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4200000007

第7章

海洋是依靠海水的流动来输送热量的。比如说,海流就可以把赤道附近的热海水送到两极方向去,而两极方向的冷海水也可通过海流向温暖的地方流动;风浪则可以形成海水温度的上下交换。

当然,除了风浪,海水还有一种对流作用。这种对流作用是由于冷热海水的重量不同而形成的。就像冷空气重热空气轻一样,海水也是冷的重热的轻。于是,冷而重的海水就会自动下沉,暖而轻的海水会自动上升。有了这种对流作用,冬天的大海也不会很冷了,随着表层较冷的海水不断下沉,下层较暖的海水会自动升上来补充的。

海洋与全球二氧化碳平衡目前,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据研究,本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最为明显,近百年5次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份均出现在这10年里。但是,有关气候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其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目前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大致可以归为两种。

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效益”(greenhouseeffect)有直接关系。由于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里昂、氮氧化合物等)的含量迅速增长,阻挡了地面辐射热的散失,致使大气温度升高。根据近30多年来的观测结果,人们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时空变化已有所了解。据研究,在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体积分数约为(270~290)×10-6,而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体积分数已增加到340×10-6。

尽管世界各地上空的二氧化碳含量有所不同,但有两点则是共同的。一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逐年增加,其年度变化率比较一致。二是,各地二氧化碳含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据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体积分数正在以每年08×10-6的速度增长。有人估计,按此速度在今后50年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工业革命以前增加1倍,由此而引起的大气温度将升高15~30℃,地球气候将产生明显的变化。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的预测,如果人类对环境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100年以后全球地面气温将增加4℃多,海平面每10年升高3~10cm,到21世纪末将升高03~10m。甚至有的科学家认为,今后50~200年内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南极西部冰的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5m,地球上可能出现像中生代那样的世界性的动物灭绝。尽管这些预测都有一定的根据,但又都是不确定的。人们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迅速增加,气候在变暖,如果这个过程继续下去的话,地球气候无疑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另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的气候变暖与“温室效应”并无直接的关系。它与地球上一个温和的冰后期一致,也许是19世纪末结束的“小冰期”的后果。也就是说,全球增温是地球气候循环中的自然现象。关于全球变暖的发展趋势,他们根据极地区域冰核中氧同位素资料,推测出地球气候的自然循环,认为目前地球气候处于自然冷却期,这将抵消二氧化碳的影响。还有人指出,地球上已知的化石燃料只够使用100~200年,人类不可能无休止地使用化石燃料;同时考虑到海洋、植被等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将达到新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今后地球生态环境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不可能会招致毁灭性的灾难。但是,这种假说目前尚缺乏较多的证据,也无法否定全球增温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相吻合的事实。因此,迄今多数科学家相信“温室效应”理论。但是,这个理论有一个关键问题还没有解决,这就是海洋在全球二氧化碳平衡中的作用问题,即海洋吸收、储存和转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有多大?海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反馈作用如何?等等。这是海洋与全球变化关系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研究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海-气界面进入海洋,并通过海洋中各种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过程吸收、储存和转移。因此,海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据初步估计,人类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有一半进入海洋。海洋在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方面,是通过化学和生物的作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的化合物。

海水的二氧化碳化合物形态主要是碳酸(H2CO3),而海洋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利用,以及碳酸钙、碳酸镁等的形成,都会直接影响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观测表明,二氧化碳在海洋中的垂直分布变化很大,海洋表层中二氧化碳的储存量占整个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85%,而占海洋体积90%的中、深水层二氧化碳储存量仅占15%。这说明海洋中尚具有储存二氧化碳的巨大潜在容量。研究还表明,海洋中的二氧化碳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不处于平衡状态,这与海洋的物理过程有关。例如,在北纬50°的大西洋,二氧化碳从大气进入海洋,那里的表层海水向北冰洋方向流动,水温迅速降低,二氧化碳在海水中的溶解度增加,海-气之间二氧化碳不平衡加剧,使大气中更多的二氧化碳进入海洋。而在赤道太平洋,由于深层冷水涌升到温度较高的海面,海水中二氧化碳出现过饱和,此时海洋便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初步估计,海-气之间这种二氧化碳交换速率,大约每年每平方米为20mL二氧化碳。另外,据估算海洋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仅溶解碳(不包括颗粒有机碳和无机碳)一项,大约为大气储存能力的56倍。

