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800000003

第3章 经济指标会撒谎—经济数据的陷阱 (2)

考虑到诸多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消费倾向的差异以及由国情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某一地区生活水平衡量,应利用多种指标,恩格尔系数只是其中之一,这样才能避免它的局限性。否则,若单一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居民是否富裕,那很可能催生一种脱离实际的 “富裕幻觉”。

【陷阱提示】恩格尔系数是判断一个地区富裕与否的参考指标,但并非决定性因素,考虑到它的局限性和我国国情,应当结合各项其他指标共同使用,避免产生“富裕幻觉”。

人均收入被增长

2009年,网络上兴起一个词,即“被增长”。它是一位网友在某网站的博客上提出的。所谓“增长”,也就是说统计数据显示工资增长,但实际并没有,呈现出“幸福”的假象。这一感受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

为什么有的职工工资不到1000元,但是公布的平均工资却可能达到1500元(某些地区甚至达到2000多元)?

国家统计局2009年发布的信息显示,截止到六月份,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386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9%。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2%,农村居民增长8.1%。

在世界经济陷入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收入增速居然如此之高,让很多国民都感到不可思议。统计数据背后,人们感到工资被高估,即前面提到的——工资被增长。而“被”字也成为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写入了2009年的年刊。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希望弄清“被增长”的原因。根据统计局相关官员的解释,这一问题主要应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1.工资统计范围过窄。统计显示,中国大约3亿在城镇就业的人口,目前工资统计只涵盖了约1.3亿,还有1亿多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人员被排除在统计之外。当前,很大部分私营企业人员收入尚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所以他们感觉“被增长”的心理最为强烈。

2.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异较大。个别热门行业职工年均工资高达上百万元,有的行业的工资水平却不过一两万,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例如,我国的金融行业平均工资就居于工资榜首,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则在较低水平。最高平均收入和最低平均收入能达到上百万的差额。

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是平均数。由于,全国职工年平均工资是由统计部门根据每个单位上报的数据汇总计算得来,即用各单位全年的职工工资总额合计除以同口径的职工年平均人数,计算出职工年平均工资。在计算中,会将工资间的差距抹平。例如,一个年薪达到百万的高级职工,就可以将几个低收入的职工的工资带起来。工资的平均数也就会远高于后者的实际工资。

4.个别地方政府的“数字腐败”。相关人士指出,现行的统计体制管理上也有问题。个别官员为体现政绩,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一些地方政府的“干预”,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正是所谓的“数字出官,官出数字”。

面对人民的监督,舆论、媒体的批评,统计局承认,一方面,传统的统计方法需要及时改进。它已经使用多年,渐渐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也就是人们通常认为的——OUT了。所以,今后必须应该对统计方式展开改革。综合考虑各单位所处行业、隶属关系、单位性质、所在区域、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来做统计计算;同时需严厉打击“数字腐败”,加大对篡改、伪造统计数据等犯罪行为的处罚。

【陷阱提示】人均收入的被增长,看起来荒谬,却真实存在。无论个人还是政府,在参考这些数据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当心别被它们嘲弄了。

基尼系数信不过

请阅读下面一组数据:据世界银行的测算, 2009年,中国的基尼系数约为0.47,远远高过欧洲与日本等国。在所有公布的135个国家中名列第36位。另有学者指出,早在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就已超过了0.4的警戒线,如今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作为一种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数值指标,基尼系数因提供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普遍泛的运用。

基尼系数描述一国境内的贫富差距时,数值介于0~1之间。数值在 0.25以下为平等程度较高状态,在0.3~0.4之间为正常差距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接近0.6则属于高危状态。即0.4为收入分配差距严重与否的“警戒线”。一旦超过0.4,社会就处于贫富两极分化的状态,容易引发社会冲突甚至对抗,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基尼系数现已越过警戒线,贫富差距非常明显,社会已经进入“危险”状态。出于验证上述观点的目的,很多权威经济学家对此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基尼系数在我国适用的准确性有待验证。说我国进入“高危社会”有些危言耸听,他们其中还有人提出相反的看法,认为现下公布的基尼系数信不过。

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认为——对中国基尼系数“不要感到有多么严重、可怕”。他说: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炒作基尼系数的现象,认为基尼系数高了,就要发生动乱。事实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因基尼系数高而引起社会动乱可能性较小。首先,我国经济正处于上升阶段,全民生活状况在不断改善,贫困人口日渐减少。其次,政府对改善弱势群体生活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强。贫困线、低保线和下岗职工的最低补助线——三条保障线,将有助于缩减贫富差距。

