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7900000007

第7章 故宅的墙门

今夜,故宅的那扇墙门又在梦里与我重逢了。

梦中的墙门,还是那么斑驳,还是那么大敞大开着,无人好生待它……

我生于北京,成长在北京最具特色的一个四合院里。这四合院是个很大很大的院落,前后两排主房,东西各有厢房两间,院里一共住着十户人家。

说起四合院,大家自然知道,每个四合院都设有一个大门,我们管它叫“墙门”。

自从我出生在这个大四合院里,这墙门在我的记忆里总是很新的(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种新不是长久不变的,而是张二爷每年用漆粉刷一遍得来的),那朱红色的大门,门两边各有一个黄铜制造的大门环,红黄相配,很是气派。门环是个狮子头形状,一叩,声音非常脆,可以传得很远,儿时觉得这门环好玩,总是叩它几下听听那声音。

我们院里的墙门与其它院的墙门略有不同,门里有一个木头的门闩,门外有一根如鞋带粗细的麻绳,高高地从门的右上角处由门里穿出来,谁要是回来晚了,不用叩门环,那样会影响街坊休息,你只管拉一拉门上的那麻绳,门里那个挂在张二爷家窗户前的小铃就会“当当”地叫起来。无论你回来得多晚,只要一听见门铃响,张二爷便会起来给你开墙门,仿佛这是他分内之事,从无怨言。

这墙门,于我们心灵深处是无比亲切的,每天都要迈进迈出十几回。用张二爷的话就是,墙门是咱们的一道防线,也是一个标志,关起墙门咱们就是一家人,要相互帮助,亲如一家。然而这墙门对小偷和外人却又不那么客气,如果你是外人,不知道我们院墙门的规矩,那好,你越使劲拉那门闩,门闩非但开不了,反而会越拉越紧,外人一般不知道这个诀窍,所以常常闹笑话。其实这墙门只要你慢慢地、轻轻地拉那门闩,你就会非常轻松地把墙门打开,任你往东还是往西。

墙门在我的烙印里曾经有过一次最为深刻的记忆。那是我刚刚上学不久,晚饭后,我没做作业就悄悄地把父亲的自行车骑出院子,一连去了好几个同学的家,直到晚上九点钟才想起回家。等到了院外,墙门已经关上了,我先用手去叩那铜环,铜环锵锵作响,可院里竟然没有一点声响;我又使劲拉那绳子,只听张二爷房前那小铃铛“当当”地响个不停,可今天不知怎地就是没人出来给我开门。我有些怕了,便带着哭腔大声叫着张二爷。每次张二爷一听见有人叫门,肯定给开,可今天张二爷这是怎么了?墙门打不开,我又急又害怕,真的哭了起来。这时只听张二爷在跟我父亲说话:“孩子都吓哭了,知道错了就行了,吓坏了怎么办?”随着说话声,张二爷把墙门打开了,当那高大而又熟悉的声音一走出墙门,我像见到了救星似的,一头扑进张二爷的怀里放声大哭。

从此,墙门在我的心里又多了一层意思:它是纪律,是约束。

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文革”的风暴席卷了京城的每一处角落,我们这个四合院也不例外。

一天,后院李晓的爷爷被打得头破血流地回家来了,全院的人都过去慰问。张二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院里的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任何事,你可以瞒你的老婆、丈夫和家人,但不能对张二爷隐瞒,他是没有经过选举的我们院里的“院长”。李晓的爷爷流着眼泪对张二爷说:“我们家出身不好……”

没过几天我父亲也被抓去了,说他是走资派。张二爷那几天太忙了,他劝了东家,安慰西家,平常那朗朗的笑声也少听见了。

院里的人们每天都惶惶不可终日地挨日子,不知道明天又有谁家会出事,但人们最害怕、最担心也是最不愿意发生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那是个周末,该下班的都下班了,惟独张二爷没有到家,大家无不担惊受怕地坐在张二爷的门口,有的还走出去老远接张二爷。张二爷终于回来了,完完整整地回来了,只是他也被打得浑身是血。

张二爷在我们心中是好人、长辈兼正义之身。他是我们的主心骨,这院里没有谁都行,就是不能没有他呀。全院的人都站到了张二爷的床前,张二爷还是很朗朗地笑着,只是这声音中掺杂着一丝的痛苦,一丝难言的苦痛。

他安慰院里人说:“我没有什么事,只是他们打我们厂长时,我觉得厂长不是坏人,就保护厂长来着,所以他们就打了我。大家放心,我没事,快回去睡觉吧。”

听了张二爷的话,大家都以为没有事了,因为张二爷平常说话办事没有一回让大家不信服的。谁也没有想到,这回张二爷让大家失望了。当第二天人们醒来的时候,张二爷一家人早已不见了,可墙门还上了闩,在墙门边上放着张二爷家里平时吃饭用的那张大八仙桌,桌上叠放着平时张二爷坐着吃饭用的那把椅子,看来张二爷走时天还没有亮,他是怕院里不安全,也是怕吵了街坊,才想出这个主意,把墙门关好后再踩着自家的桌椅翻墙而去的。

张二爷临走还在为院里的街坊们着想,我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见张二爷走了都放声大哭,大人们也在流着眼泪。张二爷就这样走了,连一句话也没跟大伙儿说清楚就走了,天下这么乱,他们一家人能去哪儿呀?

