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500000017

第17章 北大学生的出国集体无意识 (1)

在一股股势力庞大的出国风潮中,北大学生更是占据了风口浪尖。让我们看一看下面一组数据:

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这一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13人,比例接近90%。

历史的片段回顾

最早出国的北大人,应该是在清末的时候。当时,北大的学生们感觉到中国自然人文科学的薄弱,于是自然在“西学东渐”的风潮中把目光投向了西方。中国在科学领域一直领先西方上千年,科学技术水平之高在西方工业革命实现之前是其无法企及的。骄傲的中国人,在西方列强叩关之后,终于开始认识到力量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吃亏了之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自然又回到了很多人的考虑范畴内了。鲁迅先生说过,北大是常为新的。为新,到国外去,到西方去,那就是北大人的作为。

当时正好还有一个有利条件也促成了第一批北大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清末政治腐败,统治者不思进取,北大人秉承了汉代太学以来学生爱国进步的传统,自然找了他们不少的麻烦。打杀不得,正好又有这么一个要出去的请求,那么不管你要去干什么,送出去总是落得耳根子清净,于是清政府就很乐意地送出了第一批北大的公派留学生。

所以可以看出来,北大人最早的出国是三思而后行的,不是受了什么风潮的鼓动。而且,对于出国的利弊,当时还存在着争论。同样是北大的青年学子,同样是要救国,要挽救民族的危亡,有的人就认为应该在这个险恶的环境里抗争下去,呐喊出自己的声音,即使很低沉,即使很危险,也要坚持下去;而有的人就认为一定要出去,把清新的空气引回来。只要有了新的思想去武装新的国民,中国也就自然有了复兴的希望。现在看起来,这场争论其实不是很重要,因为这两种人都是必要的。当时的中国,既要有人走,也一定要有人留,进步的气息不能全部逃逸,这样才能够给近乎绝望中的人以希望。后来,出去的同学回来了,很多人成了民主革命的先锋,而留下来斗争的同学也大多坚持住了,在国内诡谲的政治风云中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建国以后,西方世界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孤立的政策,于是,出国的目标集中在前苏联。到了改革开放十年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出国风潮出现了。北大清华的学生经常被称为有“寄托”的一代,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事情。而北京新东方学校的崛起,也就是最近十年的事情。新东方学校的副校长徐小平就曾坦言,“自1992年以来,特别是过去的5年里,中国人重视英语的程度到了让人难以想像的地步。正因为有学英语的‘狂潮’,所以才有‘新东方’和‘疯狂英语’的生存机遇。为了提高英语水平,国家和个人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语音室、请外籍教师、购置各种英语书籍和音像制品……能想到的中国人都想到了。正是这种不顾一切的投入精神,造就了中国学生惊人的成绩。今年春节又有4000多名‘新东方’的学生为了参加留学考试没有回家过年。"这段话是“中青在线”2001年就ETS指责新东方使用不正当手段提高学生GRE成绩一事采访他的时候,他进行的陈述。

我对于新东方学校没有什么太好的印象。我曾经读过他们给每个学员都要散发的一本书,感觉就是他们想努力打造一种“新东方精神”。我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精神,或者也是一种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但是我很不喜欢。当然,我身边的很多人还是义无反顾地加入进去。

众所周知,北大、清华学生出国的人特别多。而最近的调查显示,北大每年出国的同学大约都在七八百人,清华突破千人大关。抛开更多的容易受到潮流影响的群众不说,那么,一向主张精神自由的北大人,又究竟是受了什么吸引,要如此一致地、执著地走出去呢?

出国心态分析

如果和北大的同学们多聊聊,我们就会发现大多数人都会表示想到国外去看看。事实上,近几年,北大毕业生出国的比例一直稳定在20%左右。譬如2000年,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这些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探讨一下出国同学的心态,原因不外乎下面几类:

第一种原因是几十年来一直没有改变的,那就是出去学理论长知识。尤其是对于理科的学生(清华的工科当然也是一样)来说,到国外好的大学去,继续自己的专业学习,一般来说都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环境,遇到更加优秀的指导老师,利用更好的实验室设备,接触到更前沿的科学问题。这样来说,出国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就文科来说,情形虽然也是类似的,但是远没有理科的必要性那么显著。

在2000年,北京大学文科就已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涵盖人文、社科、语言、管理和教育等多门学科,设有8个学院、8个系、19个研究所、3个研究院和30多个研究中心。其中,包含10个全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9个全国重点学科、75个硕士点、59个博士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基础文科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文科也有着全国瞩目的强大师资力量,目前拥有教师1100多人,其中教授345人、副教授423人。这里面既有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也有一大批蓄势待发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可以说,在国内兄弟院校之间,北大的实力之强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北大还在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懈努力,要弥补和世界名校的差距,路还很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追求更好的求学环境,北大学子出国就不足为奇了。这样的举动绝对不应该遭到非议,而我们标题中的北大学子“出国集体无意识”也绝对不是针对这些人。他们大多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很多人还会回来建设我们的国家。但是同样可以肯定的是,为了学术出国的,绝对不是大多数。

