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00000017

第17章 王安石变法:两个男人的独角戏 (2)

上述规定让老百姓先填饱了肚子,让大户不能再发灾年财。然后王安石又想办法免除人民的苦役,而让富人们也出工出力。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上三等户分八等交纳役钱,随夏秋两税交纳,称免役钱。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此法的用意是要使原来轮充职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王安石不但在农业上抑强扬若,在商业上也是如此。他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处理完首都的事情,王安石又把改革的触角伸到了地方。他规定给朝廷采购东西的时候,必须清楚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的需求情况,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必须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采购,节省货款和转运费。另外,王安石还赋予发运使一定的权力,使他们能够斟酌某时某地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采取一些权宜措施。这就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让大宋腰杆子硬起来

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大宋就有了说话的底气。毕竟,皇帝不但要看到民富,还要看到国强,这些年实在是受够了西夏和辽人的气,所以王安石开始将改革的触角伸到军队。

大宋连年征战,连年失败。归根结底就是军队战斗力太差。如果大宋的腰杆子挺不起来,皇帝是绝对不会满意的。为了维护大宋的安全和稳定,免除内忧外患,王安石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令以保证大宋的强大。

王安石也是个干才,他敏锐地察觉到,军队战斗力不是孤立的,而应从一个人未当兵时就开始培养。他在熙宁三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其主要内容是乡村住户,不论主客户,每十家(后改为五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以住户中最有财力和才能的人担任保长、大保长和都保长,同保人户互相监察。农闲时集中训练武艺,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范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以及节省军费。

解决了民兵问题,是时候对正规军做些调整了。作为强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简军队,裁汰老弱,合并军营。另一方面实行将兵法。自熙宁七年始,在北方各路陆续分设100多将,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凡实行将兵法的地方,州县不得干预军政。将兵法的实行,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质。

王安石的周详之处还在于他并不是就兵改兵,而且考虑到了配套措施,比如后勤供应。他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则要赔偿,这就是保马法了。另外,由政府下令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从此,武器生产量增加,质量也有所改善。

王安石在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改革的同时,也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从而为变法造舆论,主要有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这三个具体措施。

熙宁四年(1071年),颁布改革科举制度,废除以空洞的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三传明经取士,即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采取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这就把科举的立足点放在选拔具有经纶济世之志和真才实学的天平上,从而扩大了考选名额,使一大批新进之士取代反对改革的旧官。

同年秋,实行分上、中、下三班不同程度进行教学的太学三舍法制度,从此,王安石变法,使我国在九百年前就已有了从实际出发的科举、学校制度。

同是爱国心,却要朝堂辩

没有人反对的变法称不了“变”,对王安石变法反对最强烈的就是当时的名臣司马光。司马光秉性刚直,但在政治上是一名保守派,就竭诚为国来说,他和王安石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他们的主张却各有偏向。

王安石主要是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来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因为“重建房子,非得有良匠优材,而今二者都没有,要拆旧屋建新房的话,恐怕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了”。

事实上,早在公元1068年前后王安石准备变法开始之前,俩人就有过一次激烈的争论。

王安石认为国家财政状况不好,是因为没有善于理财的人。司马光完全不同意王安石的观点,他认为所谓善于理财者,不过是巧立名目,在百姓头上增加捐税而已。王安石对司马光的论点也不以为然。他认为善于理财的人,可以在不增加捐税的前提下使国库更加充盈。

这次争论针锋相对,就已经将双方的基本分歧大体表达得很清楚,从此,朝廷内便形成了支持新法和反对新法的两大集团——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旧党)。二者的分歧主要在如何解决北宋长期以来的“三冗”和“两积”的局面。在开源和节流这两种手段上,新党主张以解决“两积”入手,即在不改变“三冗”状况下,以开源为先;而旧党则相反,主张以解决“三冗”入手,即在不改变“两积”状况下,以节流为先。因此,新党主张“生财”,而旧党主张“治吏”。

简单说,针对财政和武力,王安石的主张是“开源而不节流”,并不认为兵多官滥、支出太多是造成国家财匮的根本原因,他觉得兵多总比兵少要好,因此提出“兵省非所先”。他在“万言书”中明确反对节用,说:“臣虽愚,固知增吏禄不足以伤经费也。”事实上,在变法过程中,不仅没有裁汰冗官,反而新添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等新的机构。这可能有其为改革减少阻力的考虑,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党走的是由从解决“两积”入手而最终清除“三冗”的道路。

