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4500000010

第10章 来一点鉴赏主义批评又何妨——读“法朗士”偶思

近日,偶翻半个多世纪前印行的《近世文学批评》(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开卷即有法朗士(1844-1924)文学批评短论4则:《神游》、《圣林》、《保护的秘密》、《弄笛者之争讼》。篇篇立论奇警,个性鲜活,读来饶有兴味,偶或引发了关于批评的一点思想片断也就无妨记录在兹。

我们知道,法朗士不仅是法国一个成就裴然的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当代史话》、《企鹅岛》、《诸神渴了》,192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而且还是一个颇有代表性的主观主义和鉴赏主义批评家。譬如他在《神游》启首就开宗明义:“所谓文学批评,依我的见解,应如哲学,如历史,乃是一种‘小说’,是为那种细致而好奇的心设的。而凡小说,苟不把它的观念弄错,那末就都无非是一种‘自传’。所以好的批评家,便是那记述自己的神魂在杰作中游涉时所经历的作家。”接下来更加开诚布公:“不如直白地招出我们说的是自已。”

寥寥数语,不仅使批评家鲜明的独立性和主观性呼之欲出,而且还从另一侧面见出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法国文学批评的成熟与多样。更而且——读到这里,首先引发我的并不是对于批评家个性的凸兀或批评家国家的批评个性的多样的遥远惊赞,而恰恰是对我们自己国家批评景况的一种切近的忧虑。——读完以上引文(尤其是最后一句)时,我们难道不是觉得颇有几分耳熟么?——八十年代中期,我国批评界突然有人爆出一句:“我所评论的就是我”,一时间老中青三代共鸣,东南西北四面唱和,一阵热闹,蔚为小观。挣脱禁锢,打破镣铐,始作俑者固然勇气可嘉,但人们在热烈欢呼文学批评主体的复归之后,是不是也有些为它的姗姗来迟而感伤而扼腕太息呢?批评的主观性或主体性本是题中应有之义,无论中外皆由来有自,而我们却要为之惊惊咋咋,悲喜交加,幸耶?不幸耶?大家心中自然明白,无须我多加置喙,暂此按下不表。

又,法朗士在《圣林》一篇中,将批评比喻成是为在精神国土的圣林中游览的人们恰切地安放条椅的一项工作,然后说:“这种工作无须学问,也无须规模,只须对于事物的美能发生敏锐的惊异就行了。测量道路和建立里石的事情,让村里的圣人和测量家去做罢。至于我,便是照料照料那些休憩、集会、做梦的处所……那就是批评的事业,而所谓批评的事业,便是和悦地将些条椅安放在美丽的地点……”

如果鲁莽地说法朗士在《神游》中作了一番主观主义批评的直率表白的话,那么,说他在《圣林》中作了一次鉴赏主义的形象说明则是大致不差的。他不好“测量”,不喜计算这些理性的科学的工作,而只愿在林子里、泉水边发现美丽的风景,并为之欣赏,为之品玩,为之沉醉,至多不过是把这处处“美丽的地点”指引给“游人”罢了。换句话说,这就是文学批评中的鉴赏主义。

在我看来,所谓鉴赏主义的文学批评之特点,一是鉴别,二是欣赏,它用以鉴别的主要“工具”是感性或者说悟性,这也就构成了它和客观主义或科学批评的主要区别之一。区别之二是它鉴别出了美之后不是去进行理性的定性定量的分析与认知,而同样是靠感性去体味,去领悟,去“神游”,去赏玩,去获得“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快感。应该说,这是一种与客观主义和科学主义批评相区别、相比较、相对立、相互发明与补充的自有独立存在价值的批评方法。它在重直觉重感悟的我国传统批评中有深远的渊源,在重理性重分析的西方文论中亦有一定的市场(法朗士们即是佐证),即便是到了科学主义批评空前昌盛的20世纪也不能被淹没。问题倒是出在我们自己这一边。五四时期和新时期,本世纪两次“西学东渐”(实际上还谈不到中西文化的“交汇”),在文学批评方面,国人着力译介、引进乃至模仿照搬的主要是西方的语言学、叙事学、阐释学、现象学、原型批评等形式批评或科学主义批评,而对主观鉴赏一派基本忽略不计。究其原因,当然人所共知。我们民族历来好作直觉把握,好作美丽颖悟,但不擅理性思辨,不擅逻辑推导,不擅实证分析,故少有严谨、深邃,庞大的理论体系建构,一时间国门洞开,大取“拿来主义”,信奉“缺什么吃什么,吃什么补什么”,自然应该而且必要。但我的疑问是:因此而“偏食”而“因噎废食”,乃至把老祖宗的一点“家传”都抛置脑后的做法是否也出了一点毛病?

