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00000349

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翁闲谈(补更)

王老爷子看到沈海江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心里就不爽,心说也不知道你沈家是走了什么运了,居然突然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小孙女,还是厉害得不得了的小孙女。要不是这样的话,你沈家还不是会跟我们老王家一样吗。今天你在这里和我得瑟个啥呀。回头想到自己原来那个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回头却无意走家里给他安排的那条路,硬是要自己走路的小子,按说也算是挺有出息的。可是人比人还真的应时气死人,这一和沈家这个妖孽到了不行的小孙女比起来,那还真的就是不能比啊。

他自己也是在高层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的。自己当年的老部下现在在位的也不在少数。现在谁不知道沈海江这个老头子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一个特别有财运的小孙女啊。这放在银行里十来亿人民币的存款,那可是让多少人看了眼睛出血啊。更难得的是,这笔钱还来路正正当当,也没有见打着沈海江这老头子的名头,在下面批条子找关系什么的。完全是沈家那个小孙女而自己弄出来的。这么说来沈海江是净收入啊!不但家里有钱了,连自己的名声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这些钱合法且合理,也不算老百姓的民脂民膏。你说哪个家族会不想要呢。

当然,有此人家也会看重沈家这个小孙女长得漂亮,人也聪明,成绩又好的特质。这些人家里面一般会有年龄上和沈一一差不多的孙子辈。就在想着怎么样能够把沈家这个小孙女给挖到自己的家里来,为自己家增光添彩了。

王老爷子当然也不可避免地会因为自己家那个还算是优秀的小孙子而起了这样的心思的。更何况在他看来,自己的小孙子现在是天天几乎都和沈一一在一块。那是真是应了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句话不是。而且这日久生情可是古训啊!这老爷子就没有想过,和沈一一天天在一块的人多了去了,要按他的说法,那沈一一应该早就嫁了多少回了。

沈老太太这时说话了:“行了,你们二人。老王,进来坐吧。放心,嫂子今天这菜是准备得很多的。匀一点儿出来就够你吃的了。不会饿着你的。老头子你带他进去吧。”回头又对着自己的小孙女说。“一一你就今天跟着奶奶操持这些。你眼看也长大成人了,这些厨房里的事情自己也要有数才好。”

老太太是老一辈人的思维。认为厨房里就是女人说了算。一个女人,如果连厨房都管不好,那是更没有能力管理一个家了。所以,难得今天小孙女来到了自己的身边。自己这个做奶奶的正好抓紧这个机会来个机会教育。

沈一一心里有些吐糟,那都是什么年代的陈腐观念啊,还是君子远庖厨的那一套!不过她今天可不是来为了和奶奶辩论的,自己知道不必自己说得太多,只要照着老太太的话去做就没有错了。所以很是乖巧地就跟着老太太进了厨房。

当然,以王家老爷子那种老派的想法,沈一一又被打了高分。传统中国男人还是认为女孩应该听话,最好还能有一手好的厨艺。王家老爷子这回是真心想要把沈一一给自己的孙子娶进家门了。

所以,在沈家的女家庭成员避开后。王老爷子和沈老爷子都坐在了一块儿。

“海江啊,你过几天还是要去香港的吧?”王老爷子开口问道。在这个时间点上提到去香港的事情,无非就是参加那个所有的中华儿女都为之欢欣鼓舞的回归盛世了。因为可谓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一个象征。这一次中办和国办很是费了一番心思,排定了一个相对比较庞大的见证团。

当然,因为中英双方的协议,英方很在意一个对等的规格,所以也不是说这个见证团可以无限制地扩张。双方的规格和人数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

对于中国的这些老革命老干部而言,其等级和英国方面的宾客的等级如何相当。很是让外交部礼宾司的同志们费了一番脑筋。最后也不知道是哪位天才灵机一动,建议就把中国的这些老干部们和英国女王册封的那些爵士什么的给弄成一个级别。这样的一个级别上的难题就在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的情况下被定了下来。

显然。沈海江老爷子是对此心里有意见的。所以听到老王头提到了那件事情,沈老爷子心里很不满地开炮了:“别提了。外交部那帮家伙,给我定了一个贵族级别。我说老王,我们当年闹革命,难道到了最后都把自己给弄成了贵族了?这和我们当年参加革命时候的革命理想还一致吗?难道我们的敌人污蔑和埋汰我们的所谓红色贵族,还真的就让那帮吃里扒外的家伙们给坐实了?”

