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500000011

第11章 北大学生的游戏时代与网络生活 (1)

在几年前的北大,如果有人说他经常上网,那他一定是一个很有现代气息,很前卫的人。而现在,如果有人还不会上网,那么这人要不就是非常古板,要不就是被认为是白痴。如今的北大学生,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肯定是打开电脑,看看这世界又发生了什么大事,然后平静地玩起昨天未完成的游戏。网络与游戏几乎已成为北大人现在无法离开的东西,甚至于对很多人来说,网络与游戏已成为一种生存方式。然而,每个人一天所拥有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当网络与游戏像毒品一样蔓延开来的时候,北大学生还有多少时间用于学习呢?

飞宇网吧的出现与拆迁

1998年情人节,飞宇网吧在北大南门正式开张。老板王跃胜曾经是12家加油站的拥有者,由于经营不力,王跃胜决定向高科技产业进军。选择经营网吧,对一个刚来北京创业的商人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这足以说明王跃胜有过人的商业头脑。王跃胜最终选择了北大南门作为其创业的起点,现在也不知这究竟是北大的福还是祸。网络这东西在当时还是很新鲜的,北大的几百台电脑也远远不能满足北大两万人上网的需要。飞宇网吧的出现就像是一场及时雨,解救了当时急于寻找上网机会的北大人。新事物的出现总是令人期待的,特别是对于梦想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的北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于是在飞宇网吧,每天都可以随时找到享受游戏快感和网络激情的大批年轻人。

网络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北大人的心,飞宇网吧也造就了一大批习惯于网上生活的北大学生。由于当时飞宇网吧的收费标准是凌晨两点至次日中午为10元,其他时段为每小时20元,于是很多学生选择凌晨出发,一直上到第二天,然后再回宿舍休息,醒来之后又是往网吧跑。有钱的学生几乎是每天都去,而没钱的学生就只能隔三差五有选择地往那里跑。后来飞宇网吧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即每天早上7∶00—9∶00为免费时段,这可乐坏了那些穷学生,于是每天早上七点钟,飞宇的大门外总是排满了大批的北大学生,他们渴望着见证网络这个新玩意儿。早上七点,无疑是做梦的好时光,然而由于网吧的出现,梦也就退居其次了,这也许就是网络的魅力吧!无论是做梦,还是背单词,都已无法抵挡网络的诱惑。飞宇网吧的出现,开始渐渐地改变北大人曾经单调而无聊的校园生活。

8个月之后,飞宇网吧的第二家分店开业了,就在原飞宇网吧的隔壁。在480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了整整99台电脑。为了迎接更大的上网高潮,飞宇网吧打出了免费上网一星期的口号,这成为了北大网民们的福音。当时飞宇网吧内的情形,真可谓“蔚为壮观”。由于来上网的人实在太多,为了让每位前来的北大学生都能够享受一下网络,飞宇的管理人员不得不将每次上网或玩游戏的时间限定为1小时,1小时之后必须下机,需要再玩的人只好排到队伍的末端,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在一个星期的免费期内,很多人几乎是每天必去,等上个十小时,玩上个二、三小时,然后回屋睡觉,以便第二天再战。游戏与网络开始成为北大学生经常谈论的两个关键词,就好像当年的民主与科学一样,大概“民主与科学顶个球”也是这个时候北大人的发明吧!北大学生上网的热情也应该不会比当年“五四运动”时上街游行的热情逊色多少。此时的飞宇网吧,正开创着一个属于北大学子的新时代。