正是有鉴于此,《近世文学批评》的译者傅东华先生六、七十年前就在“译序”中恳切地指出:“我们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评之孰是孰非,可以不必下断语。不过我国年来的著作界,因处于盛唱以科学治文学的高调之下,已渐有一种畸形的科学的批评出现,所以译者以为这一派的批评名著的介绍,未必不是当今之急务。”——诚哉斯言,深获我心!说的好似就是今日。然而且慢:细察之,慎观之,今日著作界乃至学界之情状比之傅先生所言之时似乎更加令人担忧。当年——1923年——还有大家如周作人者直言宣称:“我相信批评是主观的欣赏不是客观的检察”(《自己的园地》旧序)。时至今日,“鉴赏”一路逐渐式微,至少也被视为“小道”而愈加无人问津了。因此之故,我读傅东华先生书,读法朗士先生文就有跫然足音之亲切,就忍不住要产生一点“矫枉过正”的偏激想法,并且要于此多说几句话。

我当然不是“九斤老太”一党,凡事都喜旧厌新。但具体到现代西方科学主义批评来说,我还真本能地抱有一丝疑虑。这包括我直觉到它两个方面的“隔”:一是它与创作实践的“隔”;二是它与艺术本质的“隔”。

现在先说其一,即它与创作实践的“隔”。这“隔”又分两层。一是它的相当一部分理论家以高于创作远离创作相标榜,脱离本国的创作实践运动。在纯粹思辨的王国里炮制空中楼阁式的“体系”与“框架”,并未能对本国的创作实践发生应有的积极影响,已然显出了它与本国创作实践的“隔”;二是它与我国创作实践的“隔”。由于文化背景的大不同,这一点我想是不言而喻的。实践证明,只有从我国的创作实践运动中抽象出来的东西,才更易得到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历史的承认。

接着再说其二,即它与艺术本质的“隔”。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艺术与科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前者是情感的、形象的、整体的,后者则是理性的、抽象的、肢解的;前者需要灵感突至、心血来潮、白日做梦、忽发奇想,后者则需要慎密严谨、条分缕析、沉静客观实事求是……硬要说艺术是科学的表亲还莫如说是宗教的儿子。艺术思维原本就是一个巨大的“黑箱”,有它的神秘性和不可知性,偏要追根寻源地破除它的神秘,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作家韩少功曾举例说:小孩常常对墙上的一道裂缝大感兴趣;把脚下的一只蚂蚁想象成江洋大盗;站着撤尿时发出欢乐叫嚣……小孩的思维就是艺术思维(大意如此)。艺术思维就是这样的莫名其妙,它与科学又有何干?反过来说,你用科学方法又如何来批评它?再譬如我们家乡好说葡萄的味道是“甜花酸”——甜与酸花花地渗成一片。你说是三分甜七分酸还是三分酸七分甜抑或是上面甜下面酸还是上面酸下面甜?说不清。如果硬要作一个化学分解实验,结果恐怕就会是一个公式了,而公式的表达属于科学,“甜花酸”的表达则属于艺术。所以,硬要用一些条条框框道道甚至是数字图表来批评文学,对作品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分析,科学是科学,但有没有可能和真正的美失之交臂乃至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我这样说已有言在先,自然不乏“过正”和偏激之处。事实上,在科学批评的探索中也有不少是和审美规律结合得比较好的。我作这样的强调,仅仅是由于法朗士促成了我一个认识,即不能忽视“鉴赏”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作为一个流派可以独立存在,就是相对于科学主义批评而言,它也是一个重要基础。换言之,任何批评都应该从鉴赏开始,批评家首先(应该)是一个鉴赏家。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批评家面对一件文学作品连好歹都鉴别不出欣赏不了,而只懂得一套一套的“理论”、“方法”,那又有什么用呢?那还能称其为一个批评家吗?问题正在于此。老实说。我很怀疑目下正有不少光靠“方法”、“体系”唬人而实际上没有鉴赏力的伪批评家。他们的“理论”比谁都系统且先进,成天拿着它到处去套作品,一旦逮着了,好家伙,洋洋洒洒,下笔万言,公式林立,逻辑森严,实际上呢,隔岸观火,空话连篇,全无用处。