沈海江老爷子的想法显然和王老爷子如出一辙。他听到了老伙计的牢骚,也跟着抱怨道:“可不是吗。想到我到时候要和那一个个假仁假义的洋鬼子给坐在一块,我心里就闹得慌。你说这一个个爵士什么的,说不定当年的哪个祖宗就向我们卖过鸦片,或者他们家里就有从圆明园抢去的国宝。你说到时候要我们和他们坐一块,还要脸上挤出笑容。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儿呀!”

这一刻二位老爷子充分显示了退下去的革命家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于现在的那些小家伙们的工作的很大不满。这样一个自己打下的江山,让那些人给折腾的,自己不在一边看着怎么会心里放心呢。

不过,王家老爷子惯例地吐完了外交部的糟之后,转而冲着沈海江露齿而笑。

沈家老爷子看着这家伙明显就有话要说的表情,提高了警觉,说道:“你这样看着我干什么?又想到了什么缺德话题了?我可警告你啊,不要再想打我的主意啊!”

王家老爷子对于沈老爷子的这种高度的警觉性毫不奇怪。因为他之前已经在沈家老爷子这里又喝又拿的,有过不少让沈老爷子心痛的过往了。这就是条件反射的应激反应而已。

不过王老爷子这回却是笑笑,看着沈海江:“不过老沈头,说起来,你家也确实是贵族啊。你看看你家的家产,现在都过亿了。你说我们这一辈人的里面,有谁家的身家有你丰厚?你自己说说看。”

说起这个,沈海江还是有一点自豪的,但也有一点苦恼。当然,他更有一点警惕。谁都知道,这些所谓的财产其实是自己的孙女沈一一给自己赚的。要是没有沈一一的认祖归宗,那以自己的严于律己,加上自己的几个儿子女儿的能力有限,那好歹自己可谓是所有的老伙计当中,最能证明自己两袖清风的人之一了。可是这就是因为有了一个太聪明能赚钱的小孙女,一下子就让自己给无端沾了不少的污名。别有用心的人不管是不是出于妒忌,总是说自己家一一这么小,哪里会有这样大的能耐这么会赚钱,一定是他这个做爷爷的给动的手脚,侵吞的民脂民膏。一些*的境外组织还编织了种种的谣言,直把自己家和小孙女一起描绘成了祸国殃民的大坏蛋了。

这怎么说他,他心里最多一点不高兴。反正清者自清,他也身正不怕影子歪。可是,这样的谣言牵连到了自己的小孙女,这就让他这个当爷爷的心里不大高兴了。自己的小孙女明明就是自己有能力,结果就因为自己这个当爷爷的和她扯上了关系,就被污蔑成那些不成器的官二代和官三代,这不是池鱼之殃,飞来横祸吗?这要是自己家的一一从哪里给听到了之后,心里说不定会有多么的不乐意呢。

所以,沈老爷子半真半假地冲着王老爷子说:“你还真的不要说这一点呢。我们家一一会赚钱,带着财运,那是我王家风水好。这些钱的来源都是清清白白的,没有占过公家的哪怕一点点便宜。这和那些靠着压榨和奴役才会发财的贵族根本不同好不好。怎么,人还就不能太优秀,不能会赚钱了?”

王老爷子哈哈一笑:“你个沈海江。你说我都说啥了?我只不过说你们家的一一会赚钱,生财有道而已。你自己想那么多干什么?”

沈老爷子哼了一声:“你别当我不知道。你也没有安什么好心。我们家一一既然带着财运,然后也会赚钱,却因为我这个做爷爷的一句话,为国家做了贡献,把她的那些外汇都给转成了人民币。你说她为这都损失了多少啊?!而且,钱回了中国了,也不敢随便投资,就怕被人说是打着我的旗号以权谋私。甚至现在还捐钱给大学里搞什么研究。你说这大学的研究经费应该是国家的事情,我们家一一这算不算是为国分忧了!”

