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0000419

第398章:普及义务教育

尽管朱由校当前不用事无巨细的处理那些政务,甚至很多政务都不需要进行批红,下面各部门按照政策和原则进行处理就可以。但朱由校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这样一来下面的官员就会认为皇帝好忽悠,再好的制度也会被搞得乱七八糟。

因此时常派遣一些人员到地方上视察,时常过问一下各部门的工作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行为无非就是为了维持制度的正常运转。

但相比过去什么都要批红来说,算是轻松太多了。

时间渐渐又过去了一年,充满希望的天启十一年渐渐来临,朝廷的财政税收一路增长到了7亿元的规模。

能有怎么高的财政收入,还是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新政区域的各省商业税、农业税都收了上来,同时海关进出口关税收入也有了迅猛增长,另外各大国企上缴的红利有所增加。

对于新的一年,新政各地百姓总体上是充满希望的,而不似过去那样似一潭死水,毫无希望。

天启十年朝廷在水利工程建设上完成了较大的规模,各省水利设施工程6续竣工,各流域水患问题减轻,同时农业灌溉面积也有了巨大的提升,抗灾能力大增。

而在道路的修建上,北方各省公路系统已经形成,省级公路全线修通,而州县级公路,州县级公路到处都在修。

尽管如今已经开始建设铁路了,但是公路这东西还是有用的,马车的效率也还算可以。

即便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有不少国家还在用牛车、马车往前线运输作战物资。

只不过铁路大规模修建之后,公路不会那么赚钱了。不过铁路修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把大致的铁路干线修建起来,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公路建设总局日后说不定要面临一定的亏损,不过这样的亏损朝廷也必须买账的。

新政各省城镇公共设施的建设也有不少工程竣工,其中基本上不再修建城墙了。

很多城镇因为人口的涌入,面积正在扩大。城墙这玩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展了。

加上如今北方异族的威胁大大消除,只剩下了一个经济被大明商品经济绑架的蒙古,外部入侵的可能性不大。而在内部,改革之后的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增强。

乡镇政府的成立。加上电报和公路的修通,以及铁路也开始修了,控制力已经还将进一步增强。另外碰上什么天灾有朝廷赈济救灾,地方上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动乱。

同时地方政府的武装力量也增强了很多,每个州县都有一支武警部队。每个省还有一支是守备旅,同时随时能够从军区抽调兵力。此时的北方各省,根本没有流贼的生存土壤。

流贼只要出现,就会被政府剿灭。同时那些流贼也没地方裹挟饥民,如今根本就没有成规模的饥民存在。

即便是山贼土匪,也都在朝廷加强了地方控制力和地方武装力量之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内忧外患逐渐平息,战乱不太可能出现,大部分的城墙已经变成了摆设。不过这些城墙倒也没有大量拆除,只是有些城市的城墙阻碍了规划被拆掉了一些。大部分城墙还是作为‘文物’被保留了下来。

城门外的土地。则被纳入城市规划,这些土地大部分则掌握在国有房地产公司手上。

规划城市建设的时候,这些国有房地产公司光明正大的参与进去的,毕竟是国有企业,不是私有的,构不上官商勾结,绝对是名正言顺。

城镇公共设施的建设,很好的提高了民生,即提供了就业岗位,又是百姓能够享有的设施。

百姓民生在各种政策之下还是非常不错的。特别是房地产方面的价格也不算虚高。

这年头大明尽管采取了后世的工业区模式,但工业区没有大量设立,地方政府不用为了开工业区大量支出财政,进而也就不用指望着卖商业用地回本。

而在那些设立了工业区的城市。因为工业本身就很赚钱,所以成立工业区的话,地方政府不用怕亏本,反倒也不需要靠出卖商业用地来回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明的土地是私有化的,所以操作模式和后世又有所不同。

加上朝廷对民房的建设没什么太大的限制。老百姓购买房子也不需要当几十年房奴。

如今普通房地产价格,也就是维持在了一名工人五年收入的水平,而且设施比较齐全。如果是民房,那价格就更低了。

改革之下的北方各省,百姓能够实现温饱,通过房贷可以拥有住房,也算是安居乐业。

尽管日子可能没有那些有钱人过的潇洒,但大部分老百姓对于怎样的状况已经很满足了。

有个家,就能成立家庭,有收入可以维持家庭生活。

天启十年的工业展显然是十分显著的,钢铁产量已经突破了3oo万吨,而价格却是保持稳定,没有跟随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提高。普通百姓的收入提高之后,尽管农产品价格也随之提高,但总体上对食品的消费能力是大大提高的,而对于那些工业产品的消费能力则是有了巨大的提高。

