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200000019

第19章 瞬间十八: 苻坚投鞭,未能断流

苻坚挥军南下之时,意气风发:“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但是,战争的结局却是前秦军兵败如山倒。谢安以少胜多,史属罕见。淝水之战让中国的统一推迟了两个世纪,历史走向了一个南北对峙的时期,中原文化的精神得以保存。

淝水,年年有秋,可是为何今日大异往常?依然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只是两岸的风景换成了对峙的两军。右岸的晋军,军容似树木一般整齐排列;而左岸的秦军,黑压压一片,凌乱而混沌。忽而,秦军开始缓缓后撤,可是场面极度混乱。有人在阵后喊道:“秦军败了,秦军败了。”这一声不要紧,一时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士兵们你推我搡,像亡命之徒般向后狂奔,不知多少人被踩到脚下,多少人因此亡命。而晋军趁机渡河,堪将剩勇追穷寇。秦兵的尸体落入淝水,淝水为之断流。秦军首领苻坚当年挥军南下之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如今的淝水果然断流了,只是,这还是他所希望的结局吗?

一场原本前秦胜券在握的战役,却落得如此收尾,对战争的双方而言,都是一场意外,只不过一者震惊,一者惊喜。前秦皇帝苻坚于公元357年废昏立明,取代苻生自立为帝。他自小受汉族文化熏陶,上台之后更是礼贤下士,重用汉族寒士李猛实行改革。李猛就像是遇上了钟子期的俞伯牙,在门阀制度极其森严的东晋,像他这样的寒士几乎无出头之日。此时的前秦,在战乱频繁的北方如出水芙蓉一般夺目。百姓歌之:长安大街,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英彦云集,悔我萌黎。此后,苻坚开始发动一系列的兼并战争,一路凯歌。377年,灭代之后一统北方,成为五胡十六国中最强盛的国家。

与前秦的风扫雷电、加紧谋求统一霸业相对,东晋王朝依然在沉溺于温柔乡之中。东晋于公元317年建于建康(今江苏南京),占据汉水,淮河以南,自以为可以和前秦隔江而治,从此偏安一隅,“只把杭州作汴州”。但是你不犯人,人未必放过你,况且统一在战乱中一直是一个大的趋势。东晋这个小朝廷听闻秦军来犯,君臣莫不色变,急忙着手安排军事人选。这就不得不提到谢氏家族。东晋是门阀制度的鼎盛时期,出身就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作为,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见这谢氏家族不是普通人家,它满门公卿,权倾朝野,征讨大都督谢安和前锋都督谢玄等人之所以挂职,除了才干出众,还因为他们出身上品,门第显赫。这样的贵族子弟,要和久经沙场的前秦作战,无异于蚍蜉撼大树。

但是,战争的结局却如此出人意料。细细想来,以少胜多的战役在中国历史上也并不罕见。看苻坚南下时的骄奢与三国时的曹操何其相似。不过苻坚败于淝水,却另有原因。苻坚此次南征可谓倾注了全国之力。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每十个男丁抽一个的比例征兵,总共凑出了97万军队,但是这些人中有多少是正规军呢?当时是农业社会,被征发的人平时多半没有受过军事训练。他们都是拿惯锄头而不是枪柄的人,现在却要拿着大刀上战场。孔子曾说:“以不教民而战,是谓弃之。”意思就是让没经过训练的民众去打仗,无疑是送死。没有经验的士兵,即使站在战场上,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这就为前秦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两军对峙于淝水两岸时,谢玄遣使对苻融说:“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诸君稍却,令将士得以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这种做法,与东晋当的修养性情之风吻合,有点视战争为儿戏的感觉,而苻融等人偏偏又沾染了一点汉族文化的气息,竟然真的答应了。就是这一退,破碎了苻坚的统一梦。秦兵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原本就是一盘散沙,此时更是自顾不暇。此前,晋军成功地偷袭了驻扎在洛涧的秦军,秦军士气已经受挫,现在又莫名其妙地后退,一时间山崩地裂,完全失去了控制。苻融企图阻止,结果无异于螳臂挡车,反被乱军踩死。晋军八千精兵顺利渡过淝水,秦军兵败如山倒。

这一戏剧性的逆转,不由得不让人目瞪口呆。但这就是历史,苻坚没有能够完成统一中原的重任。一些早有异心者趁机在战争中保存了实力,各自为政,统一的北方也重归分裂,而苻坚本人在回到北方后被他的羌籍大将姚苌亲手缢死。王猛在临终前曾警告苻坚要“严防鲜卑,严防羌”:鲜卑人和羌人在前秦身居要职又掌握兵权,这才是最大的隐忧。他的真知灼见,苻坚却并未采纳,结果一语成谶。