到2000年6月,飞宇店面开到第六家的时候,北京的地图上正式出现了“飞宇网吧一条街”的名字。看着一个个饭馆、咖啡屋让位于飞宇网吧,王跃胜说了这样一句话,“真没想到,精神上的索取能这么快战胜物质消费。”这似乎是在赞赏北大学生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但将网吧和精神消费放在一起总归是不恰当的,难道享受游戏与满足于上网也能算是精神消费?尽管也不属于物质消费,但至多也只能说是快感消费。不知王跃胜有没有算过,由于学生都钻向网吧,浪费了他们多少看书与上课的时间。与飞宇网吧同在北大南门的有两家书店,一家是南门东边的风入松书店,另一家则与飞宇网吧仅一墙之隔。在飞宇落户北大南门之前,这两家书店的生意都非常不错,闲着无聊时,大家总喜欢往书店跑,即使到里面翻翻书也是不小的收获。在飞宇生意红火的背后,是书店的冷清,飞宇隔壁的那家书店随后就倒闭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上网与玩游戏是相对于看书也只能算是低级的精神消费,或者说是表层的精神消费(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飞宇网吧的繁荣恰恰说明,在对精神食粮的索求上,北大学生还在走向堕落。

在许多人的眼里,网吧就是游戏厅、无聊之地或龌龊之所。作为中国网吧的形象代表,飞宇也并非完全正派。在2000年11月30日的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在飞宇的860台电脑中,共有56台有过进入黄色网站的记录,尽管这些记录并非全由北大学生制造的,但至少北大学生是“难辞其咎”的。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北大学生在精神上的堕落。

也许是因为北大校方看到了这种趋势,2001年4月3日,北大正式下文给飞宇网吧:根据国务院、教育部、北京市政府、海淀区政府、中关村区管委会关于“限期拆除北大南街(西段),整治大学周边环境”的指示精神,北大南门以西平房即将拆除。后来飞宇网吧又搬到了位于北大南街(东段)的资源宾馆,难道仅仅将飞宇网吧挪向一个较远的地方就等于是“整治大学周边环境”了吗?飞宇网吧挪窝之后,来这里上网的人依旧是人山人海,网吧的电脑前也依旧是座无虚席,其中大部分的网民仍旧是北大学生。一位北大学生这样说到,“到飞宇网吧来冲浪,已成为许多北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尽管我可以在宿舍上网,但这里既不太吵闹、也不过于安静的气氛,让人感受到一种网吧特有的气氛。”看来北大的环境整治措施,效果并不明显。

在游戏中寻找英雄的感觉

也许是不甘于凡人时代的寂寞,也许是为了心中那神圣的英雄情结,几乎所有的北大学生都迷恋于电脑游戏。当你带着大批匈奴铁骑横扫整个世界的时候,当你率领虫族的将士们颠覆宇宙中神人共治的秩序时,你便是地球之王,宇宙之王。《帝国时代》、《星际争霸》无疑是当时最为流行的两个游戏了,而在这两个游戏当中,也最容易体验到做一个英雄的快感。当然,其他游戏也可以带来同样的英雄式的快感,如F1FA系列、三国系列。在游戏世界里,实力绝非是致胜的惟一法宝,只要你有足够好的技术和足够多的时间,你就可以成为英雄。当你带着中国队的一群糙哥战胜由天才球员组成的巴西队、阿根廷队或法国队成为世界冠军时,体验的是对现实的颠覆;而当你用自己喜欢的君主,如刘邦、孙权或董卓等一统天下的时候,体验的则是对历史的颠覆。总之,在游戏制造的虚幻境界里,你随时可以寻找到英雄的感觉,即使失败了,你也可以屡败屡战,反正电脑随时都会奉陪,终究可以成就你的英雄梦。

不过,每个人都是英雄也并非好事,毕竟一山难容二虎,更何况是在有如此之多猛虎的北大。纵览历史,凡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也必定是群雄逐鹿、战火纷飞的年代,如战国的七雄争霸,秦末的楚汉之争,再如三国时的三足鼎立,而这样的年代也必定是百姓遭殃的年代,试问有哪次战争之后不是尸横遍野,最典型的莫过于“坑杀四十万”的悲剧。当然,在小小的北大校园之内,是不可能如此腥风血雨的,但是对英雄的渴望却是人皆有之。幸好,网络的存在为各路英雄好汉提供了狭路相逢的舞台。早在校园网开通之前,北大的各宿舍楼就已经接通了局域网。

