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700000029

第29章 慈悲心助人,智慧心成己 (1)

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

自有一双无事手,为做世间慈悲人。

——唐·黄檗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智慧,是人生的透视,是微妙的感悟,是经历的结晶;慈悲,是世间的至情,是善美的关怀,是无私的奉献。烦恼消归自心就有智慧,利益分享他人便是慈悲。智慧与慈悲,是人间的至宝。

要有爱的胸怀和爱的智慧

【佛心智语】

慈悲与智慧的交融,是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它使人能够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同时看到真正的自己。

佛经上说:“心净则国土净。”心净之人才能抵达禅的绝妙境界,一念觉,众生是佛。众生皆有佛缘,开启慈悲心,发掘智慧心,立地成佛,不畏遮眼浮云,生命的微笑将绽放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生命的微笑,是慈悲的感召,是智慧的开示。很多人常常觉得自己已经具备了慈悲与智慧,实际上却只是同情与聪明而已。

在佛陀涅槃之后,他的弟子都在人世间,一代一代地“上求佛法以自利,下度众生以利他”,以佛法来帮助自己是智慧,以佛法来帮助他人是慈悲。慈悲心愈重,智慧愈高,烦恼也就愈少。只有运用慈悲来修福报,运用智慧来修智慧,修福与修慧同时进行,相辅相成,才能获得真正的圆满。

真正的慈悲是平等地关怀一切众生。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路人甲乙丙丁,甚至是敌人,都要随时准备给对方以帮助,随时存有众生平等的心念而与人相处,与这个世界融合。

滴水和尚19岁时就在曹源寺出家,拜在仪山禅师门下。刚刚入寺修习时,他终日被派去打杂,给寺中僧人烧洗澡水,时间久了,他渐渐不满于师父的安排。

有一次,师父洗澡嫌水太热,就让他去提一桶冷水过来调和一下。滴水和尚便去提了凉水过来,先将一部分热水泼在了地上,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泼在了地上,然后将水调凉了。

师父严厉地斥责他说:“你怎么如此冒冒失失!地上有多少蝼蚁、草根,这么烫的水泼下去,会烫死多少生命?而剩下的那些冷水,如果用来浇花育园,又能活多少草木?你若心无慈悲,出家又为了什么呢?”

滴水和尚顿悟,他既明白了原来烧水做饭之中也可以悟到禅机,又清楚了慈悲心在修禅过程中的意义,自此,他以“滴水”为号,成为一代禅师。

关怀生命不仅仅指关怀人类自身,而且要关怀世间一切生物,如蝼蚁、草根,这些都是慈悲的对象。地藏法音《唯识论》中曾有“佛观一杯水,八万四千虫”之说,在众生眼中普普通通的一杯清水,在佛的眼里,水中却有无数需要救助的生命。传说佛祖曾要求弟子在饮水之前先将水过滤一遍,所以佛教至今仍保留着滤水的传统。

慈悲是指以慈悲心来对待别人,而智慧,则是约束自己,辅助自己修行的无形力量。智慧并非通常意义上的高智商或头脑聪明,而是无私地处理一切问题。佛法强调无我,因此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要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能从自我的立场或利益出发去评判是非。同时,智慧不是缺乏人性的冷酷,而是以感情为基础,情理兼顾,去消灭烦恼。

为人处世,应时刻想着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一起分享,不仅要克服自我私利的束缚,而且要依靠这种分享的智慧来实现对他人的慈悲。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但是让其他人分享到了自己的幸福,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是一种慈悲的胸怀,也是一种无私的智慧。

慈悲与智慧像飞鸟的一双翅膀,失去任何一方,人心都无法保持平衡的姿态,也就不能奢望展翅高飞触及极乐世界。慈悲的行为要以智慧来判断,否则就有可能好心办坏事;而智慧的运用则要以慈悲为背景,否则就会流于空谈。

慈悲与智慧的交融,是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它使人能够不断探索生命的奥秘,同时看到真正的自己。

以厚德立身,以大智做事

【佛心智语】

使沉睡的良知苏醒的,必是更强大的良知的召唤。

世人常说,佛有菩提心。那么,什么是菩提心呢?《庄严论》中说道:“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悲心。”佛陀的一切功德都来自于大悲心。当悲心的力量越强时,为了众生我必须承担一切的责任感及清净欲就会越强烈;当这种责任感越强烈的时候,它所带来的这种菩提心的力量就会越坚定、越牢固。所以,菩提心的根源来自于对众生的爱心、悲心以及不忍众生遭受痛苦的悲悯之心,即由慈、悲这两种心所产生。