工厂数量也在天启十年大大增加,高压蒸汽机总量上升到了八千多台,其中不乏大型蒸汽机。

整个北方新政各省,经过一番改革之后,困难群体得到了救济,普通百姓收入得到提高,温饱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天启十一年的财政预算上,军事预算在数年之后次提高,从四千多万元提高到了八千万元。

主要还是提高了军人待遇,随着这几年增纸币,天启宝钞购买力已经逐渐下降,虽然只是比较缓慢的贬值,但是过去的军人待遇有点跟不上了,所以提高了军人待遇。

同时增加了海军军费支出,如今大明大力展海洋经济,而且海外殖民地都延伸到北美洲了,军费也必须有所增长。

另一方面。则是装备的研与更新。

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则上升到了1.5亿元,这些钱都是投资给下一代人的,所占财政收入比例逐年上升。内阁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将新政各省全部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也就是将北方各省。以及海外各殖民地,全面推广六年义务教育,学生必须读完小学。

教育部也收到了朱由校的指令,义务教育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不管是什么家庭、什么收入。也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六周岁入学,十二岁小学毕业,必须上完小学才能进入社会工作。

同时严禁非法雇佣童工,这些小学的孩子可以在暑假期间去做工,但上学期间不能。

而且雇佣童工,必须申请报备,劳动强度太大,工作环境太恶劣的工作不能雇佣童工。

同时下令礼部加大义务教育方面的宣传,下令教育部在各省展开攻坚。对于那些顽固不让孩子上学的家长,采取积极劝导、对症下药。如果是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的,可以免除学费。对于纯粹是因为重男轻女,或者认为上学无用的家长,先进行劝导,劝导无效则使用适当的强制性措施让孩子入学。

义务教育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全普及的,所以要加大宣传,并进行攻坚战。毕竟这个年代,重男轻女比较严重,男孩上学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女孩却不一定能上学了。

这两年在北直隶推广义务教育,碰上了很多这样的问题。教育部也算是比较有经验了。

之所以要让女孩上学,主要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女性劳动力也逐渐变得重要起来。

传统的模式下。妇女是不能出去随便抛头露面的,而是一心在家相夫教子。当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妇女实际上也是非常忙碌的,通常都是在家里纺纱、做女红,以及一些妇女能做的事情来赚钱补贴家用。

但是这样的模式,已经逐渐不使用工业化时代的需要了。

妇女同样可以参与到工业化生产当中。如果被完全禁锢在家庭之中,那么对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例如纺织厂里面,如果没有女工的话,那就只能用男工,可是男工未必擅长做这些工作,反倒是适合去做一些劳动强度更高的工作。甚至是大部分工厂里面,都是可以使用女工来进行重复性的工作内容的。

历史上美国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就是把男人动员起来进行战争,而工厂内的工人,则有大量的女工代替,整个国家的战争潜力飞提高。

因此提高女性社会地位,解放女性属于时代展潮流。与传统是相冲突的,但要马上提高女权又不现实。

这年头人们重男轻女的现象要想扭转,一时半会也不太现实。这年头宗族势力很强,传宗接代的观念很重,自家和他家的意识很强。

同时打个仗可能就会死了一片男人,再加上男人出去做事,在医疗条件不达的情况下,以及人类对抗自然的能力不强的情况下,男人非正常死亡率比较高。加上女人又不容易赚到钱,养家糊口能力不强,这些方面也是造成重男轻女的重要原因。

不过随着生产力的展,重男轻女的观念也会逐渐改变。一是生产力提高了,出现的工作岗位增加了,女人也能赚钱养家。二是医疗水平和对抗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男性非正常死亡率降低。

同时交通条件的改善,嫁出去的女儿也能时常回娘家走动等等,都会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重男轻女的现象就会随之改变。

可以说中国人对这方面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后世的中国大部分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都不是那么严重。只有一些宗族势力很强的地方,例如闽南、广东一带,重男轻女的现象会比较严重一些。