魏杰教授在发表的《基尼系数理论与中国现实的碰撞》的文章也认为,“用于判断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家的收入差距影响的标准应该适当放宽,而不是教条地使用0.4作为警戒线。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过0.4,进入收入差距过大的区间,但其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并不突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仍在继续,不能据此判断中国收入差距影响超过警戒线。”

使用基尼系数作为监控贫富差距的指标,是很多国家实践经验的一种抽象与总结。但各国基本国情,如居民的承受能力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都不尽相同,将其当做衡量居民收入分配情况的唯一性标准并不合理。并且,基尼系数本身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在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方面,只能从总体上作出抽象地反映,而无法体现具体到每个人的收入差异程度。可见,根据基尼系数并不能完整全面地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收入分配状况。

借鉴国际公认的标准固然重要,但各国还应根据国情作出正确判断。由于基尼系数形成的基础主要是西方国家的经验,在引用过程中,很多数量界限和标准还需进一步界定研究,准确性有待加强。权威学者们认为,现在公布的基尼系数,有可能误导人们对中国居民收入的理解,也会因基尼系数的过高而导致“高危言论”等的出现。考虑到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尚不准确。所以,人们不应迷信基尼系数,引起社会不安的局面。现今,对于人们和社会来说,基尼系数的作用仅应体现在作为宏观调控的参考上,而非唯一的标准。

【陷阱提示】基尼系数不是衡量居民收入分配情况的唯一标准,且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不同,其在我国计算的准确性有待加强,结果并不完全可信。

GDP的高低与你何干

网上流传着一则有关GDP的笑话:

A国总理认为今年GDP增长太慢,就请经济强国B国的资深顾问来帮忙。B国的顾问说,这好办。你只要让全国的家庭主妇都活动起来即可。即:让C家的主妇去D家做饭,赚取工资,让D家主妇去E家做饭,赚取工资……以此类推,主妇都不在自己家做饭,GDP就会涨!

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和GDP有何关系?

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翻译成汉语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对其的具体定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一般认为,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数据。西方经济学家更视其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通常,GDP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它的作用在于,能描述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反映经济的增长情况,是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

现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非常关心经济增长。因为没有经济的适当增长,就没有国家的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例如,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富强,就是因为它的GDP增长迅速,同其他世界大国相比,在经济总量、GDP大小上,中国已经位居世界前三。所以,各国、地区的政府以标榜GDP增长为目标。

GDP增长,国家富强,是国民共同的愿望。如同主妇相互做饭和各做自家饭没有实质区别,并不能创造出多余的能量。这就是GDP的几个问题。

首先,GDP能反映经济的增长,但不能准确的反映财富的增长。因为,在经济中形成的GDP并非全部作为财富积累下来。如笑话中提到的,家庭主妇都去他人家中做饭,这对男主人来说,和以前吃妻子做的饭并没有太大差别,但他要付费。却比过去花销大了,财富的积累变少了。

换句话说,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实力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同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不能仅看当期新增加的财富。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存量不能与经济增长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

2009年,某地遭受了严重的地震,大量房屋坍塌,家园被毁,老百姓流离失所。在第二年,当政府通过捐款和举债进行灾后重建时,百业待兴,一片繁荣景象。这一年的GDP是往年的200%。但老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却远不如震前。解释就是,地震把人们多年的劳动成果摧毁了,而这些劳动成果就是往年GDP的累积。即使重建当年的GDP迅增,业绩显著,却是在人们一无所有的基础上。

正是因此,有人曾质疑某些地区的GDP数字。尽管这些政府上报的GDP数字较高,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却在全国排在末尾。其中,个别政府无计划地大兴土木、拆迁,只顾提高GDP的数值,忽略当地人民的生活问题,让百姓们感到非常不满。

其次,我国的GDP增长,是建立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大量浪费之上。一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以GDP论英雄”。在“重发展、轻环保”思想的指导下,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打造增长神话,以此作为展现政绩的证明。但代价就是资源的浪费、生态的退化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导致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并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国民生活质量也受到影响。

鉴于这些问题,人们应注意。当看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GDP的统计数据的时候,还要清醒地考虑到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既要关心GDP的增长率,也要将其和社会和谐发展结合起来。不仅要看增长的速度,更要看增长的质量。毕竟,我国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社会大众都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让人们生活更幸福。

