,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能坐等成功到来。实际上,一个公司运作起来要比指挥作战还要复杂,所以,对于这种“思想者”,任正非的处置非常坚决。

有个刚毕业的高才生,刚进华为不久,就洋洋洒洒地给总裁任正非写了一封万言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华为的经营战略问题发表高见。任正非看后,大笔一挥,批道:“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有,建议辞退!” 

任正非的做法也间接反映出企业的需求。企业需要的是实干的员工,而不是夸夸其谈的理论家,因为关于企业的发展,每个有头脑的人都能说出颇有见地的想法,但仅有想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思想如果不能转化为具体方法并衍生出结果的话,再高明的思想也只是空中楼阁。

从员工的角度来说,能在工作实践中提出改善工作效率、提升效能的建议是非常可贵的,但如果像刘威那样脱离了基本工作而大谈企业制度改革等理论性的概念则是不切实际的,是不可行的。这样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本职工作,影响到你的收入,令你陷入刘威那样的尴尬境地——这倒是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会影响到你对工作的态度、你的职业精神,进而对你的职业生涯造成极大障碍。

曾经声名显赫,如今空余蹉跎——职场“焦大”们的抱怨

职场不是陈列历史的博物馆,以往的辉煌没有多少价值,关键是你现在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企业因为你会呈现怎样积极的状态……

看过《红楼梦》的人,对焦大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都十分清楚,这人资历老,毛病多,不说别的,单就那种动不动就将过去的功绩挂在嘴边,并以此为傲的心态,恐怕谁见了都会感觉不舒服。其实,不单是在文学作品中常有类似的人物出现,看看我们身处的纷繁复杂的职场,“焦大”式的人物恐怕也不在少数!

“你知道吗?小陈,我来这家公司已经整整7年了,公司创立时我就来了,与公司一起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公司从最初年收入只有40万,到现在半个月就能达到这个数字,这里面我的功劳可是不小的。不是我吹,有一次,要不是我费劲辛苦拿下一个供货单子,公司那个月的工资可能都发不出。

“小陈,你慢慢就会明白的,如果没有我,很多客户根本就不买我们的账,公司完全是看在我平时跟他们关系不错的分上才与公司长期合作。你看啊,我几乎每个月都要陪客户去吃饭、去打高尔夫球,有时候还得用自己的钱给他们塞点好处。公司一半以上的业务都是我揽的,要是没有我,公司还不一定是什么样呢!”

同类推荐
  • 感恩的心(大全集)

    感恩的心(大全集)

    一直以来,感恩在人们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意思。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感恩的态度可以使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我们如果满足自己的生活,并对上天充满感恩之心,那么好东西就会源源不绝。我们会越来越占据生活的天时地利人和,会越来越接近梦想。同时我们会施予别人更多的爱心,我们也会生活得越来越幸福,你会发现一切都在良性循环着。
  •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是一种心态,它能使你乐观豁达;能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能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解脱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心态决定命运,只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会,人生处处是春天!
  • 遇见幸福的自己 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

    遇见幸福的自己 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

    这本《遇见幸福的自己: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我们生活在世间,往往面临诸多的不如意,比如,生活的平淡、工作的压力、人情的冷漠、婚姻的痛楚……很多时候,都被烦恼束缚,苦不堪言,痛不欲生。为什么有这些心理状态?都是因为我们太执著,放不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为了繁杂琐事,眉头紧锁?佛家有云:“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放下妄想执着,放下烦恼,放下欲望,放下一切贪嗔痴,生活得自在超然,幸福的感觉定会潜滋暗长。
  • 谋人谋职谋事业

    谋人谋职谋事业

    一个有着敏锐眼光的人,一个凡事善于琢磨的人,一个行动果断的人,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定能从平庸中脱颖而出,成大事、创大业。《谋人谋职谋事业》从识人、用人、管人、谋人、谋职五个不同角度告诉读者如何从一个普通平凡的人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 许家印内部讲话