相比第一种心态,第二种想法应该是有普遍性的,那就是为了出国而出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这种心态还有一种更形象的说法——“镀金”。改革开放20年,到今天出国留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据统计,目前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总计已超过30万人,近几年来,留学生的年龄更有低龄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留学者大多是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90年代初,中学毕业生开始到国外去读本科;从90年代中期开始,渐渐出现了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留学的现象,甚至一些只有几岁的小孩子也被送到国外读幼儿园。

1999年,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表示不赞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出国留学,但这股“低龄留学"风并没有停下来,仍有不少学生初中一毕业就踏上异乡求学之路。看看以下这组数据,你便能体会到“低龄留学"到底有多热:据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提供的数据表明,1995年至1996年度,他们发放了104份中学生留澳签证,1998年至1999年度升至620份,两年时间骤涨数倍;在南方一些城市,办理出国留学的中学生已占所有出国人员的70%~80%;深圳大学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有866%的中学生希望出国,比大学生还高10%;2002年1月至6月,仅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就发出了3400多份留学签证,其中超过一半是给中学生的。

如果可以和早些时候一样,大家都在国内学习工作,那么很多北大人是不见得要出去“镀金”的,因为北大就是国内最好的几所大学之一。可是一旦有一天,北大人忽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到国外学习,而且不论学习的成果如何,他们回来中国的时候,都可以得到比国内的北大学子更好的工作报酬和更好的发展机会,那么,北大人还能有什么选择?我们再推测一下,大约国内好的大学的学生为了“镀金”而出国的,一小半是为了主动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则是无奈的选择——一位学理科的北大学生曾经抱怨说,现在学理科的不出国能干什么?工作怕都没有!清华的一位学水利工程的学生也说他们的同学如果本科毕业就工作的话,只怕每个月的工资也就大约2000多元。

大胆地说一句,只怕有些国外归来的人,他们的专业知识都不如我们身边的同学,而综合素质也不见得就能把身边的同学都比下去。但不论他们从什么样的地方去了什么国家的什么大学,又究竟在那里过了什么样的几年,只要他回来了,他就可以获得很多“特权”。2001年8月19日,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据悉,这是中国在鼓励留学人员为国服务方面出台的第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文件。文件做出如下规定:

1国家在各学科和技术领域为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提供方便;

2合作单位给付合理报酬;

3各地区、各部门和用人单位适当拨出专款给予经费支持;

4保护海外留学人员的知识产权;

5国家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用人单位为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6对在华任职的留学归来人员中的外籍高科技、高层次管理人才提供入出境便利;

7海外留学人员在国内创办企业、建立合作研究开发基地等,根据需要招聘大学本科以上工作人员,各地人事部门要按照有关政策积极支持帮助,并提供人事代理服务。

国家出于吸引回国的优秀人才的目的,制定了这些政策。应该说,这些政策都是合理而且合适的。但是对于优秀人才来说,这样的政策是针对他们的学识和才能的,对于少数鱼目混珠的庸人来说,这些政策就是抵消他们留学成本的收益了。

同类推荐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五环辉映下的金陵:2014南京青奥会知识读本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Youth Olympic Games, YOG),简称为“青少年奥运会”或“青奥会”。青奥会是当今世界的新型体育运动赛事,它是国际奥委会为贯彻“奥林匹克宪章”而增设的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盛会,是专门为全世界青少年而开设的一个集体育比赛、文化和教育于一体的青少年的交流平台。
热门推荐
  • 殿下本是女儿身

    殿下本是女儿身

    【完结】为了报仇她化身成为那云贵妃苦苦寻找的八皇子李墨,与同是杀手的子柏、雪筑混进皇宫。只是,看似平静的深宫里实则充斥着血雨腥风,足以颠覆这皇朝的舍利子出现又引得众人争夺,不知身份神秘人的表白更让她乱了心弦。她,最终能够在尔虞我诈的深宫里头全身而退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

    本书从孩子的生活、学习、性格、心态、交际、理财等方面的细节入手,全面地向父母们介绍了哪些事是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做的,并着重指出了怎样让孩子去做的方式方法。书中还设有“自立小故事”、“教子小故事”、“相关小故事”、“延伸阅读”等内容,父母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无处不在的化学(人生解密)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仰望星空、俯视脚下的大地,还是近观我们周遭咫尺器物,处处都可以发现科学原理蕴于其中。本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
  •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死后遇到神龙。于是带上了由几款游戏融合变异后的游戏系统,来到了汉末,一名龙组成员,在一次任务中被叛徒出卖,这次任务中的所有队友全部牺牲,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郑峰,于是引爆了那个基地中的炸弹
  • 玛雅封印