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则是主张节流为先。庆历新政就是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的,其先韩、范等人统兵于外,尝试过军事改革,以解决“冗兵”的问题。韩琦曾“逐贪残不职吏,汰冗役数百,活饥民百九十万”。苏轼反对扩大税收,主张“安万民,厚货财,较役赋,有费用,均户口”,裁汰冗官冗兵,“广取以治用,不如节用以廉取之为易”。可见其入手于汰冗节流。司马光在熙宁元年坚决要求改革惩弊,并指出:“改革依法,是百姓干取生机计,则家给户足,庶可望矣。”司马光没有反对过方田均税法,苏轼在元祐年间仍主张恢复免役法,可见其并非顽固不化的,只是与新党对于改革的入手点有分歧。

大宋换新颜

在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坚持下,变法先后持续了将近二十年,在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首先是财政收入得到了增加,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国家增加了“青苗钱”、“免役宽剩钱”、“市易息”等新的财政收入项目,在发展生产、均平赋税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朝廷府库中储有“常平、坊场,免役积剩钱共五千余万贯”,“谷、帛复有两千八百万石、匹等”。据当时官员估计,这些财富以为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这初步缓解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财政危机。

其次,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兼并势力。“青苗法”使年息百分之四十的“青苗钱”取代了“倍称之息”的高利贷,“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品官形势之家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收归国家,尤其是“免役法”的推行,使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官户、形势户和寺观户也必须依法“助役”纳钱。中等以下民户的赋税负担逐渐趋向合理,特别是对贫弱下户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社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

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要归功于新政的农田水利法。由于大力兴修农田水利工程,使大片农田受到灌溉之利,增强了抵御居然灾害的能力,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耕地面积由此也得到了扩大,如京西路的唐、邓、襄、汝诸州,在变法以前,“地多山林,人少耕殖,自熙宁中,四方之民,辐辏开垦,环数千里,并为良田”。而到了元丰六年,登记于版籍的垦田数字则达到了四百六十一万六千五百五十六顷,不仅高出仁宗、英宗时的垦田数字,而且仅次于北宋全盛时期真宗时的垦田数字。变法以后的物价普遍下降,如米从仁宗时的每斗七十至二百文,降到神宗时的每斗五十至八十文;麦从仁宗时的每斗五、六十文,降到神宗时的每斗三、四十文;绢从仁宗时每匹一千二百文,降到神宗时的每匹一千文。

最后,军事力量增强。通过“强兵”诸法,提高了北宋军队的军事素质,初步改变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军队战斗力有所增强,特别是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掌握了宋、夏战争的主动权。熙宁五年八月,秦凤路沿边安抚使王韶打败臣属于西夏的吐蕃部落,设置熙州,次年占领河、洮、岷、宕、亹诸州,拓地千余里,获得宋夏交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在神宗熙宁、元丰年间,由于新法的推行,社会生产发展,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下层劳动人民的处境有所改善。这一时期很少发生农民起义和士兵哗变,北宋中期以来日益加剧的阶级矛盾得到明显缓和。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具有进步的社会意义。

同类推荐
  •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风云变幻时,更需耳听其音,脑思其意,但着小人道,必死无疑。三国的故事恐怕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一段历史故事了,原因自然是罗贯中老先生出版的发行量无与伦比的巨作《三国演义》。不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归根到底还是七分真三分假,有一些人物被演绎过了,有一些事件被夸大过了,现在咱们来还原他的本来面目!
  •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历代帝王的育子心法,现代家庭教育的皇室培养秘笈。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开了皇室教育的神秘面纱,也为世人揭示了皇帝的另一面:他们不仅仅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是谆谆善诱的慈父。同时,也将古人的教育经验现代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使原来只在深宫大院的教育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 孟获立志传

    孟获立志传

    梦想成为小霸王孙策的主角,不幸变成了小蛮子孟获,由此展开了号称史上最衰之穿越的悲情旅程……
  • 旧山河

    旧山河

    刀尔登颠倒看历史,刁钻说古人;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本书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
  • 西晋世子

    西晋世子

    这是一个故事得从公元265年的上元节说起。。这个故事就从,司马衷遇到蘭妍开始讲起。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陛下——本宫来自现代

