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如牌场,风云变幻。走老路,出旧牌,常常无所收获。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才会赢;标新立异、突破思维栅栏,方能胜;敢吃第一只螃蟹,具非常智,即可成非常事。
不按常理出牌,方能笑傲职场。
成功模式不可复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方式,不可简单复制。现在,许多人走进了成功的误区,怀抱着所谓的成功法则,踩着别人的脚印,小心翼翼地前进,结果却适得其反。
《列子·说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鲁国的施氏有两个儿子,一个爱好学问,一个喜欢军事。爱好学问的用他的学术去齐侯那里谋求官职,齐侯录用了他,叫他担任诸位公子的老师。喜欢军事的到了楚国,用他的兵法向楚王谋求官职,楚王很喜欢他,让他担任军队的执法官。
施氏的邻居孟氏也有两个儿子,学习的内容也与施家的两个儿子相同,却非常贫困。他们很羡慕施家,就向施氏请教做官发财的方法。施家的两个儿子把实际情况告诉了孟氏。
于是,孟氏的一个儿子去秦国,用学术向秦王谋求官职。秦王说:“目前各国诸侯都在运用武力争夺天下,当务之急在于扩充军队,广积粮食而已。如果用仁义治理我的国家,这是自取灭亡的道路。”于是对他处以宫刑。
孟氏的另一个儿子去了卫国,用兵法向卫侯谋求官职。卫侯说:“我国是个弱小国家,却夹在大国中间。大国我们事奉它,小国我们安抚它,这是求得国家安全的办法。如果依靠兵法权谋,我国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如果让你完好无损地回去,到了别的国家,一定是我国不小的一个祸患。”于是就砍掉了他的双脚。
孟氏的两个儿子回家后,他们父子愤怒地责备施氏。施氏说:“你们都失掉了时机,并不是你们的做法有什么错误。天下的道理没有永远正确的,事情也没有永远错误的。先前使用的,现在或许被抛弃;现在抛弃的,以后或许被使用。这或用或不用并没有固定的是非。迎合时机,及时行动,处理事物,没有固定的方法,这种能力属于智慧。如果智慧不足,即使像孔丘那样博学,像吕尚那样有韬略,到哪里去会不碰壁呢?”
听了施氏的一番话,孟氏父子沉默无语。
故事说明,一味机械模仿,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历史上有很多因复制成功模式而失败的例子。拿破仑是一个军事天才,擅长内线作战,靠卓越的运动战同时与两处敌人作战,分头击灭,获取胜利。整个欧洲都被他征服,但最后,因为欧洲联军采用敌进我退的战术,不与拿破仑的部队决战,然后加上敌退我进,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全歼当时全欧陆最强的劲旅。欧洲联军之所以能想出这样灵活的招式,完全是起因于拿破仑用兵的模式太僵化,只要将其识破,就可占据先机。
杰出的人物,从来不机械模仿,互相抄袭。能开辟新途径的人,总是先例之破坏者。习故蹈常,是杰出人士们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格兰特将军在作战时,不按照军事学书本上的战争先例,而为其他人所耻笑,然而结束美国南北战争的到底是他。对于罗斯福总统,白宫的先例、政治的习惯,全都失其效力。无论在什么位置上,警监、州长、副总统、总统,他总坚持着“做他自己的人”,坚持自行其是。他的惊人的力量大半从这点上得来。
职场上,聪明员工的心胸是开放的。对于一件事,他们不管以前曾否有人做过与别人是怎样的做法,他们只是做着自己的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进步,都是不断地淘汰陈腐的思想、愚笨的偏见与不适用的制度和方法的结果。
一味地模仿前人其实是极愚拙的做法,因为大自然赋予每一个人、每一样东西一种特殊的品质:每一个人天然地应该做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如果去抄袭他人,做他人已做过的工作,便是对自己天赋品质的抛弃,便是对自己神圣职责的背离。
职场中,没有一个一味模仿他人的人能够成就大业。抄袭不能获得成功,模仿也不能获得成功,能使人获得成功的,唯有创新。愈是模仿他人的人,愈容易失败。因为能力是潜伏于个人的身体里面的,只有通过创新发挥潜能,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凡有创新能力的员工,都会开出一条新路,都会受人欢迎,都会有用武之地。
标新立异才会赢
古人曾说:“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这不仅适用于写诗作文,也可运用到生活、工作中的各个方面。
勇于另辟蹊径、标新立异的人,他能制造不同凡响的效果,尽快地脱颖而出。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一天,他放学回家时经过一个工地,看到一个像老板模样的人正在那儿指挥盖一幢摩天大楼。
卡内基走上前问道:“ 长大后怎样才能像你一样成功?”
“第一要勤奋……”
“这我早知道了,那第二呢?”
“买件红衣服穿。”
卡内基一脸疑问:“这和成功有关吗?”
