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骄傲的“独行侠”已无处容身。人脉即是宝贵的财富,与他人有效合作,才能生存得更强更久。同样,找对人才能做对事。不仅你要做木桶上一块高而坚固的木板,你所寻觅的合作伙伴也应如此,否则,成功之水无法永贮。
聪明、变通的员工善于寻求助力,而愚笨、顽固的员工只会遭遇阻力,不进反退。
木桶效应
生活中有个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由许多块木板组成的“木桶”不仅可以象征一个企业、一个部门,也可以象征某一个员工,而“木桶”的最大容量则分别象征着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最大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个企业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个员工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这个企业的最大竞争力往往不只取决于某几个人的超群和突出,更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们不仅要让自己高大、坚固,也要找对合作的同事、伙伴,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胜利。
有这样一则童话:
狮王图谋霸业,准备开拓自己的疆域,便决定与邻国开战。出征前它举行了御前军事会议,并派出大臣通告百兽,要大家根据各自的特长担负不同的工作。
大象驮运军需用品,熊冲锋厮杀,狐狸出谋划策当参谋,猴子则充当间谍深入敌后。有动物建议说:“把驴子送走,它们的反应太慢了,还有野兔,他们会动摇军心的。”
“不!不能这样办,”狮王说,“我要用它们,而且它们会在战斗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驴子可做司号兵,它发出的号令一定会使敌人闻风丧胆;野兔奔跑迅捷,可以在战场上做联络员和通讯员。”
那些动物觉得狮王说得很有道理。后来,在战争中果然每个动物都发挥出了最大的用处,最终取得了胜利。
可见,只有找对人才能做对事。因为优秀的人较少犯错误,他可以助你有更高的效率即生产力。
曾有人采访比尔·盖茨,问他成功的秘诀。比尔·盖茨说:“因为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华人成功学第一人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是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
不管做什么事,找到对的人,终归会成功,假如再找到对的事,就是如虎添翼了;对的事情遇到错的人,下场很可怕,一是错过机会,浪费资源,一是弄巧成拙,南辕北辙。
职场中,与人合伙很容易出现令人头痛的问题:意见不合、吃里爬外、暗中较劲、给少拿多……
合伙的目的是通过整合彼此的资源,取长补短,扩大自己的优势,能够更好的“完事”,但是如果双方出现问题,只会导致“没事”——最后什么都没有做到,完成不了。
无论是优秀的企业或个人,都善于有效地利用“木桶定律”,以达到最强的实力。
西南航空公司一直都是美国航空业中的佼佼者,除了第一年外已连续获利31年,2002年时西南航空的市值为90亿美元,远超过美国其它航空公司的市值总和,在财经杂志“美国100家最佳工作环境的企业”中排行始终名列前茅,并赢得1992年至1996年航空业“三冠王”殊荣:1延误最少。2旅客抱怨最少。3行李失误最少。
公司招聘空姐很有特色:为保证乘客真的对空姐满意,就请20多位常飞计划中的乘客来做评委,给十几位应聘者打分。他们认为,如果这些乘客都对应聘者不喜欢,那么这些小姐长得再漂亮也没有用。而且由乘客自己挑选出的空姐,至少在培训方面的成本会比较低,因为她们本身就是乘客喜欢的空姐了。
这种做法的确巧妙,保证了整体上的质量和竞争力,值得我们借鉴。
如果想有所成就,你应该:1确保你不是最薄弱的部分;2避免或减少这一薄弱环节对你成功的影响;3如果不幸,你正处在这一环节中,你还可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改进,或者转职去谋另一份工作。
在职场中,要下工夫完善自己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否则,关键时刻自己的能力无法应对较为重要的工作,将会影响其他团队成员的水平发挥,甚至拖累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向优秀人员学习,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取长补短”的道理。尽管一个团队中的“短木板”决定了一个团队的实力发挥,但是我们应该尽力让自己成为其中的“长木板”,不但不会影响团队的实力发挥,而且将有助于团队的进步,只有大家都争做“长木板”,这个团队才会真正具有实力。
同时,找对人才能做对事,才不会导致助力变成阻力的现象出现。
万事都要巧借力
不管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还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都不要忘记这样一句话:智者找助力,愚者找阻力。万事都要巧借力,没有一个人能够独自成功。让更多的人帮助你成功,这是一种高效的社会智慧。
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才能平平,一身痞子气,但很懂得用人。当初,儒士骊食其来给他建言,刘邦正在让两个女仆为他洗脚,因为刘邦一向轻视儒士,他见了骊食其就继续洗脚,骊食其很生气,说道:“大王想取得天下的话,就这样对待长者吗?”刘邦即刻醒悟,起身礼待骊食其,结果骊食其为他出谋划策,做出了巨大贡献。韩信投奔刘邦之后,开始没有受到重用,韩信很失望,就跑了。结果还是被萧何追了回来,然后劝说刘邦重用他。后来,刘邦直接拜韩信为大将。到楚汉相争处于关键阶段时,韩信派人来请封为假齐王时,刘邦刚想破口大骂,但一想当时的局势,便封韩信为齐王,取得韩信的支持,为取得天下奠定了基础。
刘邦在总结成功的经验时说,要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定国安邦,抚慰百姓,供应物资,保证粮饷,他不如萧何;统帅百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但刘邦能重用他们,所以能够取得天下。
而他的对手项羽呢?有才有勇,能够招揽人才,却不善于用人。起初韩信投奔他,项羽只让他做了执戟郎充当卫士,结果白送刘邦一名将才。
范增足智多谋,他七十岁投奔项羽,为项羽出了许多好点子。项羽尊称他为“亚父”,但关键问题上他并未采纳范增的意见。最后范增被疑,一怒之下,辞职而去。项羽的悲剧告诉我们:借人之力,方可成己大事。刚愎自用,个人英雄主义当先,往往导致失败。
某公司要招聘一个营销总监,报名的人很多,经过层层考试,最后只剩下3个人竞争这个职位。
为了测验谁最适合这个职位,公司出了一道怪题:请3个竞争者到果园里摘水果。
3个竞争者一个身手敏捷,一个个子高大,还有一个个子矮小,看来,前面两个最有可能成功,但正好相反,最后获胜的竟然是那个矮个子。这到底是为什么?