局域网上的对决成了检验“谁才是真正的英雄”的一种公平的方式,尽管这样的方式不像真实历史那般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既没有铡刀,也没有断头台,但却不乏东坡笔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味道。周五与周六是北大惟一通宵供电的两天,经过一个星期的练兵,各路英雄好汉在这时都会亲自上阵,搏杀一番,为的是蝉联霸主地位或者夺回曾属于自己的英雄称号。这样的战斗,不会出现兵戎相见、反目成仇的局面,但却经常上演“合纵连横”的好戏。北大学生这点还是好的,他们不会将游戏中的战斗延伸到生活中来。但是在游戏之中却是充满了尔虞我诈,而且这样的好戏经常上演,比如在玩帝国时,开始商量好的结盟在游戏中时常会中断,成为战斗的双方。

当然,也有很多文明的北大学生不习惯于这样打打杀杀地过日子。与前面那群人相比,他们更喜欢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他们讲究品味,但是在他们心中同样充满着成为英雄的渴望,只不过不是战场上的英雄,而是情场、商场或各类社区中的英雄。这类游戏也从来不乏市场和玩家,如《大富翁》、《第九城》等。在这些游戏中,失意者可以找到游戏中的伊甸园;落魄者可以通过炒股成为亿万富翁;平庸者可以成为社区中的显赫人士。尽管不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但是这类游戏绝对可以满足你的成就感,让你成为一个有钱有势、爱情美满的成功人士,当然也不乏各种艳遇了。还有一些游戏,既可以让你过足一把英雄瘾,又可以让你抱回一大堆美人,如许多的RPG游戏,其中最为经典,也最受北大学生欢迎的莫过于《仙剑奇侠传》了。在游戏的世界里,北大学生找回了对历史的回忆,也发泄了对现实的不满。可以说,游戏开创了一个属于北大学生的英雄时代。

细想起来,游戏时代的开创至少可以追溯到飞宇网吧的出现。尽管此前就有一批北大学生沉湎于游戏,但当时电脑的普及率还是很低的,而学校的机房又不可能玩游戏。飞宇网吧刚开业的时候就看准了这一市场,在飞宇里面,一部分电脑是专供上网的,另一部分则主要是用来玩游戏。在飞宇免费一周的时间内,大部分的学生来这里是为了体验玩游戏时的英雄感觉的。在免费期过后,也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北大学生来这里玩联网游戏,因为当时北大还没有安装局域网。飞宇在造就一大批北大网民的同时,也造就了北大的游戏迷和游戏部落。在北大局域网和校园网开通之后,这些游戏迷和游戏部落才最终安家落户,过着整日玩游戏的生活。

整日玩游戏,对很多北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样的人在北大宿舍里经常可以见到,当他们安装好一个游戏之后,往往是不分昼夜地玩,除非是停电了,迫不得已才会停手。早上醒来,还没刷牙洗脸就开始投入其中,午餐或晚餐一般是让别人代劳打上来或者干脆空腹战斗。这些人可以在电脑前耗上三天三夜,不通关誓不罢休,而且一个游戏玩完了,过不了几天又开始了另一次征战生涯。什么学习、论文、上课、看书啊,根本不在他们眼里,惟有考试才占有一定分量,不过这也只是考前几周的事。甚至有的学生在考试时仍对游戏念念不忘,还没等考完就提前交卷跑回去开辟第二战场了。有这样的学生存在,北大还愁找不着堕落的理由吗?虚拟世界里的英雄在学习的现实中却是这样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悲哀啊!悲哀!