海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碳的运输和转移在海洋二氧化碳分布和海-气之间交换速率所起的控制作用。它包括水平运输和垂直转移,主要取决于海洋环流、生物生产力和物理-化学过程。现已发现,其中生物过程的贡献尤为重要,特别是所谓的“生物泵”在垂直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它促进了碳从海表层向深层的转移。研究表明,生物的初级生产主要限于真光层,浮游植物在那里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颗粒态,即浮游植物细胞,然后通过食物链逐级转化为更大的颗粒。而在中层带则由浮游动物的活动所控制。因此,海洋碳的垂直转移主要依靠浮游动物的碎屑和粪粒来完成。另外,由于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同时有大量的产品以溶解有机碳的形式释放到海水中,它又可以被异养微生物利用转化为颗粒有机碳,所以溶解有机碳在化学过程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研究还表明,海洋中碳酸盐(主要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形成和沉积是碳转移的另一个途径。碳酸钙和碳酸镁的表现溶度积与海水的温度、盐度、压强有关,但研究发现,温度和盐度并不是影响海水碳酸钙饱和度的主要因素,决定的因素是碳酸根。而影响碳酸盐浓度主要是海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尽管目前关于海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但是还有许多的未知领域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已经把它作为全球海洋通量研究的主题列入计划,以确定和深入了解在全球尺度海洋控制碳及其有关生源要素通量变化的过程,估计海洋与大气、海底和陆架界面间的交换量,进而为研究和预测长期气候变化服务。

海冰、冰盖对气候的影响地球上的海冰和冰盖主要分布在两极和高纬度区域,它在维持气候和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显着。

迄今的研究表明,海冰的变化主要通过与气温间的关系对局部地区的气象产生影响。区域性的海冰变化与天气尺度的大气变化有关联;在年际时间尺度和半球空间尺度上,大气与海冰变化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近年来通过模拟和卫星资料推算的冰情证实,气旋活动与海冰范围减少有相互加强的倾向,即海冰密集度异常小时有利于气旋的形成。研究还表明,北大西洋风暴路径有随海冰边缘自北向南移动的趋势,在薄冰年份,西白令海气旋频度增大,在厚冰年份,东白令海气旋活动更为频繁。在南极区域,气旋路径的季节变化与海冰范围季节变化一致,气旋活动的年际变化与海冰范围的年际变化也很一致。

科学家曾经利用大气环流模式,对冰盖范围变动的气候效应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当北极冰盖完全消失时,大气出现统计上很显着的变化,主要造成纬向气流普遍减弱和高纬地区明显增暖;而南极冰的减少会使经向温度梯度减小,并使南纬25°以南地区西风强度减小。研究还表明,海冰面积异常总是伴随出现气候系统的其他部分的异常。人们还发现20世纪前30~40年中,北极海冰覆盖面积的普遍减小与同期的北极气温偏高相一致。

有人利用冰-海洋-大气耦合模式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气候变暖的响应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4倍时,每年夏季北极海冰将完全消失,而南极终年不见海冰。这时冬季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下部增温最大,北极中部从夏到冬近地面气温增加幅度为4~13℃。由此可见,在模拟研究大气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中,必须以现在气候条件下的海冰分布为背景。另外,流冰还造成热量和盐分的大范围水平输送。研究表明,冰生成区释放到大气中去的潜热基本上提供给融冰区的海洋和大气。由流冰导致的这种热量平流输送的量级可能与常年冰上的铅直热通量一样大。北极中部大部分平流潜热是由从Fram海峡进入东格陵兰海的冰输送引起的。此外,人们还可以从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分析中,找到预示气候变化趋势的征兆。

海洋中的气团变性由于地面上得到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各地的气温不同。总的说来,总是赤道和低纬地区受热多,气温高;而两极和高纬地区则受热少,气温低。空气在某一源地较长时间的停留,就会形成具有该地特性的气团。在极地海洋或大陆上就会形成干冷的气团,在热带海洋上又会形成湿热的气团。各地形成的气团,又要随大气环流而移动,当气团离开源地后,它的性质也会随着所经过的环境而发生变化,这就是气团变性。

海洋上的气团,经常出现你来我往的交替现象。海洋中的天气也就随之而变化。

气团的属性主要指它的温度、湿度和层结稳定度。气团变性的物理过程主要为增热或冷却,蒸发或凝结,垂直运动和层结稳定度的变化等。

当极地大陆上形成的干冷气团入海时,或北半球的干冷气团向偏南方向移动时,就会产生增温、增湿等物理过程,于是使气团的稳定度变差,甚至出现不稳定层结,容易形成对流和降水天气。