    陛下——本宫来自现代

    成为公主并不是她所愿。处处凶险不说,稍不慎就被人利用。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你不仁休怪我不义。他——琅琊国的主宰,女人对他来说,只是开阔疆土的垫脚石他——大殷国的六王爷,曾经叱咤风云,杀人无数,成为江湖上人人得而诛之的魔头,生命在他眼里只是个数字.他——番邦储君,亦正亦邪,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心思缜密。他——碧水宫主人,手握天下无数死士,翻云覆雨只凭喜爱。在这个乱世之秋,没有谁对谁错,爱情显然已是过眼云烟的无用之物.然而,一位崛起的柔弱女人却让这几个手段狠辣,心机深沉的男人而深深着迷。难道她有什么特别?。。。。。。。。。。。。。。。。。。。。。。。。。。。。。。。。【片段一】“你以为自己干净?,你勾引琅邪王在先还被人扔出来,有什么资格说我?”大公主趾高气昂的叫嚣。某人掏掏耳朵竟嘿嘿一笑:“其实呢,这是个误会,我不记得了,按照我的逻辑,不记得事统统不是i我做的,这么说应该明白吧?”。。。。。。。。。。。。。。。。。。。。。。。。。。。。。。。。【片段二】“妈咪,我到底从哪里来的?”书桌后头一个长相邪魅的小正太仰着脸好奇问。“你是我肚子里来的啊!”女人一边数钱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那我爹地呢?为什么我没有爹地?”女人歪头想了会,咬牙切齿。“你爹地死了!”砰——门开了。小男孩一脸怒气。“听见没有,我妈咪说我爹地死了!”砰,门紧紧关上。门外几个高大英俊的男人怒火冲天。。。。。。。。。。。。。。。。。。。。。。。。。。。。。。。。。【片段三】“妈咪我们怎么办?我得到情报说,那几个坏男人要攻打我们啊!”小男孩一脸惊恐。"他们精兵无数,怎么办才好?”众人也跟着惊慌。兵临城下,一场恶战近在眼前。女子不慌不忙道:“我现在不能紧张,也不能激动,要不然动了胎气,随时会流产的!”此消息一传出,城下精锐立即退兵五十里。【片段四】“妈咪啊,他们脸色好像不好哎。”“不好?有多不好?”某女跳起来紧张问。少年抓抓头:“妈咪,我刚才给你使眼色你都没看到么。。。今晚跑路吧!”友情链接:【shit别叫爷娘娘】十分好看哦,男穿女。
  • 异路人之捉鬼吴周

    异路人之捉鬼吴周

    吴周高考落榜去外地旅行散心,无意中进入了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老的村庄,在村庄中经历了一系列灵异事件后,为了探知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他拜一位老者为师,成为了千年儒门的传人,从此走上了一条异路人的道路。
  • 周仓是个大帅哥

    周仓是个大帅哥

    三国时代不仅会经常打仗,我觉得可能是作者的写法让我们充满了薪鲜感——他试图用童话的眼光打量那些在我们眼前渐渐模糊的历史,这和时下的“恶搞”“戏说”“穿越”都不同,作者获得过冰心儿童图书奖。偶尔也会举行类似于现在的选美比赛——当然,周仓有一次参加了,铜铃样的大眼睁开来总好像随时要跟人打架,本来选美不一定轮得到他,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事件改变了大家对他的看法……《周仓是个大帅哥》受欢迎的原因,乱蓬蓬的胡子能经常把他喜欢的小孩吓哭。周仓长得和张飞差不多,它使厚重的历史有了温度,可感可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盗墓王妃之冥皇地宫

    盗墓王妃之冥皇地宫

    一次盗墓历险,注定她早早的失去了生命。一场穿越陷入阴谋祸灾的漩涡,注定无法平静。她,聪慧漂亮的盗墓女因一次机缘得知了可以重回现代的冥皇瑰宝。为了得到它,她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寻宝的旅途。却不曾想,她的到来绝非偶然亦是必然。他,俊美博学潇洒的王爷。因挚爱‘死而复活’让他黯然的生活再一次燃起了一丝希望。他爱她、疼她、宠她,护她,将他的一切都给予了他最挚爱的女子。为了可以守护在她的身边,他毅然决然的随她走进了未知的世界。可当他面临做出选择的时候,他又要何去何从呢?是该选择所挚爱的她?还是那一抹来自未来的灵魂?阴谋的大门一旦打开,将一发不可收拾。灾祸的之门一旦打开,便无以遏止。当一切阴谋灾祸过后,她与他是否还有一丝交际呢?暗香疏影间,是谁撕碎了谁的结局?是谁束缚了谁的心?又是谁在召唤着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淑女不当道:赖皮校草的疯丫头

    淑女不当道:赖皮校草的疯丫头

    那年他们相遇于雨后夏季,风速单车驶过水坑溅起污水脏了她的白裙。从此溅起了一段情缘。李子宸耷拉着脑袋叹气,“长得这么丑,脾气又爆又那么粗鲁,只有神经错乱的沈学长才会看得上你。疯丫头你做人也太失败吧!”陶箬琳不客气踹他一脚,“你个贱嘴,你不损我会死啊!!”他尴尬的摸摸鼻子说,“可惜呀!可惜!!这么一表人才的帅哥就要被你惨遭毒手了。为此我代表万千帅哥向你致谢世上又少一位帅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