王家老爷子点点头:“说到你们家的一一那个丫头,可真的是不简单。我看现在我们这些人的家里头所有的小一辈中,最出息的就是这个姑娘了。我说沈海江你们家的祖坟上是不是都冒了青烟了?”(未完待续)

ps:不好意思,旅途中,网络不稳定。所以现在找到网后才上传。后面还有二更。

同类推荐
  •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清初三大疑案考实

    ,剥开裹挟在历代档案、史料中的重重迷纱,慎密考证了一直为民间广为流传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和“雍正即位”这三大疑案。寻求历史的真相,本书为《太后下嫁考实》、《世祖出家事考实》、《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三部分组成。孟森先生以史家之严谨,极富趣味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
  • 读者报·岁月(0223)

    读者报·岁月(0223)

    城市记忆;档案解密;国家历史;军旅时光;年代;奇谈;人世百态;人物轶事;社会万象;新知奥秘;知青频道。
  •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本书以人类历史为主干,取材于历史,又尊重历史,按照主题划分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它以时间为经,以历史名人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纬,通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勾画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通过一个个精彩鲜活的历史故事展现五千年世界历史风貌。
热门推荐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 都是幻

    都是幻

    《都是幻》收《梅魂幻》和《写真幻》两篇作品,《梅魂幻》六回,叙孽龙投胎而生的南斌,梦幻中娶十二位梅花宫主事,颇有寓意。《写真幻》六回,叙池上锦和画中美人燕飞飞的情恋故事。两篇作品,类似才子佳人小说,但又以幻梦的寄寓而异其趣旨,是清初不多见的优秀作品。
  • 近战勇士:冲锋枪

    近战勇士:冲锋枪

    一般来说,冲锋枪是指双手握持发射手枪弹的单兵连发机械。它是一种介于手枪和机枪之间的武器,比步枪短小轻便,便于突然开火,射速高,火力猛,适用于近战和冲锋,在200米内具有良好的杀伤效力。
  • 做事细节全书

    做事细节全书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的事,必成于易。做事大而化之,不注重细节的人,无论做哪一种事业都没有功效可言。而小心谨慎,关注做事的每一个细节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的成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恋上孪生姐妹花

    恋上孪生姐妹花

    一边是美丽优雅多才多艺的校花妹妹另一边是活泼大方专门跟他作对的毫不起眼的姐姐丑小鸭,他一个校草级的痞子帅哥究竟是败在柔情似水的妹妹手里还是败在傲慢无礼的姐姐手里?一段美丽有些搞笑有些伤感的校园爱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你可以逆转时光

    你可以逆转时光

    这是一本年轻女孩最想要的美容书,是一本全天候24小时美容美学的实用宝典,按照你的作息时间来定制美容的生物美肌法则。作者非常细心地将美容、护理分解到全天24个小时,详细讲解每个小时里需要注意的护肤事项。不但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肌肤问题,而且白领女性可以将这份表单融入到自己的工作计划表中,利用上班间隙,随时随地美肤养颜。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毒妃惑三王:王妃娘娘碰不得

    毒妃惑三王:王妃娘娘碰不得

    她本是杀手,却在执行完任务以后,被另一个杀手组织暗杀,将死之时灵魂穿越异世。可谁知道,一醒来就发现自己清白以毁。这一世的她,母亲离奇而死,姐妹个怀心思,一道圣旨出嫁它国,本就命运多舛,还不知何故发现自己身体异变,待她得知真相之时,以是谁也碰不得的‘毒药’……他天宇国的妖孽太子,它日的王位继承者,奉旨娶亲以是勉强,却还在大婚当晚,看见了她胸前的‘吻痕’,这等羞辱怎能让他善罢甘休……他一袭白衣,温文尔雅,她危难之时,他为她不顾性命,对她有千般恩情,可有是为何对她说再无颜在站在她面前……还有一个他,银发蓝眸俊美妖冶,许她一生的承诺,却不知她是否夜愿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