在热带洋面上形成的气团,在北半球向北移时,则又会变冷变干,并使气层层结趋于稳定。当这种气团移至冷暖洋流交界处时,在冷洋流一侧,可出现大范围的海雾。

对于海上气团变性的研究,除了过去常用的天气学分析(即天气图方法)、诊断分析(物理量判断)和理论研究(对流体力学方程求解)外,在1974年2月和1975年2月,在世界气象组织的领导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两次在东海以冲绳岛为中心的六边形海区进行了气团变性实验(ANTEX),以弄清自海面到大气中的能量和动量输送过程,寻找北半球中纬度大洋西部流上空,冬季气团变性强烈的原因。

实验结果表明,在冷空气爆发时期,暖洋流(黑潮)海区提供的总热能高达700~800瓦/米2。感热和潜热的输送,还随天气形势变化而变化。气团在海上的变性,在云、降水和气团结构上都有明显的反映。在大陆和近海区低云量少,而在暖流上空则低云量多。在大陆的低云几乎全为层云,而在海上的低云多为对流云,在暖流上空的低云则为强烈发展的对流云。在降水方面,大陆降一般雨,海上降阵雨多,在暖流上空则都是阵性降水。冷气团初临海上时,几乎无云,逆温层也比较低,经过一些时间的开始变性,云量逐渐增多,逆温层也逐渐上抬。

平流雾因为海雾的种类很多,人们按照生成的原因不同,把海雾分成平流雾、混合雾、辐射雾和地形雾四种。海上出现最多,危害最大的是平流雾。那么,这种雾是怎样形成的呢?

由于空气在海面上水平流动,就产生了这种雾。一般情况是,当暖湿空气经过冷的海面时,受到海面的冷却,温度下降,空气达到过饱和状态,多余的水汽就凝结出来,以小水滴的形式悬浮在海面上的空气中。凝结的小水滴达到了一定的密度时,就形成了雾,人们叫它平流冷却雾,也称暖平流雾。这种雾比较浓,雾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能见度很低。另一种情况是,当冷空气流到暖的海面时,海水蒸发在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就形成了雾,人们叫这种雾是平流蒸发雾,也叫冷平流雾,也有人叫它冰洋烟雾。这种雾虽然雾区很大,雾层却不厚,雾也不浓。

暖湿空气流经较冷的海面,最容易在海面上产生很浓的海雾。因此,那些周围被较暖的海域或陆地包围的冷水区,特别容易形成平流雾。海洋上的冷水区多数是由极地海域或江河流出来的冷海流。像潮流、我国东部沿海的近岸冷海流等。也有的是深层的冷水在某些海岸附近涌升上来造成的,例如,非洲西海岸、智利和加利福尼亚沿海等地。一旦有暖而潮湿的空气移到这些冷海面上,就会形成大范围的海雾。因此,冷、暖流交汇的海域,往往是海雾经常出没的地方。

咆哮的西风带航行在南大洋的船只,最关心的是西风带,最怕的也是西风带。因为那里盛行西风,风大,浪高,航行的船只在山丘一样的浪峰中剧烈起伏,险象环生。航海者谈西风带而色变,故有“咆哮的西风带”、“发疯的西风带”之说。

下面的航海日记,为我们描述了西风带的可怕、惊险。

同类推荐
  • 聆听自然的歌唱(我的动物朋友)

    聆听自然的歌唱(我的动物朋友)

    本书阐述了动植物在环保中的作用,环境污染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科普知识。正是伴随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事业才得以不断深入和发展。相信这本书的出版将对增进公众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网络世界

    网络世界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探索世界:揭秘古人类

    探索世界:揭秘古人类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体生命,奥妙无穷。《揭秘古人类(彩图版)》由江文编著,以新颖的版式设计、图文并茂的编排形式和流畅有趣的语言叙述,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究了多领域的知识点,使读者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和揭秘快感,为读者展示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满足其探求真相的好奇心,使其在获得宝贵的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到愉悦的精神体验。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世界上那形形色色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个自然科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在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公元前5世纪,我国的大学问家庄子就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短棍,若每天截取一半的话,是永远也截取不完的。
热门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之一,由孙武编著。《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最早、最负盛名的古代兵书。《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谋略著作。
  • 超级资源帝国

