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300000008

第8章 雅虎中国:美籍华人征战中国 (3)

收购3721后,周鸿祎积极进取,2004年网站有了明显上升势头,但随后旷日持久的利益之争使雅虎中国在2005年一蹶不振。而当年美国雅虎成功创业的原因正在于公司高层能优势互补,紧密团结。杨致远生于中国台湾,后全家移民美国,他在斯坦福大学用了4年时间读完本科和硕士,在读博士时认识了费罗。在学习、工作和后来的创业过程中他们成为至交。杨和费罗是互补型人才,杨喜欢交际,是个思想家,社会活动能力极强;而费罗知识渊博,工作扎实,他书写了搜索引擎的大部分程序代码。当然,杨的专业功底也很扎实,办事非常冷静。他们对世界、事理和技术均有着相似的看法,他们甚至有共同的博士生导师,并且费罗就住他隔壁的宿舍。事后杨致远说,他与费罗是最佳组合,“在商业意义上很难再找到比我们更好的互补型搭档了,我们彼此能相互体谅,虽说天性很固执,但在关键时刻能够彼此理解,表现得一点也不固执”。而周鸿祎和美国雅虎总部始终存在着隔膜,他离开雅虎后,创办了奇虎公司,并与雅虎进行了激烈的互相攻击。

马云接手雅虎中国后,将其定位成为自己的电子商务业务服务的搜索网站,并作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雅虎总部对这个重大转型的不满又导致了雅虎中国的首页频繁更改,2006年又成了雅虎中国的蹉跎岁月。

我们来看网络文章《从雅虎邮件乱码看外商失败之谜》的一个片段:你只要用“YAHOO邮件乱码”继续搜索,会出现13万个网页。它的相关搜索主题词是:“YAHOO乱码”、“YAHOO邮箱乱码”、“邮件乱码”、“邮件乱码怎么办”、“邮件显示乱码”、“电子邮件乱码”、“邮件是乱码”、“如何解决邮件乱码”等。我们大家知道,出现13万个网页在集中谈论同一件事,这意味着什么。一般来说,用文字的形式,到网上说出自己的问题与不满的人,只是少数。有了问题与不满,但不说出来的,是大多数,要不怎么说“沉默的大多数”呢?假设十个遇到问题的人里,只有一个诉诸文字,那么,13万个网页就意味着130万人遇到了问题。换句话说,YAHOO邮件已经出大事了,“乱”透了。

实际上邮箱乱码问题花一分钟就可以解决,但雅虎中国的技术人员就是迟迟没有动手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估计是公司持续动荡不安的一个典型后果,也就是说YAHOO邮件“乱”透了,是因为雅虎公司乱透了。

寻找经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均衡点

在中国,很多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不能长期和睦共存,经理人频繁跳槽甚至与老板反目成仇的状况经常出现。雅虎与周鸿祎的争吵只是其中的一例。大部分矛盾可归于投资者与经理人之间没有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双方的算计之心日盛,防范手段与反防范手段层出不穷。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在营销领域辛勤积累了十多年的小张,在与一家民营企业老板交谈时,双方感到意气与观念十分相投,老板于是求贤若渴地把小张聘为营销总监。老板对小张这位人才开出了十分丰厚的条件:年薪30万,配专车与手提电脑,并免费提供住房。小张对这些条件也十分满意,准备大干一场以报知遇之恩。

但没过不久,双方就出现许多分歧,闹得不可开交:

1销售不理想。老板说小张无能,小张说企业存在的问题太多,拖了他的后腿,如产品不好、资金不足。

2观念问题。小张认为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量,提高水平才能提高业绩。老板认为企业没有义务去培养人,企业出钱,员工出力,就是这么简单。

3人员问题。小张认为企业现有人员能力低下,难以配合工作,为了便于开展工作与控制老板,小张带来许多认识的人和曾经的下属。老板刚开始是信任小张的做法的,但后来越来越担心被小张控制整个销售系统,于是变相降低薪酬。小张受不了这种刺激,特别气愤,准备带人集体离开。