原来,这次考试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竞争者要摘的水果都在很高的位置,而且大多都在树梢。个子高的人,尽管一伸手就能摘到一些果子,但是数量毕竟有限。身手敏捷的人,尽管可以爬到树上去,但是树梢的一部分,他就够不着了。而个子矮小的人,一看到这种情形,二话不说就往门口跑。守门的是个老头,也是果园的维护者。这位小个子的应聘者意识到这次招聘非同寻常,也许个个是考官,也许处处是考场,所以在刚进门时,他就很热情地和老头打过招呼。他很谦虚地请教老头平时他是怎样摘这些树梢上的水果的。老头回答说是用梯子。于是,他向老头提出借梯子,老头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有了梯子,摘起水果来自然不在话下,结果,他摘得比谁都多。因此,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获得了总监的职位。
从这个故事中,你是否看出了主考官在考什么?他考的是团队精神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他人的关心和支持,赢得别人的帮助以及协作的能力。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问题难,是由于他只倚重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而不懂得去获取别人的帮助。有的人甚至由于过于突出自己,把本来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赶走了。
大思想家荀子曾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今天,一名杰出的企业员工,应善于巧借他人之力,解决难题,成就梦想。
人不是孤立的,而是活在群体中的。职场中,我们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现状,善于和别人合作,把两者的长处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去迎接、挑战困难,这样才有可能避免陷入生存的绝境。
借得大船出远洋
职场中,有人善于向成功者学习,敢于向成功者靠拢,效法而不机械模仿,借鉴而有所创新;也有人巧用“名人效应”,以成功者来助己成功……凡此种种,可谓明智之法。
小许是一个证券公司的业务员,刚进入这一行,一直无法提升业绩。他心急如焚,寻找各种销售的办法,但竞争实在太大了,即使使出浑身力气,还是很难有起色。
过了一段时间,小许突然好像有神明护身似的,客户一个接一个地自动找上他,一时之间他竟然成了全公司业绩最好的业务员。
经理觉得非常奇怪,自己干了这么多年,也没见过一个初入这行的人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大红大紫,于是暗中注意他是如何吸引客户的。
他发现小许经常带客户到自己的办公桌旁谈事情,这个办公室里的每个位子都是单独间隔的,于是他有事没事就假装经过小许的桌旁,可是并没发现他对客人说些什么与众不同的话。
有一天,小许不在办公室里,经理走到他的办公桌旁时,不经意地看了一眼他的桌子。
“噢!我明白了,这小子真够聪明的。”经理站在办公桌前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笑着自言自语。
原来,在小许的桌子上,摆着许多张自己家人的生活照,并且这些生活照中间,又穿插摆着几张在不同场合拍摄的放大照片。而这些大照片,竟然全是一位股市大亨的照片。
当客户来了坐下来跟他谈生意时,看到这些照片,就会想:“哇!他跟这位大亨的关系一定非同寻常,跟着他走准没错!”
小许的“借得大船出远洋”令人赞叹。生活中,善用头脑,不断地寻找更多的更有效的方法,成功便离你越来越近。
日本有个人,他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产业,却干出了惊人的业绩,成了百万富翁。
他就是企业家见村善三?
他的秘诀是:借别人的土地,借别人的钱,盖起了厂房,又租给需要办厂而缺少厂房的人。如果用中国的说法就是“借鸡生蛋”!
经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后见村善三认识到,工业化的、国土狭小的日本,真是“寸土寸金”。不少人想开工厂,但是资金不多,根本买不起土地盖厂房,而有些土地却闲置着。他想,只要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只租用土地,不用购买,那些企业主能够负担得起,因而肯定会大受欢迎。
说干就干,见村善三开始找那些偏僻没人要不值钱的土地。在这些土地中,他专门找那些没有出路、不易卖掉的被圈在别人土地之中的土地。他与这些土地的所有者一一商谈,提出改造利用土地的计划,土地所有者听了十分高兴,愿意转让土地,有的土地主人还拿出资金借给见村善三帮助转让土地。
有了土地,见村善三就开办起见村产业开发公司,组织人员上门推销土地,那些企业家正愁没有土地盖工厂,见有土地出租,又不需要巨额资金,都很高兴,纷纷上门与见村善三签订出租合约。
见村善三从租用厂房者那里收取租金后,扣除代办费和厂房分摊偿还金,所剩的钱就归土地所有者。厂房租金和土地租金之间的差额,除去营造厂房的费用,就是见村善三的盈利。
三方达成协议之后,见村善三就向银行贷款、建房,然后按分期付款的方法归还银行的贷款。见村善三的主意很符合厂方和地方的利益,刚刚一开始就有了收益,还给地方的商业带来了繁荣。
一年下来,他仅代办费收入就达20多亿日元——有了这笔钱,他就不用向银行贷款了。就这样,他从营造小厂房到修建大厂房,直到营建大规模的工业区,生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