佛法中的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而悲则是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佛法的开端,也是佛法的精髓。

佛家的慈悲观念教导我们去爱别人,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别人的心,同情别人的苦难并尽己所能地帮助他们从苦难中解脱。这里所指的别人,既包括我们熟知的朋友和亲人,也包括我们的敌人。我们要用不对抗的心对待敌人,用和平来避免冲突,用慈悲心引导他们接受佛法,使他们也变得慈悲。

一个好人,会希望别人也做一个好人,这是好人的梦想,也是实现桃源梦的唯一方式。而同时,如果我们希望别人做一个好人,那么我们自己就应当先成为一个有厚德的好人。因为,使沉睡的良知苏醒的,必是更强大的良知的召唤。

一天晚上,七里禅师正在禅房诵经。突然,一个强盗持刀闯了进来。强盗用刀指着七里禅师,威胁他说:“把所有的钱财都交出来,否则我就动手了。”

七里禅师头也不回,镇定地指着自己身旁的抽屉:“钱都在里面,你自己去拿吧。”

强盗很快就把抽屉里的钱洗劫一空,禅师说:“请留一些钱给我,我明天还要买花果供佛。”

强盗正要离去,禅师又说:“收了人家的钱,怎么也不说声谢谢呢?”

后来,这个强盗因为其他的案子被官府逮捕了。县令经审问得知他曾经抢劫过七里禅师的东西,于是派衙役来请禅师去指认他的罪行。禅师说:“这个人不是强盗,因为他并没有抢劫我的东西,那些钱都是我送给他的,他已经向我道过谢了。”

强盗得知此事后非常感动,服刑期满,他就皈依了七里禅师,成为其门下弟子。

七里禅师并未将闯入禅房的强盗当做敌人,而是用一颗慈悲心感动了他。这颗慈悲心,也正是世人常说的菩萨心肠。好人,不是随口说说而已,需要用行动去践行诺言。一个好人,因为坦坦荡荡,因为充满正直,有约束自己的智慧所以永远拥抱朝阳,永远远离阴霾。要使人成为一个好人,需要唤醒他沉睡的良知。这过程虽然艰苦,但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不可估量。

在广州白云山能仁寺中有一副对联,“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本多情,将天下苍生的喜忧福祸都放在心中,这是禅法的心意。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隔阂、摩擦,但是人本同根,生命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万千枝条铺展开来,才会有绿荫片片,而每个人都是一条枝丫,共系于相同的根源,汲取着同样的营养,沐浴着同样的阳光,又有什么理由不互敬互爱呢?

做事,要做好事,要好好做事,做有益之事;做人,要做好人,要好好做人,做优秀之人。不算计他人,以厚德立身,以大智做事,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做人要先成己,做如春风般的好人,去吹开他人冬眠的良心。

雪中送炭好过锦上添花

【佛心智语】

当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的手才最能派得上用场。布施需及时,因果不负人。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不可能无求于他人,也不可能没有助人之时。在打算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应当记住一条规则:救人一定要救急。如果对方有求于我们,这说明他正等待着有人来相助,而如果我们应允了,那么就必须及时相助。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锦上添花不是必要的,雪中送炭却是救人于危难。在一个人不渴的时候,你即使送他一桶水也没用;在他渴的时候,即使是半杯水也珍贵非常。一个人在吃饱的时候,再好的食物也会丧失吸引力;而在饥饿的时候,半个馒头也美味无比。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重要;人需要关怀和帮助,也最珍惜自己在困境中得到的关怀和帮助。若要一个人记住你,那么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在他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

因此,在佛家看来,拥有布施之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布施、及时施舍,否则,再重要的施舍也会因为迟延而变得毫无意义。

有一次,一个穷人来到荣西禅师面前,向他哭诉:“我们家已经好几天都揭不开锅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眼看就要饿死了,请师父发发慈悲,救救我们吧,我们一家人将感激不尽,永远记得师父的恩德……”

荣西禅师面露难色,虽然他想救这家人,可是连年大旱,寺里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让他如何救这家可怜的穷苦人呢?荣西禅师一时束手无策。

突然,他看到身旁的佛像,佛像身上是镀金的。于是,荣西禅师毫不犹豫地攀到佛像上,用刀将佛像上的金子刮下来,用布包好,然后交给这个穷人,说道:“这些金子,你拿去卖掉,换些食物,救你的家人吧!”

这个穷人看到禅师这样,不忍地说道:“我这是罪过呀,逼得禅师为难!”

