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800000009

第9章 一场没有硝烟战争—国际金融的陷阱 (2)

从国家规模上看,希腊只是一个小国,但它的金融情况却牵扯到欧元区各国的神经。况且,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投资市场上的投资者们仍未对市场恢复信心。此时,希腊的债务问题,很可能为投资者带来心理负担,导致欧元区衍生新一轮经济危机。

与此同时,为恢复经济,希腊政府四处借债,最终决定求助于欧元区同盟国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希腊政府开始执行欧盟—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三方组织(希腊人称之为“troika”——“三巨头”)开出的紧缩药方,力图遏制住不利的金融局势。

时至今日,希腊的民众逐渐开始恢复信心。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若没有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支持,生活将会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

“欧盟对我们来说意味着现代化。”,一些希腊人以此来表达对欧盟政策的赞赏,并认为希腊将会为实践整个恢复计划而做出努力。同时,很多人也看清楚,在未来,希腊势必将为偿还这笔债务付出巨额的代价,他们甚至怀疑很多欧盟国家是在利用希腊的危机获利。

无论如何,希腊债务危机再次为人们敲响警钟,全球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彻底结束,它随时可能在金融脆弱、债务沉重的某国爆发。此时,不再是“美国一发烧,全球都感冒”,而是只要个别国家出现危机,各国就有可能都被拖下水!

美国的次贷危机让人们见识到金融海啸的破坏力,而下一个点燃世界金融危机导火线的又是谁?在世界经济增长全面放缓的情况下,还会再出现新一轮的金融风暴吗?一切尚不得而知。所以,各国十分有必要密切注意世界的经济走向,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打破全球经济平静的因素。

【陷阱提示】希腊的债务危机提醒世界,金融风暴并未走远,各国所应做的就是密切关注世界金融形势,并竭尽全力恢复本国经济。

当中国的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时

一位美国人曾发一篇题为《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文章,文中指出,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2030年,中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粮食的消费为人均400公斤,粮食的需求总量增加近85%;同样,按照当前中国耕地面积减少的速度,2030年,中国的粮食种植面积将缩减到20世纪90年代的一半,粮食将会有50%以上依靠进口!

有学者认为,这位美国人是在危言耸听,我国的粮食产量自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究出杂交水稻后,就增产数以万吨。何况中国地大物博,有大面积的土地在种植粮食,完全不必担心粮食问题。

从2004年到2008年,中国连续五年的大丰收,(其中,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0570亿斤),似乎使国人更不在意这个问题。的确,中国的粮食情况还比较乐观,粮食的产量一直数量较大且保持稳定,目前并不会出现粮食危机。但这并不能保证将来中国的情况不会有所变化。

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面临粮食危机,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市场环境也逐渐形成。即使现在中国能保证绝大多数国民能在买到相应的粮食,可几十年后的情况将不可预知。所以,

长期来看,中国的粮食安全并没有足够的保障。

2009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年度报告指出,截止到发布前,全球已有超过10亿人营养不良,创40年的最高纪录,其中亚太地区的饥饿人口最多,高达6亿多。并且根据他们的测算,2008年度世界粮食储备仅为4.05亿吨,只够人类维持53天,远少于2007年可维持的169天。

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在陷入饥饿,至少有10亿的人没有充足的食物。潜在的粮食生产危机同样威胁着中国。

受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农产品价格出现下跌的趋势。农民的收入降低,种粮的积极性受挫,有部分农民放弃种田,脱离土地,向城镇转移。俗话说,“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在严峻的大背景影响下,粮食安全问题确应引起国家的注意。

人类缺少粮食就无法生存。作为中国的国民,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尚不需为吃饭的问题发愁。可是,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所的庞大粮食消耗量绝对不能小觑。

据最新统计,我国每年要消耗粮食1万亿斤,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5%。中国每年的需求量约为5亿吨,但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才2亿多吨。

世界上除了中国自己,恐怕再没有任何国家能供应得起如此多的粮食。如果一天中国缺少粮食,任何国家都难以喂饱它。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保障粮食安全,成为中国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最大任务。只要中国能维持自给自足的粮食供应,就不用担心受到“粮荒”的困扰。也只有粮食的供给充足,才能为未来国民的生存发展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对此,有关专家指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稳定、高产的粮食生产体系。因此,国家需要出台减免农业税、建立粮食储备体系、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等一系列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政策。并在必要时,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从而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可靠的基础。

【陷阱提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费国,我国尚能自给自足。可是,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恶化,我国的粮食生产必会受到影响。为确保粮食安全,中国应当未雨绸缪。

油涨油跌的惊魂动魄

20世纪80年代起,国际油价就走上一条“颠簸起伏”的路,不停涨涨跌跌。

2000年12月时,国际市场上的石油期货为每桶25美元,2003年同期为每桶31美元,2005年同期为每桶62美元,等到2007年12月份就暴涨至每桶94美元。此时,油价的攀升远没有结束,2008年2月开始,油价历史性地突破三位数字,达到每桶100美元,五个月后,油价达到顶点为每桶147美元。凌厉的上涨攻势,让各个石油进口大国都措手不及。

价格的不断刷新,引发对油价突破200美元的猜测,并让人们担心从此使用石油将成为一种奢侈。出乎意料的是,当油价上涨到150美元时,突然失去动力,开始自由落体般跌落,到2008年年底,国际油价已回到44美元/桶!