朱由校正考虑着要不要搞一搞女权运动,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这事情只要官方愿意雇佣女工,例如国企愿意大量招募女性员工,女性地位自然会越来越高。同时在法律上进行一些保障,时间久了风气自然就变了。

拔苗助长,反倒过犹不及。

男为阳,女为阴。男主外、女主内。传统的模式也不是没有好处,女人可以专心照顾家庭,是一个家庭的灵魂。

提高女权,鼓励女性参加工作。实际上也是损害了小家庭的利益,来增加国家利益。

实际上中国人在男女地位方面,是永远不可能如同后世西方那样,达到真正的平等。反而是很容易走上‘市场化’道路,当女性处于卖方市场的时候。女性地位反而很高,就如同后世的中国一样,男人的需要承担的义务要比女人多,而不是普遍的共同承担。

说白了就是资源紧缺,女人也是社会必须资源,这样的必须资源一旦出现缺口就变成了紧缺资源,紧缺资源拥有卖方市场,需求方相互竞争之下,地位自然被拔高。

就如同印度一样,低种姓为了嫁给高种姓。女方家庭愿意支付嫁妆,上层阶级影响下层阶级,逐渐形成一种普遍风气。

中国人看不懂印度那种奇葩的风气,同时西方人也看不懂中国风气。

此时大明显然不太可能形成后世那种风气,也不太可能形成印度人那样的风气了。

因为大明如今显然不会太缺女人,尽管可能会重男轻女,剩余的女性会更少。但是海外有资源流入,正所谓足则让、不足则争。竞争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婚配过程中女性地位不会被搞得太过虚高。

另外一个则是上层阶级对于女性资源的过度占有,也会造成很大的社会矛盾。实际上贫富差距大会引起剧烈社会矛盾。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女人。

大明此时通过外部商业掠夺的模式,从海外引进了这方面的资源,相当于是将内部矛盾转移到了外部,变成了外部矛盾。

而在上层阶级过度占有资源方面实际上是有限制的。正所谓物极必反,大明虽然允许纳妾,但往往意味着限制比较大。而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度,限制死了,反倒是变成了没有限制。

在一夫一妻制度下,大家都去当二奶、小三了。等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也就渐渐不以为耻了,开始笑贫不笑娼了。而且通常都上行下效,权贵们都家里一个,外面养着好几个,那些第一批富裕起来的群体一看,咱也可以啊!

反倒是如今大明在允许纳妾的制度下,给人当情妇是被人们非常看不起的。即便是给人当小妾,也属于不太风光的行为。

如今北方改革之后,只有勋位或官职达到七品以上才能纳妾,又或者年过四十而无子者才能纳妾。

即便是纳妾,也是有节制的。不可能如同后世一些官员包养几十名情妇那么荒唐,即便是皇帝,也不是每个皇帝都会玩上几十个女人,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不过是比喻女人多的虚数而已,一些自律、专情的皇帝根本不会乱搞。

纳妾制度放在了明面上,反倒不会有那么多女人愿意被人包养。同时包养情妇的男人,是受到社会指责的。如果是商人的话,那么朝廷尽管不会对商人采取什么惩罚措施,但在百姓日子过得不错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给人当情妇的,就算是当小妾都不太愿意。只有家庭比较困难的,那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朝廷也没什么好管的,除非是公然几女同居共侍一夫,或者是登记两次,公然践踏婚姻法,那就是重婚罪了,朝廷就能管了。

但是对于那些有官职、有勋位的群体来说,朝廷就管得着了,一旦曝光出来就会受到惩处。

在这样的制度之下,上层阶级对于这方面的资源的占有是受到限制的,不会无限展。

只要女人方面不会引太大的社会矛盾,老百姓能够正常的组建家庭、生活下去,那么即便贫富差距比较大,社会矛盾也不会太剧烈。

如今大明经过一番改革,财富分配更加公平了一些,加上开始掠夺外部资源,新政地区的内部矛盾已经缓和了许多。拜金主义与仇富心理有所下降,不再如同过去那么极端。

总的来说,朝廷如今在鼓励女子参加工作,国企大量招收女工,日后甚至将会开放女性参加公务员考试。只要官方机构、国企普遍出现女人的身影,自然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普通百姓的观念。而官方技工和国企因为待遇比较好,也肯定能够招收到女人,总有人愿意来。