【陷阱提示】看一国(地区)经济的增长,不能“以GDP论英雄”。同时考察国家财富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情况,才是理智之举。

同类推荐
  • 矿业权交易操作实务

    矿业权交易操作实务

    本书从矿业权出让、转让的现场交易和网上交易两方面叙述了整个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交易过程。详细列出了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和文本式样。可使初始接触矿业权的人士尽快了解矿业权交易操作,也可供经常接触矿业权的人士参考。
  • 魅力经济学

    魅力经济学

    经济学是简单的,一杯咖啡、一辆汽车就可以解释它。经济学是迷人的,它的理论充满智慧,也不乏诗意的想象。经济学是体贴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经济学是实用的,从柴米油盐到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经济学是精彩的,从温莎公爵的旷世恋情到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
  • 败走中国

    败走中国

    今天繁荣兴旺的中国市场吸引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目光,同时也已有不少中国企业走上了海外扩张之路。进入一个新市场总会面对未知的风险,如果总是依靠自己经历的种种失败来获得宝贵教训,这种高成本的做法是一个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阅读本书,能够启示后来者少走弯路。
  • 国富论(超值金版)

    国富论(超值金版)

    不论该国的土壤、气候和面积状况如何。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都由这两个因素来决定。,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包括本国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得的物品),都来源于国民的劳动。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取决于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大小。这一比例对任何一国国民来说,都受制于两个因素:第一,本国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第二,本国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大小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朕的淘气提刑官:锦凤成凰

    小锦是仁合大学医学院的末等生,无意中她发现了仁合大学竟然有无数时空隧道通往祁朝的各个城市。好奇心强的她偷偷来到祁朝,并答应冒充祁朝首富独孤家三公子独孤锦凰,帮含冤入狱的独孤老爷洗刷冤屈。
  • 昆虫记: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6卷)

    昆虫记:松毛虫的行进行列(第6卷)

    《昆虫记》是一部涵跨文学与科学领域的经典巨著,百余年来一直誉满伞球。本套全译插图珍藏本在最大限度重现《昆虫记》原著全貌的同时兼顺原著的文学性、可读性,特别插入了近1800幅细致的于绘图以及精准的图说,力求将一部完整美妙的《昆虫记》奉献给读者。相信这一切精心的编辑将带给您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昆虫记》卷六中,法布尔悉心研究了松毛虫、埋葬虫、白面螽斯、蝗虫等,昆虫的生活习性,以及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的美貌,并针对昆虫着色的议题展开讨论……语言优美,妙趣横生!
  • 民调局异闻录

    民调局异闻录

    “干尸复活”事件后,沈辣被调入一个叫“民俗事务调查研究局”的神秘机构,开始接触到一系列用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离奇案件。这些超自然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1987年,大火后的大兴安岭发现一具长着獠牙的活焦尸,解放军官兵在付出巨大代价后才将其制服,由沈辣的三叔沈援朝负责押送回北京。运送途中,焦尸再次复活,危急之时,一名神秘白发人出现,轻松便把复活的焦尸消灭掉。十几年后,天生阴阳眼的沈辣参军,被选入特种部队。在一次随队追剿毒枭的任务中,误入云南边境的一个神秘山洞;山洞内远古祭祀干尸纷纷复活,向沈辣小队发动疯狂攻击。这时,神秘白发人再次出现,将沈辣等人救出
  •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饮食与防治(生活必备丛书)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的疾病。糖尿病是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而位列第四的世界流行性疾病,十分普遍。据有关报道,其发病率国外约5%,国内约2%,世界上糖尿病患者近2亿,其中我国患者就达到3000万,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据预计,15年后,亚洲糖尿病患者将增加3倍,到2010年患者将达到1.5亿,特别是我国患者将增加到15%,这个可怕的病魔严重地威胁着世人的生命健康,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归来记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归来记