自2008年价格回落后,石油价格进入新一轮的攀升,2009年3月下旬上涨到每桶50美元左右,到2009年10月,国际油价达到每桶70美元以上。进入2010年,油价开始在85美元左右震荡。

石油价格仿佛失控的野马,不知何时会向何方飞奔而去。国际市场上一直缺乏一种能对其进行制约的力量,才放纵其肆意涨跌。作为世界上的稀缺资源,石油价格的跌宕起伏令很多国家都绷紧了神经。

为何石油价格的涨跌会如此惊心动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国际上关于石油价格剧烈变动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

1.石油枯竭论。即认为石油的分布和储量极不平衡,且石油可开采的量将越来越少,有关数据显示,在68年后,石油将被开采殆尽。

2.地缘政治论。指的是由于世界上的主要产油区的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推动了市场上油价的上涨,越是局势紧张,油价越是被抬高。

3.投机炒作论。有学者认为,石油价格飙升的根本原因应是市场上的炒作。例如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石油部长卡利尔曾说:“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供应是非常充足的。油价飙升并不是供应与需求矛盾导致的,而是投机导致的。”由于投机者的存在,有关油价的变化就容易被人们放大,从而加速资金的投机炒作。这种说法被认为是较为正确的答案。因为,有证据证明,世界目前的石油总量完全可以满足当前各国的需求,而之所以油价能“飞奔”,只能归功于唯利是图、贪图差价的投机者。

4.美元贬值论。此理论认为是美国货币的贬值导致油价上涨。有经济学家指出,美元近几年来的贬值,致使购买相同价值的石油需要花费更多的美元,而世界上的石油交易都是以美元结算,所以石油的价格会上涨。即,石油的价值没有变,关键是美元不值钱了,才出现高油价。

至此,可以看出油价涨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目前油价变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难以分析。若是这样,石油价格今后的发展趋势又会如何?有学者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对石油的需求将增加,油价仍将会继续上涨。特别是,即将步入六月,夏季是用油高峰期,企业的生产将耗费大量的石油。对其需求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必然会继续推动油价上扬。

针对国际市场上极不稳定的油价和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中国为保障正常的石油供应,表示将加强同伊朗和巴西的合作。毕竟,对中国的能源安全、经济的维持与发展来说,保证油源异常重要。何况,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巴西等国资金紧张,急需融汇大量资金,而中国则能借此机会获得便宜和长期稳定更多油源,提高能源安全性。从总体上看,中国应对油价涨跌,就是要尽量维持国内油价稳定,努力开发新的合作战略,从他处引进低价优质的石油,以保证石油供应的畅通无阻。

【陷阱提示】石油价格的涨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各国经济的发展。在当今国际市场上,国家所能做的是——尽量使用新的政策,以稳定油价,满足自身能源的需求。

世界走向中美共治?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伯格斯滕曾提出一个惹起全世界人民争议的词语——G2。

所谓G2指由中、美两国组成一个Group来以大国姿态合作解决世界经济问题。伯格斯滕认为,中国已经是在经济上和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它应当和美国联手,成为国际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和管理者。这就是新出炉的“G2”模式。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打破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关于未来将由谁扮演世界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人们产生各式各样的猜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表现突出的中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并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有关中美共治的G2提法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自从2008年奥运会以来,中国积极争取各种机会让外界感知自己,了解自己。这一过程中,它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1998年中国的GDP刚到1万亿美元左右,而到了2008年GDP超过4万亿美元,短短10年的时间就翻了两番!

西方的学者指出,中国的总体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其国际地位正不断提升。

中国就这样被众人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但凡谈论世界的未来,就必然要谈到中国。问题是,在外界构思G2的世界格局时,中国真的有能力承担这样的角色?又愿意承担这样的角色?