义务教育是为了让工人能够跟得上工业革命的脚步,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工人起码得要能够识字,才能胜任日常工作。要让女子普遍参与到工业生产之中,也必须有一定文化,把女孩送进学校进行义务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工业化时代,国家不要求工人知道得太多,所以每个工业化国家,都是施行不同程度的愚民教育。所以拥有基本文化,甚至很多大学生,实际上和古代文盲基本上也没什么区别,依旧处于盲流的级别。传统的文化精髓,在教育系统里面是接触不到多少的。

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愚民方式,例如美国的教育系统,其主要目的就是如同工厂化一般的培养出合格工人,潜移默化的灌输各种有利于资本家的观念。而真正能掌控核心权力的人才,则是从资本家的后代中培养的。

朱由校穿越前也是个普通人,所以还没那么黑心,六年义务教育尽管在目的上有为了工业化展的需求。但在教材编写方面,还是加入了一些真正能够改变普通阶级子女人生高度的好东西,是以真正展教育的心态去搞教育,没有一味的为了巩固统治,或者迎合资本去搞愚民。

之所以不乱搞愚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管了文明的兴衰,后世中国那么多苦难,主要还是文明衰弱导致的,满清留下的大坑填了许多年。

没有什么永恒的王朝,只有相对永恒的文明。朱由校展教育的本质目的不是为了强求朱家王朝能够千秋万代,而是为了振兴这个民族,让这个文明继续延续下去,免受异族的侵略与压迫。

只要把民族振兴起来,让内部变得更加文明,若是日后朱家皇帝失德,政权更迭的过程中,也不会再如同过去那么血腥暴力。也许是君主立宪,也许是皇帝退位,起码能够全身而退。

振兴一个民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展教育,为了展教育,朱由校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他不知道在稳住了明王朝的政权之后,一旦进行大规模的教育会不会加明王朝的灭亡,因为改革者往往都是在给革命者铺平道路,但这并不影响朱由校的理念,明王朝能否延续不那么重要,重要的还是这个民族能延续下去。(未完待续。)

同类推荐
  • 涛生云起

    涛生云起

    英翔伤势初愈,做为职业杀手,被派往敌人的心脏……他被最好的兄弟误会,却不作解释。他被卷进异国的政治漩涡,遭到酷刑折磨,却沉默到底。当最后的胜利到来,他却悄然离去,隐于幕后。他是沉默的英雄,是永远不为人知的刀锋。
  • 不可思议的末日

    不可思议的末日

    首先这并非是讲述如何在末日求生!而是怎么创造末世,将世界玩弄于鼓掌之中。掀起丧尸狂潮!带领恶魔入侵!引导虫族降临!在这末日游戏之中,一切都由我一手缔造!诸君一起来创造一次末日的狂欢盛宴吧!ps:新坑《不可思议的圣遗物》已开.
  • 血色进化

    血色进化

    死后重生,林月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里,有各种险恶的任务,各种凶残的怪物,各种阴险的对手……同时也有无止尽的奖励和诱惑。无限任务,无限进化,无限拼搏!她只为登上那进化的顶峰,将最珍视的一切,紧紧握在手心之中。———————新书已发,书名《至尊女仙》。
  • 修真四万年

    修真四万年

    “倘若这宇宙,真是一片残酷血腥的黑暗森林,我们修真者,也会燃烧自己的生命,绽放出微弱的火花!”“哪怕这火花再微弱,再短暂,再渺小,可是只要我们源源不断,前赴后继,终有一日,火花会点燃杂草,杂草会燎到灌木,灌木会蔓延大树!”“最终,小小的火花,会在这片黑暗森林中,掀起燎原天火,照亮整个世界!”**** 新书已发,《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求关注!-------------已有两群:老牛会客室202330158(两千人大群,虚席以待!)老牛会客室二群386336065
  • 逆天老师

    逆天老师

    学校对面里传来惨叫。书店老板吴语赶忙过去看,发现一位女生像吸面条一样把一个男生吃掉了。很快,吴语发现,这个学校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点。而这一切都与史老师有关。在与史老师一起调查并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吴语渐渐发现了这座城市的疑点。而迎接他们的,也将是一场恶战……
热门推荐
  • 历史(上下)

    历史(上下)