    《归来记》为短篇小说集,是系列第六部。《空屋猎“猛兽”》是福尔摩斯历劫归来后办理的第一则案子——自从福尔摩斯与伦敦罪犯首领莫里亚蒂教授双双跌落雷清贝瀑布后,所有的人都以为福尔摩斯死在雷清贝瀑布——未料八年后福尔摩斯化装成老流浪汉回来,利用他在贝格街的旧宅一举破了三起伦敦市悬而未决的案子……故事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侦探小说迷的愿望,其创作过程本身即以足构成世界文学史上一段永难磨灭的佳话。
  • 德伯家的苔丝(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德伯家的苔丝(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女主人公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家里靠一些小生意糊口。有一天,苔丝的父亲听说自己是古代贵族德伯的后裔,便要求女儿去一个自称也是德伯后裔的富老太婆家攀亲,希望能得到经济上的支援。但苔丝却在那里被老太婆的儿子亚历克诱奸。几年后,苔丝在她做工的奶牛场与牧师的儿子安奇尔·克莱尔相爱。新婚之夜,她把自己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但是丈夫非但没有原谅她,还抛下她只身前往巴西发展事业。苔丝断了生计,加上父亲病故,她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家人的生活,而这时亚历克又对她百般纠缠,绝望中的苔丝只能被迫与道貌岸然的亚历克·德伯同居。
  • 职场麻辣烫

    职场麻辣烫

    选录了《鲜花的功劳》、《傻孩子》、《山穷水尽卖自己》、《人生不是演习》、《错的是一味地行走》、《遭遇搅局》、《关照》、《漏水的勺子能舀大鱼》、《模拟应聘》、《招聘条件》、《重金悬赏》、《特殊人才》、《一路贵人》、《不一样的砝码》、《生命的撞音》、《诱惑》、《做一回经理》、《云姐的秘密》等近百篇关于职场的微型小说。
  • 儿子,别乱认爹地

    儿子,别乱认爹地

    灰姑娘的大结局:不一定就能嫁进豪门,也有可能选择跟一个流氓走。最难忘记他对她的冷若冰霜,却又那样深情地搭着另一个女人的肩膀:雅茹,兜了一个大圈子回来,我才发现谁是我最想要娶的人!那一刻,他们曾经的约定与誓言陡然变得那么的苍白。轻抚着平坦的小腹,她对一个黑老大说:“带我走!离开这个伤心地!”四年后,一个本不起眼的黑帮势力迅速掘起。昔日怯懦的‘丑小鸭’,摇身一变成为五百名弟兄的领头大姐大。她脾气坏,易怒,但向来赏罚分明,令帮中弟兄对她心服口服。她的儿子,刚满三岁却有本事萌翻全帮,任其在帮人头上做窝,也无半句怨言,也就成就了小皇帝天不怕地不怕,无畏无惧的秉然天性。走私,贩卖军火,甚至运毒均是他们赖以生存之道。即便警所早已留有他们的案底,却无半点收敛,那是因为全帮的人都知道,大姐大和警所的年轻帅气的警官交情不浅。可谁曾想在一次重大交易中,她遇到一个戴着蝴蝶面具的男人后,便彻底打乱了她有条不紊的生活。一场别开生面的‘爹地’选拔赛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注:因为架构设定问题,前部分主要交待宝宝出生之前所发生的故事,较慢热。无耐心的亲可直接跳过从第二十章开始阅读;后部分主讲母子混入黑道中发生的种种趣事和N个爹地的选拔晋级,最后一部分将是终卷,主讲尘埃落定……)每一个作者都希望得到读者的肯定,所以,您的收藏,留言,投票,便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与支持,也会让作者有信心走得更远,灵感如泉水般爆发……片断一:“儿子,老师投诉你抢女同学的玩具是怎么回事?”某妈咪严肃地问。“妈咪,老师根本不知道情况,瞎说的。是嫒嫒自愿把新买的玩具熊送给我的……我都不希罕要!”某儿子气呼呼地答。“那是老师冤枉你?”“那当然!我要是真的想要同学的玩具还用得着抢吗?你都不知道有多少小朋友主动送礼貌给我,想和搞好关系呢!”小家伙歪着脑袋十分臭屁地说。片断二:“妈咪,外面来了三个爹地,都叫我‘儿子’,我该怎么应付呀?”四岁刚满的小家伙急匆匆地闯入房间,拉着正在敷面膜的女人,很没主见地问。“这都不会处理?首先问他们带了应聘简历了吗?”“然后呢?”小家伙抓着一叠简历继续问。“再问有没有婚恋史啊?你不是在幼稚园经常问女同学,长大后要找几个男朋友了吗?妈咪也要了解一下,你的未来爹地,是不是喜欢劈腿的男人嘛?”“哦,明白!我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