4费用问题。小张支出的销售费用让老板越来越不放心。

五个月后,小张疲惫不堪,企业也没有达到预期业绩。双方均是怨恨交加,最后不欢而散,各奔东西。

分手之后,职业经理人带走了疲惫与失望,而企业的损失往往也并未到此结束。一家生产抛光砖的陶瓷企业负责人透露,公司的一位营销副总辞职之后,业务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但继任者虽然努力借鉴了他的管理模式和营销手段,却根本达不到原先那种效果。该负责人的感悟是:“可见,人才流动不一定会对公司业务造成直接损失,但会在队伍管理、营销理念、手段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冲击,从而间接地影响到业务发展。”这在雅虎的故事中也有体现,周鸿祎的离开确实影响了雅虎中国的发展。

市场经济时代,人人都是理性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怎样才能达成投资者与经理人的和谐呢?双方在考虑自己私利的同时也为对方的利益考虑,这样才能实现共赢,避免两败俱伤的局面。合作之前双方应进行充分的沟通,一旦谈妥之后,投资者许诺的条件一定要兑现,而职业经理人也要拿出职业精神,尽心尽力地去实现自己承诺的目标。双方都能忠实地履行承诺,终将提高各自的声誉,从而有利于自身长远的发展。中国要形成这种健康的职场文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雅虎中国大事记

1998年5月,雅虎开通其第13个非英语站点——中文雅虎。

2003年11月,雅虎中国出资12亿美金全资收购提供中文上网服务领导公司3721公司。

2004年7月,雅虎中国率先推出1G电子邮箱,开创中国电子邮箱G时代。

2005年8月,阿里巴巴和雅虎全球达成战略合作,全资收购雅虎中国。

2005年11月,阿里巴巴宣布未来阿里巴巴雅虎的业务重点全面转向搜索领域。

2006年1月,阿里巴巴雅虎宣布,启动“2006雅虎搜索创意盛典”,投资3000万人民币,聘请陈凯歌、冯小刚、张纪中三大国内著名导演围绕“雅虎搜索”的主题,各自创作一支时长不短于2分钟的视频广告短片。

2006年5月,阿里巴巴雅虎推出35G大容量邮箱,同时用户还可获得20M超大附件服务。

2006年10月,曾鸣出任雅虎中国总裁后,全面明确并细化了“搜索+社区”的发展战略。

2007年5月,雅虎中国宣布正式更名为“中国雅虎”,表明了它彻底本地化的决心。

2007年11月,“2007中国搜索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雅虎一举囊括了“搜索结果最人性化搜索引擎”、“最具创新精神的搜索企业”和“最受网友关注的搜索企业”三项大奖。

后续观察:中国雅虎,创新制胜

2005年底,马云将雅虎中国搜索与Google、百度进行了一番比较:“Google的优势在技术,百度的优势在本土化,我们既有雅虎的强大技术,又有阿里巴巴本土化优势,两者加在一起……现在我不想说我们多好,要不人家又说我很狂了!”马云的话要放到2007年底来看,才不算是狂妄,从这时开始,雅虎在中国才重现了强大生机。

2006年10月,曾鸣出任中国雅虎总裁后,全面明确并细化了“搜索+社区”的发展战略,并雷厉风行地推动“以客户第一”为导向的价值观,大力建设“崇尚创新”、“坚决执行”和“勇于担当”的企业文化。2007年5月15日,雅虎中国宣布正式更名为“中国雅虎”,表明了它彻底本土化的决心。

2007年11月16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和赛迪网等多家机构共同主办的“2007中国搜索年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年会中的重头戏——第六届互联网搜索大赛颁奖典礼也于同期举行。中国雅虎全能搜索凭借其创新的理念、领先的技术、强大的产品功能、优质的服务,以及良好的用户口碑一举囊括了“搜索结果最人性化搜索引擎”、“最具创新精神的搜索企业”和“最受网友关注的搜索企业”三项大奖。

据介绍,自中国雅虎于2007年6月正式发布基于“搜索30”概念的革命性产品全能搜索,其所倡导的用户需求智能分析、“一页到位”结果整合、人性友善的用户界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广大用户热烈的反响。据中国雅虎方面透露,半年来全能搜索的流量有了惊人的成长,而雅虎全能搜索率先推出的股票搜索、人物搜索等领先产品,更是树立了搜索行业的标杆。