从此,墙门没有人管理了,一夜一夜地开着。从此,墙门没有人来保护它了,以前有小孩子们踢墙门或是乱敲墙门时,只要张二爷双手一叉腰,两眼一瞪,保管没有人再敢了。如今,谁都敢来踢这墙门,谁也不去保护这墙门了,渐渐地墙门斑驳了,门闩也不知道丢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来没有过失窃记录的一个好端端的院子却经常你家丢这个,他家丢那个的。

二十年前我搬出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四合院,街坊们早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些老街坊了,一茬一茬地换了很多新街坊,而且从平房搬进楼房总是件高兴的事,所以在搬走时并没有感到伤感。倒是在我搬走的第二天夜里,我意外地梦见了这四合院里给我印象最深的那扇墙门,那扇朱红色的,张二爷保护得特别好的墙门,那扇有过许多孩时记忆的,永远镌刻在心灵之底的墙门。

如今,又是二十年过去了,那扇墙门连同四合院一起早已消失。但那墙门在我心里还是那个样子,那么亲切,那么容易撩起人的回忆,那么永不褪色。

噢,墙门,你是我故宅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墙门,你是我儿时记忆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墙门,无论你现在是否存在,也无论你当初怎样的斑驳,你永远是我心里那扇不朽的墙门。

同类推荐
  •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经典全集

    萧红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她的很多小说,都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精品,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同样,萧红的散文创作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她的散文文字优美,凄切忧婉,在情感浓度和抒写张力上都较深刻强烈,刻画人物注重心理深层的挖掘,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开拓视野、汲取营养、陶冶情操。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热门推荐
  • 致命裁决

    致命裁决

    一位雄心勃勃的律师,一位意志坚定的母亲;一件疑是连环杀人的案子,一件是牵涉到儿子致命的审判;律师萨拉·纽比正全力以赴为当事人犯洗刷罪名时,却发现陷入另一件案子的儿子似乎也牵涉其中……
  • 天降奇缘:萌妃戏寒王

    天降奇缘:萌妃戏寒王

    一场魔术她穿越到了一个历史没有的朝代。在那里她以为找到了能够相知相信的人。到头来却落得个要被斩首的下场。断头台上他说:“我一直都相信着你,但是你却背叛了我,辜负了我的信任。”这一刻她才知道他所谓信任,在别人的帮忙下逃出升天她决心不在相信任何人,只是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个无条件宠着她的男人。
  • 神医下堂妃

    神医下堂妃

    她本是现代纵横医商两界的妙手神医,一朝穿越,被无情卷入王室夺嫡的风波中。她手握空间法宝,驾御神兽大军,掌控神奇的炼药术,与三个腹黑可爱的小包子,一起纵横四方。推荐九月的完结文:《神医下堂妃》、《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连载《火爆小医女:天下第一绝宠》,微博请关注:云起-龙九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农家有女

    重生之农家有女

    正所谓,因果报应,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唐锦前几天还跟闺蜜说起,今生她有现在的父母疼爱,估计一辈子也不会吃苦受累。可是转眼,她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意外的死亡竟然造就了她的重生。再次重活的她不是什么相府千金,也不什么高贵的公主和娘娘。她成了一个普通而贫穷的农家女,而且灵魂还寄居在一个十岁孩子的身上。种田,下地,洗衣,煮饭,这让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叫苦不迭。只可惜,命是捡的,仍她如何呜呼哀哉,又岂有用?然,懦弱的福妞儿一朝醒来,性情大变。面对憨厚老实的爹娘,冲动善良的长兄,她该如何面对眼下的环境?是挣扎反抗这可不思议的命运,还是用自己的双手还有那无穷的智慧来改变眼前的一切呢?
  • 擒兽

    擒兽

    薛航捶打着自己有些酸痛的腰——昨晚他的确太纵欲了一点,几乎天亮才睡,夏闻樱柔软的身体让他着迷,她那不是很合作的态度激起了他强烈的征服欲,甚至丧失了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冷静,总而言之一句话,他昨晚失控了。失控的后果就是,今天他真的很不想谈公事。“这个项目由你全权负责,为什么又扯上我?”安东尼干脆坐了下来,一拳打在薛航的胸前:“还不是因为人家徐总听说你薛少泡女人很有一套,一心想要跟你会会面,取取……
  • 学长不乖:掳获邪魅美男团

    学长不乖:掳获邪魅美男团

    【日更,喜欢请收藏】她,黑道头目的大小姐,暴力冷情,孤傲自我。他,流连花丛的太子爷,魅惑多情,狂妄自大。第一次相遇,他轻佻地在她耳边呢喃,于是她挑眉一脚招呼他的小/弟!第二次撞见,他大手笔的想要买她一夜,她却扔了五十万给他,喊他一声鸭/子……待花心的他为她抛却万千女人,才发现她的身边不乏男人,他该止步不前,还是巧言豪夺?而当众多美男来袭,她又是如何hold住内心,又是为谁展颜一笑?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写他的困兽犹斗,中兴勋臣,写他的忍辱负重,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写他的韬略智慧,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无奈苍凉,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湖湘大儒。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内心圆满
  •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民国时期,中国积贫积弱;但民国时代的大学却闻名遐迩,在东西方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这是为什么呢?有史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学校长个个都很“牛气”。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校长怎么样,大学就会怎么样;如果要想造就一个伟大的大学,有干练的校长还不够,还必须有卓越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