荣西禅师的弟子也忍不住说:“佛祖身上的金子就是佛祖的衣服,师父怎可拿去送人!这不是冒犯佛祖吗?这不是对佛祖的大不敬吗?”

荣西禅师义正词严地回答:“你说得对,可是我佛慈悲,他肯定愿意用自己身上的肉来布施众生,这正是我佛的心愿啊,更何况只是他身上的衣服呢!这家人眼看就要饿死了,即使把整个佛身都给了他,也是符合佛的愿望的。如果这样做我要入地狱的话,那么只要能够拯救众生,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

荣西禅师为救人,不惜损毁佛像,可见佛家对于及时布施的重视。人们总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这时候,如果能及时得到别人的帮助,自然会永远铭记于心,感激不尽。

人们常说,雪中送炭胜于锦上添花。在对方濒临饿死时送一只萝卜和在对方富贵时送一座金山,就人的内心感受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要做的,正是在他人落难时送他一杯水、一碗面、一盆火。只有雪中送炭才能显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友谊的深厚。当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的手才最派得上用场。布施需及时,因果不负人。

世上没有不能回头的歧途

【佛心智语】

一颗真诚向善的心,是最罕见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而是一颗冰冷、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

佛道求真性,尊重人的自性与本性,这是佛家最尊重人的地方。佛重视发展人的自身潜能,主张自修自悟。同样的道理,我们要用自己的心去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应该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要努力做到以众生平等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如果没有平等,便谈不上慈悲。正如一个高高在上的有钱人施舍一点残羹冷炙给乞丐一样,这不是善良,而是怜悯。佛法中的慈悲与善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佛祖是站在与众生平等的位置上来展示自己的慈悲与善良的。

怀着待己之心来对待他人,平等地对待世间事物,这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也是同理心的一种表现。施行慈悲也是如此。只有视众生平等,才能没有区别地对每一个人都抱持一颗慈悲之心。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无论是高尚的圣贤之士,还是堕落的风流浪子,慈悲之人都会平等相待。

在朝阳升起之前,庙前山门外凝满露珠的春草里,跪着一个人:“师父,请原谅我。”

他是某城的风流浪子。20年前他曾是庙里的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都教给了他,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可他却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外面的世界迷住了他的双眼,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夜夜都是春,却夜夜不是春。20年后的一个深夜,他陡然惊醒,窗外月色如洗,澄清明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

“师父,您肯饶恕我,再收我做徒弟吗?”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所以摇头说:“不,你罪孽深重,必堕入地狱。要想佛祖饶恕你,除非连桌子也会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第二天早上,方丈一踏进佛堂就惊呆了。一夜间,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红的,白的,每一朵都芳香逼人。佛堂里一丝风也没有,可那些盛开的花朵却簌簌急摇,仿佛在焦灼地召唤着谁。方丈顿时大彻大悟,他连忙下山去寻找浪子,却已经来不及了。心灰意冷的浪子又重新堕入了他过去的荒唐生活中。

同类推荐
  • 卡耐基语言的突破与沟通的艺术

    卡耐基语言的突破与沟通的艺术

    本书不仅仅是口才训练书,也是一本综合开发自我潜能的修炼指南。一经问世,就创造了人类出版史上一个奇迹:10年之内发行了2000多万册,被译成了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上最受推崇的“口才指南”。本书不仅仅谈论公开演说术和所有的演讲技巧,而且还囊括推销术、谈判技巧、辩论术等内容,详细地介绍了克服恐惧、建立自信的方法,阐述了演讲口才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旨在指导人们克服人性和心理弱点,学会语言的艺术和技巧,顺乎自然地发挥自我潜能,在各种场合下发表谈话,博得赞誉,从而获得人生和商业的成功。
  • 刻骨铭心的瞬间

    刻骨铭心的瞬间

    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古往今来,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领导金口财

    领导金口财

    作为一位领导者,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话水平,使自己在万众瞩目之下,身处各种场合之中,面对各种对象之时,都可以树立超凡出众的形象和应有的权威。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用事例说话,融理论指导性与实际可操作性于一炉,告诉大家在讲话时,如何告别“领导忌语”、提高领导素质、优化领导环境、改进领导作风等等。全书语言精妙,文字洗炼,值得一读。
  • 小故事大智慧

    小故事大智慧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书的内容轻松幽默,而故事的内涵却令人回味无穷。只有精品细读,方能有所收获。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
  • 人脉圈大全集