    超级资源帝国

    无主之物,都是我的。获得大天道回收系统,苏文再也不能淡定了。随手拈来的硬币,花不完的红票子,山里的百年珍奇,海里的千年遗宝……豪门世家,武功秘法,神功异能。应有尽有。聚无尽之资源,打造超级帝国,谓之超级资源帝国!
  • 变革寓言

    变革寓言

    耿辛,从小被称为天才,在接手父亲的公司后,拼尽全力却一败涂地。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一只会说话的乌龟小贝,和一个大学尚未毕业的女孩(小珍)出现了。乌龟小贝讲述的那段离奇的龟族历史中,蕴涵了龟族的信仰“神龟七律”;而小珍则通过一系列的“阴谋”,让耿辛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和过错。
  • 梦续红楼之花落花开

    梦续红楼之花落花开

    此文是依红楼故事为背景而展开的故事,非曹公红楼。莫以曹公论灯芯竹。愿同道者共享,不喜者请一笑置之。尤其钗迷们,看了要生气的。花落花开,是花的一生。滴尽了碧绿,泛起了微黄,随秋风萧瑟,落寞于她的锄下。质本洁来还洁去,葬花,葬心,葬泪人。前世欠的泪已尽,今生欠的情怎还?冷眼望着旧物化作清烟,飘飘洒洒的泣尽泪绝。炉中物已不在,眼前人心惶惶…潮起潮落,花开花谢。花魂逝作凝望的目光,该,何去何从?第一卷缘落潮起—玉缘尽,钗美姻他成亲了,新娘不是她—林黛玉她嫁了,虽不称心如意,却是她最后的选择,即使是闺友的知己—贾宝玉她,林黛玉,花落在贾府,情归何处?她,薛宝钗,牡丹花刚刚绽放在贾府,纵使得不到他的情,她何偿在乎,情是何物?花轿迎门,黯然泪下。脂红眉细画,颦笑皆非她。任你贤良淑德,我已面冷心冷。凭你软言娇语,我谈笑只为她。随是缘落潮起,我心只祭她。指尖轻柔,洒下旧稿断痴情,她,漠然退出。他,贾宝玉,一生的情爱逝在贾府,怨谁?恨谁?原是爱他的两个人,娘亲和姐姐,以爱他的名义毁了他的幸福。爱了,伤了,从此还有爱吗,黛玉的心已累。第二卷清冷笑颜--枉笑语,溶秋心她,落花载着愁心滑入水中,凝神渺望,不再是形单影只,孑然一身。心寄在远方……堆成的笑容难以消融,淡然一笑,愁绪凝作秋思,心飘然世外,悠然南山。她,王夫人与她的外甥女,打点起笑颜,风刀霜剑化作了和风细雨,对她,她是看到了她名字头上闪耀着的光环;而她终于看到了她外甥女的笑容下怎样的寒霜!她,薛宝钗,府里的娇子,如何的付出换来当家主事之权,为了她的家人,为了她在府中立足。他,云上公子,这一生眼中,心中只有她,霸道地只想守在她身旁。她,只能做他的娘子。他,北静王,孤独而寂寞地转身,心终于放下,他看到她眼中的一抹温柔,不是为他。时间去消融他心中的痛,身边有她默默相伴。(此卷并不是写水溶心移,溶秋心者,溶化了黛玉的愁心,只剩下舒心的笑意,而非水溶之心,亲们莫要误会了。)创建和谐环境,留言发人身攻击一律删除~~~~~~~~~~~~~~~~作品相关~~~~~~~~~~~~~~~~~~~~~~本文的简介<花落无痕开有声>?pstyle=1欢迎大家去看~~灯芯的群:68639080~欢迎加入讨论~
  • 红颜祸水背后真相:褒姒传

    红颜祸水背后真相:褒姒传

    自古红颜多祸水,西周褒姒,一笑倾城。人人都知道,为了得褒姒欢心,周幽王不惜荒废朝纲;人人都知道,为了让褒姒为后,周幽王不惜杀妻弑子;人人都知道,为了搏褒姒一笑,周幽王不惜烽火戏诸侯,葬送百年大周基业!人人都骂她是红颜祸水,人人却又羡慕她有幽王的痴心错付。从没人知道,她居于琼台之上,是从皑皑白骨中全身而退,满身伤痕;从没人知道,她丹凤朝阳,贵为一国之后,是背弃了家族的盟誓,断臂求生;从没人知道,她盛极荣宠,是承载了多少不愿与不幸,笑容下肮脏的血污,有谁知,又有谁怜?人人都知道她不笑,可没人知道,她不笑,是因为没有什么可开心的事情。……
  • 弃皇恩负天下:绝世师尊