    许家印内部讲话

    本书深刻还原和剖析了恒大集团发展过程中关键性的时间点,以及其精神领袖许家印所扮演的角色,他如何创业,指引企业的成长,如何以一人引领创业团队,战胜种种困难,成功应对企业所面临的一次次危机。在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如资金不足,人才亟缺,没有市场,等等,纵观商海风云,许家印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他是如何带领恒大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冬”,使其成为中国规模最大,销售面积最广的地产企业呢?他又是如何在前途黯淡遭人唾骂的中国足球大背景下扛起中国足球大旗的呢?相信你从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随笔篇(名人佳作)

    散文作为一种轻灵而又自由的文体,往往通过生活中偶发的、片断的事象,去反映其复杂的背景和深广的内涵,使得“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 企业管理制度实用必备全书

    企业管理制度实用必备全书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制度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私营公司的经营风险,带来更多的收益。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私营公司组织结构、企业策划,营销、人事管理及生产、仓储等管理制度。希望会对私营公司的生产经营起到一定的帮助。同时,书中列示了一些企业制度管理的范例,有些虽然不是私营公司的制度范例,但值得大家参考。
  •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历史沿革与祭孔文化

    孔庙建筑历史悠久,已有近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就在孔子故乡曲阜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立庙,内藏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等,“岁时奉祀”。这是中国最早的孔庙。
  • 名门医仙女:惹上腹黑妖孽男

    名门医仙女:惹上腹黑妖孽男

    她是无名孤女,师承名门,医术冠绝当世,却从不救人性命。....可是身后那些桃花是怎么回事?“大爷,你能放过我么?”蹲在美男的床头,梦琉璃可怜兮兮的望着床上的人。他抬眸展颜冷笑:“你在开玩笑吗?”梦琉璃仰天痛哭,她错了!大错特错了!早知道当初就不该救人!如今被这妖孽缠身,无法离去!某男抱着怀中女子笑的风华绝代,“你以后就死了这条心吧。”从此一场已脱离苦海为目的的逃离行动就此展开。。。
  • 诡刺

    诡刺

    在特种部队,狙击手的代号,一般用“鹰”,擅长丛林狙击的狙击手,叫“绿鹰”,精通山地作战的,叫“山鹰”。专门负责保护重要目标的职业军人,或者在战场上负责为受伤队友实施急救的队医,代号中一般会有“衫”字,比如驻外维和部队中的“蓝衫”。而在战场上拥有超强进攻能力,无论投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能迅速适应,并单独完各成各种作战任务的综合精英,被称为“刺”。而风影楼,他的代号是……诡刺!
  • 跳楼价:腹黑奶爸5块钱

    跳楼价:腹黑奶爸5块钱

    婚礼上,新郎结婚了,新娘不是你?怎么破?某小白女抱着宝宝冲上了婚礼“都不许动!老娘是来抢亲的!”某宝宝“妈咪,你这架势分明是来抢银行的……”某女瞬间顿悟“都不许动!老娘是来抢银行的!”某男和某宝宝一脸黑线,“粑粑,我们还是走吧,我不认识她……”
  • 凤舞九天:废柴大小姐

    凤舞九天:废柴大小姐

    一朝穿越,看似温和善良实则腹黑护短又记仇的她,重生到了星辰大陆林家的废柴大小姐身上。自此,这世间少了一个废物大小姐,多了一个绝世天才。回眸一笑,风华绝代,紫灿金衣,凤舞九天!
  • 价值为王

    价值为王

    《价值为王》是唯一一本打通了价值投资各位大师思想的书,也是将价值投资体系的进化脉络理清的第一本书。我们查阅了包括威力父子出版社和麦克劳·希尔在内的著名金融书籍出版商,并没有在国外找到同样的著作,所以我们敢自豪地说本书正文的逻辑绝对是没有先例的。书中以四位大师的卓绝投资智慧为准绳,以大师的亲身经历为载体,以中国股市的狂热为背景,来一次价值投资的集中展示,帮助中国的每一位股民认识到什么叫投资,什么叫价值投资。60年的实践智慧表明,持久赢利的智慧和最后的胜者始终归于价值投资学派。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