    玛雅封印

    在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预言:已经消亡的玛雅文明留下十三个具有特殊能量的神秘物件,里面隐藏着人类一切的智慧和大自然的能量,把它们聚集在一起,既能改变这个世界,也能毁灭这个世界。据说这是与2012年齐名的古老预言,它是那么的神秘,也是那么的可怕!职业为前世催眠师的黑尚莲,好朋友贝拉在一夜之间失踪,为了找回好友,她和贝拉的男友风天扬展开一系列的追查,一段无比曲折且充满艰险的旅程就这样开始了。中国西南边陲的鬼村,加勒比海的海盗岛,另一个时空的玛雅神殿,还有沉睡在亚马逊雨林深处的印加黄金湖……当神秘物件全部集齐,消失千年的玛雅文明重返人间!谁能拯救黑暗笼罩下的这个世界?
  • 相女驭夫策[步步倾心]

    相女驭夫策[步步倾心]

    他是玉树临风的妖孽王爷,却被仇恨所困,她是穿越女,生活让她伤痕累累,却在穿越后的异世遇到了有缘人……可是,三妻四妾怎么行?她要自由!可他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王爷,她逃一次,他抓一次,她藏一次,他找一次,天啊!无所不能的王爷,咱就是一个平凡女孩,若不起,会丢了心……雨夜,他醉酒而来,目光含有怒愤,还有……“你这个没心肝的女人,今天我就让你认清谁是你的男人。”
  •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编者以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契机紧紧抓住儿童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以讲述一个个经典生动小故事的形式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巨大潜能,以激励他们从小,树雄心立大志强体魄陶冶心灵等,让他们早日看到自己不可估量的潜能。
  • 鬼医傻后

    鬼医傻后

    云笑,东秦摄政王的女儿,闻名天下的傻后。一根绣花针把皇帝的宠妃送进锦鲤池.一杯云舌茶使得皇帝不举,访遍天下名医,无人能医.捉奸捉到太后头上,宫女被打,太监被踢。从此诺大的宫中,只要此女从面前过,周遭鸦雀无声.太后大病,鬼医进宫,一招暗度陈仓,傻后出宫。从此民间多了罂粟医馆,名动天下,罂粟,带着毒汁的迷香,一如它的主人,亦正亦邪的怪胎鬼医,一把薄如蝉翼的手术刀,可救人于水火之中,亦可眨眼夺命。慕容冲——黑暗王国,神龙宫的宫主,一袭白衣飘飘,神秘如仙,世人眼中嗜血成魔,冷漠无情的男子,一张蝴蝶面具,遮盖住的是旷世的容颜,还是嗜血的魔性?上官曜——东秦的皇帝,俊美无俦的少年皇帝,后宫佳丽三千,霸气深沉,所有女子梦魅以求的男人。上官霖——霖王爷,腹黑阴险,皇上的左膀右臂,视女子如衣服,繁花落尽,是谁迷离了他的眼?夜无昀——烟京第一公子,美丽中带着一缕忧郁,让人想靠近,却又被他的疏离生生的阻隔在门外?燕昱——北燕的太子,邪魅狂放,神采逼人,这样出众的人偏偏喜欢那个傻子,这即不是传闻?云祯——温润懦雅,翩翩风采,疼宠妹妹的好哥哥,只要她想要,他必然费尽千幸万苦为她谋得。片段:耳边传来凉凉的声音:“要不要再靠近一点?”“那敢情好,”云笑赞同的点头,忽然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谁?掉头对上一双深幽如潭,凉如薄冰的美眸,忍不住叫起来:“慕容冲,你又跟着我干什么?我没欠你啥吧。”片段:霸气俊美的上官曜,一脸温柔的执起她的手,深情款款的开口:“云笑,朕发誓,你永远是东秦的皇后,这个位置除了你,谁也不配坐。”云笑不紧不慢的抽回手,笑眯眯的从袖口里抽出香绢,把上官曜摸过的手擦了又擦,皮笑肉不笑的开口:“皇上,这宝贵的位置还是留给别人吧,我怕你手上有细菌,嘴里有细菌,”她的话停顿了一下,眼睛慢慢的下移,准确无比的落在男性的特征部位,鄙视的接着说:“全身上下全是细菌。”女人说完,笑意盈盈施施然的离去了,男人的一张俊脸瞬间黑青一片,咬牙切齿:“云笑?”云笑——东秦摄政王的傻女儿,受人百般欺凌的傻后,被皇帝的宠妃骗进锦鲤池,再次醒过来,星瞳闪烁,灼灼生华.笑的新文《毒医王妃》推荐笑笑的完结文:《天价皇后》《黑道皇后》推荐好友的文:《绝色太监》一叶心香《大牌淑女》风间名香《十七妾》舒歌《嫡女不得宠》薄荷清凉糖《刁妾》简红装
  • 家庭春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春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春天的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使人出现种种不适症状,患上种种疾病,因此,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应注意保健养生。本书从按摩、睡眠、饮食、排毒等方面提醒读者春季生活中的小常识,只要我们多了解一些生活的小常识,那么春天里的日子肯定是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