国内的专家指出,社会上流传的G2理论并不适合中国。“世界将形成中美共治的格局”的这种提法是错误的。世界需要加强对中国能力的客观认知,而不要随意揣度中国的意愿。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出口与GDP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三”——这些确实证明中国的实力在增强,但庞大的人口、沉重的发展负担也是真实存在的。有关中国的任何统计数据只要经过人口的平均,就会变得非常逊色。何况在科技创新、文化影响、技术实力等方面,中国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十分明显。

依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国际形势黄皮书》。在黄皮书中对包括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行分析评估,在11个对象中,中国的综合排名仅为第七,而美国除了在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和安全与国内政治三项上得分较低外,在经济、军事、科技和国际贡献四项仍占据世界第一位。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中国的自信和国家实力在不断展现在世界面前。但同时,中国同其他国家的相互依赖也在不断加深。中国不可能也不会发展成为同美国共管世界的超级大国。相反,它的使命在于推动所有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参与全球事务。美国人提出的G2不过是个炒作的话题而已。

关于中美之间的关系,更多人认为应将其定位为合作与牵制并存。因为,中美之间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中美既有利益冲突,也有利益共同点。两者的相互合作,有利于推动世界上重大问题的解决;两者的相互牵制,则有利于不同发展程度国家间利益的均衡。所以,双方应当加强对话,倾听和尊重彼此的意见,从而达到共同建设世界的目的。

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再到此时此刻的G2,关于中国的炒作一直没有停止过。不过,无论外界如何宣传,中国所能做的就是对自己保持清醒的认识,在面对这些压力时能保持平和的心态。而不需要太敏感,甚至被G2和日益膨胀的自信冲昏头脑。

【陷阱提示】中国的崛起曾引发各种猜测,各种评论也纷至沓来。面对这些,中国应保持对自身欠发达的社会、经济程度的清醒认识,不轻信他人的言论,高估自身实力。

同类推荐
  •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看懂财经新闻的第一本书

    赚钱第一课是学会看财经新闻。升级版与时俱进,央视《华尔街》顾问陈思进,和资深财经记者金蓓蕾一起,用最轻松易读的文笔,结合时下财经热点,新增新闻案例分析,手把手教会每一位普通读者,如何看懂生涩难懂的经济类、投资类、理财类的问题。这本书让每一位普通人都能掌握理财知识,具备理财思维。本书在升级的基础上,仍然坚持灌输四原则。
  • 经济学会撒谎

    经济学会撒谎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贯,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
  •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经济课

    本书汇集了哈佛教授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常识的生动解读,把深奥难懂的经济学知识以案例、故事的形式还原为浅显易懂的事理常规,细致讲解了我们每个人的收入、消费、缴税、投资理财、职业规划乃至婚姻选择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规律,使读者可以更加理性地规划自己的经济生活、找到投资理财的诀窍。
  • 金融潜规则

    金融潜规则

    《金融潜规则》所讲述的故事是在帮助人们回答以下一些问题:从古老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塞里格曼的发家史中,人们是否可以发现在那个年代里,争做权贵代理人是攫取财富的重要途径?黄金作为贵金属货币,是否曾经引发许多不同阶级之间的金权较量?法律在金融家面前到底是什么?是套在头上的紧箍咒,还是一纸空文?战争吞噬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却致富了一批又一批居心叵测的阴谋家?商业并购到底水有多深?金融市场中的欺诈何其多,然而这一切又是如何发生的呢?金融市场是赌场?谁在背后操纵着世界各国的政坛?金融机构的“保护伞”是什么?谁主宰着这充满着贪婪与杀戮的金融江湖?
  •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

    本书谈到的12个经济指标是大多数分析工具都会参照的重要经济指标,浅显易懂地阐释了每一个重要经济指标的涵义、应用、计算依据及解读方法。无论你是投资者、投资中介、研究人员、新闻工作者还是学生,通过阅读《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都能够独立地对经济指标和经济走势做出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判断,而且《打开央行行长的公文包:你不可不知的12个关键经济指标》也是普通读者学习现代经济学的一本很好的入?性读物。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是各国中央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一大职能,也是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那么,央行又是依据哪些经济指标来制定货币政策的呢?
热门推荐
  • 轻松腌卤拌

    轻松腌卤拌

    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全新的家常菜谱,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出版)

    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出版)

    当今圣上病危,急需童男童女各一千名作为药引,与丹砂一起同焚丹炉,以炼制灵丹妙药......作为药引童女的殷雪漓一进宫便……。殷雪漓遂被打入天牢。而当她再一次跪在皇上驾前,始发现,竟然就是他......☆★★☆殷雪漓:权利巅峰,世事纷纭,谁爱我最深,我又伤谁最重?殷雪翼:漓儿,原谅我颠倒红尘,你可知我一肩担了爱,一肩担了恨......轩辕夜:漓儿,黑暗中你我能走多远?纵然爱得辛苦,却也幸福......司宸墨:漓儿,满目山河,江山瑰丽,若我失去所有,是否还能拥有你?......吉祥的古代文将会是一个系列:歌三阙第一阙:《漓宫挽歌:药引皇妃》(已完结)第二阙:《前世离歌:克夫新娘》(完结)第三阙:《雪銮清歌:王妃吉祥》(完结)吉祥群:39317029喜欢吉祥文的朋友加,敲门砖,故事人物。
  • 晁氏水浒