网络: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是米兰·昆德拉的名作之一,这几个字用来形容北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燕园终归是太小了,怎能容得下几万北大学子呢?更何况北大人都是心存高远的,这么拥挤的地方又怎能容得下北大学生如此宽广的胸怀呢?生活本是一件十分枯燥乏味的事情,校园生活更是如此。狭小的生活圈子,三点一线的固定模式,单调的生活内容,这一切都显得与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格格不入。就像每一个成年人渴望融入社会一样,每一个北大学生都有一种“生活在别处”的强烈动机。幸好网络来得及时,为北大学生提供了如此之大的一个生活空间。通过网络,可以踏遍全中国乃至全球,也正是网络的存在为北大学生“生活在别处”提供了可能。网络的优势就在于此,它可以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地“生活在别处”。随意地点击鼠标,就可以去到你想去的地方,然后轻松地回来,不需要背上沉重的包裹,也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路费。

同类推荐
  • 梦在数学里

    梦在数学里

    本书收录了多篇关于数学课教学研究的文章,分为五辑,内容包括:课标解读、有效教学、教学探索、教学设计、高考频道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悦读MOOK(第十九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热门推荐
  • 诸神

    诸神

    被赋予上古神话中诸神之名的机甲,拥有移动星辰的力量。穿越到白痴少女身体里的叶澄不巧就拿着一台诸神机甲,还陆续收到几个背景复杂实力强悍的帅哥奴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与星星的距离

    与星星的距离

    一个不谙世事、做事认真的少女林希希,在偶然中,因为一张照片邂逅了来自于邻市的男孩安城,并当上他的导游。在相处后,林希希开始看到安城身上散发出的光芒。他会不会就是林希希所值得追求的星星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回家

    回家

    刘国芳对生活进行高度的审美把握,对生命、人性的认识达到更高的层面,创造出极有意味的作品。即使是生活中一个简单的细节,一件普通的事件,一句平凡的话语,在刘国芳的笔下,都能洋溢着一种诗意美。他的小小说不仅体现了这一文体特有的瞬间感染力和冲击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作家对生活、社会的终极价值关怀。本书收入刘国芳最新发表的小说70余篇,这些小说在有限的艺术篇幅里,形成一种独特的内蕴美,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达到了一种理性的、哲学的高度,读后使人心弦为之颤动。
  •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遴选了2011年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优秀思想随笔作品,全面展现了2011年的思想随笔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
  • 卡耐基成功人生经典

    卡耐基成功人生经典

    卡耐基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西方到东方,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语族都有卡耐基的译著,他也因而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二大畅销书作家”。本书为您解读卡耐基式的成功宝典。
  • 剑痕

    剑痕

    人有情,剑有情。人无情,剑伤人。泪痕之下,人多憔悴。剑痕之下,凄凉无比。他不会笑,只因为他太冷漠。他不敢爱,只因为他太无奈。剑痕,到底讲述着一段怎样的凄凉故事呢?敬请关注!!
  •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心月何处:欧阳自远与中国嫦娥工程

    作者从世界几大强国争相进军太空这一背景出发,也同样令人感慨不已。尽情讴歌了有关科技人员为了人类的未来与祖国的尊严,本书即是全面描写这一光辉历程的纪实文学。这是本书的思想精髓,一部无字的天书”、“看似淡淡的喟叹里”、“月球,也是本书价值之所在。全书分“携带一壶月光上路”、“序曲:1958”、“陨石,在太空探索事业上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神圣的历史使命感;书中同时还涉及无论是在近代化,还是现代化进程中无不艰难跋涉的一个民族的心路历程,以大开大阖的格局、气势澎湃的激情及目极八荒的视野,其中所表现出的光荣与梦想、奋斗与追求,末路上的英雄”等二十个章节
  •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倾世女皇:醉卧天下

    倾世女皇:醉卧天下

    忍辱负重多年,遭冷落、陷害、毁容、讥讽。忍?为什么还要忍!大不了便是同归于尽!一场骇人听闻的大火,曾忍受多年的她一朝穿越成女尊蝶舞国的六王爷。空有一副好皮囊却胆小懦弱,不得恩宠!且看她重生归来,仿古人兮,争权夺势,玩转朝纲,扭转乾坤,成就一代倾世女皇!唐唐Q群:20498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