切实改进中国的文学批评究竟应该从哪里入手呢?依我看来,译介引进学习借鉴西方(包括科学主义)的批评体系、方法以丰富我们的理论武库并日渐使之“国产化”固然是极重要的一面,但同时也不可忽略了另一面,即提高批评家自身的审美素质和鉴赏能力。如果说前者强调理论的博大,那么后者则着重感觉的精细。也就是说,一个好的鉴赏家常常凭着直觉就能一眼看穿作品的平庸或伟大,然后才有可能进行准确深刻的理性的批评,表现为一个出色的批评家。而在第一步鉴赏的时候,主要不需调动“方法”,关键是靠感觉——一种纯正、准确、精细的艺术直觉。这就又回到了法朗士所说的“这种工作无须学问……只须对事物的美能发生敏锐的惊异就行了。”这“敏锐的惊异”就是艺术感觉——一个批评家最可宝贵的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这种“素质”呢?先天的因素虽然重要但却无可弥补,仅就后天而言,多进行一些鉴赏式的批评实践恐怕就不是毫无意义的了。除此之外,同样需要借鉴和继承——借鉴洋人(譬如法朗士们),继承古人。中国古典文论从诗话,词话到小说评点,在这方面有着极为深厚的传统,比起西方文论来有着显著的特点和优长,九九归一,我们的目标仍然是“两条腿”走路去寻求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机制向现代化转换,和西方文学批评机制向中国化转换的通道。舍此别无他途。

偶读“法朗士”借古论今,胡思乱想了以上许多,其实真正想说的也不过一句话:在这些年来我们沸沸扬扬地引进了当代西方科学的理性的种种批评方法之后或之中,再来一点鉴赏主义批评又如何?

一九九三年春于武汉途次

载《文论报》1993年7月10日

同类推荐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最能够使人们在名利场上的争斗中幡然地卸下铠甲。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恬淡而从容,但愿杨早所著的《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的读者在阅读后心灵上也获得如此洗练……《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还原世界空难史上15个著名的空难事件,葬礼和墓地最为纯净,倾情揭秘空难背后的故事,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娓娓讲述空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最新修订文雅词幽,馈赠珍藏首选书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新订版)》“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所以,从一开始命运就埋下伏笔,安静蛰伏在人生里静候结果开花的一天——他被人记取,不因他是权榴之子,不因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而因他是横绝一代的词人。
  •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目送您老去的背影

    我们渴望成长,父母却在我们的叛逆中渐渐老去,或许你早已在忙碌中忘记了那个熟悉的背影,但在品读一路开花文字的同时,总能让你忆起那些尘封心底已然模糊的画面。《目送您老去的背影》为当红青春作家一路开花最新力作,以爱之名,体悟人生。作者以平凡却感人的故事,质朴又温暖的笔触,向我们展开了生活中那绚烂深情的亲情画卷。你有多久没有回家?有多久没有看望父母?本书带你重回心灵最柔软的角落,找回那份久违的感动,学会如何爱,如何表达爱。
热门推荐
  • 小侦探福尔摩斯:夺路缉凶