    晁氏水浒

    “咱也来个煮酒论英雄,先说神力。这江湖之上,要说神力,第一当属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两膀若无千斤之力,怎能动的树木。”“这便是你孤陋寡闻了,岂不闻小霸王力扛东京数千斤闸门,四路反王这才安然逃出东京,怎是凡人可比。”新书《义气水浒》
  • 蜜宠弃妃

    蜜宠弃妃

    “走开,不要!啊……”离去前一晚,她在众目睽睽下被人掳上马车极尽凌辱。完事后把她扔到苏家大门口。她是绝色的祸水,她负尽天下男人,可却终究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小白版简介:青阳第一美人苏流水是个胸大无脑,感情用事的蠢人!大婚当日,镇国将军被罢官免职,苏氏一门九族之内有官职者,皆锒铛入狱,听候发落!曾经对她海誓山盟,才迎她进门的夫君清零王爷,当即写下一纸休书。当夜,青阳第一美人自尽毁容!再度醒来,她再不是那个将烈女传,女四书倒背如流的苏流水。而是跨国集团的美女总裁龙写意!“流水临死之前,想为王爷做最后一件事!这薄情之名,便由流水来担!”“由你来担?怎么担?”他轻轻淡淡的道。“和离。把休书改为和离!”手拿放妻书,她对他低泣,“今生不能侍奉王爷身边,是流水一生最大的遗撼!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妾身这便去了!”她说罢,转身而去。成为青阳国头一个与王爷和离的女子!出宫之后,她从开始的做黑市,到后来的开店铺,在商场上头无往不利。她,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再次见她,她神采飞扬,脸上红斑已然尽褪。他不知,她竟是如此清秀绝伦,绝代风华,天姿国色!“苏流水!不过是二王弃妇!”她波澜不惊,勾魂一笑,“青阳律法——户婚明文记载。和离,是夫妻二人相协离异。与其说流水是弃妇,倒不若说清零王爷是弃夫。”至此,他终于明白她当年为何不要休书,坚持要放妻书的原因!想起她当日离去之时,竟还假意说要与他再续前缘,他不禁怒火冲天!“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那是说的来世啊!所以王爷,还是那句话,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她的声音慵懒如猫。却几乎让他吐血!当她一个人竟然交了国库一半以上的税收,苏氏流水,又代表了另一则传奇!温于意:冬至节生男子。青阳国六王爷,从小身体孱弱,才华横溢,清俊非常。“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苏流水,你会后悔负我!一定会!”花千树,元宵节生男子。为人风流不羁,喜好处处留情。“我喜欢处处留情,可我真正喜欢的那个女子,却不会爱我。”同是应了那句,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孤城,重阳节生男子,一生谋求只为利。紫月国首富。一代奸商。为人机智,手段凌厉。哄抬物价,从中赚取巨额利润。“我从来不会做亏本生意。可是我在想,若然此次我赚了这一笔,她又会以何等眼光来看我!所以这一次,我情愿血本无归!”
  • 帝国焰:惹上花心CEO

    帝国焰:惹上花心CEO

    他是业界上狠厉的传奇人物,只要是他盯上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他换女人如换衣服,有钱可以玩弄一切,可以视一切为无物,他玩的游戏从来不是虚拟而是人。她是一片无处可依的叶子,她不是伟人,她拼命的赚钱只不过是想要帮助从小生长的孤儿院而已,却不知一场相遇,一场游戏,他和她从此纠缠在一起。他用孤儿院来威胁她做这做那,还时不时的对她上下其手。当她恋上了他霸道的温柔时,他却狠狠的推开了她,原来灰姑娘的童话永远不会被打破。最后,伤了心,原来……她跟他只不过是一场游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20世纪中华学人与读书

    20世纪中华学人与读书

    当今社会,读书已成为人们的终生功课。在适当的年龄,须以适当的书籍陶治情操,指导人生;选择适当的图书,以适当的方法去阅读品味,方能获得智慧,提高能力。本书汇集了20世纪近百位名人的读书经验,他们之中有:指点江山的政治领袖;名震寰宇的科学巨匠;著作等身的学术泰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探寻大师的成才之路;你将获得无限启迪……
  • 一个民企CEO的职场阳谋

    一个民企CEO的职场阳谋

    对于正在打拼中成长的职业人士,本书系作者17年亲历的职场真实案例集合,本书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作用。展现了一位资深企业管理者在职场上,如何运用圆通的平衡艺术,通过对一个个典型职场事件的回顾、演变、处置,灵活处理管人理事的核心管理智慧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领袖

    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领袖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