一百多年前的赤壁之战使中国的统一延缓了八十年,此次的淝水之战则把中国的统一推迟了了两个世纪,历史走向了南北对峙时期。这一战后,东晋得以保存。在五胡乱华、中原被少数民族所占据的情况下,江南无疑是安然的避风港口,使南迁之后的中原文化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中国的文化重心从北向南迁移。五胡乱华、北方的兼并战争虽然破坏了社会的安定,但从长远来看在促成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上功不可没,从此各民族之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再也无法分割,共同构成了华夏民族,也为日后的再次统一打下了基础。

但东晋的孱弱,注定它无法挑起统一的大业,虽然有过几次北伐,都由于统治者安于江南,并不以收复中原为意而功败垂成。它只能是小心地保护着中原文化的精神,等待强大的北方政权完成统一,中原文化重新辐射整个中华大地后,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同类推荐
  • 宋贼

    宋贼

    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陆云乃是现代大学生,被一阵惊雷震到九霄云外,来到了南宋。此时,金国,西夏虎踞北疆,大理吐蕃环伺南宋,朝堂暗弱,士无带甲之力,民以奢靡度日!北疆谁守?故土谁收?!!
  •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

    回头看中国,看什么?看晚清至民国期间中国的百年历史。当我们拉开历史的距离,回头看中国的时候,发现外国人也曾经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去观察那个世界。在他们的目光中,中国社会的形态和表现,与我们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切似乎并不像我们所想象和理解的那样 。
  • 极简中国史

    极简中国史

    最简洁、最通俗、最幽默、最精辟!极简方式解读三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翻开血泪斑斑的历史画卷看一看,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中华民族跨越千年,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文明社会,王朝与政权的覆灭和更迭,带来的不仅仅是杀戮,还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一次次进步和融合,在这个同化的过程中,中华文明有过冲突、矛盾、甚至残杀,但国家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
  •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她是金牌猎人,以猎杀罪犯为生,身手矫健,性格狂妄。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病死王爷的陪葬侍妾,好不容易保住一条小命,却被王妃欺辱,继子坑害,人人当她还是柔弱无能的下等侍妾,想要害她性命。她斗毒妇,整渣男,呛皇帝,与病弱王爷联手掀起翻天巨浪。要誓众人俯首称臣,再不敢造次。只是那冷淡无情没有人味的王爷怎么突然变得这般热情?病娇王爷稍稍靠近,温文一笑:“本王给你送一道餐后甜点如何?”“不要。”孟青珺断然拒绝。病娇王爷马上变脸,威胁道:“不要也得要。本王将自己做为甜点送给你,岂容你拒绝?”孟青珺抵死不从,...
热门推荐
  • 河东狮追夫:家有悍妃

    河东狮追夫:家有悍妃

    七岁起被她欺压,十七岁终于想出一条妙计,给她找个更加凶悍的相公,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嘿嘿。谁知她捷足先登,向太后要了他去,555洞房花烛夜,她拎着他的耳朵逼他写下三条婚规。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装聋、扮哑,再不然出家、上战场,十八般武艺,七十二端变化,全是为了那三条婚规。第一条:完全绝对无条件服从娘子第二条:同上第三条:还是同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阴阳奇珠

    阴阳奇珠

    韩轩偶获诡秘的阴阳奇珠,父母却惨死家中,魔族横行!为复仇,学奇阵,习五行之术。借神珠之力,斗天,斗神,斗邪魔!摒除万难,重塑金身,踏上飞升之路。
  • 一贱钟情

    一贱钟情

    她抛爹弃友跑了大半个地球,在即将结婚的暗恋对象的别墅前大嚎表白,最后流落异国街头被陌生男子拎回家。于是他和她成为了史上最诡异的搭档,专司拆人姻缘,挖人墙脚。一个是外表温润内心奸诈,一个是性格固执思想别扭。兜兜转转,是他先沦陷?还是她先迷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爸爸可以和儿子一起做的事

    爸爸可以和儿子一起做的事

    爸爸对孩子的最大影响,在于生活态度和人格倾向。好爸爸是孩子的榜样,也是孩子崇拜的对象,做为家庭顶梁术的爸爸,需要多花一些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多参与孩子的活动。您可以与孩子一起玩玩泥沙、踢踢球、爬爬山、放放风筝……这些小事既锻炼了孩子的体力,让孩子体验到爸爸的慈爱,又能培养孩子的男性性格特点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这将比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更为宝贵。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

    本书是歌德的助手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的言论和活动的集子,很多人自然地把它当作歌德的传记来阅读;但是我认为,它更加直接和突出地显现出了歌德关于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等等方面的思想,所以还可以称得上是“歌德的谈话录”——就如《论语》体现着孔子的博大思想,以“谈话”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方面地体现“作者”(在这里,真正的作者应该是歌德了)思想,不受时空体式的限制,没有逻辑思维的束缚,是作者精神面貌的直接呈现,也是我们来阅读歌德、理解歌德的最贴近的一扇窗户。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