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中,谁也逃不开困难、厄运。但机械、愚拙的人看不到出路,而聪明的人会换一条思路、一种角度、一个方向,将困难变成机遇。
逆风的鹰飞得更高,危机之中隐藏着良机。任何失败、任何问题,都可通过积极思考、换位变通来解决。
把困难当作机会,职场就是你“秀”彩的舞台。
“困难”是机遇的代名词
法国的戴高乐曾经说过:“困难,特别吸引坚强的人。因为他只有在拥抱困难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
你自己努力过吗?对于你所遭遇的困难,你愿意努力去尝试,而且不止一次地尝试吗?只试一次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多次尝试。那样你会发现自己心中蕴藏着巨大能量。面对自己,竭尽所能去尝试去改变,这些努力正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积极去想去做,一个人的困难可能就是他的机会。
世界著名田径骄子海尔·格布雷西拉西耶出生在埃塞俄比亚阿鲁西高原上的一个小村里,这个小男孩,每天腋下夹着课本,赤脚跑步10公里上学和回家。贫穷的家境使他不可能坐车去上学。为了上课不迟到,他每天都一路奔跑。如今,这位曾经夹着课本跑步上学的小男孩在世界长跑比赛中,先后15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之一。如果他出身富裕家庭,坐车上学,绝不可能成为当今世界的田径骄子。后来,他总是说:“我要感谢贫困,因为贫困,我别无选择,只好跑步上学。”正是跑步上学,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少时跑步上学的艰苦磨炼是他成才的基石。
可见,不轻易屈服于困境,使之成为打磨自己的试金石,机遇便会从中诞生。很多人与成功失之交臂,并非他们缺少才智,而是他们缺乏变困难为机遇的勇气、眼界。
康熙年间,安徽青年王致和赴京应试落第后,决定留在京城,一边继续攻读,一边学做豆腐以谋生。可是,他毕竟是个年轻的读书人,没有做生意的经验,夏季的一天,他所做的豆腐剩下不少,只好用小缸把豆腐切块腌好。但日子一长,他竟忘了有这缸豆腐,等到秋凉时想起来了,但腌豆腐已经变成了“臭豆腐”。王致和十分恼火,正欲把这缸“臭气熏天”的豆腐扔掉时,转而一想,虽然臭了,但自己总还可以留着吃吧。于是,就忍着臭味吃了起来,然而,奇怪的是,臭豆腐闻起来虽有股臭味,吃起来却非常香。
于是,王致和便拿着自己的臭豆腐去给自己的朋友吃。好说歹说,别人才同意尝一口,没想到,所有人在捂着鼻子尝了以后,都赞不绝口,一致认为此豆腐美味可口。王致和借助这一错误,改行专门做臭豆腐,生意越做越大,而影响也越来越广,最后,连慈禧太后也慕名前来尝一尝美味的臭豆腐,对其大为赞赏。
从此,王致和与他的臭豆腐身价倍增,还被列为御膳菜谱。直到今天,许多外国友人到了北京,都还点名要品尝这所谓“中国一绝”的王致和臭豆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有问题、困难,却没有绝境。机遇到处都有,只要你有足够灵活的头脑,足够敏锐的慧眼和及时把握机会的意识。
你听说过“出卖原始人生活”的奇闻吗?
当日本已成为现代化强国之时,一个偏僻小山村——兵库县的丹波村却几乎与世隔绝,十分落后,由于土地贫瘠、交通堵塞,村民的生活极为困苦。全村人虽然也想脱贫致富,却一直苦于无计可施。
一天,村长召集全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今,都什么年代了,咱村的人还是过着和原始人差不多的生活,我们深感内疚和痛心!不过,大都市里的人过着现代化生活的时间长了,一定会感到乏味。咱不妨走点回头路,干脆过原始人的生活,利用咱的‘落后’出卖‘落后’,也许会招来很多城里人。咱们呢,也可以借此机会做生意赚钱。”
人们纷纷表示赞同。从此,全村人开始模仿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在树上搭房,穿树叶织的衣服……
不久,日本新闻媒介惊奇地发现并报道这个过着“原始人生活”的小山村。此后,成千上万的人慕名而至,参观者络绎不绝,众多的游客为部落带来了可观的财富。有经营头脑的人也来了,他们来这里修路,造宾馆,开商店,将这里开辟为旅游点。小山村的人趁机做各种生意,终于富裕起来了。过了若干年,这里的居民白天上树成为一种职业,晚上回到地面,脱掉兽皮树叶做的衣服,穿了现代时髦服装,住进建筑在景点外围的水泥结构的房子里,过上了现代化生活。
由此我们发现,困苦对一些脆弱、悲观的人来说是“人生危机”,而那些真正坚韧的人,他会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从困难中发掘机遇。
在职场上,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学会转个弯,把它作为一生的转折点,选择新的目标或探求新的方法,把困难作为机遇的新起点。
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珍惜失败的经验,他们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寻找新的方法,反败为胜,获得更大的胜利;后者一旦遭遇失败的打击就坠入痛苦的深渊中不能自拔,每天自怨自艾,直至绝望。
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旱路不通水路通。人生之中,困境常与机会并存,任何问题都隐含着创造的可能,问题的产生是成功的开端和动力。善于变通头脑,你将会发觉:世界如此广阔,可供翱翔的天空竟这般高,可供回旋的余地竟这般大。
换个地方打井
人生之中,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才能和心智,也总存在着一些更适合于他做的事业。
在竭尽全力拼搏之后却仍旧不能如愿以偿时,我们应该这样想:“上天告诉我,你转入另外一条发展道路上,一定能取得成功”;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向时,也应告诉自己:“原来是这样,自己一直认为这是很适合于自己的事,不过,一定还有比这个更适合自己的事。”应该认为另外一条新的道路已展现在你的眼前了。
尝试着换个地方打井,也同样会觅到甘甜清冽的泉水。
有一位农民,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努力着,坚持每天写作。他将一篇篇改了又改的文章满怀希望地寄往远方的报社和杂志社。可是,好几年过去了,他从没有只字片言变成铅字,甚至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
终于在29岁那年,他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投稿的刊物的总编寄来的,总编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对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却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他叫张文举,现在是一位有名的硬笔书法家。