    弃皇恩负天下:绝世师尊

    【师徒恋】如她这般两世平庸之人——打酱油的路人甲才是她的最终身份!可上天却给她安排了一位地位超过亲王、权利盖过丞相、辈分高过皇帝,传闻中绝世风华的师父。他说:“她是我亲自教出来的徒弟,即使我亲手杀她一万次,也绝不容许你们动她分毫。”她说:“弟子子惜向师父端华发誓,除非死,今生今世绝不背叛和欺骗师父,也绝不忤逆师父。”宫廷、朝野、市井、江湖,桃源深处,有你便有我。
  • 西游记传

    西游记传

    《西游记传》,明代神魔小说。叙述孙悟空出世,学道,闹龙宫,搅地府,又大闹天宫。被如来压于五行山下;接写观音寻找取经人,魏征梦斩泾河龙,唐太宗入冥,玄奘应诏取经。主要部分为唐僧师徒去西天路上的经历,战胜诸多妖魔,最后取得真经送回东土。
  • 冰山王爷的废妾

    冰山王爷的废妾

    出差回家想给他一个惊喜,但是却撞见自己心爱的他和自己最信任的她在一起。自己该做什么?掩面哭泣跑离现场?向他责问哭诉?都不是!我要~!!!为什么突然晕了过去?难道自己被两个人算计?再次醒来,脸上狠狠的挨了耳光,有人在她耳边怒吼:不嫁也得嫁,死了也要把你的尸体抬到王府!啥?那个啥?摸着异常疼痛的脸,李云真的有些晕了。自己要嫁给一个王爷,冷酷无比的王爷?还是做小妾?!这个变态无情的王爷却在一直羞辱自己,还有王府众多小妾更加的欺辱自己。该怎么办?反击?如何反击?逃离,如何逃离。这个死变态王,自以为是!其实是人头猪脑。就骂你了,怎么的?啊~~错觉,刚才骂的都是您老人家的错觉。其实没骂啊。哼,女子报仇,十年不晚,能屈能伸。无耻为荣!她想做一只没有脚的小鸟,一直自由的飞翔,死的那刻便是自己落地的那刻。那么,江湖,我来了.只是,变态王似乎也追来了.怎么办呢?女主是很坚强的,不是随便被人欺负的人!有点小冲动,有点小聪明,有点小无耻~嘿嘿~~@@@@@@@@@@@@@@@@@@@@@@@@@@@@@@推荐我的新文:《盛世风华》当轻狂腹黑、决绝果断的她穿越到生性懦弱、说话都结巴的她身上…盛世传奇就此开始!丞相府白家三小姐白风华,说话结巴,皮肤黝黑,生性懦弱,资质低微,处处被人嘲笑欺负。却爱上了当今第一天才美男南华王,甚至爱的失去了自我。在一次夜宴为南华王爷挡下刺客的一剑差点送命。当白风华再次醒来,面对这戏剧的一切,眼神中却充满了讥诮和冷笑。眼底深处更是闪烁着狂妄和不羁。南华王“好心施舍”准备迎娶白风华为侧妃作为报答,派去送定情信物的人却被白风华叫人打成猪头扔出了丞相府!接下来,白风华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纨绔子弟”。以前嘲笑她的,欺负她的,揍,全部揍。看不顺眼的,也揍!“飞扬跋扈,仗势欺人”,被她发挥的淋漓尽致。被揍的人昏天旋地,鬼哭狼嚎,却都忘记了一个资质低微的人怎么可以揍的他们像猪头!天才南华王终于与其对上,众人这才惊觉,原来,白风华才是真正的天才!以前白风华为了不抢心上人南华王的风头,生生隐匿了自己的光芒。而今日,她将光芒万丈,谱写一场盛世风华!¥¥¥¥¥¥¥¥¥¥¥¥¥¥¥本文不管是文名,简介,构架,人物,情节都是我辛苦想出来的,这是我的心血,所以——禁止借鉴和抄袭,谢谢合作。自己的另外两个文:《七夜宠姬》《妖女对上邪男》
  • 极品强仙

    极品强仙

    为得修仙宝典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萧铮睁开眼来,发现自己竟成了一个被抛弃的私生子。懦弱?无能?书呆子?穷小子?让这些代名词统统见鬼去吧!他萧铮我行我素、弑佛杀神,为的,便是要在这繁华大都市中问道求仙,做这世间的最强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