那老板模样的人指着前面的工人说:“有啊!你看他们都是我的手下,但都穿着清一色的蓝衣服,所以我一个也不认识。”说完,他又指着旁边一个工人说:“你看那个穿红衣服的,就因为他穿得和旁人不同,这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也就认识了他,发现了他的才能,过几天我会安排他一个职位的。”
穿一件红衣服,让自己与众不同,这个聪明的工人,为自己创造了赢的机遇。不顺从既定的、固有的思路,采取灵活多变的思维战术,你的人生将会改观。
由于种种原因,美国艾士隆公司陷入了困境。董事长布希耐束手无策。心烦意乱之时,他驾车到郊外散心,看到几个孩子在玩一只肮脏而且异常丑陋的昆虫,简直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布希耐意识到,某些丑陋的玩物在部分儿童心理上占有重要位置。于是他机敏的头脑产生了一个灵感,立即着手研制出一套“丑陋玩具”,迅速推向市场。果然一炮打响,从此美国掀起行销“丑陋玩具”的热潮,并且一浪高过一浪。
从此艾士隆公司开发的新品种极尽丑陋之能事,例如“病球”、“粗鲁陋夫”、臭得令人作呕的“臭死人”、“狗味”、“呕吐人”,售价也超过了正常玩具的水准。但出乎人们预料的是:这些玩具问世以后一直畅销不衰,其中仅“病球”一种已销售近千万个。“丑陋玩具”不仅使艾士隆公司扭亏为盈,而且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从中可见,具有敏锐的目光、机敏的头脑,是何其的重要。一个好创意,将会改变无数困境和厄运。
法国著名化妆品公司香奈尔公司在刚起步时,没什么名气,产品滞销,公司陷入困境。这时,一位员工突发奇想,并把想法向香奈尔汇报,立即得到了老板的赞同。
几天后,在巴黎《日日新闻》上人们看到了这样一则广告:香奈尔化妆品公司精选10名丑女,将在星期六晚上在巴黎大舞台与诸君见面。
广告刊出后,一时间被传为奇闻。届时到场参观的人非常多。
帷幕拉开,丑女们一个个鱼贯而出。果然一个个都是面部长得奇丑无比。观众们顿时嘘声一片,大家无不惊叹:“竟然会有这么丑的女人!”
这时只见香奈尔女士笑容可掬、神态自如地走上台,她对大家说:“为了展示本公司化妆品的功效,请朋友们稍等片刻,让丑女们化妆,以谢诸君。”
过了一会儿,随着音乐幕布再起,丑女们一个个涂脂抹粉,霓虹灯下果然是另一番模样。
观众无不叹服,自此香奈尔公司生产的化妆品一炮打响。
正是这种创新特异的想法,使香奈尔一步步迈向成功。
职场中,优秀的员工也会适时地标新立异,为自己的前进开辟道路。与别人用同样方法做事的人,虽然他具有卓越的才干,却总难以引起大众的注意。可是如果他自己开创出路,运用新奇和进步的方法,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便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有人来认同他,有人来称赞他,无形中就替他做了流动的广告,使他的美名远扬。
然而,新奇的做法与思想不一定就能成功,唯有有效地创新,才能成功。世界上有无数的人,常常在追寻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可是并没有因此而闻名,原因是他们的新奇做法不切实际,或是没有效能。
标新立异必须抓住时机,善于了解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能随机应变,机动灵活。
打破思维的栅栏
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经验和习惯,在思维方法上形成自己所擅长的、比较固定的思维套路和模式,即思维定式。这种建立在传统经验和习惯积累上的思维定式,对于处理和解决日常的例行性事务,的确有一定的好处,往往能让人们少走些弯路,但思维定式并非能够到处套用。在处理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上,经验思维和思维定式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甚至会成为创新思维的绊脚石,阻碍人们向更高、更深、更宽广的未知领域开拓,束缚人们的梦想和想像翅膀。所以,要做优秀的职场人,必须学会突破思维定式。
三只猴子被关在一个大铁笼子里,每天喂食很少,猴子们都饿得吱吱地叫。
几天后,笼子外面突然出现了一串香蕉,一只饿得头昏眼花的猴子一个箭步冲上去,伸出爪子就抓。可是当它还没有拿到香蕉的时候,只听见“哗”的一声,一股热水迎面泼来,这只猴子被热水烫得浑身是伤。后面的两只猴子一次次上去拿香蕉时,一样被热水烫伤。于是,笼子里的猴子只能望“蕉”兴叹,不敢前去攀摘。
几天后,一只猴子“解放”了,换进另外一只猴子进入房内。当新猴子肚子饿得想试着爬上去吃香蕉时,其他两只“老”猴子马上制止它,告诉它: “那里有危险,千万不可尝试。”于是这只猴子也老老实实地不敢去碰香蕉。
过了几天,又一只猴子出去了,另外一只新的进来。同样,当这只猴子想吃香蕉的时候,不仅剩下的那只受过伤的“老”猴子制止它,连没有被烫伤过的猴子也极力阻止它。
当原来三只猴子都被换走后,房间里没有一只猴子被烫伤过,笼子外的热水已被撤走,香蕉唾手可得,可没有一只猴子敢前去尝试取香蕉吃。
由于旧有的思维,许多人和故事中的猴子一样,不敢再迈出新的步子去尝试,不能突破发展的障碍。
有时,打破头脑的樊笼,可以化不利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