    《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大约写于希罗多德住在萨摩司的一段时期,生前没有完稿,后来亚历山大里亚的注释家将全书加以整理,分为九卷,每卷都冠以一位文艺女神之名。这种格局和分卷方法沿用至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一个后世普通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却是一不小心成了刘备的小舅子。且看甘信如何逆转乾坤,助姐夫成就大业!袁绍:我袁氏四世三公,怎奈何不了汝这黄口小儿!曹操:甘信逆贼,毁我半生霸业!孙权:东吴三代基业,毁于甘信之手,吾与甘信势不两立!
  • 只为遇见你

    只为遇见你

    星野的初恋女友小玉因意外离世,几年中他的心一直陷入阴霾之中。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一个长相酷似小玉的女生童雪儿走进了他的生活。她是被他爷爷收养的小孤女,有着悲惨的身世,却性格善良坚强。她被学校的恶势力欺负,本性清冷的他不由自主地出手相助。他想要独享她的温柔,这样的想法好像开始与爱情有关。
  • 俊美七少

    俊美七少

    《合卺词》镜子的古文镜子新文《重生—硬碰硬》莫桐未,现代能力颇高但懒散不称职的逍遥杀手,一朝穿越跑到民国,成了临安军督军。临安原总督军流失在外的女儿,排行老七,绝色倾城,本为佳人,世人却皆为男儿身,人称莫七少,征战杀场。一穿就继承了原身的所有恩恩怨怨,据说杀了清允军老督军,境遇颇狗血。风倾宇,清允军老督军七子,人称风七少,长相俊美绝伦,能力天资傲人天成。父亲老督军一死,从法国回来任清允总督军之职。志向颇乌龙,以游戏折磨临安督军莫七少为乐。誓为父报仇。军阀割据,狼烟四起,场场杀戮,恩怨纠缠。是谁在爱恨中迷失了前途,走向了情感的不归路?风火弥漫,挥刀斩棘,点点花红,意乱情迷。是谁在争战中模糊了双眼,沦陷对方无心铸起的城池?民国乱世,一场纠葛,且看俊美两个七少,孰胜孰负?终是,谁负谁的倾城,谁染谁的华池。片段一:风七少黑洞洞的枪口顺着莫七少的精致五官一点点下滑,额头,眉宇,鼻息,嘴唇,脖颈,一路对准心脏的位置。俊眉一挑,语气不羁玩味:“都说莫七少是个娘娘腔,依我看倒像个绝色倾城的佳人呢。”莫七少淡笑如风:“竟不知众人口中极爱美人的风七少还有这样诡异的嗜好,到底是佳人还是男人,风七少要不要亲自尝一尝?”一阵薄香扑面,一张冷唇贴上来,细细吸吮,一点凉意一点诱惑。莫七少一惊,猛然推开,恶狠狠的擦拭嘴角冷斥:“你真是个变态!”风七少撇撇嘴,风轻云淡的笑开:“别说,这男人的味道比女人的还要好上几分。”片段二:喧哗的人群洋溢着沸腾的喜悦,清允统帅风倾宇娶亲。门当户对,几省督军的掌上明珠,娇滴滴的军家小姐。人群被拔开,喧哗即刻止息。来人一身戎装,肤胜白雪,眉似远山,眸若星辰,盈盈浅笑间唯有风情万种。嘴角一抿,透出男人的坚定和强硬。飒爽的气质与隐约的婉约矛盾又强烈地融合在一起,令人连感叹都变成了惊艳。“风倾宇,你想娶亲可问过我?我莫桐未不许,你风七少夫人的位子就得给我莫七少留着!”众人再次唏嘘哗然,临安军主帅莫七少来劫风七少的亲,这……这男人和男人啊!成何体统?!风倾宇懒散的揉了揉眉宇,面带微笑,波澜不惊的样子:“莫七少好大的口气,我风七少粘着你的时候,你都不要。现在来说这样的话算什么?”莫桐未一挑眉宇,颇显无赖,纤手一扬,笑道:“看好了,自己签的卖身契,风七少堂堂清允督军想赖帐么?”风倾宇一怔,笑开。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婚君

    婚君

    齐光是一名昏君,女昏君。他从小就知道她是天之娇女,眼光高于顶,对于情爱从不在意,但是他也知道总有一天她一回头就能看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