    小侦探福尔摩斯:夺路缉凶

    其中包括《波西米亚丑闻》、《红发会》、《身份的确证》、《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杀人的桔子核》、《歪唇男人的人命官司》、《谜样的蓝宝石》、《致命的斑点带子》、《工程师大拇指案》、《失踪的神秘新娘》、《绿玉皇冠之谜》、《铜山毛榉案》。全书故事惊险刺激,直面真相。或神秘,或诡谲,情节跌宕起伏,或恐怖,或蹊跷,12篇故事各有风格,在充满异域风情的英伦背景下,带领读者拨开迷雾,"本书收录了12个福尔摩斯短篇探案故事。"
  • 绝代佳人:倾世毒娘子

    绝代佳人:倾世毒娘子

    她,为了他被世人称之为蛇蝎女人……她,为了他被世人唾弃……她,为了他寄人篱下……她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却爱上了一个复杂的人……乱世之中,能有几分真情?她说:我想要的只是你简单的爱我而已……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不懂法律,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法律,就当不好经理

    竞争的压力和市场的发展,不仅要求企业经理要懂得法律,而且要求企业中的各类人士也要懂得法律,只有这样,法律这一武器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另外,企业只有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营造出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才能够理直气壮地挺直腰杆干事业。本书立足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全方位解析了企业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的要点和关键之处,对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作了浅显易懂的阐释。着重论述法律策略,其目的是要让读者掌握如何有效防范和系统规避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本书的编写力求语言简练、朴素,简而不繁,各个层次的读者在读后都会有一些收获。相信本书将为您的企业发展助一臂之力,成为您开展各种商务活动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

    《不吼不叫的家教智慧》主要收录了纠正孩子的错误不是比谁的嗓门大——孩子犯了错既不能吼也不能叫、孩子的健康身体不是父母吼出来的——孩子挑食、不吃饭既不能吼也不能叫、不吼不叫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孩子和你亲不亲关键看你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即使早恋了也不能大吼大叫——孩子的青春期需要一个理性的家长等内容。
  • 料事如神

    料事如神

    温暖千万人的成功智慧书!人生励志必备书! 无论寒冬暖春,信心都是力量之源。信心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与信任,来自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认识,来自勇往直前的勇气、胆识和锐气。 信心是廉价的,谁都可以有;信心也是无价的,只有你的信心才能解救困境中的自己!
  • 第三个人的名字

    第三个人的名字

    浴室很大,中央是凹陷下去的浴池,此刻红色的水散发着血腥的味道。“你终于来了,”警长夏冬看见安宇哲,将记录本递给他,“根据肝温,死亡时间是今天早上9点20左右。死因是失血过多,手腕处有割伤的痕迹,现在还没有找到刀,应该是在浴池里。”———————————————————她本是无忧的人,不想一夜天翻地覆。他本是理智的人,不想遇见她,一步步深陷她善良的眼眸中。案件错综复杂,蛛丝马迹,百般反转,自以为接近真相的时候却是陷入更深的迷局。
  • 杀手狂妃:锁魂逆天

    杀手狂妃:锁魂逆天

    残忍,杀伐,决断。是她的标志。她-----二十一世纪杀手赏血,意外穿越,被亲生父亲追杀,隐居世外。有一天却成为背负国仇家恨的锁魂师一脉南宫家族唯一留存在世的血脉。背负上成为世上唯一锁魂师的命运。她说:你是人也好,是魔也罢,我只知道---我爱你..清越,妖孽,倾城倾国,他----天下第一公子。可是他的身上又背负了怎样的秘密,怎样的命运?他如此多变的性格,究竟是为何?他说:世人怕我也好,恨我也罢,我只知道---我活着唯一的目的就是守护你..重口味。女强。男强。大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