“一页到位”对现有的海量网页搜索加垂直搜索模式做了重大改革,开创了中文搜索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新境界。首先,它对用户查询需求有着智能化的分析与预判,能主动根据用户查询的时间、地点、历史、语境等多个维度,去判断一个关键词背后丰富的用户意图,从而精准地给出用户真正想要的信息内容。比如,若用户试图查寻火车票时刻,它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这是一个任务型搜索,会直接在结果页上给出起始站间的所有列车时刻信息。仅此一项应用,已经让2007年“五一”期间的数万旅游者受益匪浅。

中国雅虎副总裁兼搜索事业部总经理张忆芬在谈到未来搜索发展趋势时表示,搜索引擎在网络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慢慢从最初的“工作引擎”逐步转向“生活引擎”。未来的搜索引擎必将向着智能化整合,建立社区化和开放性的搜索平台的方向发展。

有资深业内人士指出,搜索引擎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驱动的市场,其发展变化的节奏很快,当前的市场格局并不代表着明天的定式。只有准确把握用户需求、积极创新进取的企业与产品,才真正拥有未来。

(部分内容出自中国B2B研究中心资讯)

同类推荐
  •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本书是作者在投资、生活、学习、研究、创业过程中领悟并自创、集生活与投资为一体的一门哲学类书籍。是一本能透析生活、市场、人文等世间所有一切规律的书箱。是一本不得不看的书籍,无论你是哪个行业、哪个年龄阶段,都适合阅读,通过对生活常理、资本市场进行分析解读,能让你更近一步的了解世界与未来,了解世间的一切演变规律,让你看清未来,进而把握未来。
  • 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简明学习手册

    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简明学习手册

    企业精神是一种武器。在未来的世界里,只有信奉者生存的空间,却没有彷徨犹豫者立足的余地。铁人精神民族魂。铁人精神给当代人带来的震撼与激励从未因岁月的流逝而削弱,这是铁人精神不朽的源泉。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
  • 破天荒

    破天荒

    中国如果不是再1978年前后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就不可能有今天屹立于世界经济大国之林的地位,也不可能有今天方方面面如此繁荣富强的可惜局面。许多人现在并不清楚,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以海洋石油开发为先导的,而且是它擂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战鼓并影响了之后的中国30年经济发展史及大国地位的确立。
  •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农产品经纪人读本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碛口渡

    碛口渡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针灸与养生

    针灸与养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苏轼《赤壁赋》里的名句。养生实际是人们长生梦想破灭后的一种现实补偿。看看时下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美容院,令人眼花缭乱的保健品店铺,听听周围日渐平常的减肥健身话题,你就不难发现,追求健康、健美已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时尚。
  • 说话说到位

    说话说到位

    说话很难,难就难在说话太容易。这并不矛盾。薛维的话可以张嘴就来,骂人的话可以脱口而出,吹牛也用不着上税,实在自己一个人寂寞还可能自言自语。但在这人声鼎沸的世界里,让人们挑着听你的声音就不太容易了,再让人为你的话而鼓掌喝彩更是难上加难。有时候使尽全力去喊未必让人震惊,一声叹息却让人心潮澎湃;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常有鼾声相伴、平平淡淡的只言片语指不定就能换来掌声雷动。看来说话确是一门学问。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我是推销王:世界上最神奇的60个推销定律

    有这么一个事实:世界上80%的富翁曾经是推销员。推销员作为一种职业,既能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又能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如何在推销工作中掌握真正的技巧,成为真正优秀的推销员,却是长久困惑广大推销员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呢?显然不是天资,关键在于技巧!你要和成千上万的、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还要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变化。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娴熟的推销技巧和高明的推销手腕,就很难在复杂的市场上取得成功。本书由崔希希编著,正是为那些准备从事推销工作或已经从事推销工作的人们量身打造的推销宝典
  •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交易的成功,往往是口才的产物”,这是美国“超级推销大王”——弗兰克·贝特格近三十年推销生涯的经验总结。因此,可以这样说,对于销售人员,哪里有声音,哪里就有了力量;哪里有口才,哪里也就吹晌了战斗的号角,进而也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口才的影响力将会贯穿于销售工作的整个过程,而推销口才的好坏,也将会在每一个环节上,对推销工作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销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推销人员对口才的合理运用与发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