    人脉圈大全集

    本书是迄今为止故事最精彩、文字最优美、内容最全面、道理最实用、分类最系统的关于人脉圈的经典之作,详细介绍了人脉就是命脉、人脉就是财脉、人脉圈的组成、人脉圈的维护与潜规则、如何警惕人脉圈中的陷阱、如何向大师学习搭建人脉圈等内容,生动讲述和展示了发觉人脉、盘活人脉、利用人脉铺就成功之路的方法和技巧,堪称最全面、最丰富、最经典的版本。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人脉圈的经营策略以及操作细节,让你在瞬间打通人脉经络,快速拓展人脉圈,从而在人生舞台上游刃有余、坐拥成功!
热门推荐
  • 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

    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使你在工作中、职业生涯发展中占据主动,左右逢源。如果你拥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关系网络,那就会比竞争者具有更多的先天的资源优势。无论如何,构建好你的人际关系是你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资本。18岁以后懂点社交学吧!
  • 八零后神魔天使

    八零后神魔天使

    新书上传《植魔师》植魔师宣言:我们是一群不屈服命运的人!为了改变命运,俞鹰一脚踏入生死地!
  • 我与拽王子的甜蜜爱恋

    我与拽王子的甜蜜爱恋

    她,外表坚强,内心温柔;他,腹黑冷漠,霸道邪魅。柔弱的她在开学的第一天就惹上了他,不过,她却笑他:有什么了不起的啊,你不就是个子高了点,长得帅了点,脾气冷了点,功夫厉害了点,还有什么呀!切,告诉你,我李雨萱不怕你```````哼!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凤主沉浮:无良帝后太猖狂

    凤主沉浮:无良帝后太猖狂

    她是一个冷血杀手,视人如蝼蚁,冷眼观世事。却因鬼差错勾魂魄,一朝坠入阎王殿,身处地狱鬼门关。当她与阎王参茶共饮,当阎王许她一个轮回。她又会闯出怎样一个天地?这是一场赌上生死与轮回的游戏。这是一个动荡不安、妖魔横行的天下。既然天不待我,我又何必管什么仁义道德?我的功过不是你们可以评判的,但是你们的生死,将由我掌控!!!
  • 美国诱惑

    美国诱惑

    留美的中国学生李林,在情欲和利益的诱惑下卷入神秘凶险的国际碟战,成为美女间谍安妮的搭档,追随她到俄、法、德,与日本特工信子展开一场生死较量……之后李林拒绝加入CIA,决定回到中国,但此时的安妮已经怀上李林的孩子,她为追寻李林孤身来到中国,却得知李林已经结婚,妻子正是整容后的信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朝秦不暮楚

    朝秦不暮楚

    爹爹是鳏夫,身边的其他长辈们集合了:老光棍,老鳏夫,寡妇,寡妾,望门寡……这一系列的单身形态。在这样奇葩的生长环境里,秦昭深感大人们全都是说一套做一套,嘴上义正言辞地要她嫁人,可同时却身体力行地向她证明着:“婚姻很重要,一次就够了;如果你够牛,一次都不要”的道理。遗憾的是,秦昭显然不够牛,还是需要嫁人的。仔细看看,左边是老实善良的青梅竹马,右边是帅到没朋友的花心大哥哥,前有情深意切的王孙公子一只,后有英俊潇洒的小将军一个……算了算了,就这个了!大不了日后再离婚好了!只是她的婚事,真的会这么顺利么?弱水三千取一斛,只愿朝秦不暮楚。
  •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做最优秀的执行者

    中国著名管理培训专家王平先生的力作重磅出击。现代组织并不缺乏雄滔伟略的战略家。工作部署有千招万招,没有人去执行也是没招;规章制度有千条万条,没有人去执行也是白条。阅读本书,让你告别夸夸奇谈,成长为一个精益求精的执行者。
  • 西夏死书2:遗失的1964

    西夏死书2:遗失的1964

    为寻找丢失的玉插屏,唐风等人来到了彼得堡。在联邦安全局的追捕下,韩江和徐仁宇两人躲进了彼得堡庞大而复杂的下水管道中,遭遇了恐怖“幽灵”;唐风和梁媛则在俄罗斯学者季莫申的帮助下藏进了冬宫,不经意间也发现了深夜冬宫里的点点幽光。当众人最终在冬宫相遇时,这才得知对方均可能是在“幽灵”的刻意引导下进入的冬宫。这个“幽灵”竟是谁?他为什么要帮助自己?冬宫里又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为破解这些谜团,韩江等人搜寻一切可能,而最终线索显示,这个“幽灵”很可能是当年科考队的年轻学者米沙,但找到的联邦安全局档案文件却独独缺少了1964年的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