不管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必须充分认识、挖掘自己的潜能,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否则有可能虚度了光阴,埋没了才能。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经经商,第一次他从事打字机的投资,因受人欺骗,赔进去19万美元;第二次办出版公司,因为是外行,不懂经营,又赔了10万美元。两次共赔将近30万美元,不仅把自己多年心血换来的稿费赔个精光,而且还欠了一屁股债。 马克·吐温的妻子奥莉姬深知丈夫没有经商的才能,却有文学上的天赋,便帮助他鼓起勇气,振作精神,重新走创作之路。终于,马克·吐温很快摆脱了失败的痛苦,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及时为人生掉个头,你会欣赏到另一种精彩绮丽的美景。
职场中,有人终旧做着自己不大“感冒”的工作,牢骚满腹,却甘于如此,得过且过;有人痛下决心,果断地告别待遇不错的“铁饭碗”,去开创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天地。
有一家大公司准备进行裁员。在同一部门,两位女职员同时失去工作。一个叫小敏的职员很愤怒,因为她认为,自己本来应该被提升而不是被裁员,她因此患上了忧郁症,她认为失去工作自己就失去了价值。另一个叫小丽的职员却很开心,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因为她本来就不喜欢这份工作,正准备找份新工作。
同样一件事,却对不同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当然,上述二人的处境不同,因此失去工作会引起不同的反应。但反应的不同并非完全取决于处境,主要取决于每个人对处境的不同理解,即是否有变负面为正面的心态。
据调查,有28%的人正是因为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职业,才彻底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这些人自然都跨越了弱者的门槛,而迈进了成大事者之列;相反,有72%的人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对口职业”,而总是别别扭扭地做着不擅长的工作,却又不敢换个地方“打井”。因此,不能脱颖而出,更谈不上成大事了。
如果你用心去观察那些成功者,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不论聪明才智高低与否,也不论他们从事哪一种行业,担任何种职务,他们都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优秀的企业员工在为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发挥而寻找途径的时候,所遵从的第一要务不是要求自己立即学习到新的本领,而是试图将自己身体内的原有的才能发挥到极限。这好比要使咖啡香甜,正确的做法不是一个劲儿地往杯子里面加入砂糖,而是将已经放人的砂糖搅拌均匀,让甜味完全散发出来。
有时候,为探寻真正的人生甘泉,我们需要时刻准备,去勇敢地换个地方“打井”。
学会逆风飞扬
在竞争越来越残酷的时代,杰出的人士通常不按常理出牌,他会用逆向思维突破事业发展的瓶颈,从而缔造非凡业绩。
一位成功人士曾说:“职场上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职场处在永远变化之中。”我们要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创新。
在一次欧洲篮球锦标赛上,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相遇。当比赛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一般说来已稳操胜券。但是,那次锦标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胜。可是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谈何容易。
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许多人对此举付之一笑,认为保加利亚队大势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教练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难力挽狂澜。
暂停结束后,比赛继续进行。这时,球场上出现了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这时,全场观众目瞪口呆,全场比赛时间到。但是,当裁判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亚队这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保加利亚队赢得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
这位教练的妙计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改变常态思维的轨迹,用新的视角、新的方式研究和处理问题,会产生新的思路。
在IBM公司一位高级负责人由于在创新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而造成1 000万美元的巨额损失。许多人提出应立即把他革职开除,而公司董事长却认为一时的失败是创新精神的“副产品”,如果继续给他工作的机会,他的进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过未受过挫折的人。结果,这位创新失误的高级负责人不但没有被开除,反而被调任同等重要的职务。公司董事长对此的解释是:“如果将他开除,公司岂不是在他身上白花了1 000万美元的学费?”后来,这位负责人确实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IBM董事长有悖于常人头脑、逆风飞扬的做法,的确令人钦佩。
当今著名的美国麦考密克公司,曾出现过几乎倒闭的危机。公司创始人W·麦考密克是个直爽豪放的经营者,其管理方式逐渐落后于时代,公司越来越不景气,以至陷入裁员减薪的困境。正在此时,他因病去世,他的外甥C·麦考密克继位担任公司经理。他一上任,即向全体职工宣布截然相反的措施:“自本日起,薪水增加10%,工作时间适当缩短。”职工们立刻惊呆了,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来,面面相觑的职工,转而对C·麦考密克的新举措表示由衷感谢。从此以后,士气大振,全公司上下一致、同心协力,一年内就使公司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